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569200000008

第8章 历来纨绔少伟男——再富也要穷养男孩

中篇 穷养出了不起的男孩

男孩要穿男孩的衣服,男孩也要接受属于男孩的教育。现代社会需要有阳刚之气、有能力、有责任心的男孩,父母也希望自己的男孩成为社会精英、未来领袖,那就要对男孩进行“穷养”,帮他们打造领袖的气质和核心竞争力,培养他们的优秀品格。用孟子的话来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为何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人们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为什么要这样说呢?相信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强。正因为家境贫穷,他们才会不断地拼搏努力,除了这一条路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是这样的环境迫使他们学会了自强。

当然,穷的含义并不只是家庭经济这一个方面。贫困的意义很广,陷入了困境,都算得上是一种贫困。常言道:“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因为在顺境中的人容易受到迷惑,他们往往会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不知道苦难为何物,所以没有志向。没有进取心的人,又怎么会有成就呢?而身处逆境中的人则不同,他们饱受磨难,一次次与命运和苦难做斗争。人如果没有动力就不知道奋进,这正是处于顺境中的人所不具备的。

现在的社会,工业化、数字化、信息化的进程过快,导致现在的青少年,心智成熟较缓慢。也可以说是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了孩子的心智成熟缓慢。美国的专家做过这方面的研究:20年前美国的青少年心智成熟是在15岁,而现在美国的青少年要到25岁至30岁心智才成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倒退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工业化的进程太快,孩子的物质条件太优越,动手机会和实践能力都大大减少了。而穷人家的孩子则不是,他们的生活压力大,要做很多家务劳动和其他事务。所以越是富裕的地区,孩子的心智成熟越慢。

在瑞士,父母为了孩子不成为坐享其成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比如,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在她初中毕业的时候就会来到一家有教养的家庭当女佣,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培养了劳动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在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这个语言地区的孩子通常会到另一个语言地区当佣人。

德国的家长从来都不会包办孩子的事。那里的孩子到了14岁之后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培养了孩子的劳动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教育点·

不要舍不得让男孩吃苦

深山里有两块石头,第一块石头对第二块石头说:“去经一经路途的艰险坎坷和世事的磕磕碰碰吧,能够搏一搏,不枉来此世一遭。”

“不,何苦呢?”第二块石头嗤之以鼻,“安坐高处一览众山小,周围花团锦簇,谁会那么愚蠢地在享乐和磨难之间选择后者。再说,路途的艰险会让我粉身碎骨的!”

于是,第一块石头随山溪滚涌而下,历尽了风雨和大自然的磨难,它依然执着地在自己的路途上奔波。第二块石头讥讽地笑了,它在高山上享受着安逸和幸福,享受着周围花草簇拥的畅意舒怀,享受着盘古开天辟地时留下的那些美好景观。

许多年以后,饱经风霜、历尽尘世之千锤百炼的第一块石头和它的家族已经成了世间的珍品、石艺的奇葩,被千万人赞美称颂,享尽了人间的富贵荣华。第二块石头知道后,有些后悔当初,现在它想投入到世间风尘的洗礼中,然后得到像第一块石头那样的成功和高贵,可是一想到要经历那么多的坎坷和磨难,甚至疮痍满目、伤痕累累,还有粉身碎骨的危险,便又退缩了。

一天,人们为了更好地珍存那石艺的奇葩,准备修建一座精美别致、气势雄伟的博物馆,建造材料全部用石头。于是,他们来到高山上,把第二块石头粉了身碎了骨,给第一块石头盖起了房子。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和安逸同样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一个可以培育信念,一个只能播种平庸。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者赫胥黎说:“人在早年遭受几次挫折实际上有极大的好处。”

古人常讲:“少年得志大不幸。”从少年到青年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里一帆风顺,那么长大后,一旦遭遇挫折,心里就未必能承受得住。如果在这个时期经历一些挫折,那么长大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失败,都不会被打倒。

四十得子的一对农民夫妇对儿子非常宠爱,儿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小便爱发脾气,做事却毛毛躁躁。

儿子上学了,从来也不知道爱惜衣服,回家时不是弄脏了衣服,便是把书包忘在田里,回家后就只知道哭鼻子。母亲即使每天跟在他身后,也没有办法。

一天,父亲拿着铁锹,在儿子回家的必经路上挖了很多坑,又在坑上搭起一座座独木桥。孩子回家时,走到桥边,不知所措。田野里没有人,只有风从树林中吹过,孩子想哭,却不知道哭给谁听。没有后路,孩子只好小心翼翼地走上桥,他胆战心惊地走过一座座独木桥后,学会了认真对待小桥。

