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现在还早,若不然先于家中用膳如何?”
李月娘已沐浴更衣,今日她刻意打扮了一番,脸庞略施粉黛,换上一身白衣,气质出尘,比之郑芸娘还要漂亮几分。
“李家有女初长成……”
李云长叹道,他穿越这半年来,见过最美的女子当属月娘与芸娘。
月娘方才虚岁十五,以往他倒没怎么注意,未曾想月娘一番打扮之下,单论容貌而言,不比芸娘差之多少。
二女之间各有春秋,李云也不好评论,在他眼中,还是芸娘更漂亮些,毕竟芸娘年岁大些,身段也比月娘窈窕。
“嗯……先用膳再去也无妨。”
李云说道,此时天色还未黑去,许多人还在家中沐更衣,尚未出行,此时街中行人不多,多半是些摊贩。
如此节日,摊贩怎会缺席。
中秋,上元二节,算是此时最热闹的两个节日,尚未成婚的小娘子,都会悉心打扮一番出来赏花灯。
文人则会齐聚一堂,一同赏月赋诗,饮酒作乐,互相吹嘘。
约莫过去两个时辰,天色渐渐黑去,街中行人渐渐多了起来,李云带着月娘出了院门,往城中主街而去。
蓝田一县,谈不上大,也不算小,二人饶过数条巷弄,于此刻来到城中最热闹的街中。
夜幕时分,华灯初上,皎白的月光洒落在城中,远处有数位悉心打扮过的小娘子,行人不禁会多看上几眼。
李云也不例外,二人来到一众小娘子身旁时,行人纷纷将目光转向二人,悉心打扮过的月娘,比之这些小娘子要惊艳的多。
一众小娘子见了李月娘,羞愧低下了头,眼前这位女子实在太过惊艳。
“那位小娘子是何人?”一位路人问道。
“那小娘子身旁之人是李家二郎,听闻李家二郎有一妹,如今年方十五,想必这位小娘子是李月娘。”
一位身穿青色长衫之人说道,他在县中当差,时常看到李云,还是有些眼力的。
“李家二郎?”一位身着锦衣男子诧异道,他好像在哪听过这个名字。
“这位小郎君,看你这番打扮,想必你也不是本县之人,敢问小郎君来自何处?”
身穿青色长衫男子问道,此人身穿锦衣,有些面生,县中大族子弟他都见过,眼前这人想必来自邻县或是国都。
蓝田虽是一县之地,离长安并不远,时常有勋贵子弟路过此地,此人年岁不大,却又生得孔武有力,想必是勋贵子弟无疑。
说道勋贵子弟,他不禁想到那位张家二郎,不甚招惹勋贵子弟,飞来横祸,其被腿打断,至今还躺在榻上,尚不能下地走动。
“我自长安二来……”锦衣男子说道。
果然是勋贵子弟……
青衣男子自语,眼前这人身着锦衣,谈吐不凡,又是从长安而来,不必多想,定是勋贵子弟无疑。
寻常人家,能有这般子弟不成?
当然,那李家二郎除外,此人太过妖孽,虽年方十六,其学识却令许多儒士自愧不如。
去岁中秋,力压一众文人,明府称三郎才学十倍于他,那段时日,李家门前每日门庭若市。
其兄李云直接闭门谢客,一连数月未曾踏出过家门,只有其舅父可正常走访,余下之人尽数被拒之门外。
如今听闻这位李家三郎拜了位大儒为师,他也不知真假,此话也只是从旁人口中传出,不可轻信。
“嗯……这位小娘子与那位倒是十分般配,也算是郎才女貌了。”
锦衣青年望着李云与李月娘自语,他并不知,二人其实是亲兄妹。
转头望去,前方倒是有一群尚未成婚的小娘子,生得还算不错,饶像他这般之人也多看了几眼,更不用说他人。
李月娘的出现,对他众人而言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脱离了众人视线,他们继续将目光转向方才那群小娘子。
路过行人人继续欣赏着这群小娘子,细细一想,他们觉得体态丰腴的女子更美些。
唐时以丰腴为美,并非胖为美,以胖为美只是后人的误解罢了,加之以讹传讹,令后人误认为唐朝是以胖为美。
事实并非如此,唐以丰腴为美,丰腴不等同于肥。
…………
“兄长,这花灯也没什么可赏,我们早些回去如何?”李月娘说道,这些人一直盯着她,令她感到有些不自在,还是在家中好些,至少不会有人盯着她看。
她宁愿在家中做女红,也不愿继续留在此处。
“月娘莫要羞怯,你生得好看,让他们多看上几眼又能如何?”李云笑了笑说道,他领着月娘来到一处卖首饰的铺子前。
“这位郎君,给这位小娘子买根簪子如何?”一位中年男子开口说道。
李云打量了一番铺中首饰,指着一根簪子说道:“把那根簪子拿来。”
铺中首饰皆是些寻常之物,只有那根白玉簪子勉强能入眼,他决定将其买下。
中年男子很快将簪子送到眼前青年手中,他这商铺地段有些偏了,今夜还未开过张。
“开个价。”李云对这支簪子还算满意,爽快说道。
“五贯钱如何?”中年男子问道,他内心也有忐忑,这簪子是他前些年在洛阳所买,花费了二贯钱,摆在铺中已有数年。
五贯钱,寻常人家哪能买的起?加之铺子地段有些偏,行人不多,一直未曾卖掉。
眼前此人一身穿戴看似平平无奇,看似像位寒酸书生,但其腰间系着玉佩乃是一块羊脂白玉,不必多想,一看便是大族子弟。
“这是五贯钱。”李云取出五贯钱说道,方才他在集市中用银换了些钱,身上也有些余钱,刚好凑够五贯。
“郎君慢着走。”中年将簪子递给眼前青年。
二人离去,一路往家中方向而去,行人纷纷对二人投来异样眼光。
“月娘,这支簪子与你十分般配,兄长将它送与你。”李云取出簪子说道。
“谢过兄长。”
李月娘轻声道,她也将簪子收下,五贯钱虽多了些,但也是兄长一番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