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33800000004

第4章 浅谈“书籍”

但我笃信这一点:在我们人生朝圣之旅中,一种美丽的神秘在我的心间不断聚集且繁衍。

怀着这种情怀去阅读的人,就会越发趋于去阅读一些主题深远、凝结智慧及美感的书籍,在看似老生常谈的思想中汲取新的思想与精髓。他们会更加注重书中所蕴含的温馨与高贵的情感,而不是文字的故意雕琢或者字词的苦心孤诣。

每次当我走进大学图书馆的时候,内心总是怀着一股寂凉与伤感之情。我在剑桥大学就读的时候,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大概是说一位乐于收集书籍的老师,总惯于在公共场合讲述他必须承受的种种。某天,他在某个礼堂上痛斥图书馆那庞大的体积。“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处置我拥有的书籍。”他眼里满怀慈悲与同情地望着四周。“为什么不去阅读它们呢?”一位持反对意见的同事提出尖锐的反问。其实,若是当时在现场的话,我想自己也会提出同样的疑问。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图书馆的确有不少藏书,正如D.G.罗塞蒂[8]曾谈到他的童年时期父亲拥有丰富的藏书量时说的那样,“许多书籍是不适合阅读的”。现在,图书馆的许多书籍面临着相似的情形。不可否认,大学图书馆的书籍皆是有益于身心的。一排排体积庞大与形状不一的卷帙。而书的背面如太阳烤焦一般,失去光泽的装饰,黯淡的镀金,这些都是怎样的书呢?这些都是那些旧版本的经典书籍或是充满争议性的神学卷宗,还有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籍、地形学的专著以及那些一听名字就让人感到厌烦的哲学家的著作,一捆捆的小册子,就像当年这里曾被柴火光顾过,在多年之后积淀下的灰烬。顺手取下一本书,封面看上去还是蛮怡眼的,有一种古物散发出来的特有古香。在浏览粗糙凸凹的书页的时候,会有轻微的“噼啪”声响。一些制作精良的书还是让人觉得很舒适的,一种怡然的感觉不禁生发。但它们能带给人们什么启示呢?唉,真的很少啊!人们不得不承认这点:若是说这里可以提供许多有用知识的话,这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这些书籍蕴含的知识营养是这样的少,以致后代学者只能从中吮吸少得可怜的精华。人们对其中的错误进行纠正,然后取而代之。传递的知识种子,有时甚至要进行一番筛选。前人的谬误需要耐心的解释,这是不断推进知识进步的必经之道。而现在这种知识已被塞进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远离人们的视野。

现在即便在这里,一想到在某个角落里还有一些不为世人所知的且尚未被发掘的知识珍宝存在,我就稍感欣慰。在这样的图书馆里,过去几个世纪的岁月里,一个个书架上陈列着制作粗糙的书卷。而这些书页上充斥着既让人好奇又让人无法理解的“密码”。至于这些所谓的“密码”,没什么人会去注意,也没有人试图去揭开在这些“密码”里面所蕴含的秘密。终于有一天,一位好奇心极强的学生在悠闲地翻着这些书卷的时候,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破译这些密码。历经千辛万苦、千回百转的曲折之后,终于达成了自己的目标。结果发现这些书页是某位著名学者的私人日记,这为我们对过去一个年代的社会状况的研究投下了一线曙光。在日记里,我们可以看到人性最为纯朴与真诚的一面。

但在那个印刷技术还不成熟、纸质粗糙的年代里,每天都有难以计数的文学著作涌进图书馆。而这一历史悠久、规模不大的图书馆的实际功用就所剩无几了,只不过是被当作书籍存放的一个地方或是储藏室而已。在那个书籍稀少与价格昂贵的时代,只有很少人才有属于自己的图书馆。讲演者所具备的知识并不为世人所共享,而笔记仍需要耗时地手抄,然后相互传阅。在当时,掌握知识的一大乐趣就是自认为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秘密。某位资深的基督教主教说过,学习古希腊语有三大好处:其一,就是可让人们原汁原味地品读救世主所说的语言;其二,可以让你藐视一下那些看不懂原版书籍的人;其三,可以获得某种报酬。这一说法散发的芳香是多么的浓厚啊!第一个好处也许是有失偏颇的,第二个好处则非基督教的本义,第三个好处则是驱使所有专业人士不断锤炼自己的一个重要诱因。

