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23900000004

第4章 吴子兵法

图国[69]第一

【原文】

吴起儒服[70],以兵机见魏文侯。文侯曰:“寡人不好军旅[71]之事。”起曰:“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今君四时使斩离皮革,掩以朱漆,画以丹青,烁以犀象[72]。冬日衣之则不温,夏日衣之则不凉;以长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革车奄户,缦轮笼毂[73],观之于目则不丽,乘之于田则不轻,不识主君安用此也?若以备进战退守,而不求能用者,譬犹伏鸡之搏狸,乳犬之犯虎,虽有斗心,随之死矣。昔承桑氏[74]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国;有扈氏[75]之君,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故当敌而不进,无逮于义矣;僵尸而哀之,无逮于仁矣。”

于是文侯身自布席,夫人捧觞,醮吴起于庙,立为大将,守西河。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76]。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吴子曰:“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77]而亲万民。有四不和: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不敢信其私。谋必告于祖庙,启于元龟[78],参之天时,吉乃后举。民知君之爱其命,惜其死,若此之至,而与之临难,则士以尽死为荣、退生为辱矣。”

吴子曰:“夫道者,所以反本复始;义者,所以行事主动;谋者,所以违害就利;要者,所以保业守成。若行不合道,举不合义,而处大居贵,患必及之。是以圣人绥之以道,理之以义,动之以礼,抚之以仁。此四德者,修之则兴,废之则衰,故成汤讨桀,而夏民喜悦;周武伐纣,而殷人不非。举顺天人,故能然矣。”

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然战胜易,守胜难。故曰: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是以数胜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

吴子曰:“凡兵者之所以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其名又有五:一曰义兵,二曰疆(同强)兵,三曰刚兵,四曰暴兵,五曰逆兵。禁暴救乱,曰义;恃众以伐,曰强;因怒兴师,曰刚;弃礼贪利,曰暴,国乱人疲,举事动众,曰逆。五者之数,各有其道,义必以礼服,强必以谦服,刚必以辞服,暴必以诈服,逆必以权服。”

武侯(文侯之子)问曰:“愿闻治兵、料人、固国之道。”起对曰:“古之明王,必谨君臣之礼,饰上下之仪,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募良材,以备不虞。昔齐桓募士五万,以霸诸侯;晋文召为前行四万,以获其志;秦缪置陷陈三万,以服邻敌。故强国之君,必料其民。民有胆勇气力者,聚为一卒;乐以进战效力,以显其忠勇者,聚为一卒;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王臣失位而欲见功于上者,聚为一卒。弃城去守,欲除其丑者,聚为一卒[79];此五者,军之练锐[80]也。有此三千人,内出可以决围,外入可以屠城[81]矣。”

武侯问曰:“愿闻阵必定、守必固、战必胜之道。”

起对曰:“立见且可,岂直闻乎?君能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则阵已定矣;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则守已固矣;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

武侯尝谋事,群臣莫能及,罢朝而有喜色。起进曰:“昔楚庄王[82]尝谋事,群臣莫能及,罢朝而有忧色。申公问曰:‘君有忧色何也?’曰:‘寡人闻之,世不绝圣,国不乏贤;能得其师者王,能得其友者霸。今寡人不才,而群臣莫及者,楚国其殆矣!’此楚庄王之所忧,而君说之,臣窃惧矣!”于是武侯有惭色。

