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97700000002

第2章 陪伴,让孩子永远朝着光的方向

陪伴,是我们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那结伴同行的岁月,让我们永生难忘,

那曾经温暖的时光,给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

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枚扣子

01

今天我们在办公室里讨论“生娃后什么时候最轻松”这个话题。

A姐孩子上小学,她说,上幼儿园时最轻松。每天不用起早贪黑做早点,不用下午三点请假去接娃,不用回家辅导孩子写作业。孩子上幼儿园的日子是天堂!

B姐孩子刚五个月,她说,我天天盼着孩子上幼儿园。不用夜夜起来喂奶,不用撑着眼皮哄他睡觉,不用没完没了地给他洗尿湿的裤子。不然等他两岁就送幼儿园宝宝班吧!

但是孩子正在上幼儿园的我,并没有觉得多轻松。白天要忙工作,晚上孩子睡着后要写稿子,其余的时间都给了月宝,感觉整个人成了一台永动机,忙得都快要精神分裂了。

也许孩子再大一点,上了初中或高中就会好了?

不!

一直没吭声的C姐说话了,上了中学孩子开始叛逆,成绩开始动荡,青春期的小火苗开始蠢蠢欲动,那时候家长才会领略什么叫操心。

讨论的结果出来了,原来还是生娃前的日子最轻松!

02

大家苦哈哈地笑了起来,却被C姐的一声叹气打断了。

“唉!”她说,“我劝你们好好珍惜孩子小时候的时光,很多问题等他长大后再解决,就难了。”

C姐年轻时在一家公司做业务员,为了保住工作,生完孩子两个月后她就回到工作岗位了,婆婆嫌在儿子家里照顾孙子不方便,非要把孙子抱到自己家里带。

C姐家和婆婆家虽然在一个城市,但是开车也要近一个小时。刚开始,C姐下了班就往婆婆家跑,去看孩子、喂奶。

后来因为下班晚,太累了,奶水质量也不好,干脆四个月时就把奶给断了。一断奶,人轻松了许多。

再后来,就懈怠了,三天回去看一次孩子,再后来一周一次,再再后来半个月一次。直到她每次走的时候,孩子不哭了,平时也想不起来用奶奶的手机给她打电话了,对她买的礼物,也不稀罕了。

但是真发现孩子的改变是从他六年级开始,因为孩子马上要上初中,C姐突然意识到该抓孩子学习了,就和老公商量着把孩子转到了家附近的小学。

她这才发现孩子成绩那么差!

以前差,是因为她没管。但是现在,她给孩子找了那么多家教,天天催着他学习,还那么差!好的初中自然没考上,勉强上了个普通学校。

C姐有前车之鉴,知道不能等到毕业班了才努力,所以孩子一上初一她就开始抓学习。

但是谈何容易!孩子沉迷网游,指东打西,三天两头被请家长,多说他两句,他就“砰”地把门一关,躲进自己卧室里去了。

有一次C姐急了,一脚把门踹开,指着他说:“陈XX,我不管你,你还来劲了是吧?!”

陈同学手捧着手机,不愠不火地说:“你管我?你什么时候管过我?”

C姐一肚子火“嗞”地一下被浇灭了。她站在原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脑子里突然闪过一句话——“我没有妈”——那是孩子小学时说的。

原来孩子对童年时父母的缺席,并非不介意。小时候他无力索取,只能被动地接受父母位置的空白,他等待着父母到来,从希望等到失望,从失望等到绝望。

后来,他不再等了,他忘了。但是潜意识中他并没有忘,他必须通过不停地制造麻烦来释放那些悲伤,来发泄那些愤怒,看到父母为他着急,他终于能证明父母是爱他的。

C姐后悔了,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再苦再累她也要把孩子带在身旁,她现在终于明白,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是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打下的。

那时候你喜欢和他聊天说话,他长大了有什么事情也喜欢和你分享。

那时候你总是支持他,给他力量,他长大了遇到问题也第一个想到你。

那时候,你是他的朋友,他长大了也把你当哥们,当闺蜜。

那时候,你们的心靠得很近,他长大了也不会离你远去。

孩子长大后,你才会懂得,他身上的大部分问题,都源自幼年时期的亲子关系。

03

都说现在这个时代,哪个家长掌握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哪个家长就拉近了孩子的起跑线。但是,最奢侈的教育资源,其实就是陪伴的时光啊!

亲子关系和任何关系都一样,好与坏,不在于投入多少金钱,而在于投入多少感情;不在于花费了多少心思,而在于投入了多少“走心”的陪伴。

好的关系,不是我爱你,而是我懂你。99%的家长都爱孩子,但是只有1%的家长能懂孩子。

我把业余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月宝的陪伴上,尽管累,却乐此不疲。先生有一次问我:“看到身边的朋友带孩子学奥数,学英语,学这学那,你慌吗?”

