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35200000047

第47章 未来

荀攻下了偪阳城,把它送给了宋平公,作为晋国的忠实粉丝,宋国确实该得到这礼物。

平白无故得一座城,宋平公那个高兴啊,当即就设宴款待了晋悼公和荀。

晋悼公也很高兴,这吴国通往中原的路打通了,以后没事来开会就方便。开会方便了,攻打楚国的计划也就更好实施了,来干一杯。

宋平公很高兴,晋悼公很高兴,吴王梦寿也很高兴。

然而,楚共王不高兴。

晋国和吴国互通,然后宋国在中间做中介,这就等于在楚国的北面、东北面和东面形成了一个包围网,这可是对楚国一个极大的威胁啊。

看着这包围网逐渐形成,楚共王陷入了沉思。一段沉思过后,一个强烈的想法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绝不能让这个包围网发展壮大!趁着它正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各方条件还没有成熟,此时如不打破这包围网,将来必成大患。

楚共王的认识是清晰的,思想是敏锐的,行动是迅速的。就在柤之盟的同年夏天,楚国令尹子囊率兵北上,跟在他后面的还有郑国的子耳。

要打破这个包围网,首先就要找到一个切入点,晋国势大,吴国顽固,毫无疑问,晋、宋、吴组成的包围网,宋国就是最容易切入的。

确定好了目标,接下来就是开始行动,子囊带着子耳陈兵訾毋(宋地,河南鹿邑),然后包围宋国都城,派重兵攻打其北门。

宋国受到威胁,第一个出兵救宋的是离宋国比较近的卫国,卫献公屯兵襄牛(卫国东部边境,濮阳范县),以声势支援宋国。

这大国争霸的,晋国都还没动,卫国就出兵了,不可谓不积极。然而,枪打出头鸟,你卫国既然这么喜欢抛头露脸,那就成全你,于是,郑国出兵攻卫。

说的也对,这大国争霸的,他楚国都还没有动,你郑国就出兵了,也挺积极的嘛!既然如此,咱就开干吧!

郑国出兵,卫国当然也不含糊,立马就率兵出击。然而,本是势均力敌的战斗竟然变成了卫国对郑国的追击战。追着追着,郑国的领兵之将皇耳还被俘虏了。

本来是去打别人,结果被别人追击打,连将领都被俘虏了,实在没面子。

郑国吃了亏,老大楚国是不是该出马了吧,然而子囊表示:我现在没空。

子囊也不知道哪根筋搭得不对,围了宋国,又打不下宋国,让郑国去打卫国,又吃了个败仗,然后又放着郑国不管,现在又带着子耳去骚扰鲁国了。

说实话,我确实有点看不懂,但是,人家是大国令尹,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理由,我们就先不要管了。

当然,我们可以不管,但是中原诸侯联盟可不能不管,看着盟友宋国、卫国和鲁国接连被楚国欺负,他们决定要出手了。于是,诸侯联盟出兵伐郑,驻扎于牛首(郑地,河南许通)。

这下就捅了马蜂窝了,子囊带着郑国在中原搞了一圈,啥事也没干成,反而弄了一身骚。把宋国、卫国和鲁国都招惹了一顿,现在联盟军也出动了。并且,晋国还没有出动。这问题就比较大了,楚国携重兵而来,本是要来破晋、宋、吴包围网的,现在这包围网中最弱的一环都搞不定,要是他们的老大晋国出动了,那楚国不得完蛋?

形势不容乐观,这让跟在子囊后面的郑国就不得不开始考虑前途了,跟着楚国混有出息吗?

