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73000000037

第37章 邓通作死衬托皇权 贾妃剧孟放下仇恨

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栗妃不知道如何应对才好。她遣人叫来了刘荣,跟他详细地说明了这件事。栗妃想着自己找皇上说可能不合适,要是刘荣开口只怕就容易得多。现在他们父子俩经常在一起,荣儿找个机会应该不会很难。

刘荣也不是一位有主意的主,从母妃那出来,他马上就找到刘德和刘阏两位亲兄弟,寻了个没人的地方,三兄弟一起讨论起这件事来。

刘阏听刘荣说完,马上发表意见道:“大哥,这事也不难吧?你就照着母妃的要求和父皇提起就是。父皇答应就答应,不答应就不答应,反正回个信给那邓通不就行了,一个奴才的事这么糟心干嘛?”

刘荣满脸愁云道:“三弟有所不知,大哥能看出母妃还是很想得到那邓通丰厚的财产做支援的。大哥知道母妃这都是为了我,所以这才为难,请两位弟弟帮忙出主意不是?”

刘阏道:“要那么多钱干嘛?这天下都是父皇的,等大哥当了太子,也是大哥的,难道还要受制于别人不是?”

刘荣道:“三弟别乱说,父皇才登基不久,还不见得一定会封大哥为太子的,千万别让外人知道了。”他瞅着刘阏还是个愣头青,也给不出什么好的建议,转而问待在一旁没吱声的刘德道,“二弟,你也帮大哥想想,这事怎么办才妥当啊!”

刘德道:“大哥,你要是听二弟一言,那就去母妃拿要来金子,提着直接去找父皇举报。就说邓通图谋不轨,私藏巨额财富,又意图贿赂大哥。”

刘荣不解,问道:“那这样不厚道吧?岂不是转眼就把邓通给卖了,好歹他也是低三下气的来求咱们。这样做,二弟你这不是陷母妃和大哥于不仁不义吗?”

刘德回道:“何为不仁?何为不义?大哥只想仁义,怎么不想想忠义呢?隐而不报,与奸逆同流合污,这也算仁义?那大哥置父皇于何地呢?”

刘荣被刘德说得哑口无言,刘德继续说道:“大哥以为这邓通是个什么好东西吗?他为什么来找母妃和大哥?难道只是简简单单为了保命吗?母妃见钱眼开犯糊涂,大哥你不能糊涂啊!你想邓通这奴才在先皇面前得宠,拉帮结派、趾高气昂惯了。二弟我之前可是有耳闻的,朝中很多大臣都没少受他的气。现在他想故技重施,把这宝投在大哥这里,想将来大哥获位之后,他就可以继续作威作福。贼子祸心,大哥可别被他利用了。真要是按三弟所的那样,大哥真和父皇开口了,而依父皇的精明,他一定会察觉到了大哥和邓通一党有结党营私的举动或想法,那对大哥就真的不利了。再说他邓通要是只想着活命,完全可以直接去找父皇,献上自己的家产换得自己的性命,我想父皇一定会答应的。这奴才居心叵测,大哥,你现在还想和这奴才讲仁义吗?”

刘德看得很清楚,刘荣和刘阏频频点头,不容得辩驳。刘荣叹了一口气,说道:“还是二弟聪慧,比大哥强上太多了。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情愿要父皇封二弟为太子,大哥我甘心给你打下手,辅佐你上位。”

刘德赶忙摇着手,回道:“大哥莫要害我,二弟我闲散惯了,只想清净地看看书,做做学问,对于这朝堂上的事一点兴趣都没有。大哥你放宽心,有父皇在,有我和三弟在,你就安心当你的太子好了。”

刘荣叹口气,说道:“二弟总是这么洒脱痛快,这大哥又离你差了一大截。邓通这档子事啊,大哥就按你的意思办,母妃那里我再找时间去解释,就按二弟这么说,她应该能够理解的。大哥现在想啊,要是咱三兄弟能一直待在一起,那该有多好啊!二弟帮我出谋划策,三弟帮我打理事务,大哥也就轻松了。”