回家后,孩子得意洋洋地告诉父母今天的经历。母亲不理解。父亲解释说:“他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当然不会注意脚下,现在路途艰险,他自然会集中精神走好路了。”

孩子因为走过了一条艰难的路而变得认真起来。人生就是一条大路,如果我们的路途太平坦,那么也不免会左顾右盼,忘了注意脚下的路;如果有挫折在脚下,那么孩子们会因挫折而变得坚强、成熟起来。

心理学家常常会接待这样的母亲,她们被自己的孩子伤透了心。心理学家发现,这些母亲的共同之处是:如果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母亲们便不会再给孩子买有鞋带的鞋子;如果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母亲们就不会再让孩子走近洗碗池。这样的孩子永远也学不会系鞋带,学不会洗碗时不要让水溅到身上。他们长大后遇到困难也会想办法绕开,他们没有学会克服困难。有时候,父母们真的需要咬咬牙,放手让孩子去独立完成一些事情。

有位男孩考上了一所部队院校,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让孩子苦不堪言,他在给家长的信中屡屡透露出不能承受的意思。他的父母千里迢迢去探望,看到孩子的确很苦,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态,就是平日穿衣叠被吃喝等杂务也得用统一整齐来规范,更别说每日早晨风雨无阻的五公里越野长跑。他们只待了三天就被队领导要求返乡,他们看着孩子黑瘦的模样,内心充满矛盾——孩子平素一进家门就喊饿的,可现在,肚子咕咕叫,还要饭前一支歌!怎么办?母亲几乎动了把孩子领回家的念头,可父亲却一直坚持:“别人家的孩子能行,咱家孩子也行!”后来两位家长终于释然:他们的孩子现在成熟稳健,果断独立,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

男孩迟早都要单飞,在成长的道路上吃一些苦,绝对不是坏事。要让孩子成就辉煌的人生,就放手让生活的磨难去砥砺他坚强的品质和心性吧。

溺爱是男孩的敌人

疼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如果疼爱得过了头,那就要变成溺爱了,溺爱只会害了孩子。作为父母,千万不要让溺爱害了孩子。

教育男孩,最忌讳的就是溺爱。一个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男孩,别指望他将来会有出息。对男孩的爱,只能放在心里,表现出来的,该狠还是要狠一点。要舍得让男孩吃一点苦头,不要对男孩的要求全部给予满足。以男孩为中心,一味地溺爱,是不利于男孩身心健康的,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

一对夫妇中年得子,对儿子是百般疼爱,从来什么都是依着他,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儿子是个比较内向的男孩,平时不爱和人交往,学习成绩也是普普通通。高中毕业之后,儿子没有考上大学,父母就将他送入了一所私立大学读书。就在儿子读书期间,夫妻两个人每两个星期都要到儿子的学校去看望他,生怕他有什么不适应。

大学毕业之后,父母并不鼓励儿子主动去找工作。他们对儿子说:“你是大学毕业生,可以找一份好点的工作。”意思是不让儿子出去受苦受累。于是儿子也就很心安理得地在家里待着,过了两年,还是什么工作都没有找到。后来父亲不得已帮儿子找了一份很普通的工作,儿子上班不到一个月就回来了,说是不适应,而这一回来,就在家里待了4年,这4年中不出家门一步。

看到儿子这样,做父母的十分担心,但还是一味地由着他,但是老两口年纪一大把,这么下去,儿子以后怎么办呢?父亲为此渐渐变得不爱说话了,心中的压抑堆积了起来,最后得了忧郁症。父亲住院了,儿子也不去看望,而母亲不得不在照顾了丈夫之后又回家给儿子做饭。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说,儿子能走到今天,都是父母溺爱的结果。这样的男孩,如此自闭、冷漠、寡情、无能,几乎是一个废人,更谈不上什么男子汉了。这是孩子的悲剧,更是父母的悲哀。

一般来说,在家庭当中,家长溺爱孩子,最典型的表现有以下几种:

1.对男孩给予特殊待遇,使男孩滋生优越感

有很多家长依然抱着“重男轻女”的思想不放,或者由于男孩是家里的独生子等原因,在家里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都会受到特殊照顾。这样的男孩必然是“恃宠而骄”,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2.对男孩的各种要求无条件满足

