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634700000002

第2章 五姨的童年

五姨的父亲与爷爷在小村相依为命,爷爷既当爹又当妈的一手把父亲拉扯长大。父亲后来经人介绍娶了母亲,母亲先后生下了几个孩子,原本人丁单薄的家庭开始有了新的期望。但是,随着孩子接二连三的诞生,家里的开销也越来越大,这个大家庭的日子也就越发的难过了。父亲打散工赚的钱实在难以为继,一家人的生活就在无可奈何的拮据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

那时的村子还很贫穷,每家每户的日子都过得极为艰难,尽管人们都很勤劳的耕种,但田地里的收成却并不多。因为村子座落在半山腰,山坡地多水田少,每家每户只有很少的那一点点水田,每年水田里稻谷的收成是不足以满足全家一年的口粮的。山坡地只能轮换着种些玉米、黄豆、花生和红薯之类的农作物,以此补充全年稻谷收成少的口粮不足。除了那一亩三分地,村民们也只是养几只鸡鸭,养头猪卖了可以赚点钱。又或者,农闲时上大金山上砍几担柴,挑到山下的县城去卖了换点日用品回来。有些懂草药的人家,也会上大金山上寻些草药,回家晒干了拿到县里的草药铺上卖了换些钱。除此之外也就没有什么其它的收入了。因为赚钱的门路少,所以,村民们过得都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家家户户大致都差不多的样子。

五姨家也不例外。家里吃的、穿的、用的都不太好,经济并不宽裕。爷爷在家干农活,照顾孙儿,没有收入。五姨的母亲也没工作,全家依靠父亲到县里打点零工赚钱,收入不稳定。一家九口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几个小孩子正在读书。除了家里固定的生活必需品开支和读书的费用外,其它一切要用钱的地方都只能将就,能省则省,家里经常都是缺吃少穿家无余钱的状态,一家人生活的比较拮据。

五姨有两个姐姐,所以五姨穿的衣服,是大姐穿过轮到二姐穿,二姐穿完才轮到五姨的。一件衣服从新穿到旧再到破破烂烂的,衣服破了也只是补了又补,直到袖子、膝盖、屁股处都打满了形状各异的补丁,或大或小,很是显眼。每当五姨看见大姐姐坐在缝纫机前飞快的踩动缝纫机时,五姨就知道那件将要补好的衣服很快就是自己的了。俗话说,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姐穿的是“新三年”的衣服,二姐穿的是“旧三年”的衣服,五姨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穿的自然是“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衣服了。尽管五姨穿得如此破烂,但在当时的小村却很平常。小村里很多人家的孩子,都和五姨一样,穿着布满补丁的衣服,大家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孩子们面对彼此衣服上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补丁,经常相互取笑,比较谁身上的补丁最奇怪。孩子们之间的这种苦中作乐的相互取笑,彼此之间并没有一点点的尴尬和不满。即使是天性爱美的女孩子,身穿打满补丁的破衣服,被众多的小伙伴们取笑,也不会有丝毫的介意。取笑者和被取笑者,彼此之间只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矣。

那时的小村,如果有哪家的小孩子某天穿了一件新衣服兴高采烈的外出玩耍。那么,这一天不是过年过节就是家有喜事的。新衣服,大部份小孩子只能在新年或是节日里才有机会穿上。过年过节走亲戚的时候,每户人家无论日子过得是否清贫穷困,大人和孩子们都是要尽量的穿着体面一些。平时穿着可以不讲究,走亲访友、赴宴,还是要备上一、两件新衣服的。所以,省吃俭用的大人们,在新年里,也会带上自家孩子到县城里买衣服。各家各户的小孩子在新年里才有机会买上一、两件新衣服穿的。过新年,穿新衣,新年前唯一一次买新衣服的机会,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极为期盼的事情。