郑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但是,这是一个国家方向上的问题,一个人肯定是搞不定的,并且,郑国在国家方向的问题上,内部本来就存在分歧。

亲楚派和亲晋派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斗争,今天亲楚派占上风,那么郑国对外表现的就是亲楚政策。但是,这并不代表亲晋派就完全被压制了,只能代表他们选择了暂时的隐忍。同样的道理,当亲晋派占上风的时候,郑国对外表现的就会是亲晋政策,当然,这也不代表亲楚派就被压制了,一样的道理,他们也是选择了暂时的隐忍。

郑国在亲楚和亲晋之间摇摆不定,这是一个遗留了近一百年的问题,郑国从来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而郑国国内亲楚派和亲晋派的斗争输赢则完全取决于当时的天下形势。

比如,楚国强势的时候,郑国国内亲楚的声音就会高涨,那么亲楚派就可以上台执政。同理,当晋国势强的时候,郑国国内亲晋的声音也会高涨,那么亲晋派就会上台执政了。

这是一个游戏,大国争霸的游戏,在这个游戏里面,郑国不管是亲楚也好,亲晋也罢,都没有对与错之分,有的只是无尽的无奈。

现如今,晋国都还没有出面,楚国都占不到一点便宜,这形势,一目了然。看样子,郑国国内的亲楚派子驷、子国和子耳有好果子吃了。至于这果子怎么吃,这就要问子驷了。

子驷在郑国位高权重,经常是目中无人,因此结下了不少仇家。比如,郑国有个大夫叫尉止的,他就经常被子驷欺负得不要不要的。尉止不是在作战的时候被子驷减少兵马和战车,就是在取胜的时候被子驷抢功。当然,除了尉止外,子驷的仇人名单还有司臣、侯晋、堵女父和子师仆(都是郑国的大夫),这些人都因为某些事情跟子驷结下了不可调节的恩怨情仇。

子驷在郑国执政的时候,这些人是不敢把他怎么样的。但是,现在楚国势衰,晋国势盛,郑国国内的呼声已经开始倾向于亲晋派了,而作为亲楚派的子驷自然就成了众矢之的。

局势已经扭转了,那尉止、司臣、侯晋、堵女父和子师仆也就要开始行动了,而子驷的果子也就该吃了。

他们的行动过程很简单,那就是直接带兵杀入宫门,把子驷、子国和子耳等一干亲楚派赶尽杀绝,然后再劫持郑简公。

尉止、司臣、侯晋、堵女父和子师仆的行动之迅速,效率之高,让人目瞪口呆,亲楚派还没反应过来,人就死了,这一点都不好玩。

子驷、子国和子耳死了,但是他们的儿子却活得好好的。听说有叛军,老爸还被叛军杀了,子驷的儿子子西和子国的儿子子产立马就关闭了府门,然后完善守备,再然后就是召集人马列队出门。

他们要去干嘛呢?当然是替父报仇。

很快,尉止和子师仆被杀,司臣、侯晋和堵女父逃亡出郑。

郑国经历了一次政变,便重新开始审视国际形势的问题,此时子孔已接替子驷执政。就目前的形势来讲,郑国不容乐观,诸侯联军戍守在虎牢,晋国的士鲂和魏绛也驻扎在虎牢附近的梧邑,与诸侯联军形成互倚之势。

虎牢距离新郑又多远呢?这么说吧,上午发兵,下午就到了,快的话,可能中午到,如果机动性强的话,还有可能上午就到。也就是说,当诸侯联军或者晋国发出向新郑城进军的命令时,可能新郑城首先看到的会是诸侯联军而不是情报。

郑国都城被诸侯如此包围,子孔是没有选择的余地的,只能跟晋国讲和了。

既然讲和了,那你就是小弟,咱以后就是一家人,好了,不打你了。

郑国又变成了晋国的小弟,但是子囊还是不知道的,他的情报还停留在新郑城被围那会。听说自己的小老弟被围了,子囊赶紧发兵救郑,然而,当他快要到达新郑城的时候,诸侯联军却绕过了新郑城南下直面楚军。

出来打架,带很多人的,可能不是为了干死对方,有可能只是为了吓吓对方。比如这次,晋国携诸侯联军南下,为的就是吓唬吓唬子囊。然而,事情并没有按晋国的设想进行着,看到诸侯的联军,子囊先是楞住了,但他并没有后退半步。这让晋国就比较尴尬了,本来就不是准备来打架,开始想的是你走了,我就回头也走,现在你不走,我又怎么好意思回头呢,。

双方就这样僵着,荀首先讲话了:“不如我们现在避避楚军,让他们先骄傲一会,等他们骄傲了再打他们,如何?”

