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历史的脚步选择在西柏坡驻留,是一次必然中的偶然,也是一次偶然中的必然。
在此之前,随着形势的变化,中共的总部机关曾设想从延安迁出后,向大城市和大平原靠近。但迁到哪里呢?先是凝眸淮阴,后来聚焦承德和哈尔滨,随着战局危急,又倾向于晋西北、晋冀鲁豫或晋察冀。
匆匆忙忙的枣林沟会议,对中央工委的落脚之处并没有明确,只是约略而言“前往晋西北或其他适当地点,进行中央委托之工作。”在中央工委转移的过程中,曾有过前往刘邓开辟的晋冀鲁豫解放区的计划,因为那里面积更大,战事更稳,而且新华社等机关已经迁移过去。但到达晋察冀之后,按照中央“停留一短时间,了解和解决该地区军事行动问题”的指示,确定暂时留驻。在此期间,聂荣臻盛情挽留。
时任中央工委秘书长的安子文后来追述:“这时晋察冀领导同志提出,他们地区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打仗问题,石门是京广、德石、石太三条铁路交点,还没有解放,张家口又失守,及土改问题等,想留中央工委在晋察冀。会后向中央作了请示,毛主席回电批准留晋察冀。”
对于具体的选址,朱德的思路是“要选跟全国各地联系较为方便的地方,也就是交通比较畅通,却又不在大平原上。”刘少奇的思路是,要考虑最后指挥大决战的适当位置。
经过反复考察和比选,最后确定西柏坡。
西柏坡村始建于唐代,原称柏卜村,古时因村北的坡岭上松柏苍翠且与东柏坡村相对居西,遂取名西柏卜。民国年间,改为现名。
选择这里,自有它的道理。
平山县是红色老区,群众基础好,是著名“拥军模范”戎冠秀的故乡,也是风靡各大解放区的歌剧“白毛女”原形人物的故乡,更是保卫中央总部的“平山团”的故乡。西柏坡村就是其中一个有名的“抗日模范村”和“支前模范村”,抗战期间,先后有8名青年参军参战,民工支前700多人次,做军鞋400多双、军衣600多套(件),碾轧军粮200多万斤。小村虽然人口少,却有党员30名。
再一个原因,就是这一带比较富庶吧。滹沱河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西柏坡北面的陈家峪,西侧的北庄、南庄,东侧的东柏坡村,都比较大,东北方向5里外就是一个大集镇——西黄泥村。将来附属部门迁来,便于安置和供给。
最重要的原因是地形和地势。这里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太行余脉由西南而东北,峰峦起伏,山岗连绵,地势险要。而这里正处于太行山与大平原的交接处,东西面有两道高隆的山脊,像伸出的双臂,形成一个马蹄型腹地,将小村紧紧地拥抱在怀中。
军事专家分析说,背靠大山,面临平原,能攻能守,可进可退。若战局顺利,可东出华北大平原,占领石家庄,控制京广铁路,进而南北蔓延,直达京津和中原;如有不测,则可撤回层层叠叠的八百里太行,如虎入深山,龙归大海。
当时的西柏坡村,是什么样子呢?
只有85户,325口人,散散碎碎地居住在滹沱河北岸的山坡上。村民大多是贫农和中农,只有一个段姓地主,有文化,很开明,与村民相处融洽。
小村的东部,是一座小山包,土名老鼠岭,岭前岭后散落着几户人家。
若征用这一片地方,老鼠岭下开挖防空洞,四周办公住宿,不啻是一个既隐秘又安全的机关场所。
于是,通过村长,与几户人家商谈。老百姓十分配合,爽快地答应了。
刘少奇率领的中央工委,是1947年5月进驻的,对外号称“工校”。
为什么是“工校”?现在想起来,真是有着一番特殊寓意呢。工人,工厂,工业,工业化,其中凝含着共产党的理想和未来。
中央工委落户后,就开始秘密营造中央大院,为毛泽东的到来做准备。
采访时,笔者曾走访毛泽东的房东阎受朝的儿子阎文习。
阎文习当年18岁。他说:大约1947年9月,就不断有牛车驴车往这里运送木头,我好奇地问,拉这么多木头干什么?卸木头的人随口答准备盖房子。但让谁盖,为谁盖,却弄不清楚。过了一段时间,村干部领着一个穿灰军装的人来到我家,屋里屋外看了一遍后说,“工校”首长要借你家房子居住,行不行呀?父亲阎受朝虽不是党员,但思想进步,不假思索就满口答应了。那时我全家6口人,父亲40岁出头,土改中刚分得5亩稻田,全家人都非常满意。为了给“工校”让方便,我们就借住到村东岸阎受田家,不久又搬到村西岸阎涛家。
后来的宣传中,把西柏坡一带描绘成世外桃园的样子,山上松柏青青,户户梨花飘香。其实不然。
据老年人说,当年的老鼠岭光秃秃的,山岭只有三两棵榆树和一丛丛酸枣,半坡处偶见一两棵低矮、邋遢的松柏。村民们四季烧柴,牲口们常年吃草,需要量太大,山上能做薪柴的树枝灌木全被砍光了。
西柏坡周围的山呢,也都是土得掉渣儿的名字,驴山、牛山、马山、王八岛、坛坛垴……
历史的传说,总是涂满着理想的油彩,而现实中的原汁原味儿才是最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