很多年过去了,五姨依然清晰记得,有一次,父亲带她到县城街上买新衣服的情景。春节前的大街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几百米长的大街上摆满了各种卖年货的摊位和卖衣服的摊位。各村镇来赶集和买年货的人把大街挤得水泄不通,每个摊位前都站满了挑选货物的人。卖瓜子的、卖糖果的、卖年画春联的摊位前更是人头涌涌。父亲先是带五姨去到卖年画春联的摊位,为家里挑好了春节必备的春联和年画。再来到一档卖糖果的摊位,买了一些过春节招呼客人用的糖莲藕、糖冬瓜、糖胡萝卜片。又拉着五姨来到一档卖瓜子的摊位,称了一斤红瓜子两斤葵瓜子。父女俩在置办年货的人流中来回穿梭,最后停留在一个衣服摊位前,父亲选中了一件黄色的翻领薄外套在女儿身上比划着。父亲看了看似乎挺满意的对卖衣服的大婶说:“这件衣服看起来还不错,但是要买一件长一点的,可以多穿两年”。卖衣服的大婶应声附和道:”是的,是的,这件衣服质量好,耐穿,没那么容易烂,穿它个两三年没问题。过年了,这个小妹子穿上它去走亲戚,可漂亮可好看了!”大婶看了一眼五姨,转身从一个大的红白蓝塑料袋里找出一件大一码的衣服递给父亲,五姨望着父亲手中明显过长并不合身的衣服,却是一脸的兴奋和期待。因为那件衣服是崭新的,没有补丁的,在年幼的五姨眼中,这件新衣服是那么的漂亮。即将有新衣服穿,五姨心里是极为高兴的。五姨仰着兴奋的小脸望着拿着新衣服的父亲,小手扯住新衣服的一个衣角,急切的等待父亲买下它。此时的父亲在女儿眼中相比往日似乎更多了些慈爱,而那件并不合身的新衣服让五姨觉得父亲也是爱自己的。

那年的春节,这件父亲为五姨挑选的黄色的新衣服,五姨从年三十一直穿到元宵节后。整个春节,这件衣服都是洗完晾干后接着继续穿。而且,五姨每次穿着这件新衣服,都会小心冀冀的护着,不让它弄脏丝毫。因为,那件黄色的新衣服,是五姨的父亲自五姨出生以来,专门为五姨而买,唯一的一件新衣服。除此之外,即使是每年的春节,父亲也从未为五姨添置过任何一件新衣服。父亲总认为,五姨只要穿姐姐穿过的旧衣服就可以了,花钱买新衣服实在很浪费钱,家里的柴米油盐各项开销都要用钱,家里有限的钱必需用在不得不花的地方。至于吃和穿这两方面,能省则省。懂事的五姨也明白家里的处境,从来没有要求父亲为自己买新衣服,一直以来都是穿姐姐的旧衣服。做妹妹的,穿姐姐的旧衣服,是顺理成章最自然不过的。至于那些旧衣服合不合身,喜欢不喜欢,打了多少补丁,那根本不在五姨的考虑当中,因为别无选择。

五姨家的日子过得很一般。五姨日常吃的,除了米饭,就是各种各样的杂粮和蔬菜,都是自家种的红薯、芋头、玉米、木薯之类的,肉平时是不常能吃到的,除了父亲拿到工钱偶尔买来改善伙食之外,只在节假日的饭桌上才能见到。家里养的几只鸡,是要留到节假日才会吃的。而大米饭,也会因为地里收成少而经常变成杂粮饭。红薯米饭是最经常做的,将切碎的红薯伴在米里一起煮熟,就是香甜的红薯米饭了。五姨觉得,米饭带着红薯的香甜更好吃了。

五姨喜欢吃杂粮,地里收获的红薯,放置一段时间,只是简单用水煮熟,吃起来比糖还甜。红薯还有高级一点的吃法,那就是煮蕃薯糖水。爷爷会把地里收获的各种不同颜色的蕃薯削皮放在一起煮糖水,加上两片黄糖,一块姜,便是极好吃的蕃薯糖水了。吃蕃薯糖水时,五姨专挑那种花心带紫色的蕃薯往碗里装,爷爷总是笑着说五姨就是个“嘴叼的小吃货”。还有新鲜采摘回来的黄豆,连着豆荚一起放入铁锅中用水煮熟,出锅前撒上一把盐,再焖上几分钟,那黄豆吃起来绵软香甜。而芋头和玉米则是新鲜煮了吃才好吃的。煮芋头时,爷爷必会蒸上一小碗的油盐姜泥,用来醮芋头吃最好不过了。还有五姨最喜欢吃的玉米,每次爷爷煮玉米时总是用一口大铁锅,烧着满满一锅新鲜采摘的玉米,厨房外面很快飘满玉米的香味,而五姨总是闻着香气迫不及待的赶来催促爷爷揭开锅盖。每当此时,爷爷都会不理睬五姨,继续往灶里添上一把柴火,然后笑眯眯地对五姨说:“再等等,你这个小馋猫!还要再加一把柴火,烧完这把火就可以吃了。”玉米煮好了,满满一大锅玉米,五姨总喜欢挑那种一根玉米里有不同颜色玉米粒的玉米吃,五姨总觉得五颜六色的玉米,不仅看起来漂亮,吃起来似乎更糯更香甜。爷爷总会从冒着热气的大锅里用筷子把五姨爱吃的彩色玉米单独挑出来,一边递给五姨一边说:“玉米很烫,你小心慢点吃,别烫着了嘴。”五姨接过爷爷递过来的玉米,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一边啃着玉米一边说:“爷爷,我出去玩了!”转身跑去找小伙伴玩了。身后传来爷爷叮嘱的话:“不要玩太久了,等一会要吃晚饭了!”五姨早以跑得不见人影了。