这是一种撤退的委婉说法,栾黡表示不赞同:“避让楚军,这是耻辱,会合诸侯来增加耻辱,还不如死了算了,你要退你就退,我要单独进兵。”

晋军内部又习惯性的开始闹分歧,这让郑国的子蟜看到了机会:“荀已经做好了撤兵的准备,所以,他一定不会和楚国交战的。也就是说,我们归顺晋国,他会退兵,我们不归顺晋国,他也退兵。但是,一旦诸侯联军退兵,那么楚国就一定会来包围我们,所以,既然晋国无论如何都会退兵,那么,我们不如归顺楚国,好让他也退兵。”

子蟜的算盘打得乒乓响,很快便开始了行动,趁着夜色,子蟜派人渡过了颖水,然后和楚国结盟。

晋国这边,栾黡依旧想要攻打郑国,但荀可不是荀林父,你想干嘛就干嘛?没门,荀当即下令撤退,栾黡没办法,于是,诸侯联军悉数退兵。

晋国撤了,郑国也归顺了,子囊高兴的也就退兵了。

都走了,郑国终于自由了。

然而,以多年的经验来看,郑国不能放松,吃过苦的人,都知道。所以郑国人召开了个内部会议,他们决定,从此以后不再做墙头草了,而是要彻底的归顺一方。至于归顺哪一方,大家可以在会议上各抒己见。

很快,会议的结果出来了,晋国。

楚国比晋国稍弱,只有彻底归顺晋国,郑国才能保证不被灭亡。

主题确定了,但是郑国还需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晋国的态度。晋国一直以来都不急于降服郑国,如果晋国的态度是强硬的,楚国肯定不是晋国的对手,所以,怎么让晋国在对郑国的问题上表现出强硬的态度,这是当下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子展说道:“不如我们跟宋国交恶,到时候晋国一定会带着诸侯联军来讨伐我们,如果晋国来了,我们就跟他结盟。那样的话,楚国肯定会出兵北上,到时候我们再背叛晋国倒向楚国。这样的话,晋国一定会大怒,然后肯定会下死力攻打我们。晋国离我们近一点,他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攻打我们,但楚国却是办不到的,如果楚国不来了,我们就可以坚定的亲附于晋国了。”

听起来,子展的话挺有道理的,然而,郑国的哪一次不是在晋国和楚国之间这样倒来倒去,结果又是如何呢?有坚定的亲附过哪一个吗?

可是,郑国人不考虑那么多,听完子展的话后,个个都表示赞同。于是,郑国的戍边官员便向宋国开始挑衅。

面对郑国的挑衅,宋国果断出兵。

宋国出兵了,郑国也就有了理由,于是,子展也出兵伐宋。

什么叫没事找事,这就叫没事找事。

刚消停会,你又来搞事情。唉!没办法,但都已经搞出来了,晋国还是要管一管。

晋悼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诸侯再次合兵伐郑,宋国向戌和齐国太子光率先抵达郑国,陈兵于新郑城东门。当天晚上,荀抵达西郊,卫国孙林父陈兵北门。

联军再次对郑国形成包围之势,晋悼公势在必得,足足围困郑国一个月之久。

一个月之后,楚军迟迟未到,郑国开始向晋国求和。之后,便于亳地结盟。

怎么回事?小弟被打了一个月,楚国不为所动?