我不慌。如果孩子小小年纪学富五车,但是我却不懂她,那样我才会慌。

我们穿衣服时,如果扣错了第一枚扣子,后面扣子的位置就都会错,所以,我只想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枚扣子,剩下的她自然就会扣好。

因为我知道,孩子小时候省的事,都会变成以后要操的心。

所以我宁可在孩子小时候多费点儿事,多费点儿心,也要帮她把第一枚扣子扣好。

孩子小时候的时光其实一眨眼就过去了,一点也不漫长!

愿每一个被称为爸爸的男人,都能真正成为父亲

01

有一天傍晚在幼儿园接月宝,出大门的时候,撞见一个爸爸领着孩子匆匆赶来,他把一个书包举到值班老师眼前:“陈老师,不好意思,书包拿错了。”

陈老师接过书包:“这是谁的?”

“不知道啊。”

“您从哪儿拿的?”

“不知道啊!可能是刚才在滑梯那玩的时候拿错了。”

说着,他顺势推了孩子后脑勺一下:“你怎么连自己的书包都不认识呢?”

孩子说:“我认识啊,这书包不是你拿回来的吗?上车的时候还是我发现拿错了呢。”

爸爸脸上有点挂不住,把孩子往幼儿园里边推:“去去去,赶紧找你书包去,找不着明天别上学了。”

等父子俩走远了,陈老师说:“总看见这样的爸爸,要么拿错孩子的书包,要么拿错孩子的轮滑鞋,要么来问我孩子的教室在哪里,感觉现在的爸爸,对孩子上心的太少了。”

孩子的书包长什么样都不知道,难道孩子上学放学,做爸爸的都没有对孩子的背影深深望过一眼吗?

02

前不久,一个妈妈群里有人问,孩子和爸爸在一起的时间也不短,爸爸也经常抽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但是为什么孩子就是和爸爸亲密不起来?

她的问题让我想起去年发生的一件事。

我们有几个朋友经常以家庭为单位带孩子一起小聚,其中有一个朋友的老公总是不出席,可能是月宝爸比较开朗的缘故,那个朋友的孩子小希很喜欢找月宝爸一起玩儿。

有一次大家一起爬山,爬到中途孩子们都累了,爸爸们就一个个地把孩子扛了起来,最后只有小希一个人剩下了。她嚷嚷着让妈妈抱,但是妈妈提着一堆东西抱不了,小希就很失落,说爸爸为什么不能一起来呢?

后来有一次,小希的爸爸也来了,但是小希还是喜欢找别人的爸爸一起玩。这是为什么呢?

我暗中观察了一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小希不止一次地靠近她爸爸,问他问题,请他帮忙,但是他都只顾着低头看手机,偶尔说句话,也是说:“你去找小朋友们玩,爸爸这忙着呢!”

后来小希在吃饭的过程中,不止一次流露出焦躁、委屈的情绪,在一群小朋友中间显得“很不乖”。这时候她爸爸反而及时出现,大声地喝止了她。有好几次矛盾马上要升级,朋友赶紧站出来打圆场,说孩子可能是困了,但我更愿意相信,小希的烦躁是因为对父爱的索求没有得到回应,而造成了她的压抑和愤怒。

我能看出来,那次小希的心情比爸爸不在场时更糟糕!

03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孩子们对父爱的渴求越来越多,爸爸的长期缺席会给孩子身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但是有一些爸爸长期生活在孩子身边,付出了很多时间去陪伴孩子,也没有形成很好的亲子关系,这是因为,他们对孩子的陪伴都是“假性陪伴”。

所谓假性陪伴,就是单纯的“物理陪伴”,即我一直和你在一起,但是你做什么我不关心,你想什么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家长虽然表面上是在陪伴孩子,但是并没有与孩子展开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从而使得陪伴有名无实。

如同小希的爸爸,虽然出席了活动,但“身在曹营心在汉”,给了孩子陪伴的希望,却因为冷漠和疏离让她产生了更大的失落和失望。

在足球赛中,有的运动员上了场却不尽力踢球,一定会让队友懈怠,人心涣散。在工作中,有人按时到岗,却无所事事,反而会让工作滞后,拖团队的后腿。

所以陪伴不在于花费多少时间,而在于投入了多少心思,用了多少感情,办了多少实事!

