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91500000008

第8章 薛侃录

【1】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工夫说闲语,管闲事?”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

【译文】

我问:“持守志向就好比心痛,一门心思在痛上,哪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呢?”先生说:“初学者这样去做也好;但是要使人知道‘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就是神明,原本就是这种存在状态,工夫才能落实。如果只是死死守着志向,恐怕又会在工夫上犯病。”

【2】侃问:“专涵养而不务讲求,将认欲作理,则如之何?”先生曰:“人须是知学,讲求亦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曰:“何谓知学?”曰:“且道为何而学?学个甚?”曰:“尝闻先生教,学是学存天理。心之本体,即是天理,体认天理,只要自心地无私意。”曰:“如此则只须克去私意便是,又愁甚理欲不明?”曰:“正恐这些私意认不真。”曰:“总是志未切。志切,目视耳听皆在此,安有认不真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1],不假外求。讲求亦只是体当自心所见,不成去心外别有个见?”

【注释】

[1]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意为人人都具有判别是非的心。

【译文】

我问:“专心于涵养而不注重研究,将会把人欲当做天理,该怎么办?”先生说:“人必须知道学问,研究也只是涵养。不研究,只是涵养的志向不真切。”我说:“什么叫做知学?”先生说:“你且回答我为什么要学?学什么东西?”我说:“我曾经听先生讲,学是学会存天理。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体认这个天理,就是要自己的内心没有私意。”先生说:“明白了这点,你只须清除私意就可以了,又担心什么天理人欲分不清楚呢?”我说:“我就是担心这些私意把握不准确。”先生说:“都是你的志向不真切。志向真切,眼睛看,耳朵听,都在这方面,哪有认不清的道理呢?‘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必借助于向外探求。研究也只是体会自己内心所发现的,难道在心外另有一个见解?”

【3】先生问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一友举虚明[1]意思。先生曰:“此是说光景[2]。”一友叙今昔异同。先生曰:“此是说效验。”二友惘然,请是。先生曰:“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工夫。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若只管求光景,说效验,却是助长外驰病痛,不是工夫。”

【注释】

[1]虚明:周敦颐《通书》曰:“无欲则静虚,虚则明。”

[2]光景:犹“光影”,喻为虚幻不实的现象。黄宗羲的《论不宜立理学传书》曰:“孟子言良知,文成恐人将此知作光景玩弄,走入玄虚,故就上面点出一‘致’字,其意最为精密。”

【译文】

先生问在座的一位朋友:“近来做工夫怎么样?”这位朋友说出内心虚静空灵的感受。先生说:“这是讲玄虚的景象。”一位朋友谈了过去与现在的异同。先生说:“你这是讲效果。”两位朋友茫然不解,请先生指正。先生说:“我们今天做工夫,就是要使为善的心真诚切实。这个心真诚切实了,看见好的就去追求,有过错就去改正,这才是真实切己的工夫。这样,人的私欲日益消退,天理逐渐彰显。如果只顾着追求玄虚体验,谈论效果,那都是人为滋长了向外追逐的病痛,不是工夫。”

【4】朋友观书,多有摘议晦庵者。先生曰:“是有心求异,即不是。吾说与晦庵时有不同者,为入门下手处有毫厘千里之分,不得不辩。然吾之心与晦庵之心,未尝异也。若其余文义解得明当处,如何动得一字?”

【译文】

朋友们看书,有不少人指摘评议朱子。先生说:“这是存心去找差异,是不对的。我的学说与朱子时常有不同,但都是入门工夫有毫厘千里之分,不得不辨析清楚。但是我的心与朱子的心并没有不同。比如朱子在那些文辞语义讲解得很清楚明白的地方,又怎么能改动他的一个字?”

【5】希渊[1]问:“圣人可学而至。然伯夷[2]、伊尹[3]于孔子,才力终不同,其同谓之圣者安在?”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尧、舜犹万镒[4],文王、孔子犹九千镒,禹、汤、武王犹七八千镒,伯夷、伊尹犹四五千镒。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以五千镒者而入于万镒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厕之尧、孔之间,其纯乎天理同也。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比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5]者以此。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色,所争不多,则煅炼之工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则煅炼愈难;人之气质,清浊粹驳。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于道,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其下者,必须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及其成功则一。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着工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此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煅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时曰仁在傍曰:“先生此喻,足以破世儒支离之惑,大有功于后学。”先生又曰:“吾辈用力,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注释】

[1]蔡宗兖,字希渊,号我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官至四川提学佥事,王阳明的学生。

[2]伯夷:孤竹君之子,曾与弟叔齐一起劝阻武王伐纣,武王灭商后,两人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3]伊尹:名挚,商朝贤相,辅佐商汤攻灭夏桀。

[4]镒(yì):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

[5]语出《孟子·告子下》:“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

【译文】

蔡希渊问:“可以通过学习成为圣人。然而伯夷、伊尹和孔子相比,才智终究有差异,但他们同被称为圣人的根据在哪里?”先生说:“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就是他们的心纯粹达到天理,没有私欲掺杂在中间。好比纯金之所以为纯金,就是因为金的成色十足,没有铜铅混杂在其中。人心达到纯粹天理的状态才是圣人,金子达到成色单一的状态才是纯。然而圣人的才力本有大小不同,就像金子的分量有轻重。尧舜好比一万镒,文王孔子好比九千镒,禹、汤、武王好比七八千镒,伯夷、伊尹好比四五千镒。才力各有不同,但纯粹是天理这一点是相同的,都可以称之为圣人。好比金子的分量虽然不同,但都成色十足这一点相同,所以都能称之为纯金。把五千镒放到一万镒中去,成色相同。把伯夷、伊尹放在尧和孔子之间,他们纯粹都是天理这一点相同。之所以称为纯金,在于成色,不在于重量。所以为圣人,在于纯粹天理,而不在于才力大小。所以即便是普通人,只要肯学习,使得心达到纯粹天理的状态,就可以成为圣人。好比一两黄金与万镒黄金相比,分量虽然相差悬殊,但是从成色十足这一点上看,可以说毫无愧色。所以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学者学圣人,不过是摒弃人欲,存养天理而已,就如炼金追求成色十足。黄金的成色,如果杂物不多,那么炼制起来就省事多了,并且容易成功。成色越低下,炼制起来就越难。人的气质,清浊相杂,有中人以上的,有中人以下的,对于圣人之道,有生知安行的人,有学知利行的人,资质最低下的人,必须花费比别人多百倍的工夫,而最终的成功都一样。后世学者不知道成为圣人的根本是看纯粹天理,只专门在知识才能上去追求成为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自己必须将圣人的许多知识才能逐渐一一学会了才行。所以不专注在天理上下功夫,白白浪费精力,在书本上钻研,在事物名称上考察,在各种具体行为方式上模仿。知识越多而人的欲望越膨胀,才智越多,而天理遮蔽得越严重。正如看见别人有一万镒黄金,不去专心锻炼黄金的成色,以达到无愧于精纯的状态,而是希冀于重量,一定要和一万镒相等。结果是锡铅铜铁交杂混合,分量虽然增重了不少,但成色却越来越低。等到了极致,都不再有黄金了。”当时徐爱在旁边说:“先生这个比喻,足以打破后世儒者求学过程中支离破碎的困惑,对于后学有巨大的贡献。”先生说:“我们用功,只追求逐日减少,不追求逐日增加。减少一分人欲,就是恢复了一分天理,多么轻快洒脱!多么简单易行!”

