命令他一定耍多想办法,守住曹甸镇,为党国再立新功.
双方都在紧张地准备着,大战一触即发,李伟光的部队是东南面和西南面的主力攻击部队,布置在所有攻击部队的最前沿。
李伟光命令战士们尽量利用好总攻前的每一分钟,挖掘交通壕。
曹甸镇的外围几百米以内都是开阔地,为了守住曹甸镇,白军的守军把城外影响射界的房屋、树木等障碍物清除一空,这就给我军的攻击行动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怎么才能用最小的伤亡通过这片开阔地。
李伟光拿出来的办法就是挖壕。土工作业是八路军新四军的看家本事之一,李伟光的部队自打成立以来一直强调要多练战士们的土工作业能力。现在就到了用上的时候了。
第一梯队的2团和689以营为单位,各自挖了一条一米多宽,深度不到两米的之字型交通壕,要保证在战壕中行走的时候不低头也不被子弹打到。
这样的之字型壕沟虽说加大了战士们的工作量,但可以防止敌人的火力直射,是一种有效对付敌人火力的办法,在两条壕沟里战士们进行不分时间的轮班作业。
李伟光告诉战士们把壕沟挖得越向前越好。壕沟离敌人越近,我们突破时跑过的开阔地距离就越短。伤亡就越少。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战士们都很理解,干起活来很认真,所以壕沟的进度很快。
时间不长,我军战士的土工作业被敌人发现,这一下城墙上的白军的士兵更加惊恐,对着我军战士所挖的壕沟用各种火力进行射击。顿时是枪声大做,子弹一阵阵飞过来。
因为我军战士挖掘的壕沟是之字型的,又比较深,敌人的步枪和机枪对挖沟的战士们根本就形成不了威胁。
战士们连看都不看,你打你的我挖我的,照干不误,胡乱打了一阵子枪的敌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枪声逐渐稀疏下来。
战士们互相猜想怎么敌人不打枪了?这么快就认输了?不会吧?敌人当然不会甘心认输,他们见机枪和步枪的火力威胁不到我军战士就想了一个新办法,不知道从什友地方弄来了几门迫击炮对我军挖沟的战士进行轰击。
迫击炮是曲射炮,弧壮的弹道理论上是可以打掉我军在壕沟内的战士,但李伟光早就想到敌人会用到这个办法,让战士们在挖沟同时在壕沟的两侧每间轮十米左右挖掘一个防炮洞。
这样的防炮洞有大有小小的只能容纳一个战士藏身,大个可以装进去十几个人,只要不被大口径的火炮直接打中,迫击炮的威力对防炮洞根本就起不了什么作用。
挖洞的士兵以老战士为主。战士们边挖边听炮弹的声音,只要听到炮弹的刺耳尖叫声,就说明炮弹的落点离的很近了,赶紧跑到防炮洞里,等炮弹爆炸过后出来继续挖沟。
这样一来敌人的迫击炮就给战士们造成不了什么伤亡,但是敌人的迫击炮虽然没有给挖沟的战士们造成伤亡。但也不是一点影响没有,因为要不时地躲避炮火。战士们在敌人的炮火下挖沟的速度明显减慢。
李伟光看到这种情况马上派通讯员去通知炮营的营长刘翔,让刘翔派一个迫击炮排,拖几门迫击炮和敌人进行炮战,利用游击战术,打几炮换一个地方,目的就是拖住敌人或者消灭敌人的迫击炮,给我军进行土工作业的战士创造条件。
这样一来,战场出现了奇怪的一幕,大战还没有爆发,攻击行动也没有开始,在李伟光部队的攻击前沿却出现了小规模的炮战。
炮兵营的一个炮兵排带着六门迫击炮,只要是敌人在城墙上的迫击炮一发射马上就对准他们来一个急速射,然后马上转移。
这样一来一去。一直打了有十几个回合。敌人的迫击炮虽然还没有被消灭但也被我军的炮火给拖住了,双方要互相进行炮战,那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对付挖沟的八路。
曹甸镇的白军守军也感到这一次和往常有点不一样,八路军穷是大家都知道的,不用说炮弹了,就连拿几发子弹都当宝贝一样,不到关键时候是不会舍得用炮火攻击的,这次城墙下面的八路怎么这么大方?小炮的炮弹不停的往城墙上招呼,把弟兄们炸得东躲西藏的。
这样一来部队挖沟的速度又提高了起来,敌人找不到对付挖沟的好办法,又不敢出城与我军作战,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战士们挖掘的壕沟离他们的封锁线越来越近。
快到中午的时候已经挖出去能有二百多米,这时从远处的天空中传来一阵阵的轰鸣声,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大,时间不长有几架小飞机从天空中窜了出来,城墙上的敌人顿时象打了鸡血一样,手舞足蹈地狂喊着:
“土八路,我们的飞机来了,你们就挖吧,让你们尝尝炸弹的滋味。”
李伟光马上命令部队进入防空状态,大规模的战斗以后会越来越多,遇到敌人飞机尤其是小鬼子飞机的次数也会越来越频繁,害怕是没有用的,要开动脑筋想出对付敌人的办法,不论是什么武器,只要用心就一定能想出办法来,有矛必有盾。
白军现在的飞机都是老式的螺旋桨飞机,对地攻击力并不高。
虽然这种老式飞机的性能还是不错的。但它们也只是打空战的战斗机,并不是专职的轰炸机,对地攻击能力有限,而且带油量少航程短,并且数量稀少,白军空军用它来支援曹甸镇的部队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但是就是这样的老式螺旋桨飞机,却给对飞机一点不了解的新四军战士带来的影响是震撼的,我们的战士大都是农民出身,这一辈子可能是第一次看见飞机,而这飞机是来炸他们的,面对呼啸而来的飞机心里很惊慌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