刘阏道:“前些日子我问过先生的,先生说我和二哥肯定会被封王,然后要会要求前往封地的,大哥这想法只怕是行不通。”

刘德在一旁点点头,说道:“三弟所言极是,依我看啊,这日子只怕不会太远了。不仅仅是我和三弟,老四、老五他们也是一样的。父皇一碗水端平,断然不会让我和三弟始终待在京城的。只是大哥你,留下来就一定是太子不二的人选。如若哪天,大哥当权了,开始打理朝政了,再叫我和三弟回来帮你,我们哥俩定当义不容辞。咱仨兄弟一条心,荣辱与共,共保我大汉江山。”

刘荣和刘阏频频点头,完全赞同刘德的说法。

邓通聪明一世,自作聪明地想做政治押宝,结果被刘荣毫不留情地点破,加速了自己的灭亡。真是“良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度自绝人”。

几天后的朝堂上,刘启手里拈着一枚“邓通钱”,硬说中间夹杂着大量的杂质,以次充好,有辱朝廷的声誉。同时指控邓通妄图用金钱贿赂皇子,图谋不轨。然后他不派人调查也不听任何解释,甚至都不提审邓通,直接下旨把邓通贬为了庶民,并借机没收了文帝当年赐给他的铜山及这些年积累下来的全部家产,全然没顾忌他父皇当年的恩宠和权威。

除了邓通本人,景帝并没有伺机调查之前和他腌臜一气的邓通一党,这事也就这么草草结束了。有了皇上的重点关照,只可怜文帝时期的一代宠臣邓通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遭遇到了冰火两重天的际遇,最后竟落得了一个饿死街头,无人收尸的结局。其结局的震撼力足以让文帝时期的老臣们各个胆战心惊。

抄收邓通的财产让朝廷收获了一笔巨额的财富,库银成倍的增长,充裕了很多。而且邓通的死也成就了刘启给满朝文武的一个清晰的信号——皇权的绝对权威。他刘启就是这大汉朝现在的主宰,以前的所有政策、政令,哪怕是父皇颁布的都可以推翻。一时间朝堂上是人人自危,大家都拿捏不准皇上的想法,开始重新评估新皇为人处世的风格,以至于一段时间内朝堂上都没有人愿意开口,提出什么议题和建议什么的。

其实无论刘荣告不告发,刘启都会搬掉邓通,只是他想酝酿出一个合适的效果而已。刘荣正好提供了素材,刘启正好利用,也算是一个很好的配合。刘荣庆幸听从了刘德的建议,要不就真是一脚踢到了铁板上,即使不伤筋痛骨,也会要疼上好一阵子。

还在刘启当太子的时候,他就想着把父皇的削藩政策进行得更加彻底,为此他已是谋划许久。这邓通之死就是当是他杀鸡骇猴,作为大汉天子给所有臣工的一个警示。以便他在执行削藩政策的时候,没有太多来自朝堂上反对的声音。

这些年来,各王爷们经常利用进京朝贡的机会,拜访各路朝廷重臣,朝廷上绝大多数多数的官员都或多或少地拿过王爷们的好处,这些刘启已经调查得很清楚。如果不做一些铺垫,刘启决定再次削藩之时,朝堂上定是反对声迭起,给削藩的最终执行造成巨大的阻力。邓通这么一死,各重臣们就会重新思考一下得罪新皇的后果,他们选择息事宁人、明哲保身就是刘启所需要的最佳效果。

刘启的设计中,削藩最好的推行方法就是一步到位,坚决地收回所有诸侯国自治的权利,而不仅仅只是削弱他们。把这些诸侯国的土地、城池、盐场、矿山重新收归朝廷所有,再划分与郡平行的新的小型诸侯国给这些王爷,让他们保持锦衣玉食就够了。这样一来,埋在大汉王朝后院的众多定时炸弹就能彻底被清除干净。