【6】士德[1]问曰:“格物之说,如先生所教,明白简易,人人见得。文公[2]聪明绝世,于此反有未审,何也?”先生曰:“文公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到得德盛后,果忧道之不明。如孔子退修六籍,删繁就简,开示来学,亦大段不费甚考索。文公早岁便著许多书,晚年方悔是倒做了。”士德曰:“晚年之悔,如谓‘向来定本之误’[3],又谓‘虽读得书,何益于吾事’[4]?又谓‘此与守书籍,泥言语,全无交涉’[5],是他到此方悔从前用功之错,方去切己自修矣。”曰:“然此是文公不可及处。他力量大,一悔便转,可惜不久即去世,平日许多错处皆不及改正。”

【注释】

[1]士德:杨骥,字士德,王阳明的学生。

[2]文公:指朱熹,“文”是朱熹的谥号。

[3]语出朱熹《答黄直卿书》,详见王阳明辑录的《朱子晚年定论》。

[4]语出朱熹《与吕子约》,详见王阳明辑录的《朱子晚年定论》。

[5]语出朱熹《答何叔京》,详见王阳明辑录的《朱子晚年定论》。

【译文】

杨士德问:“格物的学说,像先生所教的那样,明白简单,人人都能理解。朱子聪明绝世,对于这一点反而没有理解透彻,这是为什么呢?”先生说:“朱子精神气魄大,他早年就注定要继往开来,所以一直在考辨著述上用功。如果一开始就密切结合自身来修养,自然没空顾及这些。等到品德完满后,果然担心圣人之道不被人家理解。就像孔子删订六经,删除繁杂实现简单精炼,昭示给后来的学者,基本上不费什么考究的工夫。朱子早年便写了很多著作,晚年才后悔把事情做反了。”杨士德说:“晚年反悔,如说‘以前确立根本的错误’,又说‘即使能读书,对于我们行事有什么好处呢’,又说‘这与死守书本、拘泥于语言完全没有关系’,说明他到了这个时候才后悔从前的工夫用错了地方,才去密切结合自身修养。”先生说:“然而这正是一般人比不上朱子的地方。他决心大,一后悔就开始转向,可惜不久就过世了,生前很多理解错了的地方都来不及改正。”

【7】侃去花间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先生曰:“未培未去耳。”少间,曰:“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侃未达。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曰:“然则无善无恶乎?”曰:“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曰:“佛氏亦无善无恶,何以异?”曰:“佛氏着在无善无恶上,便一切都不管,不可以治天下。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然‘遵王之道’,‘会其有极’[1],便自一循天理,便有个裁成辅相[2]。”曰:“草既非恶,即草不宜去矣。”曰:“如此却是佛、老意见。草若是碍,何妨汝去?”曰:“如此又是作好作恶?”曰:“不作好恶,非是全无好恶,却是无知觉的人。谓之不作者,只是好恶一循于理,不去又着一分意思。如此,即是不曾好恶一般。”曰:“去草如何是一循于理,不着意思?”曰:“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曰:“然则善恶全不在物?”曰:“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曰:“毕竟物无善恶。”曰:“在心如此,在物亦然。世儒惟不知此,舍心逐物,将格物之学错看了,终日驰求于外,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终身行不著,习不察[3]。”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则如何?”曰:“此正是一循于理。是天理合如此,本无私意作好作恶。”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安得非意?”曰:“却是诚意,不是私意。诚意只是循天理。虽是循天理,亦着不得一分意,故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须是廓然大公,方是心之本体。知此即知未发之中。”伯生曰:“先生云‘草有妨碍,理亦宜去’,缘何又是躯壳起念?”曰:“此须汝心自体当。汝要去草,是甚么心?周茂叔[4]窗前草不除,是甚么心?”

【注释】

[1]语出《尚书·洪范》:“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无有作好、无有作恶,意为没有自私的好恶。遵王之道,意为遵行王道、公道。会其有极,意为会归于法度、准则。

[2]裁成辅相:语出《周易·泰卦·象传》。裁成,意为剪裁成适用的样子。辅相,意为辅助、帮助。

[3]行不著,习不察: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矣。’”意为做了却不能自觉其中的道理,习以为常却不知其所以然。一生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却不知道这是条什么路,这是一般人的生活状态。

[4]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著名理学家,一般认为是宋代新儒学的开山,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译文】

我清除花圃中间的杂草,因而发问:“天地之间为什么善很难培植,恶很难消除?”先生说:“这是因为没有去培植善,也没有去消除恶。”过了会,先生说:“这样去看待善恶,都是在形式上着意,因而不对。”我没有理解。先生说:“天地之间充满生机,就如花草一样,哪里有善恶之分呢?我想看花,就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果想看草时,又以草为善了。这些善恶都是因为你内心的喜好和厌恶造成的,所以说不对。”我说:“那么没有善与恶的分别了吗?”先生说:“无善无恶的状态是天理宁静之时,有善有恶是气息流动之时。不随血气私欲而动,就没有善没有恶了,这就是至善。”我说:“佛教也主张没有善没有恶,怎么区别呢?”先生说:“佛教执着在没有善没有恶上面,于是一切都不再考虑,不能以此来治理天下。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没有有意识地为善’,‘没有故意为恶’,不为血气私欲所驱动。然而‘遵守王道’,‘自然会达到一个极点’,自然完全遵循天理,自然就有天地之道的呈现,有万物生成的辅助。”我说:“草既然不是恶,那么草就不宜清除。”先生说:“这样就是佛教道教的主张了。草如果妨碍着人的行动,你清除它又有何妨?”我说:“这样不就是有专门的喜好和厌恶了吗?”先生说:“不着意于喜好和厌恶,不是说完全没有喜好和厌恶,否则那就是完全没有知觉的人了。之所以称之不着意,只是让喜好和厌恶完全遵循天理,不去另外添加自己的想法。这样也就和没有喜好和厌恶一样了。”我说:“清除草为什么是遵循了天理,没有附着自己的想法呢?”先生说:“草有妨碍,按理应当清除,那就清除掉。偶尔没有清除,也不会牵累本心。如果附着了自己的想法,心体就会有很多牵累,因而有很多血气私欲发动的时候。”我说:“那么善恶完全不在事物上面吗?”先生说:“只在你的心上。依循天理就是善,动气就是恶。”我说:“事物终究没有善恶。”先生说:“心没有善恶,事物也没有善恶。后世儒者不知道这一点,放纵内心追逐外物,把格物的学问理解错了,整天追逐与探求外物,也只是做个‘义袭而取’的工夫。终身行不著,习不察。”我说:“‘像喜好美色一样去喜好,像厌恶恶臭一样去厌恶’,怎么样?”先生说:“这正是完全依循天理的状态。天理应当如此,本就没有私意去喜好和厌恶。”我说:“‘像喜好美色一样去喜好,像厌恶恶臭一样去厌恶’,怎么可能不是有意的呢?”先生说:“这是诚意,不是私意。诚意就是完全遵循天理。即便是依循天理,也不能附着自己的私意,所以只要有一点忿恨好乐,就不能符合天理。必须达到廓然大公,才是心的本体状态。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未发之中。”孟源说:“先生说‘草如果妨碍了人的行动,清除也是理所当然’,为什么这又是在形式上着意呢?”先生说:“这个必须你自己内心去体会,你要清除杂草,是什么心思?周茂叔不清除窗前的草,又是什么心思?”