【译文】

吴起穿着儒士的服装,准备拜见魏文侯进说治兵用兵的事情。文侯说:“我这个人对于军旅方面的事情不大感兴趣。”吴起答道:“臣凭着从外表看到的来测度隐藏(在心里)的,凭着已经过去的来考察未来的,主君(口里)所说的与心里所想的怎么不一致呢?现在君王派人按四时节令来斩剥(各种野兽的)皮革,用朱漆涂在上面,描绘各种色彩,又画上犀象的形状。(这些东西)冬天穿起来不暖和,夏天穿起来也不凉爽;制造二丈四尺的长戟,一丈二尺的短戟;用皮革包车,掩饰车门,裹遮轮轴,这东西看起来并不漂亮,乘它打猎又不轻便。我不知道主君您怎么用这些东西?如果准备拿它们做(战争中)进攻和防守用,而又不选择善于运用它们的人,那就像带小鸡的母鸡去和狸猫搏斗,哺乳小犬的母犬去进攻老虎一样,虽然有拼命的决心,但随着来的只能是死亡。古时承桑氏的君主,因为只知修文德而废弃了武备,所以他的国家被人所灭;有扈氏的君主,又因为倚仗人多而逞勇,也丢掉了国家和政权。贤明的君主鉴于这些教训,一定要内修文德而外治武备。当大敌逼来,应进而不进,就没有抓住义的要领;(战败了)人死了再抚尸哀伤,也配不上谈仁的问题。”因为这一篇道理,魏文侯就亲自设席,夫人捧杯,为吴起在祖庙里举行祭神的礼仪,任吴起为大将,防守西河。吴起与诸侯大战76次,全胜64次,其余都战和了。魏国向四面扩展土地,开拓近千里,都是吴起的功劳。

吴起说:“古时想要把国家治理富强的,一定要先教诲各姓贵族,亲爱老百姓。有四项不和(的因素):国内不和,不可以出军;军内不和,不可以出阵;阵内不和,不可以临敌;临敌不和,不可以决战。所以,有道德的君主,在将要动用老百姓的时候,先要搞好团结而后才发起大事,不敢只信自己人。凡有所谋,一定要祭告于祖庙,启示于庙中所藏的大龟,再参照天时,都表示是吉祥后才能行动。老百姓知道国君爱惜他们的生命,珍惜他们的死亡到了这种程度,当共赴国难时,士兵就会以拼死为光荣,退却苟生为耻辱了。”

吴起说:“道这个东西,能使人恢复本来面目;义这个东西,能使人成事绩效;谋这个东西,能使人消灾获利;要领这个东西,能使人保持业绩,守护成果。如果行为不合于道,举止不合于义,而又居高位显爵,灾祸必然降临到他身上。所以圣人要用道来教育百姓,用义来治理,用礼来感动,用仁来安抚。这四种德性,能实行的就兴盛,废弛的就衰败。正因为这样,成汤讨伐夏桀,夏的老百姓反而喜悦;武王讨伐商纣,殷的人民反不以为不对,行为顺天应人,才会这样。”

吴起说:“凡管理国家、治理军队必定要用礼来教诲,用义来激励,使他们(百姓和军队)懂得耻辱。人懂得耻辱,大的方面足以进攻,小的方面足以守国。当然,进攻取得胜利比较容易,防守要取得胜利就比较困难。所以说:天下进攻的国家,胜利五次的是灾祸,胜利四次的是积弊,胜利三次的是霸,胜利两次的是王,胜利一次的是皇帝。因为胜利多而得天下的很少,失天下的倒很多。”

吴起说:“大凡战争发起的原因不外五种:一是争名位,二是争利益,三是因为积恨深,四是发生内乱,五是因为饥荒。在起兵的含义上又有五种:一称义兵,二称强兵,三称刚兵,四称暴兵,五称逆兵。凡禁止暴虐或救助灾乱的就称之为义兵;凡恃强凌弱的,就称之为强兵;凡动一时之气而大逞干戈的,就称为刚兵;废弃礼义、贪图私利的,就称为暴兵;国家混乱、人民疲惫仍要兴师动众的,就称为逆兵。对这五种兵,各有应付的办法。如果是义兵,就必须用礼来折服它;如果是强兵,就必须用谦来折服它;如果是刚兵,就必须用辞来折服它;如果是暴兵,就必须用诈来折服它;如果是逆兵,就必须用权来折服它。”

