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犬戎率兵1万5千余,围攻镐京,形势危急。
这场本由周幽王发起的战争,最后却被申侯反将一军。
兵临城下,司徒郑伯友亲率军队前来勤王救驾,所谓司徒,主要掌管的就是周王室全国的人口土地事宜。
周幽王有难,八方支援。
然而这八方,迟迟未到。
到的却是一个来自秦地的持剑男子,自称秦襄公,亲率二千士卒赶来勤王护驾。
杯水难灭车薪,这二千士卒终究无法改变周幽王的命运进程。
在这危难时刻,郑伯友挺身而出,他拔出随身的佩剑对周幽王说道:“大王莫慌,犬戎虽然善战,也和我们一般,都是肉身凡胎,也怕疼,也怕死,如果大王愿意信赖我,我愿意用我的勇武之力震慑犬戎,拼命保护大王撤退,大王可以暂时先退居诸侯封地内,以待后举!”
周幽王看着眼下微微颤抖,却仍将佩剑牢牢在握的司徒,轻声叹了口气,道:“本王和褒姒的性命,就全在司徒的身上了。”身边的褒姒看着老迈的司徒,身体止不住的瑟瑟发抖。
行礼后,郑伯友便背过身去不再看王,声唤士卒,取下佩剑,换上长矛,回马殿后,身后的车马护送周幽王与褒姒逃往骊山。
犬戎小将古里赤第一个率军追赶而至,在抢头功这件事上,他在犬戎军中从没有落下。
郑伯友眉头紧锁,老当益壮,一咬牙便挥矛上前与敌厮杀。
古里赤也是初生牛犊,第一次遇见这般不怕死的老家伙。
“报上名儿,再送死。”古里赤与周王室的老司徒第一次剑矛相交,兵刃击撞。
震得心颤,震得古里赤虎口发麻。
好家伙,古里赤暗暗吃惊,这老家伙拿来这么大力气。
“垂垂老徒,天子步卒!”郑伯友一杆长矛神出鬼没,站不数合,一矛将古里赤刺于马下。
犬戎军队大惊。
郑伯友并不恋战,拿起长矛且战且退。
无奈犬戎人众,迅速将郑伯友后路包抄,将郑伯友团团包围,齐刷刷的举箭齐发。
无奈老迈司徒,却做困兽之斗,郑伯友终于还是死在了万箭之下,直到倒下的那一刻,郑伯友仍挥舞着那一柄长矛,仿佛回到了当年那个驰骋的战场。
可怜西周最后一位重臣就这么惨死山野,在《诗经》里面有一篇《缁衣》就是称颂的郑伯友深得民心的事情,摘录如下: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