04

还有一些爸爸虽然做到了陪伴,但是如果没有采用恰当的方式,这种陪伴反而会带来比缺席更坏的影响。

有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讲起他的爸爸,说他的爸爸对他管教非常严格,小时候从学习到交友,每一个细节都要牢牢把控,人生的每一步都要听从他的安排。

他18岁以前,卧室的门从来不允许关,抽屉不允许上锁,打电话给女同学也要汇报来龙去脉。

他唯一一件没听从老爸安排的事就是填报高考志愿,为了坚持自己的选择,他差点和家庭决裂,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要脱离老爸的掌控,考得远远的。

毕业后他曾经和同学一起创业,结果不到一年,资金链断掉,赔了个血本无归。

有一天傍晚,他们三个合伙人坐在马路牙子上抽烟,这时其中一人的电话响了,是他老爸打来的,老爸在电话里说,要是撑不住了,就回家。那哥们哭了,他也哭了。人家是被爸爸感动的,他哭是因为他忽然发现,同是爸爸,但之间是有天壤之别的。

有的爸爸被称为父亲,而有的却只能在口头上称一声爸爸。

什么是父亲呢?大概就是平日里觉得可有可无,不需要像母亲一样亲亲抱抱,通个电话也不像母亲那般絮叨,甚至可能还觉得无话可说。但是一遇到事就会第一个想起他,在做重大决策前想听听他的意见,憋屈了想找他谈谈,他话不多,但一两句话就能让你迅速恢复精神,让你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觉得无助,因为背后总有一个鼓励你的人。

但是能做到这般的父亲少之又少,他看似在孩子的生命中轻描淡写,实则投入了非常多的情感,给足了孩子目不转睛地关注,润物细无声的关怀,才能让孩子对他建立起足够的信赖。

一个像样的父亲,一定有足够的情感做依托,有足够的修养做底色,才能在孩子的世界里活得顶天立地。

而有一些爸爸在孩子童年时缺席,在孩子少年犯错误时靠武力解决,轻则骂,重则打,解决问题简单粗暴,在孩子青春叛逆时和孩子没有丝毫情感沟通,却天真地想拿出家长的威严来。

这样的爸爸未必不爱孩子,只是他把父亲这个角色想得太简单。

05

所有的男人都可以成为爸爸,但不是每一个爸爸都配称为父亲,成为爸爸只靠生理本能就可以,但是作为父亲,却一定要肩负起成就一个孩子的责任。

给足孩子关怀,让他在童年时感到温馨。

给足孩子力量,让他在少年时果敢、自信。

给足孩子包容,让他在青春期时和你没有秘密。

做爸爸没什么了不起,希望所有的爸爸,都能真正成为父亲!

母爱是一场轮回的辜负

01

自从教会了老妈聊微信,她每天都发消息给我。

有时正激情飞扬地写着稿子,突然“哐啷”一条微信进来,是条语音,58秒,老妈发来的。

与喷薄欲出的文思相比,老妈的语速显得格外悠软绵长:“今天我听一条广播,说鸡脖子不能吃了,他们会从鸡脖子注射激素……”“啊,好了妈,我没时间啃鸡脖子,我先忙了啊!”

有时候,急急忙忙赶去开会,老妈“哐啷”一条微信进来:“十分必要留个影,猜一个字。”

晕啊!“回头再说吧!我开会。”

更多的时候,老妈拉我聊家常,讲电视剧情节,聊得义愤填膺的,我说:“那种狗血剧情我能给您整八个,您别那么入戏好吗?”

“我正忙着呢!”这是我回复老妈最多的一句话。但也有很多时候,我发现自己其实在群里闲聊了半个小时,逛淘宝逛了整个下午,看跑男笑得差点撒手人寰……

我真的有那么忙吗?

于是,我心怀内疚地打电话过去,老妈不管在做什么都会停下手里的事跟我聊天。我说什么她都觉得好笑,我说什么她都感兴趣,我说什么她都念念不忘。

那天我跟她说起我在公交车站遇到一个挺逗的大妈,拉着我讲她青春年少时一个人带孩子的经历。老妈第二天早上七点突然打电话给我:“喂,我跟你说,以后你别跟陌生人闲聊,把你骗走了怎么办?!”

02

我小时候玩过的跳棋里有一枚棋子做了特殊标记。

小时候我把所有的棋子撒在床上,把立着的挑出来,剩下的再撒,再挑,直到最后一个“一直没站起来”的就被淘汰!这样重复N次,最后几乎所有的棋子都被淘汰了,只剩下一个“常胜将军”,它从未倒下!于是我郑重地给它做了标记。

我也不知道我一共撒棋子撒了多少次。在我的记忆里,我总是在做这件极其无聊的事。我妈或者在做饭,或者在织毛衣,或者在鼓捣那个总是熄火的炉子……

她在老式录音机里给我录下365夜故事,我拿着那本全是字的故事书跟着录音机看,然后我妈突然发现我不到4岁的时候竟然认识了好多字。

小时候,我特别希望我妈能陪我玩,哪怕跟我玩一盘跳棋,做一会儿手工折纸,但是我妈总是说:“妈妈要去忙,你先自己玩。”