刘启秘密召见了削藩的最佳拥护者——内史晁错,以及太后的代表——窦婴,和他们再次商量削藩的种种事宜。

新皇登基后,晁错是少有的升了官的大臣,也正是其对削藩的坚决支持让刘启十分欣赏,现在自然是意气奋发。他认为依靠刘启目前的权威和魄力,削藩的政令一出,各路诸侯国必定老老实实地接受朝廷的指令,绝不敢因此有所造次,对抗中央。

窦婴内心是支持削藩的,但他生性谨慎,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各藩王势力根深蒂固,想轻易把他们连根拔起还是有很大的难度。他认为如果各诸侯国的王爷要都是一帮只会享乐的酒囊饭袋还好,即便削弱了他们的权利,但仅凭他们手中的田地和钱财,想持续他们奢华的生活还是绰绰有余的,那么他们不愿去冒险,而选择接受中央的政策就在情理之中。事实上就怕有些王爷内藏不臣之心,会借着削藩政策而带头闹事,借机反抗中央。而那些原本没有远大抱负的王爷们一定会骑墙观望,再则摇旗呐喊,更则发兵支援,那朝廷将很难将削藩政策进行下去。长此以往,以后朝廷要再想削弱他们更是难上加难。而现在的迹象就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极可能会成为这类带头反抗的王爷们的大哥。所以如果要削藩最好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国库进一步充盈,充盈到能够支持一场大战为好,以防极端的情况发生;其二则是利用一个诸侯国的典型事件,借机推出削藩的政策,做到师出有名,堵住朝堂上受过诸侯国好处的大量重臣之口,以获得他们的全力支持。

刘启个人的判断偏向于晁错一些,这样能够更加迅速地解决这档子事,好腾出手来干其他的大事。但朝廷的底子还不够厚也是事实,他思考再三,还是再次接受了窦婴的建议,决定晚上几年再思考是否执行削藩之策。而晁错秘密的作为削藩政策的倡导人,和窦婴一起先行起草削藩的政令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以备后用。

儿姁搬家之后,王娡担心的事情正在逐步发酵。刘启果然来猗兰殿的频率是越来越少,即使有刘彘在猗兰殿,这也没能羁绊住刘启更多的时间。儿姁还算懂事,她知道自己从姐姐手上抢走了皇上,为表愧疚之情,她时不时也会挺着大肚子来看看姐姐,顺便逗逗彘儿。

王娡的生活因为少了刘启的陪伴而变得一片灰暗,没有了光泽。她不停地告诉自己,在皇上的后宫中,发生这种事情都是必然,自己是无法去更改的,就算自己像栗妃那样怨念缠身,对自己也绝没有任何好处,更何况这种局面还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也许将来等彘儿长大了,也被封了王,那自己也可以跟着他离开这个多情的皇宫吧!

王娡原本在怀上刘彘之前被激发出来的斗志现在已所剩无几。她懊恼着自己为什么不沉住气,晚点再把妹妹带入宫中。又或许等彘儿出生后,那妹妹也许就不需要入宫了,那陛下还会时常出现在猗兰殿,他们还是可以经常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就算彻底没有了身体上的接触,但陛下还会眷念着这里,依旧把这当成暂时停靠的港湾。

王娡嘲笑自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想在是弄巧成拙了。现在彘儿是有了,她却把陛下给弄丢了。陛下都不在身边了,那还有什么值得自己去争取的呢?