爷爷除了会做很多农活,还会腌制咸菜。家里每年都会种一些大头菜,用来腌制咸菜。爷爷手艺好,但对制做咸菜的每一道工序总是很认真的,从不将就。自家地里收获的大头菜先要剔去根须和黄叶,再洗好晾干,然后用生盐揉搓一会,再放入陶缸中腌制一段时间,最后找个晴朗的好天气取出晒上一两天,脆中带咸的大头菜就做好了。这咸味大头菜可是蒸鱼炒五花肉的好配菜。没肉时,大头菜切成细丝加上一勺猪油炒一炒,好吃又下饭,送粥更是一流。爷爷还会做腌萝卜干,做法跟腌大头菜基本是一样的,吃法也基本一样。爷爷做咸菜时,五姨就是爷爷的小帮手,在爷爷的指点下参与每一道工序。爷爷还会腌酸菜,爷爷种的大芥菜和豆角,就是腌酸菜最好的材料。院子里放着的几个大陶缸,每年芥菜和豆角收获的季节,里面便会装满一缸缸的酸菜。五姨总是偷偷地趁爷爷不注意,搬开压在陶缸上的石头,伸手拨开最外面的那层稻草,捞起一把酸菜或是酸豆角,用水洗洗就可以吃了。尽管五姨总是照原样摆好稻草和石头,但爷爷总能知道陶缸里的酸菜被人动过,爷爷就会把五姨找来跟五姨说:“你又偷吃酸菜了,跟你说过多少次了,那酸菜还没腌够日子的,要等多几天才能吃的。你就不能再等等,你不听话偷吃了,如果拉肚子了就活该。”每次被爷爷发觉了自己偷吃酸菜,五姨总会回应爷爷说:“爷爷,那酸菜老早就腌好了,我都吃过好几回了,酸溜溜的味儿正好。我吃了那么多次,没一次拉肚子的,爷爷你少担心我啦!”爷爷无奈地望着五姨说:“真拿你这个‘小谗猫’没办法!”除了腌酸菜,爷爷还会晒菜干,地里收获的蔬菜一下子吃不完,爷爷总会找到各种办法,让蔬菜以各种方式储存下来。

爷爷会做很多好吃的,烙葱油饼、炒木薯、晒红薯干、猪油炒剩饭,每一样都是五姨喜欢吃的。爷爷烙的葱油饼,外焦里脆,葱香四溢,还没出锅就已让五姨口水直流。爷爷晒的红薯干就是五姨最爱的美味零食,肚子饿时抓一把放在口袋里,时不时吃上几根,那甜滋滋的味儿五姨总是吃不厌。爷爷炒的木薯,会先用水煮过,再用清水漂洗沥干水份,炒时放一把自家种的蒜苗,出锅前再淋上自家种的花生榨的花生油,那味道香喷喷的,五姨能吃上两碗。因为自家榨的花生油不多,平时,家里会买上一些猪板油,用来炸猪油。炸好的猪油放凉了便是香喷喷的猪油膏了,做菜时,用锅铲挑一小块下锅,满锅的菜都是猪油的香味。隔夜的米饭,只要没馊,爷爷就不舍得扔,做猪油炒饭是最好不过的。炒时放一把切碎的小葱,打个鸡蛋,再加一勺子猪油,出锅前加点酱油,端上桌后大家都抢着吃。

除了这些,爷爷还会做一些很特别的食材。

在稻谷丰收的季节,会有一种会飞的叫“禾虾”的小昆虫突然就多了起来。这种昆虫在夜晚会呆在路边的野草中,只要打着手电筒去抓,总能很容易就抓到一大袋“禾虾”回家。每到收稻谷的季节,大人们就会让自家的小孩去抓些“禾虾”回家解解馋。而奉大人之命去抓“禾虾”,就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了。夜幕降临,几家的孩子便约在一起出门,每人手里都拿着手电筒和一个小袋子,小伙伴们分散在道路两旁,在野草丛中细心寻找。并不用多长时间,大家便能捉到一大袋子的“禾虾”。“禾虾”拿回家交给爷爷,爷爷把“禾虾”简单处理一下,放进烧热的铁锅,只是简单的加了些花生油和细盐,慢火炒熟,便是香喷喷的美味了。这种美味,一年中只在稻谷丰收的季节出现,在其它的季节是没有的。