【8】先生谓学者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著,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又曰:“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

【译文】

先生对学者说:“求学必须抓住要旨,工夫才能落实。纵然不能没有间断,就像船有舵一样,一掌控就觉醒。不然的话,虽然在求学,也只是‘义袭而取’,仍然是行不著,习不察,不是大本达道。”又说:“理解了,随便怎么说都正确,如果在这个地方想通了,在另外一个地方又不通,那是因为没有理解透。”

【9】或问为学以亲故,不免业举之累。先生曰:“以亲之故而业举为累于学,则治田以养其亲者亦有累于学乎?先正云‘惟患夺志’[1],但恐为学之志不真切耳。”

【注释】

[1]语出《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一:“故科举之事,不患妨功,惟患夺志。”

【译文】

有人问:“求学时因为亲人的缘故,不免受到科举事业的牵累。”先生说:“因为亲人的缘故而参加科举耽误了求学,那么种地来奉养亲人也会耽误求学吗?前人说‘只担心丧失了志向’,只担心求学的志向不真切罢了。”

【10】崇一[1]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2]。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注释】

[1]欧阳德(1496—1554),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人,官至礼部尚书,王阳明的学生。

[2]语出范浚《心箴》,朱熹《孟子集注·告子》曾引用。天君,人心。百体,身体上的所有器官组织。

【译文】

欧阳崇一问:“平时心思忙碌,有事的时候固然忙碌,没事的时候也忙碌,这是为什么?”先生说:“天地万物的生机,本来就没有一刻停息。然而有个主宰,所以不管事情的先后缓急,即使千变万化,这个主宰常常安定,人依靠这个主宰而生存。如果主宰安定,和天地万物一样运行不息,那么即便应酬变化,也常常从容自在,这就是所谓的‘人心坦然自若,而身体各种器官都听从命令’。如果没有主宰,就只有血气私欲奔放,怎么会不忙乱?”

【11】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比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1],‘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2]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3],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4]安肯以此望人?”

【注释】

[1]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此句有二解,其一,人到死而名声不被别人称道,君子引以为恨;其二,人到去世时名声与自己的实际不相符,君子以之为恨。王阳明主张作后一种理解。

[2]语出《孟子·离娄下》,意为名声超过了真实状况,君子以之为耻。

[3]语出《论语·子罕》:“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般理解为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名望,也就不值得惧怕了。但王阳明对此显然有不同的看法。

[4]语出《论语·颜渊》:“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

【译文】

先生说:“求学的病根在于喜好名声。”薛侃说:“从前年开始,我自认为这个病开始减轻了。近来仔细省察,才知道完全没有根除,难道人必定要依靠外在的名声?只是听见赞誉就高兴,听到批评就郁闷,这就是发病了吗?”先生说:“正是。名与实相对,追求实在的心重一分,则追求名声的心轻一分,完全是追求实的心,就完全没有追求名声的心了。务实的心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怎么会有时间去喜好名声?”又说:“孔子说‘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应读去声,也就是‘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的意思。实不符合名,生前还可以弥补,死后就没法顾及了。‘四十、五十而无闻’,是说没有闻道,不是名声不被别人知道。孔子说:‘这是闻名,不是显达’,他怎么会拿名声来寄望于学生呢?”

【12】侃多悔。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译文】

我时常后悔。先生说:“悔悟是根除疾病的良药,但贵在改正。如果悔悟留置在心中,那么就因为用药而引发了病根。”

【13】德章[1]曰:“闻先生以精金喻圣,以分两喻圣人之分量,以煅炼喻学者之工夫,最为深切。惟谓尧舜为万镒,孔子为九千镒,疑未安。”先生曰:“此又是躯壳上起念,故替圣人争分两。若不从躯壳上起念,即尧舜万镒不为多,孔子九千镒不为少;尧舜万镒只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镒只是尧舜的,原无彼我。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若是力量气魄,如何尽同得?后儒只在分两上较量,所以流入功利。若除去了此较分两的心,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此便是实实落落明善诚身的事。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终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甚么,可哀也已!”

【注释】

[1]德章,生平不详。

【译文】

刘德章说:“听到先生以纯金来比喻圣人的本质,以纯金的轻重来比喻圣人的才力大小,以锤炼来比喻学者的工夫,十分深刻贴切。只是说尧舜为一万镒,孔子为九千镒,恐怕不太妥当。”先生说:“你这又是从形式上着意,因而要去为圣人辨一个高低。如果不从形式上着意,那么尧舜为一万镒不算多,孔子九千镒也不算少。尧舜的一万镒也就是孔子的,孔子的九千镒也就是尧舜的,原本不分彼此。所以称之为圣,只看本质的精粹专一,不看重量的多少。只要这个心纯粹与天理相同,便同谓之圣。如果看才力与气魄,怎么可能完全相同?后世儒者只在轻重上计较,所以走向了功利。如果抛弃这个计较分量轻重的心思,每个人都竭尽自己的力量与精神,都去用功使这个心纯粹达到天理,那么人人都有天理,个个都能圆满成功,因而才力大的成就大的事业,才力小的成就小的事业,不借助于向外追求,本心无不完备。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明善诚身的事情。后世儒者不明白圣人之学,不知道在自己的内心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一味去追求那些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追求做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一味地好高骛远,不知道自己已经是个桀纣的心思,还动不动就要做尧舜的事业,怎么可能呢?终身碌碌无为,直至老死,也不知道最终有什么成就,真是悲哀啊!”

【14】侃问:“先儒以心之静为体,心之动为用[1],如何?”先生曰:“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

【注释】

[1]语本程颐,见《河南程氏文集》卷九。

【译文】

我说:“程伊川以内心的宁静状态为本体,内心的发动为用,这种理解怎么样?”先生说:“心不能根据动静来区分体用。动静只是就心所处的时机而言,就体而言,用的工夫源于本体;就用而言,本体就在流行作用的工夫之中,这就是所谓的‘体用一源’。如果说宁静的时候可以体认到心之本体,行动的时候可以体验心的作用,倒也不妨。”

【15】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1]?”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注释】

[1]语出《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

问:“上智与下愚,为什么不能变化?”先生说:“不是不能变化,只是不肯去改变。”

【16】问“子夏门人问交”[1]章。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张是言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注释】

[1]语出《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文】

问《论语》中“子夏门人问交”这一章的思想。先生说:“子夏是讲孩童间的交往,子张是讲成年人的交往,如果善于运用,都正确。”

【17】子仁[1]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先儒以学为效先觉之所为[2],如何?”先生曰:“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则自正。诸先觉考诸古训,自下许多问辨思索、存省克治工夫,然不过欲去此心之人欲,存吾心之天理耳。若曰‘效先觉之所为’,则只说得学中一件事,亦似专求诸外了。‘时习’者,‘坐如尸’,非专习坐也,坐时习此心也;‘立如斋’,非专习立也,立时习此心也。‘说’是‘理义之说我心’之‘说’,人心本自说理义,如目本说色,耳本说声,惟为人欲所蔽所累,始有不说。今人欲日去,则理义日洽浃,安得不说?”