其实,除了校长或牧师之外,对于其他人而言,了解古希腊文并不具有同样明显的商业价值。在今天这个年代,知识在一个更加普遍的范围内传播,人们接受的门槛也变得更低。知识不再是一个秘密,看上去不再那么具有价值,在人们眼中反而是一个可怕的东西,而掌握知识的人不再那么受人尊敬或是推崇。相反,一位知识渊博之人被视为是无趣的。那些“老古董”的书籍只不过是一些图文并茂的畅销小说的陪衬。谁不认识那个荒唐透顶的老头儿,满头银发,头上顶着丝绒的无边草帽,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坐在橡树底下的凳子上阅读一本“古董”书。而到最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被证实是一个内心装满秘密与恐怖邪念的恶棍。时至今天,没有人再去翻看这些“老古董”了,因为所有值得重印的书籍或是以往许多并不值得翻印的书籍,在重版之时,都会以一种适合读者阅读的语言去刊印,若不是以英语的话,至少也要用德语。

因此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大学里面这些图书馆少人问津了。这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但又是没有办法的事。我希望图书馆能发挥更大的用处,因为这么富于价值的古籍,不论在任何年代,都是一笔宝贵与让人称道的遗产。这些古籍上的皮革在历经岁月的积淀之后散发出温馨的芳香,这实在是一件很微妙的事。若是图书馆再不更新的话,我们今天的图书馆甚至不是一个适合工作的地方,因为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书籍及阅读桌。这就引出了一个大难题,那就是如何处置那些“老书”呢?因为没人存心去毁坏它们。

对于图书馆来说,最好的出路也许不是购进新书,而是应以一个俱乐部的形式,将这些书在一个流动的图书馆流通,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新书放在书架上。但另一方面,在大学里,人们好像没什么时间去作一些通识阅读。随着人生岁月的不断推进,每个人的职责都变得越来越明确,都越发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这实在也是一个大问题。因此,一个富有教养与心智开明的人又有什么职责要去通读呢?我个人认为,当一个人年龄越大,所读的书就会变得越少。要想时刻跟上大量出版的文学书籍,这是不可能的事。有时,我们会发现,即便是紧跟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一两门学科都显得极缺时间。我想,每个人都有义务去阅读一些著名人物的传记,这样,我们就可了解当代的脉搏,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世界。新出版的小说、以新体裁写成的诗歌、新出版的游记,这些都是很难一一去精读的。在这里,我必须坦诚一点,随着年岁的增长,要开始认真去阅读某本新出版的小说,让自己与书中陌生的情景相熟知,或者努力尝试把一群面孔新鲜的人物形象嵌入脑海之中,这是一件何其困难的事情啊!但我仍然偏爱一两个作家的小说,而对新体裁诗歌的阅读则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至于游记,这些作品几乎都是以一种新闻纪实的方式来写成的,其中内容包括作者在路边餐馆就餐时的菜单,还有他们与一些虽含蓄但没有修养之人对话的记录。他们在书中夹杂着许多图片,但图片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书中还有一些身穿奇形异状衣服的自鸣得意之人,穿着棉布在参加模仿游戏。读者们不禁会觉得这实在是肤浅与缺乏真实的。只需想象一下,一个外国新闻记者到某所大学参观,在某个食堂吃完午饭,然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去几间著名学府,钻进有轨电车,穿过大街,在足球场上走马观花,紧接着就采访该镇的议会议员,然后又采访副镇长——这样的一些报道于我们读者何益之有?作者看到了这个地方平凡的生活面貌、人们的兴趣爱好,或是其建筑风格吗?而那些值得阅读的游记的作者,都会故意在某地住下来,与当地居民展开真实的交流,透过沿途表面的风景与建筑,探寻其中的秘密,再与读者分享。