03

心理学上说,人在成年后会复制童年的经历,或者推翻童年,走向另一个极端。

因为小时候母亲疏于陪伴,我格外重视对自己孩子的陪伴。只要一下班,我就把时间完完全全地留给孩子,周末也绝不谈工作。但是因为要上班,总免不了分离。

在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害怕分离时过于纠缠,我总是趁她不注意时开溜。家里人都说,孩子哭几声没关系的,一哄就好了。但我总是担心她会因此失去安全感。

因为我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她长大一点后,我就有意无意地和她提起这件事,她竟然非常郑重地说:“妈妈,以后你去上班,一定要告诉我。”

从那以后,每天上班前我一定郑重其事地跟她“打报告”。如果第二天要上早班,前一天晚上就跟她“备案”。

这样做的结果是,每天早上她都紧紧地拉着我的胳膊,或者早早地醒来。每天晚上我熬得灵肉分离,她也不睡觉,一会儿讲故事,一会儿玩玩具,一会儿趴在我身上,变着花样折腾。

有一天,我充满怨气地凶她:“让你睡个觉怎么这么费劲呢?”她却平静地问我:“明天我醒了,你是不是就去上班了?”原来,她熬着不睡觉,只是想跟我再多玩一会,她担心睡醒后我又会消失不见。

我终于明白,母亲对孩子的陪伴,永远永远都是不够的。

我常常尽可能耐心地陪孩子玩那些幼稚的“过家家”,因为我知道,等她长大后,也需要耐下性子才能听我把那些说了不知多少遍的车轱辘话说完。

我常常不厌其烦地给她解释那些没完没了的《十万个为什么》,因为我知道,等她成年后,也需要她教我了解那些新科技和“外星语”。

我珍惜和她一起吃的每一顿饭,因为等她长大后,我可能一个月甚至更久才能盼到和她一起吃饭。

每天上班前我会微笑着对她挥手直到房门关上,因为有朝一日我送她远行,也会希望她再多回头看我一眼。

母爱是一场轮回的辜负。

在孩子需要母亲的童年,母亲常常无暇陪伴。当母亲垂垂老去,儿女又成了每日的期盼。

母爱的时差让我们奔向了生活和事业的白昼,错过了本该紧紧相拥的夜晚。辜负与被辜负,分离与想念,在母子之间像更迭的四季一般,是永恒的轮回。不是我对你,就是你对我。

好在,现在轮到我。我愿意偶尔放下诗意和远方,暂且搁置琐碎的日常,给你,我的陪伴。

感谢当下!你,小得不谙世事,而我正当年;您老得像个小孩子,而我正当年。

全然关注的力量

01

最近月宝脾气很不好,每次我给她提出一些要求,或跟她说一些事情时,她总是非常烦躁地用“哎呀”两个字打断我。

刚开始我没有理会,但是后来这种情况越来越多,“哎呀!”这种粗鲁的语言已经快成了她的口头语,动不动就从嘴里蹦出来,我决定要管一管了。

但是,通常我们越想掰正孩子一些行为的时候,他在这方面的举动非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变本加厉。在我的纠正和明令禁止下,月宝不仅总是说“哎呀”,还慢慢多了一句“哼!我就要这样”。

有一天晚上,我哄月宝睡觉,我们俩一起依偎在床上,头顶着头,手拉着手,月色正浓,心情大好,甜腻有加,我觉得时机成熟了,就问月宝:“最近,你总喜欢说‘哎呀’,是为什么呢?你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她说:“我是想表达:我知道了,不要再说了。”

“你不让我说,是因为你明白怎么做了,还是不想按照我说的去做?”

“是我明白怎么做了,妈妈,你以后说一遍就行了,不用重复很多遍。”

其实我自己也明白,有时候我们教育孩子完全是一种自我陶醉,比如她读书,某个字的拼音拼错了,我必须马上告诉她,纠正她,即使我知道她现在拼音不太熟,是不可能一下子拼会的,但是我还是想要马上说出来。

有时候,我们唠叨不过是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急躁。但是孩子也不傻,当我们的焦虑和急躁影响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会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建立起防护网,把家长的过度干预抵挡在外。

这样看来,月宝的这句“哎呀”未必是攻击,而是自保。

于是我对她说:“那以后妈妈说话只说一遍,如果你觉得你已经明白了,不需要我反复提醒了,就明确地告诉我:‘妈妈,我知道了’,不要总用‘哎呀’‘哼!’这种没礼貌的语言好吗?”