【注释】

[1]此人名有争议。一说是冯恩,字子仁,号南江,今上海松江人,王阳明的学生;一说是栾惠,字子仁,浙江西安人。

[2]朱熹《论语章句·学而》注曰:“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

【译文】

子仁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朱子以为学习是效仿先知先觉的作为,怎么样?”先生说:“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就内心自正。那些先贤考察古代遗训,自然下了很多问辨思索、存养省察克己的工夫,然而都不过是去除人心的欲望,存养我内心的天理而已。如果说‘效仿先贤的作为’,那么还只是说到求学中的一件事,也好像是向外去探求了。‘时习’,像祭祀时的尸主一样端坐,不是专门学习端坐的姿态,端坐的时候学修习自己的内心。像斋戒时一样虔敬地站立,不是专门学习站立的姿势,而是在站立的时候修习内心。‘说’是义理使我心悦诚服的‘说’,人心本来就喜欢天理公义,如眼睛本就喜好美色,耳朵本就喜好声音,只是被人欲所遮蔽牵累,才有不高兴。如今人欲逐渐消去,则天理日益周遍,哪有不高兴的呢?”

【18】国英[1]问:“曾子‘三省’[2]虽切,恐是未闻‘一贯’[3]时工夫。”先生曰:“‘一贯’是夫子见曾子未得用功之要,故告之。学者果能忠恕上用功,岂不是‘一贯’?一如树之根本,贯如树之枝叶,未种根,何枝叶之可得?‘体用一源’,体未立,用安从生?谓‘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4],此恐未尽。”

【注释】

[1]陈杰,字国英,福建莆田人,王阳明的学生。

[2]三省: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一贯: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4]语出朱熹《论语集注·里仁》。

【译文】

陈杰问:“曾子三省工夫虽然切实,恐怕是没有听到一贯之说以前的工夫。”先生说:“一贯是孔子看见曾子没有领会用功的关键,所以告诉他。学者真能够在忠恕上用功,难道不是一贯?一就像树木的根,贯就像树木的枝叶,如果没有种根,怎么可能得到枝叶?‘体用一源’,体没有确立,用从哪里产生呢?说‘曾子在运用方面已经能够随事物而省察,并且踏实践行,只是没有理解本体的一’,这种理解恐怕也不全面。”

【19】黄诚甫[1]问“汝与回也孰愈[2]”章。先生曰:“子贡多学而识,在闻见上用功,颜子在心地上用功,故圣人问以启之。而子贡所对,又只在知见上,故圣人叹惜之,非许之也。”

【注释】

[1]黄宗贤,字诚甫,号致斋,宁波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兵部侍郎,王阳明的学生。

[2]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意为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哪一个强些?”子贡答道:“我怎敢和颜回相比?他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演知道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

【译文】

黄宗贤问《论语》“女与回也孰愈”这一章的意思。先生说:“子贡博学而知识丰富,在感观闻见上用功,颜回则在本心上用功,所以圣人发问来启发他们。但子贡所回答的,又只是在感官经验上,所以圣人为他叹息,不是赞许他。”

【20】颜子不迁怒,不贰过[1],亦是有未发之中始能。

【注释】

[1]语出《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

颜回不迁怒别人,不犯同样的过错,只有做到“未发之中”的人才能如此。

【21】“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又曰:“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译文】

“种树必须培植好它的根,培养德性必须涵养本心。想要树木生长,必须在它开始生长的时候删剪繁密的枝条;想要道德高尚,必须在开始求学的时候摒弃外在的一些喜好。比如喜好吟诗作文,精神就日益倾放到吟诗作文上面去了,其他的外在喜好都是这样。”先生又说:“我这一番讨论治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你们要是相信,就是去确立志向。学者一心想着为善,就如树木的种子,只要不刻意助长,不要遗忘,只是去做培养的工夫,自然日夜生长不息,生机日益充实,枝叶日益茂盛。树木刚开始生长的时候,就是长出了繁密的枝叶,也要裁剪掉,然后树根和树干才能长大。刚开始治学的时候也要如此。所以立志贵在专一。”

【22】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译文】

讨论先生的门人中,哪些人在涵养上用功,哪些人在知识见闻上用功。先生说:“专门涵养本心的人,每天都看到自己的不足;专心于知识见闻上的人,每天都看到自己有余。每天看到自己不足的人会一天天充裕,而每天看到自己有余的人会一天天损耗。”

【23】梁日孚[1]问:“居敬穷理是两事,先生以为一事,何如?”先生曰:“天地间只有此一事,安有两事?若论万殊,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又何止两?公且道居敬是如何?穷理是如何?”曰:“居敬是存养工夫,穷理是穷事物之理。”曰:“存养个甚?”曰:“是存养此心之天理。”曰:“如此亦只是穷理矣。”曰:“且道如何穷事物之理?”曰:“如事亲,便要穷孝之理;事君,便要穷忠之理。”曰:“忠与孝之理,在君亲身上?在自己心上?若在自己心上,亦只是穷此心之理矣。且道如何是敬?”曰:“只是主一。”“如何是主一?”曰:“如读书,便一心在读书上,接事,便一心在接事上。”曰:“如此,则饮酒便一心在饮酒上,好色便一心在好色上,却是逐物,成甚居敬功夫?”日孚请问。曰:“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一,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惟其有事无事,一心皆在天理上用功,所以居敬亦即是穷理。就穷理专一处说,便谓之居敬;就居敬精密处说,便谓之穷理。却不是居敬了,别有个心穷理,穷理时,别有个心居敬。名虽不同,功夫只是一事。就如《易》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2]。敬即是无事时义,义即是有事时敬,两句合说一件。如孔子言‘修己以敬’[3],即不须言义。孟子言‘集义’,即不须言敬。会得时,横说竖说,工夫总是一般。若泥文逐句,不识本领,即支离决裂,工夫都无下落。”问:“穷理何以即是尽性?”曰:“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穷仁之理,真要仁极仁。穷义之理,真要义极义。仁义只是吾性,故穷理即是尽性。如孟子说充其恻隐之心,至仁不可胜用,这便是穷理工夫。”日孚曰:“先儒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4],如何?”先生曰:“夫我则不暇。公且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日孚悚然有悟。

【注释】

[1]梁焯(1483—1528),字日孚,南海人,官至兵部职方司主事,王阳明的学生,他和薛侃等一起为阳明心学在岭南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语出《周易·坤卦·文言》,意为君子持敬以使内心正直,处事合宜以对外公正。

[3]语出《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4]语出程颐,见《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译文】

梁日孚问:“居敬穷理是两件事,先生以为是一件事,为什么?”先生说:“天地间只有这一件事,哪里有两件事?如果讲具体差异,礼仪有三百,威仪有三千,又何止两个?你且说说看居敬是什么意思?穷理又是什么意思?”梁日孚说:“居敬是存养的工夫,穷理是穷究事物的道理。”先生说:“存养什么呢?”梁日孚说:“存养本心所蕴含的天理。”先生说:“这样也就是穷理而已。”先生反问:“怎么穷究事物的道理呢?”梁日孚说:“比如侍奉父母,就是要穷尽孝顺的道理;侍奉君主,就是要穷尽忠诚的道理。”先生说:“忠与孝的道理,是在君主和父母身上?还是在自己心中?如果在自己心中,也只是穷究这个心的道理罢了。你且说什么是敬呢?”梁日孚说:“敬就是主一。”先生问:“什么是主一?”梁日孚说:“比如读书,就一心在读书上,处理事物,就一心在处理事物上。”先生说:“按照这种说法,那么喝酒就一心在喝酒上,喜好美色就一心在喜好美色上,这是追逐外物,哪里是什么居敬的工夫?”梁日孚请问。先生说:“一就是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如果只知道主一,不知道一就是天理,有事的时候就是追逐外物,没事的时候就是空想。只有当有事没事时,都一心在天理上下功夫,所以居敬也就是穷理。从穷理的专一特点而言,就称之为居敬;从居敬的精深特点而言,就称之为穷理。不是做到居敬了,另外有一个心去专门穷理,穷理时,又另外有一个心居敬。名称虽然不同,工夫就是一个。比如《周易》所说的‘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就是没有应对事务时‘义’的状态,义就是处理事务时‘敬’的状态。两句话合起来只讲一件事。如孔子讲‘修己以敬’,就不必再讲义。孟子讲‘集义’,就不必再讲敬。理解了,随便怎么讲,工夫都是一样的。如果拘泥于文词,不得要领,就会支离破碎,工夫都没办法落实。”梁日孚说:“穷理怎么就是尽性呢?”先生说:“心的本体就是性,性就是天理。穷究仁的道理,就是要仁完全体现为仁,穷究义的道理,就是要义完全实现为义。仁义就是我的本性,所以穷理就是尽性。如孟子所说的‘扩充恻隐之心,可以达到仁德用不完的状态’,这就是穷理的工夫。”梁日孚说:“程颐讲的‘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能不考察’,这句话怎么样?”先生说:“我就没有那么多空闲。你暂且先去体会自己的本性,必须先穷尽人的本性,然后才能穷尽事物的本性。”梁日孚猛然领悟。