我希望看到有更多质量上乘的文学作品面世,希望能有包罗万象的作品,还希望看到出现一些启人心智的专业人士,他们的职责就是负责阅读这些出版的书籍,让其专注于自己的本分,写下他们的评论,切忌跋扈地无谓挑剔,而是要独立于书本之外;拥有自己的见解,向读者介绍该如何阅读,不是代替读者去阅读,而是要让读者们免读一些表面看上去不错但实质内容却不值一提的书。一般而言,很多文学评论家不是囫囵吞枣式地对一本书做出评论,就是远远落后于此。因此,文学评论最重要的一点是,评论家在经过深思熟虑与谨慎思考之后,及时地向读者介绍如何去分辨这些书籍。

我想,当一个人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他就可名正言顺地读少点书。他可以偶尔重翻一下以往那些富于悠闲情趣的书籍,书中有许多他所熟知的人物,重新品味一下那历经久远年代的言论,玩味一下相似的情景。其实,一个人可能更容易冥想自己的人生经历,更喜欢独自出去溜达,品味自己人生的种种,淡然静观眼前发生的一切,看透世上的喧嚣繁华。当一个人年岁渐增,死亡日趋迫近之时,他之前应该积累下许多可以让他回味的东西。毕竟,阅读本身并非一种美德,只是消遣时光的一种方式而已;而谈话则是另一种消遣方式,观察事物则又是另一种途径。培根说过,阅读可让人充实。若是这样的话,我不禁觉得,许多人在不惑之年的时候就已经要饱满得溢出了。而在之后的岁月里,他们只能把多余的知识倒进原本负荷过重的花瓶之中,看着慢慢溢出的知识,在一旁无能为力地痛哭流涕。

当人的大脑日渐僵化之时,我们需要明白一点:阅读的真谛到底是什么?我斗胆这样说,这绝不是人们常说的所谓的追求知识。当然,如果某人是位专业教师或是专职作家,他们必须要为其本职去阅读,正如珊瑚虫必须通过吃才能分泌出为其自身制造避难所的物质。但我要谈论的并非属于专业范畴,而是一种通识阅读。我认为,阅读约莫有三种动机:其一,就是人们纯粹为了自己的兴趣去阅读,正如人需要吃饭、睡觉、运动一样,其动机很简单,只是因为自己喜欢而已。这也许是解释这种对阅读痴迷最好的一个原因了,这也是消遣时间的一种不错方式。它让人在阅读中忘记自我,这是很棒的一种体验。当然,这其中不乏过度阅读的人,这些人就是我们常称为“书呆子”或是“啃书者”,正如某人成瘾于鸦片一样无法自拔。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去拜访一位老朋友,他在英国偏僻的乡村当一位普通的牧师,没有结婚,生活也算是富裕的。他并不乐于运动或是园艺,对于一般的社交活动也没多大的兴趣。他最大的兴趣就是跑到伦敦图书馆那里借书,也还经常到自己所在的小镇的图书馆借书,而他自己也买了不少书籍。我常常在想,这个家伙每天大概至少花掉十个小时在阅读上。就我的观察,他看书的兴趣很广泛,几乎什么类型的书都爱看,旧书、新书一网打尽,无所遗漏。他有着超乎常人的记忆力,可谓过目成诵。所以,他几乎不需要对同一本书看两次。若是他住在大学校园里,他将成为一位很有用的人。若是某人想知道某本书在具体哪个书架上,只需让他脑筋一动就行了。他可以就许多领域列出一大堆的权威,但在他所在的乡村教区里,他却被人们彻底地遗忘了。他没什么演讲的才能,也是一位很糟糕的谈话对象。他的谈话主题总是围绕着别人最近是否有阅读过某本现代小说;若是他发现你没有读过,马上就会以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冗长的方式,滔滔不绝地给你讲一下该书的情节轮廓。其实,别人也根本无从理解他所说的一切。在文学书籍方面,他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偏好,而相对的喜好就是阅读那些新出炉的书。在假日的时候,他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到伦敦,从书商那里买上几本书。必须要坦白一点,上面所述的这个例子是很极端的。有时,我不禁会想,若是他只专注于去数一下自己读过书籍的字数,这也是善莫大焉。但不管怎样,他对阅读极感兴趣,并且乐此不疲,也算是一位知足常乐之人吧!