有的父母对男孩的各种要求总是无原则地满足,儿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觉得“再穷不能穷孩子”,即便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男孩的无理要求。这样长大的男孩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而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3.对男孩过分保护

有的父母为了男孩的“绝对安全”,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变成了儿子的“小尾巴”,步步紧跟,含在嘴里怕化了,吐出来怕飞了。这样养大的男孩一定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或者是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的性格缺陷。

4.袒护男孩所犯的错误,成为“护犊子”

当男孩犯了错误的时候,妈妈总是视而不见,反而说:“不要管太严,孩子还小呢。”有时候爷爷奶奶还会站出来说话:“不要教的太急,他长大之后自然会好了。”这样环境长大的男孩全无是非观念,长大之后很容易造成性格的扭曲。

为了男孩的健康成长,家长要给予他充分的爱,但是不可以一味地迁就儿子,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会出现很多问题:缺少远大的理想,缺少是非的观念,缺少良好的习惯,缺少挫折教育,等等,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

·教育点·

对男孩的不合理要求不可无原则地迁就

“妈妈,我今天要吃肯德基。”

“今天妈妈很累,咱们在家吃饭吧。”

“不行,我就要吃肯德基。”

于是家长再累也只好由着男孩的脾气,吃完饭回家的路上,男孩又说:“妈妈我走不动了,你背我。”

“马上就到家了,自己走吧。”

“不,我要你背。”

是不是男孩的任性、无理取闹让你很苦恼,男孩是自己心里的一块宝,打不得骂不得。可是常言道:“严是爱,惯是坏,不管不教要变坏。”家长对男孩没有一个合理的管教,男孩很容易养成霸道、自我的坏毛病。

“我们的童年过得很艰辛,再不能让孩子经受我们已受过的那些磨难了。”

“现在条件好多了,只有一个男孩。因此,无论如何不能让男孩吃苦受累。”

“算了,他还是个孩子。”

家长的这些童年经历为为他们对男孩的溺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由和依据。正是出于这种心理,溺爱子女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

家长对男孩没有要求,一味地迁就,百依百顺,满足男孩的一切要求,唯恐男孩不高兴。在这种家庭中,家长是男孩的奴隶,绝无任何威信可言。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男孩往往成为唯我独尊、任性、为所欲为的人。

冬天的一个晚上,妈妈带着4岁的皮皮去朋友家串门。回到家,皮皮突然发现一直攥在手里的糖果不见了。那块糖果是妈妈的朋友给的,他们家里没有这样的糖果。发现糖果没有了之后,皮皮着急地哭了起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来安慰他,并且给他承诺,第二天一早就去给他买同样的糖果和他喜欢的玩具。但是,皮皮没有丝毫的妥协:“我要!我要!我现在就要!”

皮皮在地上打着滚,哭得伤心欲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得实在心疼,于是,全家人带上照明工具,“倾巢”出动,沿着回来的路进行了“拉网式”的搜索。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都快午夜12点了,还是没有见到糖果的踪影。妈妈看到因绝望而哭得伤心欲绝的皮皮,终于硬着头皮敲开了朋友家的门……

生活中,像皮皮这样的男孩随处可见,他们做事情时往往对自己不加约束,想怎样就怎样,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分是非,固执己见,明知自己不对还要继续做下去。任性的男孩常常用一些手段来威胁他人,如不吃饭、大哭大闹、摔打东西、自杀、离家出走等。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警告说:“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如果我们无视这种警告,一意孤行地认为只要尽力把男孩的生活道路铺得平平顺顺的,就能保证男孩幸福健康地成长。那么,这种教育方式势必会影响男孩在各个方面的发展,让男孩失去竞争力,甚至使男孩养成各种不良性格。

现在,很多家长都很重视男孩的早期家庭教育,但由于许多父母缺乏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存在着两种极端表现:一是对男孩的管教过严,给男孩订下许多清规戒律,这也不许干,那也不许干,把男孩的手脚束缚得紧紧的;一种是教育过宽,对男孩的要求,不管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一律满足,结果导致男孩放任自流,为所欲为。

不要用你的成功去压倒他

到了当家长的阶段,最头疼的莫过于对男孩的教育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些教育专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问题:一些从事教师、军人、法官、警察等职业的父母,他们的男孩更容易在交流上发生障碍。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一类的家长被称为“强势家长”,他们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对社会的责任感也比较强烈,在工作中更是一丝不苟,所以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也流露出了明显的职业色彩,明显地表现为“眼睛里容不下一粒沙子”,一旦发现了男孩的小失误和小问题,就比较容易把问题严重化、扩大化。