“嗯,好。”

那天晚上以后 ,不知道是我自己的唠叨少了,还是月宝变乖了,总之她再也没说过“哎呀”“就不要”“哼”那种话了。

02

对于我和月宝来说,每天临睡前的10分钟特别重要,有很多重要的沟通,都是在这10分钟里进行的。

前不久很多朋友问我,是怎么让月宝喜欢上钢琴的,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睡前10分钟的谈话。

那时她对练琴产生了抵触,我就利用睡前的时间跟她说:“你看每周三不管刮风下雪,我们都要去上课,克服了很多困难,如果你只上课,不练习的话,那我们的课就白上了,前面的努力就都白做了。”

她真的听进去了,早上一爬起来就要去练琴。

她有一段时间不吃蔬菜,我就利用睡前的时间跟她说:“小朋友不吃蔬菜,容易上火,你看我最近公司的午饭里蔬菜特别少,我嗓子都说不出话了,所以你在幼儿园一定要多吃蔬菜,多喝水,好不好?”

结果,她一下幼儿园就告诉我吃了好多蔬菜。

睡前10分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功效呢?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我给予月宝的是“完全关注”,所谓“完全关注”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不仅仅有身体上的陪伴,也有精神上的沟通,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眼里和心里只有彼此,我们可以互动,可以沟通,在此刻,我们的心贴得非常紧密,所以很多体己的话都可以说出口,对对方的话也容易入心。

其实不一定是睡前10分钟,只要每天能找出10分钟,做到对孩子完全关注,效果也是一样的。

03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每天利用接孩子下学的路上和孩子交流。

学校离家不远,他每天接了孩子两个人一起走路回家。一路上,他会问孩子这一天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学到了什么有趣的知识,趁机教孩子如何与老师相处,如何和同学们打交道,某一类知识怎么掌握。

他每天雷打不动地去学校接孩子,因为他觉得这一路上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特别珍贵,很多教育都是在这十几分钟里完成的。

如果连接孩子的时间都没有,那么利用吃完晚饭后的时间也是不错的。聊一聊孩子学校里的生活,关注下他的思想动态,而不是放下筷子就开始各找各的手机……

04

现在家长和孩子都比较忙,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每天在一起的时间其实不是很多,而且回到家吃过饭,又开始各忙各的,家长忙于应酬或上网,孩子写作业,这样的话,即使我们和孩子天天见面,实际上却并没有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样的关注程度对孩子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如果想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和孩子建立比较亲密的亲子关系,能在孩子面前说得上话,能让孩子对你的话听得进去,就一定要保证每天有至少10分钟的时间,是对孩子完全关注的时间。

这些时间可以是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可以是每天吃饭的过程中,也可以是每天临睡前、晚饭后、散步的途中。

总之,让孩子每天能有机会在有限的时间内,享受到你全然的关注,这样,他的心就会向你全然敞开,心敞开了,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自己带孩子,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01

闺蜜是个工作狂,生完孩子3个月,她就回去上班了,当时因为背奶太麻烦,她只坚持了一个月就给孩子断了奶。

那时候我的孩子刚出生,她以过来人的身份提醒我说,一定要让孩子适当喝点配方奶,让她提前适应配方奶的味道,不然以后断奶就麻烦了。

可是每次抱着襁褓中的小婴儿,看着她一脸满足地吸吮着奶水,我都不忍心给她喝配方奶,明明奶水够,又有营养,为什么要给她喝配方奶呢?

为了让孩子喝上母乳,我在产假结束后也没有给她断奶,而是选择了辛苦的背奶生活。那时我每天要往返家两次,花在路上的时间近2个小时,非常耗费体力和精力,但是为了不长时间和孩子分离,我还是这样坚持了一年多。

每天下班后我就从老人家里接回孩子自己带,只要孩子在身边,我就会完全忘掉工作,把全部时间都留给孩子,于是很多事情不得不留到孩子睡着以后再做。

家里的老人常说,如果你工作忙不过来,就不要接孩子回去了,但是我铁了心要尽最大努力自己带孩子,因为我不想错过她任何一个成长的瞬间。

02

自己带孩子,当然并不完全是享受和孩子温馨甜蜜的时光,而是下班后拖着疲乏的身体,回到家还要面对孩子的各种大事小事,烦琐得让人没有片刻喘息时间,所以难免有一些瞬间,我会很羡慕闺蜜。

她的孩子完全交由老人带,连晚上也放在老人家里,所以她可以轻松地出差,旅游,一边赚钱养家,一边貌美如花,因为一直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职场上自然也就风生水起。

她经常对我说:“你这样不行的,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只会把自己熬成黄脸婆,到时候,连孩子都看不起你。”

可是没想到,最先遭到打击的是她。有一次闺蜜的公司组织去香港玩,她想带3岁的孩子一起去,但是没想到,孩子根本不跟她去,说是不愿离开奶奶。

她这才发现,孩子跟奶奶比跟自己亲多了,有了好吃的东西,孩子第一个给奶奶,有了高兴的事情,孩子第一个告诉奶奶,有一天晚上,闺蜜把孩子接回家睡觉,没想到大半夜孩子居然哭着找奶奶。

除了亲情上的疏离,她还发现自己一点也不了解女儿。她给孩子买的玩具女儿连看也不看,幼儿园老师问她女儿平时穿多大的鞋子,她也说不出来。她带女儿去学舞蹈,女儿哭丧着脸,就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不是说,不管谁带孩子,孩子都是跟妈最亲吗?”闺蜜一脸沮丧地来问我,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我说:“怎么可能呢!”