不是的,子囊是有苦衷的,毕竟诸侯人多势众啊,自己贸贸然出击,胜算不大。在这一个月时间里,子囊也不是什么事都没有做,起码他向秦国求援了。

秦国已经离开我们视线很久了,多亏了子囊,让我们再次见到了他。就这样,秦国大夫詹带领着秦国的军队跟随着楚共王来到了郑国,一到郑国,郑简公便亲自出城迎接。然后,便一起进攻宋国。

仗打多了就没意思了,楚共王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打完宋国后就匆匆南撤回国了。而诸侯联军这边,听说宋国被干,于是赶忙再次向郑国发动进攻以减轻宋国的压力。

楚国走了,诸侯联军又扑了过来,郑国没办法,只好再次向晋国祈和。当然,郑国还是比较讲义气的,在向晋国求和之前,他还派了个使者特意到楚国去通一下气:“因为国家的缘故,今后不能再对您效忠了,希望您也能够结交晋国,避免生灵涂炭。”

郑国是个讲究人,既然已经求和了,晋国也就不好再下手了。于是,赵武入郑都与郑简公正式订立盟约。自此,郑国彻底回归中原大联盟的怀抱。

郑国的回归意义是重大的,楚国失去了郑国这块缓冲地带,其腹心重地直接就暴露在了晋国的战车之下,从此,楚国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局面。

楚国陷入了被动之地,天下便也迎来了真正的安宁之日。然而,有些人,注定是有命吃苦,无命享福的。比如荀和士鲂。

晋悼公十三年(公元前560年),荀和士鲂相继去世,晋国权力再次出现真空地带。我们都知道,韩厥和荀都不是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当上中军将的,他们都算是被晋悼公破格提拔。所以这一次,当晋国高层的权力再一次出现真空的时候,晋悼公会如何安排八卿之位,这也就成了当时晋国最牵动人心的一件事情。

范匄任中军佐,现荀去世,按道理他是应该顶上去的。所以,晋悼公第一个找到了他:“我准备让你统帅中军!”

晋悼公是什么意思,没人知道,范匄也猜测不到,所以,他得先推脱一下:“荀偃比我优秀,我做中军佐只是因为我跟荀合得来,并不是因为我有才干,所以,还是请你任命荀偃吧!”

范匄意思意思,晋悼公却一锤定音:“好!那就荀偃吧!”

一十三年前,荀偃随同栾书弑杀晋厉公时,便高居中军佐一职。这十三年来,韩厥、荀皆踩着自己一步登天,自己则原地踏步(荀上任的时候他还从中军佐的位置贬为上军将了)。现如今,经过了十三年的洗礼,荀偃终于获得了晋悼公的认可。

中军将的人选确定了,范匄肯定还原地待命,由于荀的儿子荀朔于六年前去世,其孙荀盈又才六岁,士鲂的儿子士裘也还年幼。于是,晋悼公取消新军,将新军的人员编入下军。就这样,晋国的四军八卿又改回了经典的三军六卿模式。此时,六卿分别是中军将荀偃、中军佐范匄、上军将赵武、上军佐韩起、下军将栾黡、下军佐魏绛。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这次六卿调整中,除了荀偃一步登天外,受益最大的当属一个人,赵武,从新军将连垮四级直接到上军将。

大略推算了一下,此时的赵武年龄应该在三十出头。

年纪轻轻,仅屈荀偃和范匄之下,而荀偃已是暮年之人,范匄也年过半百,将来的晋国,当属赵武莫属。

而与赵武同样幸运的,还有一个人,韩起。

六年前,韩厥告老,其意让其长子韩无忌继位为卿,统领韩氏一族。然而韩无忌以自己身患残疾为由,因此推脱,故让韩起入朝为卿。韩无忌不知道,他的这一举动会为韩氏在晋国奠定百年基业,为日后的三分晋国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当然,这是后话。

赵武与韩起的幸运得益于一个人,晋悼公,正是受他之意,赵武和韩起才迎来了这一片光明。

当然,重用赵武和韩起,晋悼公不是为了让他们两个人光宗耀祖,而是为了自己。要想知道为什么,我们来看一下此时他们三个人的年龄。

此时,赵武最年长,但也就三十出头。

晋悼公继位的时候十四岁,现在是晋悼公十三年,也就是说此时的晋悼公是二十七岁。

至于韩起的年龄,没有准确的数据,推测应该也在二十多岁。

这是一个什么组合,年轻的!充满朝气的!活力无限的!这个组合承载着晋悼公未来半个世纪的期望。幻想一下,晋悼公在朝,赵武统领朝政,韩起辅之,十年之后,天下会是个什么样子。