又是无聊的一天,天已经黑了下来,刘启已经有连续很多天都没来过猗兰殿了,特别是晚上那就更不可能了。王娡耐着性子把彘儿哄睡后变得百般无聊,睡是睡不着,看书也没心情,不知该干点什么来打发多余的时间。正在这时,一个侍女敲开了猗兰殿的大门,说是受命于贾娘娘,来请王“美人”去她寝宫做客。

王娡一脸纳闷,不知道这大晚上的贾娘娘找自己是所为何事。来传话的侍女是贾娘娘的贴身丫头,王娡是见过几面的,那就无需辨别此事的真假了。王娡稍微收拾了心情,交代怡姐和兰儿要时刻守在彘儿身边,寸步不离,等着自己回来。交代完毕后,她又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行装,这才跟着侍女一起前往贾娘娘寝宫。

栗娘娘寝宫又是一派如临大敌的模样,王娡之前并没有见识过,现在眼看着这侍女不断地和隐藏在暗处的姐妹打着暗语,她是少见多怪、唏嘘不已。

两人相见互相问候之后,贾娘娘直言快语,开口解释今天晚上相约的原因,说道:“珠儿妹妹,大晚上的请妹妹过来,是想请妹妹见一位故人。”

“故人?”自己在这皇宫中哪有什么故人啊?王娡不知贾妃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贾妃的话音刚落,屋内的屏风后就慢慢地走出来一个人,着实吓了王娡一大跳。感情贾妃寝宫中真还就藏着大活人。

此人头戴黑色冕冠,一身灰布长裳,一副宫中内官的常规打扮。脚步落定,他把头抬起,张手对着王娡一抱拳,笑着说了一句:“夫人,别来无恙。”

此人说话中气十足,脸上胡须清晰可见,显然不是什么宦官,而是乔装打扮的。有着贾妃的提前说明,王娡开始仔细观察此人,感觉好像真的有点面熟,但一时却想不起自己是在哪见过。

这人一看王娡疑惑的表情,明显是没想起自己来,只得进一步提醒道:“那应该在六年以前,长陵的官路上,在下和姑娘曾经有过一次偶遇,夫人能想起来了吗?”

这就足够清晰了,王娡“哇”的一声叫出声来。没错,这的确就是当年路见不平,替自己赶跑那些小流氓的大侠。虽然时间有些久远了,此时的一身装扮也和当时差距太大,这都是王娡没有一下子认出来的原因,但眼前的这张脸慢慢清晰起来,合着记忆中的英雄之气还是无可附加的。

剧孟微微一笑,再次抱拳,说道:“夫人,洛阳剧孟,这下有礼了。”

再次见到剧孟大侠,居然会是现在的这种场合,居然以这种方式。王娡是一脑袋的问号,又不知从何处问起。贾妃和剧孟猜得到王娡心中的疑惑,很快地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剧孟的真实身份、包括墨家传承的使命以及贾妃十几年前入宫的目的全盘说出,毫无保留。只听得王娡目瞪口呆,犹如听到了天方夜谭一般。

贾妃说道:“珠儿妹妹,现在刘启已经登基了,诸皇子也已经长大,那么他给诸皇子封王的时间也就快要到了。按照高祖留下来的传统,封王后的各诸侯王必须要快速离开京城,赶赴封地,非年末或奉诏不得回京。姐姐我想等着彭祖和胜儿封王后,就跟着他们一起离开京城,然后和师兄在宫外团聚,一起共度余生。”

贾妃爽快至极,又对王娡补充了自己的计划和想法。

贾妃真乃侠女,王娡看着她如此开诚布公地告诉自己这么多秘密,想必有其深思熟虑的原由,只是自己暂且不知道而已。既然这样,那还不如自己主动问及,待会应对起来可能会要方便一些。想到这,她开口问贾妃道:“贾娘娘,您把自己这么秘密和安排都告诉了珠儿,可这些都跟珠儿没有什么关系啊?再说,您就这么信任珠儿,就不怕珠儿我去告密吗?”