孩子从小就没有离开过我,我当然知道她穿多大号的衣服,吃什么东西过敏,有什么兴趣爱好,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第一个向我求助。

记得有一天晚上孩子睡着了,我去洗澡,洗到一半孩子醒了,可能是做了噩梦,大哭不已。孩子爸爸又是拍又是抱,怎么哄都哄不好,我急急忙忙地擦干身上的水跑到孩子身边,她眼睛都没睁一下,只是摸到了我的手,就马上安静下来,踏实地睡着了。

那一刻,我十分感动,我用了三年心力交瘁的时光把孩子培养成了和我最亲近、最信赖我的人,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03

都说孩子长大的过程,是妈妈看着她的背影一步一步远去的过程,但是随着孩子长大,我不但没有发现她渐行渐远,反而觉得我和她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她虽然慢慢变得独立,但是遇到问题还是第一个来问我;她虽然慢慢变得坚强勇敢,但还是经常在我面前显露出她小小的困惑和不安;在我面前,她没有秘密,我们母女无话不谈。

现在我把一部分精力转移到了工作上,女儿也快上小学了,我们有各自独立的生活,但亲密感依旧。

我想,不管孩子长到多大,不管孩子走得多远,我都会是她身后最稳固的依靠,让她像3岁的噩梦中那样,只要触碰到我,就能马上找到安全感。

自己带孩子,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虽然常常感到筋疲力尽,虽然克服过种种困难,虽然放弃过很多,但是我却收获了一个贴心的孩子,一个健康、阳光的孩子,还有一段美好的亲密的亲子关系。

任何人都不能替代母亲的角色,任何爱都填补不了母亲的空白。所以,面对无比后悔的闺蜜,我只想对她说,把孩子带在身边吧,不管要经历怎样艰难的过程,你都该用母亲的陪伴补回来。

趁孩子还小,一切都来得及!

真正的陪伴,是为了有一天能放手

01

周末带月宝到淘气堡玩,遇到了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别的孩子都是自己玩,只有他,身后跟着一队家长——妈妈、姥姥和姥爷。

想象一下皇帝的出巡队伍,你就会了解那场景,一个人在前面气宇轩昂地走,后面一行人拎着包、打着伞、弯着腰、亦步亦趋地跟着,如果不小心和他们迎面撞见,会让人本能地退到一边,让出一条道。

后来我才明白,这个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跟着——他简直是一个小惹祸精!

他先是跑到积木区,把别的小朋友刚刚搭好的积木一脚踢倒,然后跑到秋千旁,拽着秋千让别的小朋友荡不了。一会儿跑到决明子区,抓了一把决明子就往滑梯上撒,一会儿抓别人的衣服,一会儿拍别人的脑袋。别说是3个大人,就算是10个大人跟着,也不足为怪。

后来家长们终于稳住了他,隔离出一小块区域让他恣意玩耍,但是没两分钟,大呼小叫又开始了:

“帅帅,来,玩这个!你爬上去,姥姥扶着你!”

“帅帅,别拽那个绳子,摔掉你的牙!”

“帅帅,给你这个球,这球好玩!”

“别跑了,快回来!”

……

这一个家庭鼓捣出来的动静比整个淘气堡的动静都大,后来帅帅不知怎么就急了,对着姥爷又踢又打,非要往淘气堡上爬,而姥爷就死死拽着他的衣服,说什么也不让他上去。

刚才还让人有些讨厌的“熊孩子”忽然又让人生出一丝同情来,在家长如此密不透风地监管下,这孩子能玩得痛快吗?

他玩不痛快可不就是想通过惹祸、打人等途径来发泄心中的压抑嘛!

02

想起上次在餐厅遇到的一对母女,女孩大概5岁,在吃饭的过程中,她的妈妈一直不停地对她说:“先吃比萨吧,一会凉了……别吃沙拉了,太咸……擦擦手,赶紧擦擦手,一会儿摸得衣服上都是油了……哎呀!烫你嘴!你吹吹再喝……”

我暗自佩服这个小女孩,心理素质真够好的,别说是她本人,坐在旁边的我听着都烦,就不能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吃顿饭吗?