【24】惟乾[1]问:“知如何是心之本体?”先生曰:“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便与天地合德。自圣人以下,不能无蔽,故须格物以致其知。”

【注释】

[1]惟乾:冀元亨,字惟乾,武陵(今湖南常德)人,王阳明的学生。

【译文】

冀元亨问:“良知怎么是心的本体呢?”先生说:“良知是自觉到天理的状态。从它主宰的作用而言,称之为心,从它的禀赋来源而言,称之为性。年幼的孩子,无不知道爱他们的父母亲,无不知道尊敬他们的兄长,就是因为这个灵根没有被私欲遮蔽,彻底地扩充,就是完整无缺的本体,因而与天地合德。圣人以下的人,没有不被遮蔽的,所以必须通过格物来呈现良知。”

【25】守衡[1]问:“《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工夫只是格物。修齐治平,只诚意尽矣。又有‘正心之功,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何也?”先生曰:“此要自思得之,知此,则知未发之中矣。”守衡再三请。曰:“为学工夫有浅深。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然不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书》所谓‘无有作好作恶’,方是本体。所以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正心只是诚意工夫里面体当自家心体,常要鉴空衡平[2],这便是未发之中。”

【注释】

[1]守衡:生平不详。

[2]鉴空衡平:语出朱熹《大学或问》:“人之一心,湛然虚明,如鉴之空,如衡之平,以为一身之主者,固其真体之本然。”鉴,镜子。衡,秤杆。此语以镜之空、秤之平比喻心体的澄明中正。

【译文】

守衡问:“《大学》工夫就是诚意,诚意工夫就是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只要诚意就彻底实现了。但《大学》又讲‘正心之功,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这是为什么呢?”先生说:“这个要你自己去思考领会,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未发之中’的意思了。”守衡再三请求先生讲清楚。先生说:“求学的工夫有深有浅,刚开始的时候如果不实实在在地想着去好善恶恶,怎么能够为善去恶呢?这实实在在地想,就是诚意。但如果不明白心的本体原本不附着任何事物,只是一直刻意地去好善恶恶,就又多了分做作,就不是廓然大公。《尚书》所说的‘没有刻意为善为恶的心’,这才是本体。所以《大学》要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正心就是在诚意的工夫里体认自己心体,常常要像镜子一样的虚心明澈,像秤杆一样公允持平,这就是未发之中的状态。”

【26】正之[1]问:“戒惧是己所不知时工夫,慎独是己所独知时工夫,此说如何?”先生曰:“只是一个工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2]。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诚。古人许多诚身的工夫,精神命脉,全体只在此处。真是莫见莫显,无时无处,无终无始,只是此个工夫。今若又分戒惧为己所不知,即工夫便支离,亦有间断。既戒惧,即是知。己若不知,是谁戒惧?如此见解,便要流入断灭禅定。”曰:“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则独知之地,更无无念时邪?”曰:“戒惧亦是念。戒惧之念无时可息。若戒惧之心稍有不存,不是昏瞶[3],便已流入恶念。自朝至暮,自少至老,若要无念,即是己不知,此除是昏睡,除是槁木死灰。”

【注释】

[1]黄宏纲(1492—1561),字正之,号洛村,江西人,官至刑部主事,王阳明的学生。

[2]语出《大学》:“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意为小人在独处的时候就做坏事,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看见君子后就躲躲藏藏,掩饰自己的恶行,炫耀自己的善行。

[3]瞶(kuì):通聩,耳聋。

【译文】

黄正之问:“戒惧是自己所不知道时的工夫,慎独是自己独知时的工夫,这种说法怎么样?”先生说:“只是一个工夫,没有处理事务时固然是独自知道,应对事情时也是独自知道。人如果不在这种自己独知的地方用功,只在大家都共同知道的地方用功,就是作伪,就是‘见君子而后厌然’,这种独知的时候就是‘诚’的萌芽,这个时候不论是善念还是恶念,完全没有虚假,一对全对,一错全错。这正是王道与霸道、正义与利益、真诚与虚伪、善念与恶念的分界线。在这个时候站稳脚跟,就是正本清源,就是确立了真诚。古人使自己真诚的很多工夫,精神命脉全部就在这里。这种独知之处,没有谁看见,也没有呈现什么迹象,但无时无处不在,无始无终,就是这个工夫。现在如果把戒惧区别为自己所不知道的,工夫就支离破碎,也就有间断了。既已戒惧,就是自己知道了。自己如果不知道,那么是谁在戒惧?照这种理解,就要陷入断灭念头的禅定境界。”黄正之说:“不论善念恶念,完全没有虚假。那么独知的时候,就完全没有无想法的时候吗?”先生说:“戒惧也是念头,戒惧的念头一刻都不能停息。如果戒惧的心稍有涣散,不是昏睡,就已经沦为恶念。从早到晚,从幼年到老年,如果要没有意念,即自己不知道,这种情形除非处在昏睡中,或者槁木死灰的状态。”

【27】志道[1]问:“荀子云‘养心莫善于诚’[2],先儒非之,何也?”先生曰:“此亦未可便以为非。‘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工夫。明道说‘以诚敬存之’[3],亦是此意。《大学》‘欲正其心,先诚其意’。荀子之言固多病,然不可一例吹毛求疵。大凡看人言语,若先有个意见,便有过当处。‘为富不仁’[4]之言,孟子有取于阳虎,此便见圣贤大公之心。”

【注释】

[1]此“志道”不知何人,通行本多误认为是管志道,显然错误。管志道(1536—1608),字登之,号东溟,江苏太仓人,官至南京兵部主事,王阳明门人耿定向的弟子。从年代上看,管志道不可能问道于王阳明。

[2]语出《荀子·不苟》,意为养心没有比让内心真诚更好的方法了。

[3]语出程颢《识仁篇》,见《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4]语出《孟子·滕文公上》:“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阳虎,春秋晚期鲁国人,为季氏家臣,曾挟持季氏专政鲁国,后因失败而流亡。

【译文】

志道问:“荀子说‘养心莫善于诚’,先儒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为什么?”先生说:“这也不能说不对。‘诚’有从工夫角度说的。诚是心的本体,追求恢复本体,就是思诚的工夫。程明道说的‘以诚敬存之’,也是这个意思。《大学》说:‘欲正其心,先诚其意’。荀子的话固然有很多毛病,但不能一律吹毛求疵。通常看别人的话语,如果先有一个成见,就有不妥当的地方。阳虎说的‘为富不仁’,孟子都能从中吸取,由此可看出圣贤的心公正无私。”