其二就是为了寻求知识而去阅读的类型,这种动机就无须赘述了。这一种阅读的动机就是希望让自己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让自己了解文学存在的美感,让自己通晓知识与思想嬗变及其发展趋势,了解从前的历史及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伟大人物,从而不让自己受制于别人吹嘘的一些理论。这可让自己获得一个宽广且深远的视野,改正自己以往的一些偏见。大凡持这种动机去阅读的人们都会有这种感觉,那就是当他们对某一领域产生兴趣之后,就希望自己能够全然明白一些关乎心灵的奥妙。与此同时,他们也会想去了解其他思想领域。他可能对一个自己不是很熟悉的领域产生兴趣,盼望能聆听别人的观点;甚至希望自己在对某个领域全然不懂的情况下,问一些稍有深度的问题。这种类型的人,若是他们能够对一些提出模糊观点的人放下蔑视——提出模糊观点的人常被在这些领域有明确且清晰观点的人所鄙视——将让他成为一个很优秀的谈话者。别人与他交谈就会既催人振奋又富有教益。与他的谈话仿佛开启了通往思想宝库大门或是穿过一条知识走廊。而那些掌握零碎知识的人则更愿意待在舒适的家里,不愿外出。但最为重要的是,这类谈话一定是自然且富有吸引力的,而不应是专业与学究式的。有些很少光顾大学的人常常会认为,那些埋头于学术研究的人都是让人望而生畏的,认为他们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觉得他们可能随时会对一些非专业人士的一知半解的观点给予不留情面的纠正。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学里的确还是存在这种类型的学者,正如在其他的一些领域里,同样会有严苛的专家。这些专家不齿于普通人那种肤浅与带有浪漫性质的观点。但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在大学里,这种专家是很罕见的。我想,更为常见的是那些既有非凡学术成就,又有真诚的谦卑之心及宽广胸怀的学者。对此一个很简单的解释就是,在大学里,一位博学的学者能看到学海的无涯与广博,又能很清楚自己在知识海洋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我个人憎恨的是那种迂腐的学究式的谈话。书籍上蕴含的知识应能让人们在说话的时候谦恭有礼,稍微运用一些典故。人们在谈话中可以无意间谈到某一本书,但不应学究式地去作深入的讨论。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人们的谈话基本上都是文明、有礼的。而这些谈话之所以不能普遍的唯一原因是,在大学里,专业知识的需求是巨大的,即便是很广博与细致的学者也没有时间随心所欲地去进行通识阅读。

接下来,我想谈谈第三种动机。因为我想不到更好的字眼表达,就暂且将其称为出于伦理道德的动机而读书。乍听上去,好像我是建议大家都去读一些高雅或是励志类型的书籍,但这绝非我的本意。我对此有一个强烈的信念,并且认为我说的出于伦理道德的动机,就是阅读的唯一的最高境界。在思忖着如何用更好的字眼来阐述这种微妙却又很隐约的思想,着实让我绞尽脑汁。但我笃信这一点:在我们人生朝圣之旅中,一种美丽的神秘在我的心间不断聚集且繁衍。我明白许多人为什么会觉得这个世界是沉闷无聊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约莫都会有如此这般的感慨——一些人认为活于斯世是很有趣的,很惊奇的,而有些则认为生活全然是其乐无穷的。在我看来,那些认为生活全然是其乐无穷之人,通常都是性格坚强、富于粗犷本色及健康自然天性的人。这些人觉得成功是值得憧憬的,而入口的食物则是易于消化的;他们不会因为别人而让自己焦头烂额,而是达观自信地走自己的路。他们对痛苦或是悲伤之事视而不见,想方设法从物质的享受中获得最大的乐趣。