还有一类家长是属于“吹毛求疵”的类型,他们习惯于严厉地要求男孩,不容男孩犯一点错误。这样的家长所教育出来的男孩有两种典型的表现:一种就是绝对服从型,男孩会表现得胆小怕事,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没有一丝主见,甚至连穿什么衣服,买什么样的早点吃都没有主意;另一种就是直面对抗型的,这样的男孩会表现出强烈的逆反行为,会产生明显的对立行为,甚至会离家出走,或是流连于网吧。

有一位警察的儿子曾经很坦诚地跟老师讲:“我爸对我严厉的时候,总是用那种盯着犯罪分子的眼神看我,我能不痛苦吗?”

由于家长在教育男孩的时候带出了明显的强势,那种很强烈的表达方式往往流露出了对男孩的不尊敬,与男孩的敏感心理产生了冲突。作为家长,长期以来习惯把职业心态带回家,以不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交谈,更没有体会到男孩的内心感受,而是让孩子毫无反抗地服从命令指挥。这种做法会为家庭的教育布下重重障碍。

有一位教育工作者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我和同事一起去旅游,带团的导游是一位帅哥。小伙子个头挺高,可是说话声音秀秀气气的,温柔有余,阳刚不足。看到这个年轻人,我就可以断定:他一定是有一个强势的家长。于是我就试探着问他:“你妈妈是不是很严厉呢?”结果这个小伙子有些吃惊,脱口而出:“您是怎么知道的?我妈妈可厉害了。小的时候我调皮,妈妈会追着我满街打。”

作为家长,强势的方式、强势的力度、强势的状态都会给男孩造成很大的影响。父母和男孩之间犹如一对齿轮,一方强则一方弱。通常会造成以下3种结果:

1.男孩比父母更强的“超越式”

这一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男孩希望像父母一样出色,于是就很争强好胜,有时会比父母更加优秀,“老子英雄儿好汉”的那种。在国外著名的例子有老布什和小布什,在国内著名的例子有姚明,他的父母都是很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姚明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级明星,一方面也来自于对于超越父母的挑战心理。

2.过于倚靠父母保护的“依赖式”

家长太强了,或者是过于保护以致制约了男孩的个性发展,这样的家长带出来的孩子要么性格比较懦弱,要么依赖性很强,属于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型。很多强势的父母,他们的男孩都很弱势,表现得腼腆、胆小、不自信等。古语所说的“富不及三代”、“寒门出孝子,白屋出公卿”都有这样的因素在里面。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大富豪习惯把巨额家产捐给社会,实际上也是为了子女更强势。

3.男孩通过自己而走出成就的“奋发式”

家长不是很强势,甚至是弱势,但是他们的男孩却是很有责任感。比如媒体报道的道德人物:背着母亲上学的当代孝子张尚昀、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等人,都是典型的例子。他们都是出生在普通的人家,从小没有过娇生惯养,却走出了自己的精彩。

作为家长,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最好不要过于强势,才会给男孩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家长应该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审视男孩在成长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自己主动放下架子,和男孩交朋友,这样,家庭的民主氛围就会增强,男孩也不会抵触和父母进行交流,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教育点·

放弃用命令的语气与男孩说话

你想让男孩做什么,不想让男孩做什么,可以把自己和男孩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像朋友一样,一起商量,分析利弊,最后让男孩自己拿主意。这样,男孩不仅不会反抗,也感觉不到对命令的屈从,反而会在商量的气氛中感觉自己在长大,有了自己的主见。这时大部分男孩会愉快地采纳父母的建议。

看看下面的这些话,你说过多少?

(1)那东西你早就有了,为什么还想买?

(2)不要把东西放在那里,会弄丢。

(3)你的房间乱七八糟,你什么时候可以把它清一清?

(4)你应该打个电话回来。

(5)别用手指拿东西吃,这是个坏习惯。

(6)这些薯片太油腻,对你心脏不好。

(7)你的这件衬衫和裤子不配。

(8)你朋友打来三次了,你什么时候回他电话?