晋悼公雄才大略,他已经描绘出了未来的天下局势,然而,这个天下会如晋悼公想象中的一样吗?无人得知。

同类推荐
  • 我成了大唐第一驸马

    我成了大唐第一驸马

    魂穿大唐,苏文本想老老实实的做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奈何无限作死系统傍身,总想作死怎么办?“孔先生,为什么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落魄的凤凰却不如鸡呢?”【叮.....恭喜宿主挑衅孔颖达作死成功,获得真香体验卡!】“老程你真的什么做得到?你确定?那蒸个骆驼,不要切好吗?"【叮.....恭喜宿主调戏程咬金作死成功,获得霸王之力!】从此之后,大唐出现了一位让人闻风丧胆的作死大神!”启禀陛下!公主被人亵渎了!“李二:”此贼在哪?朕要扒了他的皮!”“跑了!”李二:”公主呢?“”也跟着跑了!“李二:???????苏文:基操,勿六!
  • 汉末求活

    汉末求活

    黄巾起义将至,乱世开启。什么武将斩将夺旗,谋臣翻云覆雨,太遥远了啊。对于郭磊来说,他只想好好活着,在这个行将崩溃的时代好好活下去!可走着走着,画风似乎歪了。汉献帝一声长叹,“只要唐侯别杀朕,这大汉天下你拿去便是!”曹阿瞒怒视左右,“郭磊贼子端是可恨,本相与你这乱臣贼子势不两立!”孙权再三哀求,“妹夫,能不能商议一下?江东乃我孙氏故土,容我回乡养马可好?”刘备仰天痛哭,“可怜我汉家四百年天下,竟毁与阴险小儿之手,备愧对祖宗啊……”
  • 类西游

    类西游

    是谁在暗中布局?棋子真的是棋子吗?棋手是否也是别人中的棋子?洪荒真的是我们所熟知的洪荒吗?各位看官敬请期待!西游路不会很久的,我将与你诉说西游之后的故事。欢迎加入《类西游》书友群,群号码:549411315!本书为玄幻仙侠类小说,不是历史,只是因类型搞错了!
  • 三国杀

    三国杀

    鬼谷子弟子陶义阴差阳错来到东汉时代,他投奔过董卓,援助过张绣,也依附过曹操却无成大事。兵败汝南的陶义远走辽东之时巧遇自己的妻子公孙惺,也因此改变了他的一切。陶义坐拥了辽东之地,西至晋阳,东至襄平。后协助曹操一并对抗袁绍,却与飞将吕布种下一剑之怨。曹操称魏王后封陶义为晋王,以守东汉之边陲。时代动荡,依附曹操的晋王陶义带领曹操军队攻打新野之时,却又中诸葛亮火烧新野之计,以至于曹操十万大军葬身火海。无奈他待罪征西凉与西凉锦马超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如今因为失去妻子公孙惺而白发苍苍的陶义又为援救许昌,而遭到吕布,马超的追杀,不知他能否躲过一劫。
  • 当年那些人

    当年那些人

    此书编辑、付梓、出版之时,我们伟大祖国正经历盛世送别奥运、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迎接建国六十周年大庆、筹办世博会召开。这些举世瞩目的事件都将被一一记录在册,成为永久的历史记忆,成为人类攀登文明高峰的标高。作为肩负着保存历史记忆、传承文化重任的档案工作者,在欣逢盛世、共襄盛举的同时,谨以此书的出版作为献给伟大祖国的礼物,祝愿她更加繁荣昌盛。本套丛书汇编了由上海市档案局主管、上海市档案馆主办的《档案春秋》杂志三年来的精品文章,它们勾勒出一段段“不平,凡人的平凡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还原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那些老档案,第一手的资料,从中挖掘出人生百态、世纪风流,供大众品读。
热门推荐
  • 五行者传

    五行者传

    爱是相生还是相克,谁说得准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 快穿逆袭之腹黑boss求溺爱