怀着谦卑的心,我可以坦诚地说,这样的人生是属于最可悲的失败人生。只有在挪亚时代[9]的人们才会过着这种生活!在这样的生活里,无法结出任何富于智慧、实用或者美好的结晶。在他们撒手人寰的时候,除了他们有生之年吃下了不少食物之外,什么也没留下,这就好比壁虱钻在奶酪里,最后只留下一大堆腐烂的分解物。

至于人生为什么是交织着痛苦与悲哀,我也不得而知。但在潜意识里,我会这样想,也许人生本应就是这个模样的。在我看来,所有如颜色艳丽与散发芳香的花朵般的性格或思想,都是饱浸艰辛的泪水后凝结的。而让世人最为感伤的一大神秘所在就是死亡。它让我们不复存在于这个尘世,让我们所有的希望与梦想灰飞烟灭,割断我们与至亲的纽带。当我们越发趋近这个终点的时候,心中就会顿生一股庄穆与敬畏之感。

我绝不是说,我们应去自寻悲伤。但换个角度来看,幸福本身就包含着某些灰暗面的,那些把灰暗面都算进去的幸福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找寻的幸福。我们应该直面它们,在它们那黯淡的眸子、僵硬的嘴唇里读懂其深藏的奥妙,与它们同在,直到在它们身边旁若无事,内心安详平静。

这是任何富有思想之人都希冀与盼望的一种情怀。在这种情怀下,阅读不再成为寻求知识或是感官愉悦的行为,而是成为探求智慧、真理与情感之途。现在,我越发觉得,自己的周围存在许多深不可测的奥秘、大自然的种种现象。科学的发现探索——在电学、化学反应、病理、遗传影响等方面的探索——不应在人们的视线上拉下一层帷幕,让问题的本质看上去更为复杂朦胧,古怪隐约。所有这些都应为我们的生活与健康服务。所有难解与不可思议的疑问都是大自然的原动力。

但细细思忖,仍有很多诸如此类让人震惊的事情——譬如人与人之间亲密的现象、人类的情感、心理或者精神层面上的一些概念,比如对美感、爱慕以及正义等心理情感的研究,看上去这些才是我们应该更为关注的。对人类而言,还有许多无从探求的诸多规律有待研究,这对我们人类自身幸福的关系更为重要。几个世纪已然流逝,但在这些方面的研究似乎仍没有起步。

在面对人生的悲伤、希望、诱惑抑或苦难从四面八方袭来的时候,带着这种情怀,阅读俨然成为追索人类情感的一条耐心之路。人们想知道诸如纯真、睿智以及高尚的天性对于这个问题有何影响。人们想让美感——这一所有感官愉悦中最具神性的感觉——沉潜于心灵之中。人们想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思想与希望、憧憬与愿望。在人类精神的伟力引导下,定能挣脱苦痛与死亡的荫翳。

因此,我要说,怀着这种情怀去阅读,你将不再孜孜于寻求具体的某个知识点或是某一明确目标,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精神获得充足的营养与慰藉。于是思想进入了某个领域,在那里,想象比知识更为重要,模糊的期盼比具体的明确更为重要,希望比满足更为重要。随着此路行进的精神必能了解此种幸福的秘密所在。因为,我们所追求的是简朴与勇气,真诚与善意。我们对物质的欲望或是自己心中卑微的欲念都会越发反感,心中越发希望获得平静与沉思。在这种情感之下,智慧之语如甜蜜的丧钟在灵魂响漾,诗人的梦想好像在某个神迷渺远的森林里安躺,而歌声则在夜幕降临之时传出,漂洋缓渡,传到耳畔。无人知道是什么乐器在弹奏,谁在轻拨琴弦,谁在轻启朱唇。但我知道,这其中必定是夹杂着悲伤或是高尚之事,让其能够将梦境化为一曲甜蜜的谐音。这种情怀不会在生活苦累之时、友好交往或是深深爱慕中遁逃的,而是让我能怀着一种全新与雀跃的激情重返人生的舞台,怀揣着辨明美好事物的真正内涵与思想,带着客观的心绪,无畏的希望以及明智的人生蓝图。这种情怀让我们更加宽以待人,在顽固执拗或者成见面前,耐心静候,让我们趋向行为正直、语言坦诚、举止优雅、怜悯弱者、温暖孤寂之人,对一切高尚、沉着及热情深怀敬意。