经常有家长们集体抱怨陪孩子写作业有多痛苦,其实如果孩子可以发声,他们一定怨气更重,被家长看着写作业更烦好吗!

好好写个作业,身边非有一双眼睛盯着,走神不行,咬笔不行,挖鼻孔也不行,数算错了不行,字写歪了不行,去厕所也不行。

整个写作业的过程变成了一场家长和孩子的拉锯战,双方都想在这件事上获得主导权,孩子想边玩边写,家长想让她规规矩矩地写,但是家长越让他规规矩矩地写,孩子就越想玩。最后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03

曾经有一个孩子讲述过他钓鱼的经历,本来他非常喜欢钓鱼,但是有一次他钓鱼时遇到了一个钓鱼高手,这位身经百战的老爷爷为了帮他多钓几条鱼,就不停地在旁边指导他:“钓竿高一点,再高一点……停下,不要动……马上起竿……快起竿!……哎呀,这样不行的……来,我抓着你的手……”

这个孩子最后把钓竿一扔,说:“我一点也不想钓鱼了!”

你可能无法理解,你的热情也许会浇灭别人的热情,你的好意也许会让别人很失意,你尽心尽力的指导在比别人看来有可能不过是无休无止的打扰。

04

都说孩子需要陪伴,但是有一种陪伴叫作“过度陪伴”,即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过多地干涉孩子的决定,植入自己的观念,让孩子无法拥有独立的意识,无法做出自己的选择,也无法有效地获得成长的经验。

过度陪伴一般会造成两种后果:

一、孩子过于依赖父母

习惯了父母不停地在身边给予指导的孩子,离开了父母就会不知所措。

我们经常看到沙坑边那些玩沙子的孩子,有的孩子鞋里进了沙子,会脱下来把沙子倒掉,但有的孩子第一时间会去找她的父母帮忙。久而久之我们会觉得后者独立性太差,但那还不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凡事都亲力亲为造成的!

还有一些孩子会接收到一些暗示,觉得父母在的时候,就需要做某些事,不在,就不需要做。比如写作业,习惯了有父母陪同写作业的孩子,父母一走开,他会马上扔掉作业本,因为他会默认为,父母在旁边看着才需要写作业。

二、孩子戾气很重

如果孩子的自由意识比较强,他在面对家长不停地指导时会奋起反抗。家长越让他往西,他就越往东,家长越不让他做什么,他偏要试试看。这就如同前面提到的那个淘气堡中的孩子,他不停地挑战家长的权威,去做一些“越轨”的事,用这些调皮捣蛋的事来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所以,有的孩子表面上过得像个皇帝,其实活得像个奴隶。

05

陪伴太少让孩子感觉不到爱,陪伴过多又让孩子失去了自由,到底什么样的陪伴才恰到好处?

我认为,好的陪伴需要做到三点:

一、在场,但不干涉

在场当然不是指在孩子旁边玩手机,而是让孩子感觉你是和他一起在做一件事,或者同时、同地地在经历一件事。

比如,孩子在玩滑梯时,我们总想玩会儿手机,或者和别人聊天,但是孩子总会大叫:“妈妈,你看我!”

你看她摆个花样滑下来,然后夸声“好棒!”她就很满意,因为,你关注了她,看到了她,她才会感觉你和她在一起。但是如果加入了你的观念,例如告诉她不要头朝下滑下来,不要弄脏了裙子,不要从滑梯底下爬上去……这些都是在干涉。

所以,你可以关注他在做什么,但请不要掺杂进自己的观念。我们都想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我们把它叫作爱!但是,那不是爱,是干涉,是剥夺孩子自由体验的枷锁。

二、放弃自己的身份,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同龄人

陪孩子玩儿,不是忍着自己的无聊,虚情假意地和他一起“过家家”,也不是端着家长的架子对他指手画脚。没人喜欢一个心不在焉的演技派,也没人喜欢一个一本正经的大人。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同龄人,以他的视角看问题,才可以看到他的内心。

写作业的确有一点无聊,算这么多数学题的确很麻烦,背了好几遍还没背下来,真的很挫败;老师批评我了,让我很难堪(鬼才相信他是为我好!)同学欺负我了,我很生气,恨不得把他拧碎(别跟我说什么团结友爱)。

如果你是他这个年龄,你不爱听的话他也不爱听,你会有的情绪他也会有。为什么不可以?!当你理解了孩子,自然就知道该怎样和他说话了!

