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有位僧人四处云游,每到一处都要为人们讲解“轮回报应”的佛教理论。
他常说,人不能杀生,而且要知道“扫地无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的含义。今世杀了什么生物,来世就要变成什么生物。比如你杀了鸡,来世就会变成鸡;宰了牛,来世就要变成牛。
有一次,正当他滔滔不绝传道时,有位先生说:
“大师,我明白了!你是要我们都去杀人!”
僧人大惊失色道:
“胡说!佛门弟子连飞蛾都不肯伤害,怎么会教唆你们去杀人呢?”
那位先生说:“是你说的嘛!刚才你不是说杀什么来世就变什么吗?如果照你所说,我们只有今世杀人,来世才会变成人。”这句话使僧人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方蛮横无理,却又强词夺理,为了占据有利地位,他们甚至用荒谬的理由来反对我们,妨碍我们的行动。这种时候,最好的应变方法就是用他们的荒谬逻辑去形成一种理论,“以谬制谬,以毒攻毒”反过来去制服对方。
从前有位贪婪成性的大财主,每次吩咐别人办事时都想从别人身上揩点油水。
有一天,财主派一名长工去买酒,但又不给长工钱,分明是要长工自己掏腰包买酒给他喝。长工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便问:“老爷,没有钱怎么能买到酒呢?”
财主生气地说:
“花钱买酒谁不会呢?要是你能不用钱就买回酒,那才是有本事呢!”
这位长工本来就机智过人,他知道财主的心眼小,于是,便一言不发地拿着酒瓶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长工拿着空瓶回来,他走到财主身边说:
“老爷,酒买回来了,你慢慢喝吧!”
财主拿过酒瓶一看,里面空空如也,便大发雷霆:
“岂有此理,你是怎么给我办事的?酒瓶空空,叫我喝什么?小心我扣你半年工钱!”
那位长工慢悠悠地说道:
“老爷,酒瓶里有酒谁不会喝,你要是能够在空瓶里喝出酒来,那才是真有本事呢!”财主气得直翻白眼,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吝啬的财主要长工买酒,却又不给钱,该怎么对付这贪心的家伙呢?长工很快就有了主意。他先承认财主这话是正确的,然后借用此道理引出一件更可笑荒唐的事来应付财主。所以财主也只有让长工奚落一顿,吃闷亏了事。
相传,甘罗的爷爷是秦国的宰相,有一天,甘罗看见爷爷在后院走来走去,不停地唉声叹气。
“爷爷,你碰到什么难事了?”甘罗问。
“唉,孩子呀,秦王不知听了谁的话,硬要吃公鸡下的蛋,命令满朝文武想法去找,要是3天内找不到,大家都要受罚。”
“秦王太不讲理了!”甘罗气呼呼地说。他眼睛一眨想了个主意,说:“不过,爷爷你别着急,我有办法,明天我替你上朝好了。”
第二天早上,甘罗真的替爷爷上朝了。他不慌不忙地走进宫殿,向秦王施礼。
秦王很不高兴,说:“小娃娃到这里捣什么乱,你爷爷呢?”
甘罗说:“大王,我爷爷今天来不了啦。他正在家里生孩子呢,让我替他上朝。”
秦王听了哈哈大笑:“你这孩子,怎么胡言乱语!男人哪能生孩子呢?”
甘罗说:“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本来公鸡下蛋已经是够荒谬的了,为了说服秦王,甘罗从谬就谬,将两个同样荒谬的事并列在一起,秦王承认后面一个是荒谬的,那自然也证明前面一个是荒谬的。所以秦王不得不甘拜下风。
若辩论中对方若设置“陷阱”,以谬论相刁难,其用意无非是企图造成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答则显示无知,不答则表明无能,这种情况用“以谬制谬”最为恰当。
隋朝时,有一善辩者。一次,有人问他:“腊月时,家人被蛇所伤,怎样医治?”他应声答道:“取五月五日南墙下雪涂之,即愈。”那人反唇相讥:“五月哪里得雪?”这位善辩者笑道:“腊月何处有蛇?”由于提问者的话本身是荒谬的,对于荒谬的回答,自然就丧失了指责的权利,刁难别人也就成了自我出丑,陷阱也不攻自破。
以谬制谬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对对方的逻辑和结论不做正面反驳,而是把它作为前提加以演绎和引用,引到一个显而易见的荒谬的结论上去,再由结论的荒唐从反面证明对方的荒唐。第二便是模仿对方的推理方法,使荒谬升级,从而达到制服对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