怀着这种情怀去阅读的人,就会越发趋于去阅读一些主题深远、凝结智慧及美感的书籍,在看似老生常谈的思想中汲取新的思想与精髓。他们会更加注重书中所蕴含的温馨与高贵的情感,而不是文字的故意雕琢或是字词的苦心孤诣。他们会越来越注重那些直抵灵魂的书籍,而非那些刺激耳朵与心灵的书籍。他们会明白,书籍正是凭借其蕴含的智慧、力量及高尚,才让它们在人类心灵深处扎下根,而不是靠那些灵巧短句或是让人眼花缭乱的多彩颜色。这样一颗充实的心灵也许对某些事情了解不深,也不会用什么似是而非的悖论或者诙谐之语来妆饰自己,但这却是充满同情、希望、温柔以及欢乐的。

不经意间,我的思绪将我带离大学图书馆很远了。在这里,旧书带着的哀伤仍在书架上散发着,就好像年老的狗在空空的大街上闲荡,不明白为什么没人愿意带它到处遛遛。这些浸满了原作者辛勤汗水的巨著,在缓慢流淌的时光中静静期盼着。但我敢肯定一点,阅读这些书籍会给人带来许多乐趣。老一辈的学者曾清醒地从书架取下这些书,然后心情愉悦地坐下来静读。听着墙上的挂钟在叮当作响,亲切地报着时间,也许他会不觉地回望一下。但这些古书的性情都是极为温善的,是一位难得的伴侣。日子一天一天地流逝,阳光环照了庭院一遍,些许阳光还偷偷钻进了一间人迹罕至的房间。快乐的生活就这样拖着轻快地脚步缓缓流走,心中常怀年少时的激荡。也许,古书为我们所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让我们心中装着惆怅而又温柔的思绪对过往进行一次深情的回眸——这对那些在被世人遗忘的时光中奋笔疾书写就这些书籍的作者们也算是某种慰藉吧!直到他们困倦与干瘪的手缓缓放下那支熟悉的笔,然后任由书稿在静默无声的岁月中化为灰烬。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金瓶梅》十二讲

    大家小书:《金瓶梅》十二讲

    成书于明代的《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社会世情小说。它以史书为依托,借小说《水浒传》中描写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把故事引申开来,写的完全是市井平民生活,通过写西门庆的一个家庭来反映社会的黑暗腐败,开创了我国小说史上的先例。本书从美学角度剖析金瓶梅,从破题入手,将一位位书中人物的性情、命运发展详细解说。引领读者认识一个更真实的《金瓶梅》。
  • 一日美好一日新

    一日美好一日新

    本书收录了尤今老师对于生活的诸多感悟,她将自己对人生、世界、爱情、友情的诸多想法凝聚于文字,写成一篇篇优美文章,鼓励大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领略生活中的诸多美好。
  • 萧红经典必读:生死场

    萧红经典必读:生死场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生死场:萧红经典必读》是萧红一部传世的经典名篇,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这种对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时代的绝大部分作家。鲁迅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此外,《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生死场:萧红经典必读》还收录了萧红的其他中短篇小说,散文作品。
  • 春华秋实:广交会迎来百届庆典

    春华秋实:广交会迎来百届庆典

    本书分为百届庆典、辉煌历史、交易平台三部分,内容包括:举行百届筹备工作会议、新中国开始举办广交会、信息化使广交会更精彩、中国工艺品创造无限商机等。
  •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本书从立德、立身、立业三方面下笔,对《围炉夜话》原著中的200多条富含人生哲理和行为标准的言辞进行精编精译。虽然都是三言两语,结构层次也没有那么清晰明了,但可谓“立片言而居要”,内涵极为深刻,贯穿首尾的思想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另外,该书还把鞭挞、指导、讽刺、劝勉等多种情感熔于一炉,用精妙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让人读来回味无穷,获益匪浅。《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有名文学品评著作,它针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等分段作评价议论。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
热门推荐
  • 藏在四叶草里的爱