王娡其实提出这种质疑心里也是没底,既然剧孟在场,那他们极有可能是知道自己当年结过婚生过孩子这个事实的。也许正是他们手中有了自己的这个致命把柄,这才让他们有恃无恐,一点不担心自己会泄露他们的秘密。

贾妃笑着解释道:“这点我们还是放心的,姐姐我暗中观察珠儿妹妹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妹妹是位靠得住的人,万万不会出卖朋友的。再说现在我们墨家的目的又不是要如何执行之前反抗朝廷的计划,而是想着要如何放弃,这对大家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那妹妹定会成人之美的。”

王娡道:“你们墨家准备放弃任务这个珠儿已经猜到了,要不姐姐也不会如实地告诉珠儿这些了。问题是,你们既然选择了放弃,那就找机会悄悄地撤出皇宫,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不就可以了吗?那为什么还要告诉我这些呢?”

贾妃脸上露出无奈的笑容,说道:“妹妹所说的不错,姐姐是能够带着我这寝宫中的姐妹全部安全撤出京城。但妹妹你有所不知的是,这皇宫中一共有百来位墨者,用了上十几年的时间才逐步到位,他们又如何能够短时间全部安全的撤出皇宫呢?待我离开皇宫之后,他们没有人去领导,姐姐我就无法保证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来。如此,这就是姐姐今天请妹妹来的主要原因了。”

“我?”王娡怀疑地问道,“我能做什么?妹妹在这皇宫中还是太弱了,哪有什么能力去管理墨者啊?”

贾妃道:“妹妹莫急,且听姐姐我跟你慢慢解释,你就会明白了。这皇宫中现在的墨者全部直接间接地听命于姐姐,陛下在给各皇子封王之前,姐姐会想办法通过皇后调离其中部分离开皇宫。待姐姐离开皇宫之时,也可以提前运作,借机带走一批墨者。但即便如此,这皇宫中肯定还是会剩下一小部分。这些墨者就依仗妹妹想办法帮他们出宫了,又或者把他们留在身边帮帮忙也是未尝不可的。”

王娡愕然,皱着眉头沉默着。

贾妃继续补充道:“有些墨者是一些无家可归的人,妹妹把他们留在身边,做一些有利朝廷和百姓的事情也算他们有所价值了!”

王娡脑子里还是一片混乱,这事好似已经摊到了自己的身上,但还有疑问她不得不问:“这种事情,您两位怎么不依托皇后娘娘来做呢?她的能量可比我要大上太多,而且和贾娘娘您关系又这么好。”

贾妃摇摇头,说道:“到那时,薄皇后她就做不到了。殊不知诸位皇子封王之时,也可能是皇后异位之刻了。而且就性格上来说她也不适合。妹妹你应该了解皇后这个人,她的原则性很强,常常不知道如何变通。如果这事让她知道了,她怎么都不会接受这些墨者的,甚至还会因此去告发也说不定。更何况这些年,姐姐我出于某种目的,和她也有点说不清的关系,如果再让她知道我一直在利用她,那这真相对她来说就太残酷了。”

贾妃说完,望了望屋梁,不知是真感觉自己对不住薄皇后,还是觉得这只不过是其自身无奈的选择。

空气再次凝固。贾妃看着王娡迟迟不表态,显得犹豫不决,继续劝说道:“妹妹且放宽心,这皇宫中的墨者至今没有执行过任何的刺杀任务,也没有针对朝廷做过任何不利的举动,他们是不会擅自行动,以至于祸及妹妹的。更何况妹妹你现在有了彘儿,又有儿姁妹妹在宫中,也怀着陛下的骨肉,你们姐妹俩是享尽了陛下的恩宠,你难道就真的不担心另外那几位娘娘会对你们不利吗?”

这个真是说到了王娡的心里,她的脑中立刻浮现了栗妃和程妃的身影,还有那琢磨不定的唐妃,她们好像此刻都在朝着自己冷笑。倘若自己真能够拥有皇宫中墨者的力量,那提防起她们来确实要容易很多。问题是自己现在失宠了,那还需要提防她们什么呀?现在,在任何方面自己都已经没有了优势,对她们已构不成什么威胁了。哦,对了,还有儿姁,现在的儿姁可不就是之前自己的样子么?自己虽然提醒过儿姁几次,但她们就不会有其他招式和方法对付儿姁了吗?