三、陪伴,但以放手为目的

还记得教孩子走路吗?开始是托着他走,架着他走,拉着他走,但是每走一步,我们都会尝试着放手。陪他走,是为了让他以后能独立走。

同样,现在的陪伴是为了以后能放手,为的是他可以独立于世。可是我们常常在做相反的事,本来孩子要自己走,我们却不停地指导、控制、说教、唠叨……直到他像那个钓鱼的孩子一样,扔掉鱼竿,不想再继续。

所以,在陪伴过程中,我们要经常检查自己的行为,检查我们的陪伴方式是会延续这种陪伴模式,还是在帮孩子拓展某种能力,引导他独立。

陪伴孩子就像烹饪,火小一点,不熟,火大一点,煳了。掌握好陪伴的火候,是每个家长必备的技能。

同类推荐
  • 教养,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教养,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都能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处处受到欢迎。本书从礼仪、品德、人际、心态、爱心等诸多素质培养入手,对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进行了指导,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和切实有效的建议,希望对家长有所启示。
  • 坏习惯没有好人生:家长必知儿童心理学

    坏习惯没有好人生:家长必知儿童心理学

    《坏习惯没有好人生:家长必知儿童心理学》是CCTV特邀心理专家柏燕谊多年咨询经验的总结和提炼。针对33个家长最揪心最头疼的坏习惯,给出精准解决方案。挑食,不睡觉,尿床,咬手,懒惰,脾气大,输不起,慢吞吞,多动,胆小,爱哭,小气,抢玩具,挨欺负,打人,撒谎,骂人……孩子各种坏习惯,纠正要趁早。跟随CCTV特邀心理专家柏燕谊,让你的孩子拥有好习惯,赢在起跑线。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会思考的孩子才能明辨是非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会思考的孩子才能明辨是非

    面对复杂的社会,能独立思考、明辨是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着力培养的重要素质。美国家长协会鼎力推荐的家教课程,轻轻松松教孩子学会思考,明辨是非。
  • 教育孩子时常犯的50个错误

    教育孩子时常犯的50个错误

    “本书从现代家庭素质教育的角度为家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家教模式。以50个不同的角度,剖析了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主要矛盾,针对家长教育孩子时极易出现的50个盲点和误区,给予指向性的牵引。本书奉行感化教育的理念,而且否定了家长的强制教育准则,在无形的趣味中鼓励孩子,让孩子勇敢的去实现自我。因此,优秀的家长要在孩子面对更多的风浪之前,为他们注射心灵的预防针,要让孩子明白:实践比空想更具魅力,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首先就是要懂得适应环境,更要懂得自我突破。”
  • 无敌青春期: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青春期礼物

    无敌青春期: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青春期礼物

    本书从关注男女孩们步入青春期后必然会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开始,如身体第二性征出现、对异性情感的萌动等,提醒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可能遭遇的各种诱惑和危险,帮助青少年走出青春期的误区,培养应对挫折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热门推荐
  • 妖孽王妃:腹黑邪王独宠妃

    妖孽王妃:腹黑邪王独宠妃

    她是21世纪的冷血杀手,竟被她最要好的朋友陷害。当她醒来时,竟一朝穿越成了安家的废物六小姐。可又遇见了他。他那妖孽般的笑容里有着深奥的意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谋乱

    谋乱

    天帝与魔皇百万年的纷争,是历史的宿命,还是考验的战场?规则与破灭一万载之较量,是一局对弈,还是一幕阴谋?三界罹难之际,一名被选中的少年不愿接受既定的安排,走上一条不屈的抗争之路。从此,乱了这世间......
  • 高建国的胜利

    高建国的胜利

    今天,高建国走在街上,看到迎面跑着一个人,那是他的朋友孙练武。他跑来了,看都没看他一眼,就擦着他的肩膀过去了。高建国看着那个背影,开始了关于这个奔跑的猜测。
  • 忘水川记事

    忘水川记事

    世上的痛苦往往都缘于情爱,如果不爱,就不会痛苦。最在乎的往往最折磨你。故事发生在悬浮大陆一个叫忘水川的地方,一个女子错爱了她的仇敌,就像猎人爱上了猎物,她苦苦挣扎,是选择做一名目标明确的猎人?还是甘愿由猎人变成猎物?
  • 广阳杂记

    广阳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落果

    落果

    文学是灵魂的叙事,人心的呢喃。“布老虎中篇书系”精选了当代中国一些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这些小说的内容丰富,故事精彩,情节感人,发人深省,回味无穷。本书为系列之一,收录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协签约作家温亚军的七篇中篇小说。
  • 这不是我想要的冥界

    这不是我想要的冥界

    这是一个关于轮回的故事,一个不一样的冥界的故事一个身份成谜的青年死亡后探寻自身的故事……
  • 已安

    已安

    十年后,我来找寻你,而你已经忘了当初的起点。十年后,我遇到了你,你给我安稳但却没有结局。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迷梦。
  • 北斗九皇隐讳经

    北斗九皇隐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