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不能一味使用命令的语气而忽视与男孩的沟通。很多人会问,如何跟男孩进行成功的沟通呢?教育专家给我们的建议如下:

第一,成功的家庭沟通,应该注意以下因素:理解、关怀、接纳、依赖和尊重。理解要求父母男孩双方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关怀不但存在于内心,更要切实付诸行动;接纳要求考虑到每个人的个性,懂得欣赏人们身上的优点;依赖是要做到既信任别人也信任自己;而尊重是指尊重他人特别是男孩的权利,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

第二,要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家庭沟通交流关系,应该改变父母是决策人,男孩是接受者这样僵化的家庭角色的分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懂得进行角色交换,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可以对他表述的愿望予以积极的辩解。当男孩能够参与讨论家里的通常是成年人的问题时,他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而父母一方面可以调动男孩的主动性,使自己清楚地认识男孩的才干,另一方面可以得到有关自己教育的反馈信息。

综上,通过沟通,父母最后让男孩明白的是“理解、信任、承诺、准时”等观念的重要;通过沟通,最容易让男孩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也最容易让男孩养成理解他人的习惯。只有这样,男孩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少让男孩坐享其成

都说智商、情商和财商是综合能力的三驾马车,智商已经被众多的教育家们说“烂”了,情商在教育界正当红。论资排辈,财商还要算是新事物,有远见的家长们正在慢慢接受它。

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谁都不希望自己的男孩将来是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更不想孩子的一辈子都由家长来埋单——那样的男孩永远不知道成功的滋味。男孩有所成就,比家长自己有成就更令人高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培养男孩的理财意识是大势所趋,会理财的人,能在有限的条件下生活得很好,而不会理财的人,不管挣了多少钱都不能提高生活质量。

金钱是社会的通行证之一,人们拿它来衡量不同的创造。也就是说,必须要有创造,才能有财富。没有创造,就只能受穷了。所以,财富教育的第一课,仍然是勤劳。有这样一个故事,父母可以和男孩分享:

小克莱门斯的老师玛丽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每次上课之前,她都要领着孩子们进行祈祷。有一天,玛丽老师给男孩们讲解《圣经》,当讲到“祈祷,就会获得一切”的时候,小克莱门斯忍不住站了起来,他问道:“如果我祈祷上帝,他会给我想要的东西吗?”“是的,只要你愿意虔诚地祈祷,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小克莱门斯当时的梦想是得到一块很大很大的面包,因为他从来没有吃过那样诱人的面包。而他的同桌,一个金头发的小姑娘每天都会带着一块这么诱人的面包来到学校。她常常问小克莱门斯要不要尝一口,小克莱门斯每次都坚定地摇头,但他的心是痛苦的。

放学的时候,小克莱门斯对小姑娘说:“明天我也会有一块大面包。”回到家后,小克莱门斯关起门,无比虔诚地进行祈祷。然而,第二天起床后,当他把手伸进书包的时候,除了一本破旧的课本,什么也没有发现。他决定每天晚上坚持祈祷,一定要等到面包降临。

后来,金头发的小姑娘笑着问小克莱门斯:“你的面包呢?”

小克莱门斯已经无法继续自己的祈祷了。他告诉小姑娘,上帝也许根本就没有看见自己在进行多么虔诚的祈祷。因为,每天肯定有无数的男孩都进行着这样的祈祷,而上帝只有一个,他怎么会忙得过来?

听到朋友的坦白,小姑娘说出了一句影响他一生的话,这句话对任何祈祷者都适用:

“原来祈祷的人都是为了一块面包,但一块面包用几个硬币就可以买到,人们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去祈祷,而不是去赚钱买面包呢?”

小克莱门斯决定不再祈祷。他理解了小姑娘的话中的含义——只有通过实际的工作,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祈祷永远只能让你停留在等待中。“我不要再为一件卑微的小东西祈祷了。”小克莱门斯开始了新的道路。

小克莱门斯长大成人,当他用“马克·吐温”发表作品的时候,他已经是勤奋而且多产的作家了。他再没有祈祷,因为在无数个艰难的日子中,他都记着:自己只有通过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收获才是最真实的,也只有勤奋才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美国的家庭教育就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父母会让男孩从小就树立自立精神,即便是富豪子女,也要外出体验打工。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儿子,就不靠父亲的权力来为自己安排舒适的工作,而是靠自己的能力去奋斗。

而在中国的父母中则很缺乏这样的意识,他们习惯为男孩创造最好的物质条件,尽量不让男孩受苦。但是,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人如果习惯了坐享其成、养尊处优的生活,将来一旦面对困难该怎么办呢?男孩总有一天是要长大的,他们总有一天需要自己去工作、去独立生活,父母不可能永远跟着他。