    藏在四叶草里的爱

    相守十年,他们彼此从未忘记,再次相遇丘比特之星是否会再次眷恋她们,种种误会是否会让他们从此分道扬镳,小小的四叶草又会扭转怎样的结局?让我们走进故事走进人物用心灵体会藏在四叶草里的爱、、、
  • 黄泉路之寻墨

    黄泉路之寻墨

    她说过,只要她活着,那就不会让他死,为了他,她可以连命都不要。他说过,她是他的整个世界,没有她的世界没有任何意义。
  • 访神记之雪都乱

    访神记之雪都乱

    雪国是一个安定繁荣的国度,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与世无争。然而,五千年前出现过一次的“天降红雪”灾难,给雪国人留下了沉痛的记忆。幸好出现了一个盖世英雄罗西。雪国人民在罗西的带领下,与恶魔战斗,终于取得胜利。但是,上天却没有轻易放过雪国。与五千年前一样,“红雪”又一次降临了雪国。而这一次,罗西已经不在了,还有谁可以带领雪国人民走出灾难呢?人群中又将出现一位怎样的盖世英雄?一个名叫秦天的年轻人,经历家庭巨变,发誓报仇雪恨,最后毅然走上救世征途。在这一路上,他打开了新的视野,学到了新的技能,结识了新的朋友,也经历了新的苦难,最终,他能否成为万众期待的盖世英雄?让我们拭目以待…
  • 乱世魔爆

    乱世魔爆

    这是一个被欺骗一生的人,这是一个压迫整个世界万古的人,因为她,他不愿放弃一丝希望,也因为她,他成为这个时代,乃至下下个时代的霸主,可那都换不回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娱乐圈之兴许之年

    娱乐圈之兴许之年

    很多时候的我们都是幸运的,能够拥有如此知己的朋友,拥有相濡以沫的爱人,还有一直爱惜自己的亲人,这一切。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UNIQ在这里等着你们的加入
  • 莫道逍遥

    莫道逍遥

    红尘凡种欲问天,九死一生自成仙。登峰嗟叹沧澜变,自古逍遥是人间。
  • 快穿之冬日暖阳祭

    快穿之冬日暖阳祭

    [春日幻想语,冬日暖阳祭]她金恩妍怎么都不会想到,只不过是去买台新手机好好奖励一下勤奋学习的自己,竟然成为了被抽中免费试用高科技的幸运儿?虽然妈妈说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会砸死人……但我金恩妍是那种能被馅饼砸死的人吗!时空穿梭机,我来了!帅哥们,我来了!
  • 夜客行

    夜客行

    这是属于一场明朝武林的故事。一代至尊,锦衣玉行。别人都称我是名门正派,说我们是赫赫有名的江湖豪侠。谁又能看见武林的阴暗面。他们最后因为一件衣服把我定位成魔,既然我已成魔,那我就要以魔证道,以青锋剑销去万里河山的耀芒,用七尺之身证天地大道!我就是我,夜天子,花沙!
  • 重生之古魔修罗

    重生之古魔修罗

    “重生?在我修罗王看来,又何必需要阎罗殿转世……神州浩土,我来了。”血祭肉身,吸取元气,吞噬魂魄。且看重生后的无名小辈,从正派的叛逆,而后入魔。一步步从一个普通盛年成为与各大魔王巨枭。他的野心早已超出了三界世俗的全力,他力量早已震撼到大荒的每一个角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甚至敢利用天地神魔,即使是创始主神也不被他所敬畏。因为在他的眼里,天地万物任何生命都不比神卑微半点。“什么魔王出世,洪荒大灾。什么神与魔之间的争斗,统统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竟然高高在上的神想用力量来约束我?那么……就让我来逆天吧!改变这个腐朽而又堕落的三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