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局面的出现,往往是刹那间的事情,如果缺乏镇静,大惊失色,那只能是手足无措,乱上添乱。所以,遇到这样的场合,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冷静地观察局势,然后随机应变,机智巧妙地应付尴尬,甚至将尴尬留给对方。
美国前总统林肯在一次讲演中,一位先生递给他一张纸条,林肯打一看,只有两个字“傻瓜”。林肯镇静地说:“本总统收到过许多匿名信,全都只有正文,不见署名,而今天正好相反,刚才那位先生只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却忘了给我写信。”
萧伯纳经常在他写的戏中揭露,讽刺资本家的丑恶面目。一次,一个有钱人想在大庭之众之中羞辱萧伯纳一番,他挥着手大声说:
“人们常说,伟大的戏剧家都是白痴。”
萧伯纳毫不生气,反而十分潇洒地笑了笑,随即回敬道:
“亲爱的先生,我看你就是当代最伟大的戏剧家!”
《史记·淮阴候列传》中记述着这样一件史实:
公元前203年,韩信平定了齐国之后,派使者对刘邦说“齐国这个地方局势不稳,容易发生改变。南边又和楚国相接。如果不立一个假王来镇守这个地方,这里的局势难以稳定下来。由我来担任这个假王,还是比较合适的。”
此时,刘邦的处境十分危急,正被楚兵围困于荥阳。韩信的使者来到后,刘邦一看来信知道了韩信的这个意图,冲冲大怒,骂道:“我被困于此,日夜盼望你来援救我,没想到你竟然想要自立为王!”
刘邦的谋士张良、陈平一看刘邦的失态,马上暗暗踩了一下刘邦的脚尖,然后在刘邦耳边俯身低语道:“我军正处于不利的地位,怎能禁止得住韩信称王呢?不如顺应形势立韩信为王,好好厚待他,让他独占一方。不然的话,恐怕会发生变故的。”
刘邦顿时醒悟过来,就又接着骂道:“大丈夫平定了地方,就应当做真王,何必做什么假王呢?”当即派张良作为特使,前往齐地,封韩信为齐王,同时,征调韩信的兵马进攻楚军,解救了燃眉之急。
在上述故事中,刘邦的应变能力是很强的,他一变反对韩信为假王,而为让韩信做真王,圆满地补救了开始时骂韩信的失态,成功地迷惑了韩信的使者。如果不将这一失态挽救过来,那么,韩信的反叛是必然的。楚汉相争的结局便不知鹿死谁手了。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因此,应变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有一次,上海市特级教师于猗给初二学生讲《记一辆纺车》。她先说:“今天学习第十一课《记一辆纺车》。昨天请同学们预习了,说说看,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谁知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喜——欢。”随堂听课的老师感到惊讶,于老师也感到意外。
但是,她随即镇定下来,微笑着说:“不喜欢?那就请你们说说不喜欢的原因吧!谁先说?”
一个学生说:“文体不明确。从题目看,是记叙文,但里面有不少说明的文字。”
又一个学生说:“像是回忆录,又像是散文。”
另一个学生说:“我看不是散文。散文有文采,吸引人的。这篇干巴巴的,没有文采,不喜欢。”许多学生点头表示同意。
一个学生问:“是不是散文?老师,你喜不喜欢?”同学们都笑了。
这时,于老师才笑着讲道:“同学们敢于大胆地直率地妻表意见,很好。这种学习风气要坚持、发扬。这篇文章是散文,与过去学的散文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过去我们学的《荔枝蜜》、《茶花赋》是抒情散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这一篇是回忆性的叙事散文,大家没有接触过。一下子看不出其中的奥妙,所以会不喜欢。叙事散文有叙事散文的特点。这篇散文托物叙事见精神,好些段落写得别有意味。推敲推敲。你们就会喜欢了。”于老师的话激起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大家都全神贯注地听着。
于老师原以为学生喜欢散文,想由此激发兴趣,引入课文,但未考虑到叙事散文与抒情散文的差异,课堂上发生了意料之外的情况。于老师随机应变,因势利导,调整了原来的导语。先听取学生意见,然后强调该篇叙事散文的特点,重新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如果不是这样,于老师向学生发一顿脾气,那么,便会完全破坏课堂气氛,使教学任务更难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