·教育点·

让男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据一项抽样调查显示:上海高中生对家务劳动的疏远程度,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调查表明,高中生近六成起床不叠被子;五成从不倒垃圾,也不扫地;七成不洗碗,不洗衣服;九成从不洗菜做饭。还有部分高中生什么家务也不做,个别人连整理书包都还要家长代劳。

是现在的男孩真那么懒,不肯做家务劳动吗?其实不然,调查结果出人意料,有82%的高中生表示愿意做家务,36%的学生认为做家务很开心,是一种乐趣,有40%的学生说家长不让做家务,也从不教他们怎么做。

家长理由是:他还只是个孩子,他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这些事等他长大了再学也不迟。这些家长的一片“苦心”,使男孩们不仅不会做家务,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以为别人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却不知道自己也有关心与帮助别人的一份责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体力劳动对于小男孩来说,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

为了男孩将来能更好适应社会,让男孩了解父母的辛苦与不易,家长可以在男孩上小学高年级或初中时,周期性地让男孩当一天(或两三天)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具体的操作方法:找一个周末,让男孩为第二天的生活与活动安排做一个预算与计划,然后从明天早上起床开始,就由男孩上岗指挥与组织一天的家务与游玩。父母则在男孩指挥下加以配合,需要多少钱,买什么菜,到哪里玩,坐什么车,走哪条路线,均由男孩来筹划。父母要放手、信任,不要干预,即使男孩安排得不是最合适,也不要当即否定,而是等第二天再与他一起总结,先让他自己提出改进意见,然后再补充。相信男孩对这样的活动定会兴致很高,也会十分用心和负责任,快乐与收获定会出乎你的意料。

其实每个男孩身上都隐藏着勤劳的种子,小时候他们往往看到妈妈擦桌子,就迈着小步伐跑过来想帮妈妈擦;长大点看到妈妈做饭,就跑去厨房给妈妈打下手,但是碰到这种情况时,我们的父母常常会说:“你干不好,让妈妈来。”或者说:“一边看书去,别来打扰我做饭。”男孩心中勤劳的小火苗,就是这样慢慢被父母熄灭了的。等父母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懒的时候,想重新点燃它,就会变得异常困难了。

作为父母,如果想教育男孩从小养成勤劳的好习惯,首先应该教导男孩有一个积极的劳动态度。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要男孩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就先从改变他们对劳动的态度开始吧,你可以选择对男孩进行言传身教,多给他讲一些勤劳的故事,比如在勤奋中长大的商人李嘉诚、用勤奋换来的天才童第周,给男孩制造一个勤劳的家庭氛围,让他从意识上觉得劳动最光荣。只要养成男孩热爱劳动的习惯,燃起他们认真劳动的渴望时,就能使男孩形成勤劳的性格。

让男孩尽早参与家务劳动,要讲究方法,你可以列出一张家务清单,让他每天依次照做。这样,不但可以培养男孩的独立性,也可以使男孩更有责任感。比如可以让男孩帮忙擦桌子、洗碗筷等。当男孩完成了你交给的任务后,要跟他说声“谢谢”,并给予适时鼓励。

引导男孩的攀比心理

如今,在男孩中出现攀比心理早已经屡见不鲜。孩子们没有固定的收入,他们用来攀比的钱,都是家长提供的。即便是男孩通过自己的劳动,将挣来的钱都用在了吃喝穿戴上来显示自己的阔气,也很明显是受到了家长价值观念的影响。所以,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家长要负全责。

攀比隐藏着的是一种竞争、好胜的心理成分。男孩在年龄小的时候,缺乏判断是非的标准和自制能力,只知道别人有的他也一定要得到。作为家长如果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攀比欲望,那只会助长男孩的虚荣心。因此当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了攀比的苗头时,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

现在的中学生里流传着这样的一个穿衣标准:脚上穿的是阿迪、衣服一定是耐克、腰带选择鳄鱼。而一双货真价实的新款阿迪达斯运动鞋,价格通常是在800~1000元之间。为了杜绝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学校也都主张学生平时穿校服。但是,学生之间那种“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的奢侈之风弥漫着校园。

有位同学就这样讲到:“学校平时要求我们穿校服,所以只有穿一双比较高档的鞋子才能显示出我的个性。班上的同学对鞋子都很讲究,谁穿上名牌,谁穿上新款,马上就会成为班上谈论的话题。我们班上40多个同学,大家几乎都有耐克、阿迪等名牌鞋子,有的甚至都有四五双。如果有谁不穿名牌,就会觉得很没有面子。”