【28】萧惠[1]问:“己私难克,奈何?”先生曰:“将汝己私来,替汝克。”先生曰:“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萧惠曰:“惠亦颇有为己之心,不知缘何不能克己?”先生曰:“且说汝有为己之心是如何?”惠良久曰:“惠亦一心要做好人,便自谓颇有为己之心。今思之,看来亦只是为得个躯壳的己,不曾为个真己。”先生曰:“真己何曾离着躯壳?恐汝连那躯壳的己也不曾为。且道汝所谓躯壳的己,岂不是耳目口鼻四肢?”惠曰:“正是。为此,目便要色,耳便要声,口便要味,四肢便要逸乐,所以不能克。”先生曰:“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美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2],这都是害汝耳目口鼻四肢的,岂得是为汝耳目口鼻四肢?若为着耳目口鼻四肢时,便须思量耳如何听,目如何视,口如何言,四肢如何动。必须非礼勿视听言动,方才成得个耳目口鼻四肢,这个才是为着耳目口鼻四肢。汝今终日向外驰求,为名为利,这都是为着躯壳外面的物事。汝若为着耳目口鼻四肢,要非礼勿视听言动时,岂是汝之耳目口鼻四肢自能勿视听言动?须由汝心。这视听言动皆是汝心:汝心之视,发窍于目;汝心之听,发窍于耳;汝心之言,发窍于口;汝心之动,发窍于四肢。若无汝心,便无耳目口鼻。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这性之生理,发在目便会视,发在耳便会听,发在口便会言,发在四肢便会动,都只是那天理发生,以其主宰一身,故谓之心。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原无非礼,这个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若无真己,便无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死。汝若真为那个躯壳的己,必须用着这个真己,便须常常保守着这个真己的本体,戒慎不睹,恐惧不闻,惟恐亏损了他一些。才有一毫非礼萌动,便如刀割,如针刺,忍耐不过,必须去了刀,拔了针,这才是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汝今正是认贼作子[3],缘何却说有为己之心,不能克己?”

【注释】

[1]萧惠,生平不详,王阳明的学生。

[2]语出《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发狂。”

[3]认贼作子:语出《楞严经》:“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译文】

萧惠问:“自己的私心难以克制,怎么办?”先生说:“把你的私心拿来,我帮你克制。”又说:“人必须要有为自己的心,才能克制自己。能够克制自己,才能成就自己。”萧惠说:“我也确实有为自己的心,但不知为什么不能克制自己?”先生说:“且说说你的为己之心是什么?”萧惠过了一会儿说:“我也一心要做好人,因而自认为有为己的心。如今看来,也只是为了自己的身体而已,并不是为了真正的自己。”先生说:“真正的自己怎么离得开身体呢?恐怕你连为自己身体的心都没有。且说你所谓的为了躯体的自己难道不是耳目口鼻四肢?”萧惠说:“正是。因为这样,眼睛就要看那颜色,耳朵就要听那声音,口就要尝那味道,四肢就要安乐享受,所以不能克己。”先生说:“美色使人的眼睛盲从,美声使人的耳朵聋,美味使人的口受到伤害,狂奔打猎使人狂躁不安,这都是危害耳目口鼻四肢的,怎么是为了你的耳目口鼻四肢呢?如果为了耳目口鼻四肢,就必须考虑耳朵怎么去听,眼睛怎么去看,口怎么去说,四肢怎么去运动。必须做到不符合礼仪规范的不去看、听、说和做,才能成就耳目口鼻四肢,这才是真正地为了耳目口鼻四肢。你如今整天向外追求,为了名利,这都是为了躯体之外的东西。你如果为了耳目口鼻四肢,就要不符合礼仪规范的不去看、听、说和做,这难道是你的耳目口鼻四肢自己能够不去视、听、言、动?必须源自你的心。这些视、听、言、动都必须由你的心来主导。你的心要看,就发命令给眼睛,你的心要听,就发命令给耳朵,你的心要说,就发命令给口,你的心要动,就发命令给四肢。如果没有你的心,就没有耳目口鼻。所谓你的心,也不只是指那血肉构成的心,如果是指血肉构成的心,如今已经死去的人,那肉身上的心还在,怎么不能视、听、言、动?所谓你的心,是那个能视听言动的,这个就是人的性,就是天理。有了这个性才能有生机,这个性的生机就是仁。这个性的理,发在于眼睛就会看,发在于耳朵就会听,发在于口就会说话,发在于四肢就会行动,都只是那个天理发动,因为它主宰人的身体,所以称之为心。这个心的本体,原本就是天理,本没有不符合礼仪规范的地方,这个就是你真正的自己。这个真正的自己是躯体的主宰。如果没有真正的自己,也就没有躯体。真是有了它就生存,没有它就死亡。如果你真的为了这个躯体的自己,必须借助于这个真正的自己,也就必须常常保存着这个真正自己的本体,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保持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保持敬畏,唯恐损害了它。刚有一丝不符合礼仪的念头萌动,就必须像被刀割、被针刺一样,忍受不了,必须丢开刀,拔掉针,这才是为自己的心,才能克制自己。你现在正是认贼作子,怎么说有为自己的心,不能克制自己呢?”

【29】有一学者病目,戚戚甚忧。先生曰:“尔乃贵目贱心。”

【译文】

有一个学者眼睛患病,整日忧愁不止。先生说:“你这是重视眼睛,轻视本心。”

【30】萧惠好仙、释,先生警之曰:“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大抵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汝今所学,乃其土苴[1],辄自信自好若此,真鸱鸮窃腐鼠耳[2]。”惠请问二氏之妙。先生曰:“向汝说圣人之学简易广大,汝却不问我悟的,只问我悔的!”惠惭谢,请问圣人之学。先生曰:“汝今只是了人事问,待汝办个真要求为圣人的心来与汝说。”惠再三请。先生曰:“已与汝一句道尽,汝尚自不会。”

【注释】

[1]土苴:语本《庄子·让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意为糟粕。

[2]语本《庄子·秋水》:“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鸮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鹓(yuān chú),凤凰一类的鸟。鸱鸮(chī xiāo),类似猫头鹰一类的鸟。

【译文】

萧惠喜好道教佛教,先生警告他说:“我自幼也专心致志于佛道二家之学,自认为有所得,而儒家不值得学习。后来在贵州龙场居住三年,明白圣人之学是如此简明博大,才开始后悔自己错用了三十年工夫。通常佛道二家的学问,其精妙之处与圣人之学只有毫厘之差。你如今所学到的东西,不过是一些糟粕,就如此自信喜好到这种程度,真好比猫头鹰去偷吃腐烂的老鼠。”萧惠请问佛道二家学问的精妙处。先生说:“跟你说圣人之学简单易行,博大精深,你却不问我已经明白的,而问我后悔的。”萧惠惭愧谢罪,请问圣人之学。先生说:“你如今只是敷衍了事地发问,等到你真的有了一个追求做圣人的心,再来跟你讲。”萧惠再三请问。先生说:“已经跟你一句话讲清楚了,你还是不懂。”

【31】刘观时[1]问:“未发之中是如何?”先生曰:“汝但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见。”观时请略示气象。先生曰:“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时曰仁在傍曰:“如此才是真知即是行矣。”一时在座诸友皆有省。

【注释】

[1]刘观时,武陵(今湖南常德)人,生平不详,王阳明的学生。

【译文】

刘观时问:“未发之中是什么状态?”先生说:“你只要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保持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保持敬畏,涵养这个心达到纯粹天理的状态,就自然体会了。”刘观时请求稍微描述下景象。先生说:“哑巴吃苦瓜,跟你没法说。你要知道这种苦,还必须你自己去吃才行。”当时徐爱在旁边说:“这样才是真正的知,也就是行了。”一时在座的学生都有所领悟。

【32】萧惠问死生之道。先生曰:“知昼夜,即知死生。”问昼夜之道。曰:“知昼则知夜。”曰:“昼亦有所不知乎?”先生曰:“汝能知昼?懵懵而兴,蠢蠢而食,行不著,习不察,终日昏昏,只是梦昼。惟‘息有养,瞬有存’[1],此心惺惺明明,天理无一息间断,才是能知昼。这便是天德,便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更有甚么死生?”

