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鬼子的委任状,卓光宗回到鱼钩镇后,便立刻行动起来。
他的儿子卓耀祖便成了镇上皇协军的大队长,他家里的护院都成了皇协军的士兵。这还不算,他又严令附近各村各庄的地主和富户,把埋藏的枪枝起出来交给他。
有些富户舍不得枪枝,便让家中子弟背着,参加皇协军。
于是,这支仓促组成的伪军队伍中,就有了很多“跟着枪出来”的士兵。
卓耀祖本来就是个二世祖,虽说在燕京大学上学的时候专业学的是法律。
可在一年级刚入学的时候,就不好好读书,而是开始习练官场的做派:
长袍马褂,丝袜缎鞋,在宿舍里打牌赌博,往公寓里叫窑姐儿喝花酒。
临到毕业的时候,日本人得寸进尺屡屡挑起事端,北平的空气越来越紧张,他怕得要死,便干脆跑回家躲避。
现在,卓耀祖虽然当上了皇协军大队长,却对出操跑步这些军事训练没有兴趣,都交给了张家原来的护院班头余阔成。
他自己呢,就时常背着个手枪带着护卫在集镇上乱串吓唬人。
今天是大集,还是镇上的皇协军校阅的日子。
为了检查近期操练的成绩,总结最近工作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推动皇协军的发展,顺便在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面前显示一下军威,起到震慑作用,卓光宗决定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校阅,这也成为鱼钩镇一带众所瞩目的大事件。
校阅场设在镇子中央关帝庙前的广场上,这里也成了人们聚集的中心。
这座关帝庙是镇上最古老的庙宇,相传建于北宋,规制宏伟,气派不凡。其后又曾作为公馆,扩建了一些厅堂、厢房和附属设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皇协军成立后,就把团部设在了这里,加高加固了围墙,修起了瞭望台和火力点,俨然成了一座堡垒。
太阳越升越高,人们从四面八方向广场涌来,席棚里几伙民间乐师轮番地吹吹打打,烘托得气氛更加红火。
广场南侧正对关帝庙的地方已经搭起了一座检阅台,台子两侧遍插旗帜,在风中猎猎招展。检阅台两边还搭着两座席棚,用来接待各个村庄的管事和来宾。参加校阅的皇协军正在广场上集结,做着各项准备。
今天,身为主角的卓耀祖特别兴奋,军装笔挺,马靴锃亮,春风满面,神采飞扬。
哈哈,今个儿劳资要露脸了,要在千万人面前露脸了,以后谁再敢说咱是文弱书生,咱可是儒将,以后要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
卓耀祖扶着老爹卓光宗走上了检阅台,下面的皇协军士兵在余阔成的指挥下,向他们父子两欢呼致敬。
卓耀祖笑容满面,拱手过顶,频频向众人答礼。卓光宗则捋着胡子,笑眯眯地微微颌,似乎看到了卓家越来越兴旺达的光明前景。
作为礼炮使用的二十几支抬杆一齐鸣响,震天撼地,人群顿时肃静下来。
卓耀祖很威严地扫视全场,静默片刻,一挺胸脯,高高地扬起了右臂,校阅开始了。
这时,镇外突然响起了枪声,人群起了一阵骚动。检阅台上的人也不明所以,四下张望。
不大一会儿,一个皇协军士兵慌慌张张地挤过人群,跑到余阔成跟前报告道:
“报告长官,不好了,北门瞭望哨发现有大队皇军向镇上开来,还开枪打伤了咱们的人。”
余阔成大吃了一惊,三步并做两步的赶紧跑上检阅台,来到光宗耀祖父子面前,把事情一说,卓光宗父子也很惊讶,面面相觑。这时,镇外再度响了两枪。
“赶紧去和皇军接洽,定是有什么误会。”
卓光宗被枪声震醒了,慌忙叫上管家,吩咐道:
“打上旗子,好言好语地说,问问是怎么回事?”
镇外,李伟光指挥着两百多假鬼子(一个中队加上一个小队的重机枪),排好阵势,架起了步兵炮、迫击炮和掷弹筒、架上了轻重机关枪,一副准备大打出手的样子,就等着镇上的皇协军派人来联络呢!
化装渗透、奇袭,在电影电视里看起来很简单,但在那个年代,却不是谁都能玩得起的。服装、武器、语言,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首先军装不能太破烂吧,当然扮演刚经过血战之后的鬼子除外;
武器自然是要一色的三八大盖,再来几挺歪把子,光这一点就不是哪支部队都能凑齐的;
语言自然要会说几句日语,不要求会的多,可你总不能一开口就一口的中国方言吧!
幸亏在山东的时候,李伟光带着部队打了好几战,干掉了不少小鬼子。加起来有好几个中队了。
当时打扫战场的时候,日军的军装、军鞋、军帽、皮带、大衣这些东西,李伟光都吩咐辎重连分门别类的收了起来。
否则,想凑齐一个鬼子中队的装备可不容易。
南下时,他要求战士们都挑选一套合身的日本军装带上,战士们对此并不理解,但现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了。
镇子里,检阅台上的卓氏父子心中忐忑不安地等着回信,又让余阔成传下命令,让皇协军千万不可开枪还击,以免激怒突然到来的皇军大开杀戒。
不大一会儿,管家连滚带爬地捂着红肿的脸跑了回来,着急忙慌地说道:
“老爷,少爷,不好了,不知是谁造的谣,说咱们和重庆那边有紧密联系,要聚众叛乱抗日,现在皇军开来了大队伍,已经包围了这里,架好了大炮,要将镇子杀个鸡犬不留啊!”
卓光宗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差点摔倒。卓耀祖吓得脸色刷白,手都在抖,嘴唇翕动着,不出声音。
“也不知道是谁这么狠毒,要借日本人的手毁了咱们卓家?”
余阔成恨恨地一跺脚,担心地说道:
“没想到咱们正好今天校阅,现场人多枪也齐,正好送了别人一个好把柄。要是再不想办法解释清楚了,那天大的祸事就在眼前哪!”
“对,对,就是校阅,这该死的校阅,倒真是授人以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