男孩的这种攀比心理,有时是因为孩子往往不知道父母的钱是从哪里挣来的,并对父母给予的钱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而父母因为男孩是全家的宝,所以男孩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无形中使男孩变得花钱大手大脚,一点也不知道节约。久而久之,乱花钱的行为就会根深蒂固。

诚然,现在的家庭生活条件提高了。在家庭条件可以允许的范围内,家长给孩子在物质上以最好的供应,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味地攀比就没有必要了。有的父母本身就喜欢把金钱、名车、豪宅看作是成功与否的标准,而男孩的心理尚未成熟,他的辨别能力很差,他的价值观也是取决于父母。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日常的言行举止和价值取向都对男孩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家长应该首先要给男孩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正确引导男孩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孩子完全可以穿名牌。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绝对要对孩子的攀比行为加以干涉,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教育点·

不要在男孩面前露富

“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不能片面地理解“穷”与“富”的概念。穷与富的内涵,是一种对于不同性别的孩子进行的不同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内容上有所侧重,因此富与穷包含着不同于金钱的意义。穷养男,是对我们自身期望的一种投资,是对男孩的人生决策、职业发展有关的投资。“穷”养出应对人生的能力和本事,“穷”养出他的积极、主见、雄心、理智、自我依靠。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大儿子20岁时去欧洲旅行,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把自己所带的路费差不多花光了,回国前他遇到了一匹非常好的马,正好它的主人要卖掉它。他太爱这匹马了,就把自己最后的一点路费拿出来买下了这匹马。然后他打电报让父亲寄点路费让他回家。罗斯福给他回了一封电报说:“你和你的马游泳回来吧!”儿子只好又卖掉了马。罗斯福反对男孩依靠父母生活。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凭自己的本事自食其力。

西奥多总统训练男孩独立的方法则可以称为“穷养”。西奥多贵为总统却不肯给儿子路费,中国现今的大中城市却出现了一批批的“啃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这种教育方式和罗斯福的教子方式大相径庭。“啃老族”的出现让我们不禁想到中国的那句老话“富不过三代”。

“富不过三代”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意义呢?台湾塑胶天王王永庆给出了答案。

王永庆常常用“富不过三代”自勉,也用其教育子女。

他认为“富不过三代”的是因为后代不能继续吃苦,缺乏危机感,而且过分追求享乐,把前人的家业都挥霍掉了。王永庆分析了三代人的特征,他认为:

第一代人,不怕困难,不怕吃苦,踏踏实实,克服一切困难,最后取得了成功。

第二代人,虽然没有经历创业的艰辛,但深受父辈的影响,还能够勤于自勉,努力工作,但是跟第一代人比起来,用功和吃苦的程度已经大大降低了。

第三代人,创业的艰辛,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很久远的事了,他们没吃过苦,也不知道什么是吃苦,认为今天得到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因而随意挥霍,不知珍惜,长久下去,自然家境衰败。

“富不过三代”的谚语告诉人们,再富也要穷孩子。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要让男孩知道,富裕的生活是要靠自己的双手成就的,不能让孩子以为父母已经提供了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不需要自己奋斗。在富裕的家庭里,不在男孩面前露富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悉尼一家妇产科医院曾出现过这样一幕:一对夫妻来做二胎产前检查,妻子进诊室面见医生去了,丈夫便带着两岁的儿子在外面大厅等候。少顷,儿子闹着要喝水,于是那父亲便在身旁的自动售货机上顺手扯了一个免费纸杯,进厕所接了一杯自来水递到男孩手里(自来水经过净化,可以饮用)——那父亲不是买不到饮料,自动售货机正出售一元一杯的可口可乐和橙汁,而他也不是买不起饮料,据说,他是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主管,年薪15万澳元。

上面案例中的父亲的身体力行对“穷养男”做了最好的诠释。他的做法的确值得我们中国的父母学习。

同类推荐
  • 我的孩子,你究竟在想什么

    我的孩子,你究竟在想什么

    本书从孩子最基本的心理活动入手,用实例再现情景,因而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特点,使年轻的父母们一读便能轻松的和自己的孩子对上号,进而掌握孩子每时每刻的想法,以满足孩子的真正需要,让其健康快乐成长。
  • 做个有出息的女孩大全集

    做个有出息的女孩大全集

    有人说,女儿是上天恩赐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是优雅幸福的公主,是端庄和美丽的女神。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期望都能成为现实,并不是每个女孩都拥有美丽的花环、漂亮的水晶鞋和幸福美好的明天,很好与完美,同样需要女孩自己去创造。
  • 卡尔威特的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斯托夫人的教育大全集