【注释】

[1]语出北宋理学家张载(1020—1077)的《正蒙·有德篇》:“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意为言辞有教养,行动有准则,白天有所作为,晚上有心得和体会,休息时涵养,瞬间都能存养本心。

【译文】

萧惠问死生方面的道理。先生说:“知道昼夜,就知道死生。”萧惠继续问昼夜之道。先生说:“知道什么是昼,也就知道什么是夜。”萧惠说:“白天也有不知道的地方吗?”先生说:“你能够知道昼,懵懵懂懂地做事,无知觉地进食,行不著,习不察,整天昏昏沉沉,这就是白天在梦中度过。只有‘息有养,瞬有存’,这个心才能清醒自觉,天理才没有片刻间断,才是真正地知道昼。这就是天德,就是知晓昼夜之道,哪还有什么生死不知道的呢?”

【33】马子莘问:“修道之教[1],旧说谓‘圣人品节吾性之固有,以为法于天下,若礼乐刑政之属’[2]。此意如何?”先生曰:“道即性即命,本是完完全全,增减不得,不假修饰的,何须要圣人品节?却是不完全的物件。礼乐刑政是治天下之法,固亦可谓之教,但不是子思本旨。若如先儒之说,下面由教入道的,缘何舍了圣人礼乐刑政之教,别说出一段戒慎恐惧工夫?却是圣人之教为虚设矣。”子莘请问。先生曰:“子思性、道、教,皆从本原上说。天命于人,则命便谓之性;率性而行,则性便谓之道;修道而学,则道便谓之教。率性是诚者事,所谓‘自诚明,谓之性’[3]也。修道是诚之者事,所谓‘自明诚,谓之教’也。圣人率性而行,即是道。圣人以下,未能率性,于道未免有过不及,故须修道。修道则贤知者不得而过,愚不肖者不得而不及,都要循着这个道,则道便是个教。此‘教’字与‘天道至教’[4]、‘风雨霜露,无非教也’[5]之‘教’同。‘修道’字与‘修道以仁’[6]同。人能修道,然后能不违于道,以复其性之本体,则亦是圣人率性之道矣。下面‘戒慎恐惧’便是修道的工夫,‘中和’便是复其性之本体,如《易》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7],‘中和’‘位育’便是尽性至命。”

【注释】

[1]修道之教:语本《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为上天所赋予人身上的叫做人的本性,遵循本性去生存处世,叫做正道,探究这种源于天性的正道,使天地万物都符合正道,这就叫做教化。

[2]语出朱熹《中庸章句》第一章。

[3]语出《中庸》第二十一章:“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道。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意为从真诚达到明善,这是天赋的本性,从明善而归于真诚,是属于人为的教化。真诚了就能明白道理,明白了道理就能真诚。

[4]语出《礼记·礼器》:“天道至教,圣人至德。”意为天道对人而言是极致的教化,圣人的德性是最高尚的。

[5]语出《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意为天有春夏秋冬四季,刮风下雨打霜降露,这些都是上天给人提供的教化内容。大地承载着神奇气息,气息促使风雷鼓荡,风雷鼓荡流行,滋润着万物生长发育,这些都是大地给人提供的教化内容。

[6]语出《中庸》第二十章:“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7]语出《周易·说卦》,意为穷尽事物的道理和人的本性,就能达到对天命的认识。

【译文】

马子莘问:“修道之教,朱子认为是‘圣人将我们人性中固有的东西进行分层级和节制,从而作为天下奉行的法则,就像礼乐制度、刑法政令一样’,这种说法怎么样?”先生说:“道就是性就是命,本来就是完整无缺,增减不得半分,不借助任何修饰,为什么要圣人去划分层级和进行节制呢?好像道是一个不完整的东西一样。礼乐刑政是治理天下的法则,本也可以称作教化,但不是子思的本来意思。如果按照先儒们的说法,下面所讲那些从教化进入圣人之道的,为什么放弃了圣人的礼乐刑政教化,另外说出一段戒慎恐惧的工夫呢?这样一来圣人的教化仅为摆设了。”马子莘请求解释。先生说:“子思的性、道、教,都是从本原上讲的。天命赋予到人身上,天命就是性,遵循本性而行动,则本性就是天道。修圣人之道而治学,那么道也就是教化。遵循本性是真诚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自诚明,谓之性’。探究圣人之道是使人的本性真诚这一活动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自明诚,谓之教’。圣人遵循天性而行动,就是得道的状态。圣人以下的人,不能遵循本性,对于天道难免有过头或不及,所以必须修道。修道则贤人和智者都不会过头,愚蠢不肖的人不会不及,都是要遵循这个道,因此道就是教化。这个‘教’字与‘天道至教’、‘风雨霜露,无非教也’中的‘教’字相同,修道与修道以仁相同。人如果能修道,然后才会不违反道,以恢复人性的本体,这也是圣人遵循本性的方法。下面的‘戒慎恐惧’就是修道的工夫,‘中和’就是恢复人性本体,比如《周易》就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达到中和状态,化育天地万物,就是尽性至于知天命。”

【34】黄诚甫问:“先儒以孔子告颜渊为邦之问[1],是立万世常行之道[2],如何?”先生曰:“颜子具体圣人,其于为邦的大本大原都已完备。夫子平日知之已深,到此都不必言,只就制度文为上说。此等处亦不可忽略,须要是如此方尽善。又不可因自己本领是当了,便于防范上疏阔,须是要‘放郑声,远佞人’。盖颜子是个克己向里德上用心的人,孔子恐其外面末节或有疏略,故就他不足处帮补说。若在他人,须告以‘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达道’、‘九经’及‘诚身’[3]许多工夫,方始做得,这个方是万世常行之道。不然,只去行了夏时,乘了殷辂,服了周冕,作了《韶》《舞》[4],天下便治得?后人但见颜子是孔门第一人,又问个‘为邦’,便把做天大事看了。”

【注释】

[1]为邦之问:语出《论语·卫灵公》:“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2]朱熹在《论语集注·卫灵公》中注释“为邦之问”时引用程颐的话:“问政多矣,惟颜渊告之以此。盖三代之制,皆因时损益。及其久也,不能无弊。周衰,圣人不作,故孔子斟酌先王之礼,立万世常行之道,发此以为之兆尔。”

[3]语出《中庸》第二十章:“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意为为政之道在于得到人才,而得到人才之道在于修养自身,修身要遵循与学习圣人之道,学习圣人之道则以仁爱为基础。“达道”,指天下人共同遵行的道路,喻为根本的伦常。“九经”,指九种恒常不变的根本性方法或原则。“诚身”,指使自身真诚。