爷爷出门干农活时还会带一些其它的小动物回来,像龙虱、草狗、山鼠、大蜗牛、黄鳝、田螺、河蚌等等,只要稍加处理,爷爷都能做出美味的菜肴。龙虱、草狗热油爆炒、山鼠焖黑豆、大蜗牛、河蚌烧汤、黄鳝瓦煲焗饭,还有五姨最喜欢的紫苏辣椒炒田螺。爷爷捡回来的田螺,会先放在脸盆里用清水养两天,让它吐净沙子,再把它搓洗干净,用钳子把田螺的尾部钳走,把收拾好的田螺过一次热水,再用冷水洗洗,沥干水分。烧热的大铁锅里放入紫苏、辣椒、姜片、蒜头、豆豉,热油炒出香味,再倒进田螺翻炒入味。炒好的田螺,美味无比,五姨一个一个的吃完,一个都不会放过。爷爷做的红烧蜗牛肉,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在春天的雨季,雨后的草地里总能找到那些像巴掌一样大的蜗牛。爷爷会让五姨和哥哥在雨停时去捡上一篮子的大蜗牛回家。爷爷会用草木灰把蜗牛肉搓一搓,再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蒜蓉和辣椒豆豉红烧,美味的红烧蜗牛肉让人吃得无比的满足。无论哪一种食材,爷爷总能花上心思做的美味无比。五姨并不觉得吃这些有什么问题,村里的人都会在不同的季节寻找这些美食,因为这些美食可以在没肉吃的时候为人们增加一些肉类蛋白质的营养补充。爷爷做的各种美食,那香喷喷的美好的味道,在那个贫穷的缺少肉类食品的年代,在五姨的记忆中,全部都是念念不忘的人间美味。

同类推荐
  • 守岛英雄

    守岛英雄

    八十年代中叶,处于黄海前哨的蔚山岛的驻军撤防了,这里设立一个民兵哨,由沿岸派民兵守护。然而,岛上恶劣的生活环境让人望而却步。民兵排长王伟先毅然承担起守岛的任务。为了祖国的领土,他同自己的妻子默默坚守在那个无水无电,且自然环境恶劣的孤岛上,并且一守就是三十年,演绎出一幕幕感人的事迹,奏响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谨以此书向那些捍卫国家海疆领土的平凡英雄致敬!
  • 影下的芽

    影下的芽

    恋爱,结婚,生子。这几件耗费人生大半辈子的事,究竟是为何意义呢?快乐吗?城小艾并不觉得。陪伴吗?可在最寂寞的时候,陪在身边的只有更寂寥的空气。繁衍吗?这个过于生物化的目的,饱含了太多责任,并不是能轻易承担的。停尸间里,看到刘姐那张灰白的脸时,小艾不禁问自己,这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么?不断的付出,直到用自己的命去成全了别人的幸福。想到这些种种,想到那个几年未见的儿子,小艾仿佛陷在一个漩涡里,身不由己地沉沦。在这个吃人的世界里,她不知如何自处,不知如何找到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自洽。幸运的是,她还有何寻木,那个不善与人交际,却难掩优秀的国宝级园艺师。何寻木的左手,只有四根手指,这个残缺,乎向人昭示着它的主人,曾有过一段无比黑暗的经历。她不说,她也不问。因为,城小艾明白,同在人世间漂泊,又有谁会是那个一帆风顺,完美无瑕的怪胎呢?她们朝夕相处,互相陪伴,互相成就,却又不想占有彼此,也不愿有过多的羁绊。两个同样破碎过的灵魂,带着对世界同样的质疑,一起走上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本文非甜宠爽文,但也不虐。总之又苦又甜又酸又涩~~~
  • 错爱指缝一缕光