想到这些,王娡猛叹了一口气,墨家能收集到大量的信息,而且都会武功,这个诱惑力太大。想到这些,她艰难地做出决定,对着剧孟和贾妃说道:“好吧,既然这样,珠儿愿意成全你们两位。但姐姐刚说的计划该如何逐步实现,妹妹也应该知道,总不能每次都到姐姐这来问该做些什么吧?”

贾妃脸上终于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她仿佛已经看到了她出宫后和师兄重归民间的幸福生活,她解释道:“妹妹不用担心,姐姐我会一步步告诉妹妹该如何实施的,今天有点晚了,妹妹且放心回去。还有很多姐姐相信你想知道的事情,你都可以先去问问怡姐,她会毫不隐瞒地告诉妹妹的。她以后就是妹妹的传信者,将来命令的下达者。她出去调配食材已经很久了,行动很方便,不会惹人怀疑的。除此之外,怡姐还是一位用毒的高手,有她在身边可以确保妹妹万无一失。”

王娡听罢,沮丧地叹了口气,心想:好吧,自己身边也就两个熟悉的宫女,其中竟然都有一位是墨者,这墨家的渗透能力真的可怕。至于这怡姐是怎么来到自己身边的,看样子也是贾妃早就有所计划,然后通过皇后娘娘安排好的。

既然贾妃有言在先,还有不少疑问就不急着问了,还是等到回猗兰殿后问怡姐吧,实在怡姐也不知道的,改天自己再来问贾妃也行。想到这里,王娡起身准备告辞。

贾妃已经收到王娡的表态,随即派上刚带王娡过来的侍女再把王娡安全地送回猗兰殿。

同类推荐
  • 一朝穿越一世情殇

    一朝穿越一世情殇

    看过太多别人写的穿越小说,不管是男穿还是女穿,不管是什么原因穿,又或者穿过去了是个什么情况,最后总是一个路数,那就是生活越来越美好,从此过上富可敌国、一家恩爱的美好日子。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我就觉得日子不会那么美好,所以我的故事,开始很美丽,结局···需要你自己去寻找···
  • 密拉诗经故事

    密拉诗经故事

    以诗传情,以经为录。自古诗中见乾坤,爱恨情仇般若苦。密拉最喜欢的书便是《诗经》,含而不露,哀而不伤。据说汉人取名讲究“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不知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不过现代人取名字确实很喜欢引经据典。这是好事。今人多有数典忘祖的倾向,吾一愿娘亲常健、二愿经典长存、三愿溯古一游。
  • 太子殿下喜欢我

    太子殿下喜欢我

    【贪恋美色的南越公主V美若仙人的楚国太子】悠子衿怎么也想不到,身为堂堂一国公主,最后竟死在“色”字上。死后的她,没有进阴曹地府,也没有飞升成神仙,而是莫名其妙地成了一位楚国丞相家小姐,然后莫名其妙地遇上了俊美的太子殿下,莫名其妙地亲了人家一口,还莫名其妙地顺手拿了人家的酒。悠子衿以为这回又要死在“色”字上了,可是太子殿下暗恋自己多年的谣言,又是怎么一回事?————————————————————这是一个憨憨女主被温柔男主喜欢上而不自知的故事,不知道你们是否会喜欢呢?第一次写长篇小说,请多关照!
  • 凉萤

    凉萤

    长安城里飘散着些许花香和酒香气,青幔在风中摇曳。他伫立于月色之中,一身白衫垂地,抹额随风荡起,笛声从他指尖倾泻而出,宛如藏了三月的春风和满园的蝴蝶直朝她心中去…
  • 绝色毒妃:权谋天下