[4]《韶》《舞》:《韶》是舜时的乐曲名,《舞》即《武》,“舞”与“武”古通,《武》是周武王时的乐曲名。

【译文】

黄诚甫问:“程子、朱子把孔子告诉颜渊的为邦之道看做是万世常行的法则,怎么样?”先生说:“颜渊大体接近圣人,他对于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大都已经了解。孔子平日已经深入了解颜渊,在这个问题上不必说太多,只从典章制度上讲。但这些地方也不能忽略,必须要这样做才能完善。又不能因为自己治国的基本原则了解透彻了,于是在防范上松懈,必须要‘放郑声,远佞人’。颜回是个克己反省,在德性上用心的人,孔子担心他在外部的治理方式上或有不足,所以在他不足的地方补充说明。如果是对于其他人,必须告诉‘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达道’、‘九经’及‘诚身’这些具体工夫,才可以做得到。这个才是万世常行的法则。不然的话,只是实行了夏朝的历法,乘坐了商朝的车子,戴了周朝的礼帽,使用《韶》《武》这样的乐曲,天下就能治理好?后人只看到颜回是孔子门徒中最优秀的人,又问了孔子治理国家的问题,就把这件事看得无比重要。”

【35】蔡希渊问:“文公《大学》新本,先‘格致’而后‘诚意’工夫,似与首章次第相合。若如先生从旧本之说,即‘诚意’反在‘格致’之前,于此尚未释然。”先生曰:“《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如新本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即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须用添个‘敬’字,方才牵扯得向身心上来。然终是没根源。若须用添个‘敬’字,缘何孔门倒将一个最紧要的字落了,直待千余年后要人来补出?正谓以‘诚意’为主,即不须添‘敬’字,所以提出个‘诚意’来说,正是学问的大头脑处。于此不察,真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大抵《中庸》工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工夫总是一般。今说这里补个‘敬’字,那里补个‘诚’字,未免画蛇添足。”

【译文】

蔡希渊问:“朱文公的《大学》新本,先讲格物致知,然后才是诚意的工夫,似乎与《大学》首章的顺序正好相吻合。如果按照先生依从旧本立说,则诚意的工夫反而在格物致知的工夫之前,我对此还没有领悟。”先生说:“《大学》的工夫就是‘明明德’,‘明明德’就是‘诚意’,‘诚意’的工夫就是‘格物致知’。如果以‘诚意’为主导,去做‘格物致知’的工夫,那么工夫才会落实,为善去恶无非就是要使自己意念真诚。像《大学》新本主张先去穷尽事物的道理,那么就会迷茫,无法落实。必须要添加一个‘敬’字,才能与身心关联起来。但终究没有根据。如果必须添加一个‘敬’字,为什么孔门圣学反而将一个最关键的字丢了,要等到一千多年后由后人来补充呢?如果以‘诚意’为主导,就不须添加一个‘敬’字,所以提出‘诚意’的工夫,正是做学问的关键。没有洞察这一点,真就是所谓的毫厘之差,千里之谬。大体说来,《中庸》的工夫就是‘诚身’,‘诚身’的极致就是‘至诚’。《大学》的工夫就是‘诚意’,‘诚意’的极致就是‘至善’。工夫都是一样。现在说这里补一个‘敬’字,那里补一个‘诚’字,难免有画蛇添足之嫌。”

同类推荐
  • 沉思录Ⅲ

    沉思录Ⅲ

    本书作者对社会生活和人生中的一些问题,诸如人的道德责任、友谊、老年、死亡、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统治者的责任、外交事务中的道德原则等问题作了透彻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
  • 论语(中华国学经典)

    论语(中华国学经典)

    本书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这部书大约最后编定于战国初期。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 大学的精神尺度

    大学的精神尺度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对于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等问题进行思考的结集,作者首先对大学应该具有的精神和理念进行论述,重点探讨了教授治校、思想自由、学术独立、大学的社会责任等基本问题,并介绍了现代大学起源——德国大学的精神和理念,最后对中国大学的传统、精神、制度等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本书学术性、人文性较强,语言流畅,观点鲜明,可读性强,对于当下颇受人们关注的大学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 庄子闲吹

    庄子闲吹

    沙老对《庄子》的解读视角独特、深入浅出,不但让两千多年前那个不为人知的庄子活生生起来,更将庄子批判过度人为干涉自然、社会过度文明制度化,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思想精髓解说得振聋发聩。
  • 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本书精选我们所熟知的国粹经典,比如古代图书典籍、种类不同的戏曲、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武术、中医、民间艺术以及传统的建筑、服饰和烹饪等,根据与之相关的故事和它本身的特点,发掘国粹中所蕴藏的传统智慧,探寻个中滋味,让读者领悟立身处世的道理。
热门推荐
  • 一妻当娇

    一妻当娇

    女子当自强的女尊世界,被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娇姑娘穿越了。娇姑娘乔桥头一次为填饱肚子感到迷茫……只是当她看到那嫁不出去却自强自立的‘丑男们’时,乔桥终于找到自己的定位,她可以当个称职的小、白、脸!PS:女主随遇而安,全文离苏破天际只有二百五十米!
  • 夜正欢

    夜正欢

    大荒三十三年,失落的文明,未被写入史册的一段故事,不周山下,常行德村,一个人一段故事。
  • 阎浮大

    阎浮大

    楚云本是回到八年前刺杀叛徒的,却没想到来到了八百年后,更要命的是敌人还都活着。楚云重生八百年后,携前世命格,开启现世的旅程,他的梦想很简单,那就是回到过去。 当前世的命格变成虚空囚牢的时候,凡是和楚云对抗的人下场只有一个,臣服于我,或者流放在虚空囚牢之中。
  • 妖气冲天:毒蛇王妃

    妖气冲天:毒蛇王妃

    她是玺国最尊贵的女子,未来太子妃同时也是全天下人的笑柄!意外穿越,现代少女魂归古代,废柴?草包?废了你老二看你还敢不敢说,琴棋书画一样不会,但一样能打得你们屁滚尿流!听说她一见太子就犯二,可是现在……这情形怎么好像反过来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闪电十一人之预言殿下

    闪电十一人之预言殿下

    闪电十一人?哦。鬼道?豪炎寺?呵呵,在雷门和帝国面前,我选帝国。呐,园堂。再见咯!
  • 創世

    創世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摘自創世企业CEO,诸葛。
  • 蓦然回首,花开自由

    蓦然回首,花开自由

    在越然染的心里自己从来就不是个幸运的人,当初说要收好心,可是谁又能真的不爱呢?直到最后心碎一地无法挽回的时候她才想起自己那不交心的话语。姜璟一直觉得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爱越然染的人可是最后让越然染心死的也是他。那年夏天姜家少夫人死少爷疯,可是杀人凶手却是·······浴火归来一切失去的都要找回来,只有一样她弃之如履。一切都不能再换回越然染的时候姜璟才明白,蓦然回首,那人已经不在身边,一切就像花开花落终有定律,可是不管怎么不甘心失去,一切都抵不过她一句我要自由离开你就是我的自由·······
  • 二公主的多变王子

    二公主的多变王子

    女主:沐璃熙熙男主:风和洛辰在一片樱花林产生的爱恋,从小时候。剩下的不多说了。请看下文。
  • 我是末世尸王

    我是末世尸王

    看着高墙之下被丧尸围住,一脸绝望的幸存者,唐业张开双手,大喊一声:Welcometoparadise(欢迎来到天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