    错爱指缝一缕光

    每一天,每个人,你、我、他。都在努力的活着、爱着、哭着、笑着、闹着。正如此刻睡着睡不着的人,正如这努力找爱的城市,正如我们的故事。
  • 昔经年华骨碌碌

    昔经年华骨碌碌

    原名:从草寮到三层楼——六姐妹的成长印象瓯门方言,姐妹泛指兄弟姐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家,每个家不一定都有很多兄弟姐妹。无千金可遗,尚可遗一经。这是一本根据妹妹记忆叙写的自家回忆录。从懵懂童年到青葱岁月,只摞此间年华事。父亲、母亲、大姐、二姐、哥哥、妹妹、弟弟、幺弟。人物没有名字,只用称谓。小镇、收废、琐事、童趣、物什、变迁、80后、90后。各章独立,并非一个长篇故事。记忆之轴,凡桃俗李,平铺直叙,转瞬即逝,此作骨碌碌的样子。遗一本《昔经年华骨碌碌》
  • 重生之美国农场主

    重生之美国农场主

    城市中一个平凡的人得到了一个不平凡的‘神器’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打入美国,收购农场,改良动物,农场清翠的草地,渔场平静的湖面,远处的高山。不用再为生活烦恼,不用再受同事的排挤,迎接新的生活·····新人写书,请多关照。
热门推荐
  • 灵魂剥离站

    灵魂剥离站

    你知道么,很多时候,你的生命,甚至你的灵魂都不属于你。在你深心处,总有一些事,自始至终都不明白。那些东西,或者是一些零散的事,或者是一些破碎的画面。你在某个时间,看到一些人或物,它便突兀地闯进你的脑海里。这些事和画面总是让你似曾相识,却想不起在哪看到过,又从哪来。
  • 萌助理

    萌助理

    “哎,你们说这次这个能干多久?”“应该撑不过一个月,你看她长得就是一副狐媚子的脸”“是啊是啊,连我看了都忍不住多看两眼,你说她这真的是来安心工作的,不是有歪心思才来的?”“得了吧,今年已经开除十八个了,哪个不是年轻漂亮的,助理岗位是没有问题,问题是谁的助理,叶总是北城最有名的金龟婿,高富帅,我看像她们这样的年轻的小姑娘都想傍大款,可也不看看自己有几斤几两,呸”应聘个工作,应为长得漂亮也被人指指点点,长得好看也有错,我真的是来工作的
  • 晏少独宠神算妻

    晏少独宠神算妻

    【新文《重生六零:麻辣小媳妇》挖坑了~~】上一辈子,她是父母眼中活该为妹妹“奉献”心脏的人。重生归来,她没了前世心脏,却多了一颗七窍玲珑心,一身玄骨。众人眼中的学渣,抱歉她是学神;欺她华国斗法无人,分分钟教你做人;虐渣打脸,绝不手软。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血脉之力觉醒……围观群众:“你大佬永远是你大佬。”晏古辰:“坚定宠妻路线万年不动摇。”顾玄骨:“请好歹维护一下你晏少的脸面。”“不要脸,要你……”
  • 孤侠寻家

    孤侠寻家

    孤僻,沉默,永远是他的代名词,爱情,归属,才是他最终的渴望,修士,妖魔,无一能阻挡他寻家的脚步!
  • 降血糖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降血糖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降血糖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为糖尿病患者提出了理想、专业、可行的防治细节。特别是针对初发患者,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糖尿病,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向那些存在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们提出忠告.让他们提高警惕,及早就诊,以便早发现,早治疗。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降血糖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囊括了日常保健、饮食方案、用药细节等方面,旨在为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资讯、最实用的养护细节,让每个糖尿病患者都能够轻松生活,享受健康和幸福。
  • 午夜子时一阳生

    午夜子时一阳生

    翠屏市四大世家千年深潭,因玉帝继任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为人,为仙,为神,为魔,都有苦有乐。妖魔鬼怪,神仙佛圣,都在为人的一念之间。
  • 万物生魔

    万物生魔

    我痴迷于追查那些扑朔迷离的诡异事件,擅长挖掘人性和事物的本质,生物皆有魔性,我的职责就是擒魔!【跟书的同时记得收藏推荐咯!感谢支持本书的书友们!】
  • 玄天九界

    玄天九界

    一位苦逼的高三学生高考落榜,来到网吧上网消愁,却无意猝死,灵魂被带到了名叫玄天九界的异界大陆,重生在一位与他同名同姓的废柴少爷身上。为了给母亲报仇,他走上一条复仇的道路,权利,美女,一切尽握手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异次元新生活

    重生异次元新生活

    卖武林秘籍的老头是骗子?不,那是高人!!因一件国宝失窃案,玉龙中枪死亡,然而闭眼一片黑,睁眼新世界,重生到某大户人家。再次修炼时发现,曾经无法突破练气的武林秘籍,在这个灵气贫瘠的时代居然可以突破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