    卡尔威特的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斯托夫人的教育大全集

    本书是三个世纪以来世界上最优秀的三本经典教育著作《卡尔·威特的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和《斯托夫人的教育》的合集。无数父母按照书中的方法成功地教育和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本书将这三本顶级教育经典结集出版,让读者可以同时掌握教育的精髓和养育孩子的新方法。
  • 爱的分寸,决定孩子一生

    爱的分寸,决定孩子一生

    爱得有分寸,孩子才优秀。爱孩子是一种本能,怎么爱是一种智慧!对孩子不管不问的放养,孩子误不起;大包大揽的圈养,孩子伤不起!最好的教养:三分靠方法,七分靠分寸。
  • 怀孕分娩全知道

    怀孕分娩全知道

    《怀孕分娩全知道》不但能给孕妈妈最及时的指导,使其了解孕育的全过程,解答孕期遇到的疑难问题,还能够让孕妈妈体会到孕育的快乐。《怀孕分娩全知道》是所有准备或已经怀孕的妈妈科学孕育健康宝宝、顺利分娩的首选指南!
热门推荐
  • 圣域online

    圣域online

    楚枫,一名普通的大学生,20岁。曾经隶属于知名游戏网站的开荒攻略组。而现在,一款名为《圣域online》的游戏上架了,这款游戏以开放世界、优秀的剧情、以及新颖的潜入式玩法火爆当下。现在,楚枫登录这款游戏了。(注:此书含有大量生草剧情,请谨慎观看。)
  • 瞳沐

    瞳沐

    安瞳,一个天才美女。在重生(网游)里拼命练级,凭借着强大的操作技术挤身女性玩家全榜单第一名。这样一个被众人误会成人妖的女玩家,无故招来了个全服第一的大神,还和大神结了婚。某美男拽着某美女的小手,气势强大地说了句:“走,咱们结婚去。”
  • 彩界

    彩界

    那一年,村中没落。那古怪的庙宇,还有那古怪的星月!那昏暗的诡异隧道,到底会通往何方?
  • MINECRAFT:消失的王剑

    MINECRAFT:消失的王剑

    MINECRAFT,来吧Steve,只有你,才能拯救MINECRAFT
  • 百妖契约:仙人是只哈士奇

    百妖契约:仙人是只哈士奇

    叶云静在一次意外中,得到了一张一千年前的“百妖契约”。里面共封印着118种强大的妖兽成仙的契机,而来寻找成仙契机的第一个妖兽,则是陪着她从小长大的一条哈士奇,不,应该称它为“吞翔仙人”……
  • 全职之离恨漠别

    全职之离恨漠别

    一个被总裁哥哥从小收养的“妹妹”,但是好像冥冥中有什么东西变得不一样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社会常识全知道

    社会常识全知道

    本书汇集了2000条人生必备的社会常识,内容涉及形象常识、礼仪常识、场景口才常识、语言沟通常识、社交心理常识、与人相处常识、识人常识、人脉常识、办事常识、送礼常识、宴请常识、潜规则常识、职场生存常识、创业常识、理财常识、休闲常识、安全常识、防骗常识等。只有掌握这些社会常识,才能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拥有优雅的礼仪、卓越的沟通能力,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人际关系,办好各种难办的事,建立广阔的人脉,获得财富和成功的青睐。
  • 满眼星河余生是你

    满眼星河余生是你

    宫清弦:希望余生都是你墨司爵:想把你困在我的世界里,保护你,爱你剧情介绍~其一:墨司爵:“宫清弦,不准看别的小白脸,他们没我好看,看我。”“宫清弦,不准离开我。”宫清弦:“这不行那不行的,我还能干什么?”墨司爵:“你可以睡我。”其二:“弦宝宝,我想和你生个娃,重点不是生娃,而是和你生娃的过程。”“墨司爵,gun。今晚睡沙发!”各位小读者,本书上演了腹黑女主智斗大灰狼,最后被吃干抹净的故事,超甜哟~(无虐,无误会,一甜到底,女主是个团宠呢,欢迎人坑,学生文笔,不喜勿喷啦)
  • 奇迹与奇迹

    奇迹与奇迹

    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那我这种穷人中的穷人只能靠修仙了……这是一个游戏主宰一切的世界,只要你游戏玩的好,那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