    绝色毒妃:权谋天下

    前世的苏鱼,错认仇人,运筹帷幄三年,将伪君子送上帝位,落了个惨死的下场,偏苍天有眼,一朝重生,苏鱼想啊,她势必要把那肮脏的侯府搅出个天翻地覆来,什么白莲花黑莲花,管你披的什么皮,照扒不误,阴谋阳谋,见招拆招!可不管前世还是今生,都有一个景长风默默的在帮着她,还一边暗戳戳的隐晦的调戏她,苏鱼避无可避,忍无可忍,磨牙嚯嚯,正想要和景长风大干一架时,一道圣旨从天而降,他们被绑在了一块。景长风一笑,“娘子,为夫已经是你的人了,自己人是不能打的。”苏鱼也笑,撸起袖子,“这不是还有个家暴的词儿吗?夫君你说是不是?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汶川奇迹

    汶川奇迹

    从三江、水磨、漩口,到映秀、银杏、威州……两位作者王敦贤和张学明艰辛踏访震后汶川村村镇镇,见证三年来汶川每一刻、每一天、每一处奇迹。他们以见人见事的大量细节和情感饱满的叙述风格,忠实记录、生动呈现了汶川灾后重建的伟大历程。《汶川奇迹》全书共十八章,作者曾前后六易其稿。书中材料翔实,细节生动,主题鲜明,思想高昂。全书生动具象地再现了汶川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广东援建者的赤子之心。整部作品不仅讴歌了灾区干部群众擦干泪水自强不息努力建设美好新家园的奋斗精神,还抒写了广东援建工作者对汶川的深情大爱与无私奉献。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野战兵王与女总裁

    野战兵王与女总裁

    兵王回归闹市,带着自己的小队陷入一场阴谋诡计之中,罗易能否在灯红酒绿的地下世界中破除这一场惊天之秘,拯救赵家大小姐,升入人生巅峰赢取白富美,过上平静安宁的生活。每天两更不定时更新,尽请期待。
  • 这个玩家来自地球

    这个玩家来自地球

    地球人王泉收到一个神秘礼物,从而进入高级文明,成为一个星系联盟中人人喊打的害虫。阴险,狡猾,腹黑,头顶张疮,脚底流脓,每个人都恨不得对他千刀万剐。
  • 逆生长1

    逆生长1

    有时候,爱情只不过是一瞬间的温情。那一刻让你温暖,只是激情过后,就再也无法伪装长久的耐心。
  • 我的黑客之路

    我的黑客之路

    小杰自上学时,就对电脑表现出异常的天赋,并逐渐成为一个电脑高手!
  • 全能皇后在民间

    全能皇后在民间

    沐颜穿越到架空周幕王朝,凭着自己的能力及万能的手机系统的帮忙,降服村霸,开奶茶店到全国,声名远扬。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魔洞镇上结识了当朝皇帝周墨柒,从此展开缘分,还被魔界妖孽疯狂爱恋着……周幕王朝表面平静,其实暗流涌动,宫外魔王横行,扰得民不聊生。周沐联手,斗智斗勇,发家致富,降魔恋爱两不误,道路且长……
  • 妖之纪

    妖之纪

    生死有轮回,天道亦轮回。量劫重开,乱局再起。光阴流转,涅槃重生。为人如何?为妖又如何?既为妖,便是妖!剑锋染血,仙佛齐喑,杀出一片新的天地,战出一个新的纪元!
  • 神冥物语

    神冥物语

    穿越的男生,灵魂进入了一个悲催的女生体内,两界的过度,却只是一个性别,年轻的剑客正在用美貌征服世界。
  • 天陆之子

    天陆之子

    陈运只是取个快递,却没料想目睹世界巨变,眨眼间,物是人非。为了避免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他不得不努力适应新身份,却不曾想自己竟是个敌国间谍…………本书又名《我的妹妹是间谍》、《好吧我也是》、《世界刷新了,我该怎么办》以及《我的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