    快穿逆袭之腹黑boss求溺爱

    一朝惨死,她莫名奇妙被一个自称系统的崽崽绑定。系统:叮咚,绑定成功!快来完成任务吧……系统:叮咚,您的系统自动更新请稍后!系统:叮咚,您的系统遇到攻击!滴!滴!滴!系统:...已自动关机,请重启!安卿言沉默,遇到这样的系统是她的幸运还是不幸?那个人是谁?他又来了?他到底是谁?安卿言迷茫中……佛系甜宠,欢迎入坑!
  • 九霄长歌

    九霄长歌

    两年前网络游戏里的一场背叛,不仅让沈眉娇在虚幻的游戏世界里失去所有,更让她在现实里失去唯一的亲人。她自责又悔恨,将自己放逐,自暴自弃。两年后的今天,她以全服公敌之姿再次纵横在《仙修》,并再次收下一个徒弟。而她一直在逃避的那场背叛的另一个主角薛锋扬也重新出现,祈求她的原谅。可是,她一直恨的人,是自己。随着虚拟世界的危机降临,各大势力纷争不断,沈眉娇逐渐以全新的身份开始熟悉游戏。
  • 光阴诉说

    光阴诉说

    世人的情感丝线如同流水汇聚,交织,又分离,隐约中牵动着远古羁绊的呼唤。一群富裕青年因学校组织的一场活动,穿梭异界从而踏上一场奇异的旅游。在寻找归途期间,他们见识到人情的冷暖,倾听光阴的诉说,稚嫩的少年逐渐显得熟稔。他们在变得强大的同时,也慢慢的更深层次的认清自我,最终无论前方迎来的是什么,都会奋勇前行!
  • 太阳神国

    太阳神国

    这是一个煌煌大世,有苍生圣人布道,有泱泱列国问鼎,有江湖匹夫仗剑,有庙堂公卿纵横,将军百战沙场染血,倚门女子青丝成霜,苍天之上有仙人垂钓,匹夫一怒扛起天道。。。。。。
  • 我的武功无限升级

    我的武功无限升级

    一个无名小和尚,意外获得了无限升级的系统。叮!学会龙虎拳,升级升级升级,一拳轰碎了整座山。叮!学会飞檐走壁,升级升级升级,纵身一跃,嗯?我怎么飞起来了。叮!学会金钟罩,升级升级升级,你打我啊,有能耐你打啊,打得动吗?叮!学会降龙十八掌,这厉害了,从此无敌天下……
  • 变身不止萌萌哒

    变身不止萌萌哒

    世间似海你我终其一生游荡其中,向着远方航行,相互之间的牵绊或许仅有一条缆绳。
  • 恋上俏主厨

    恋上俏主厨

    想做名厨,你有什么资本?天赋,我没看见!能力,你确定有吗?不过看在你是我前未婚妻,如果你愿意考虑用你自己作为交换条件,我倒是可以推荐你去超级名厨那当个学徒,至于能不能成才,自然还是要看你的诚意!
  • 生活中的混事

    生活中的混事

    我从没想过会后悔,即使我是死刑犯,即使我即将被枪决,但是我不后悔,如果真的后悔,那就是该杀的人我还没杀完,该死的人还没有死....
  • 至尊毒后:庶女重生压三国

    至尊毒后:庶女重生压三国

    西蜀慕容大将军养女慕容倾城,重生在北齐慕容侍郎的一个庶女慕容倾城身上。在牢房中,受尽折磨。为了报复灭门的仇恨,慕容倾城依附于野心勃勃的楚三公子,成为他的一枚棋子,卧底与北齐皇宫。为了达到复仇的目的,慕容倾城一面周旋与楚三公子,一面寻找自己结盟的对象。一个边缘的皇四子—拓跋珪。慕容倾城一步步把拓跋珪扶上王位,成为北齐国的王妃,发起了对西蜀国的战争。阶梯下看仇人俯首,至尊毒后慕容倾城终如所愿报得大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