魏武侯道:“愿听你讲述如何治军、如何估量人才、如何巩固国家的道理。”吴起答:“古时的贤君,必定都要谨守君臣之间的礼节,修饰贵贱之间的仪规,使百官和人民都安顺团结,顺应习俗而教化。更要简选征募优良人才,以防备不虑之事变。以前,齐桓公曾征募士卒五万,因此而称霸诸侯;晋文公征募“前行”四万,因此而实现了他的志愿(称霸);秦缪公备有冲锋陷阵之士三万,折服了邻敌。所以强国的君主,一定要审量他的百姓。老百姓中有胆有勇有气力的,把他们编为一卒;有甘愿进攻,效死力战以显示忠勇的,把他们编为一卒;有善于爬高跳跃、机灵善跑的,把他们编为一卒;有当大官丢掉职位而想建功于国的,编为一卒;有丢掉了防守的城池而被战败,想洗刷耻辱的,编为一卒。这五卒乃是全军精练的锋锐。有了这样的三千人,(打起仗来)从内就可以冲破包围,从外就可以攻克城池了。”

魏武侯问吴起说:“愿听你讲述布阵必安稳,防守必牢固,进攻必胜利的道理。”吴起答道:“(让您)马上见到都可以,岂止听一听呢?您能使贤明的人居高位,不肖的人居低位,阵就安稳了;老百姓能安居乐业,敬爱他们的长官,防守就坚固了;各大官姓都以自己国君的一切为正确,以邻国的一切为不正确,那么进攻就已经胜利了。”

魏武侯曾与群臣议事,众大臣的才能都不如他,散朝以后,他不免面带得意之色。吴起对他说:“过去楚庄王也曾和群臣议事,大家都不如他,他在散朝以后面带忧虑不快之色。申公问他:‘君王为何面带忧色?’庄王说:‘我听说在这世界上根本不会没有圣人,在一个国家也根本不会没有贤人。能够得到(可以向之学习请教的)老师的,可成就王业;能得到(可以与之互相切磋研究的)朋友的,可以成就霸业。如果我这样缺乏才能,而群臣的才能还不如我,如此下去,楚国的前途就危险了。’(群臣不如君)这种现象是楚庄王所忧虑的事,而您却感到高兴,这样,我就感到忧惧了啊!”于是魏武侯脸上露出了羞愧之色。

【评述】

本篇讲述战争的政治谋划。取得战争胜利的条件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民心所向是胜利之本,上下同心是胜利的先决条件,战争的发动者必须慎战。

料敌[83]第二

【原文】

武侯谓吴起曰:“今秦胁吾西,楚带吾南,赵冲吾北,齐临吾东,燕绝吾后,韩居吾前,六国兵四守,势甚不便,忧此奈何?”起对曰:“夫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今君已戒,祸其远矣。臣请论六国之俗:夫齐阵重而不坚,秦阵散而自斗,楚阵整而不久,燕阵守而不走,三晋阵治而不用。夫齐性刚,其国富,君臣骄奢而简于细民,其政宽,而禄不均,一阵两心,前重后轻,故重而不坚。击此之道,必三分之,猎其左右,胁而从之,其阵可坏。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击此之道,必先示之以利而引去之;士贪于得,而离其将,乘乖猎散,设伏投机,其将可取。楚性弱,其地广,其政骚,其民疲,故整而不久。击此之道,袭乱其屯,先夺其气,轻进速退,弊而劳之,勿与争战,其军可败。燕性悫,其民慎,好勇义,寡诈谋,故守而不走。击此之道,触而迫之,陵而远之,弛而后之,则上疑而下惧,谨我车骑,必避之路,其将可虏。三晋者,中国也,其性和,其政平,其民疲于战,习于兵,轻其将,薄其禄,士无死志,故治而不用。击此之道,阻阵而压之,众来则拒之,去则追之,以倦其师,此其势也。

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84]之士,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搴旗取将,必有能者;若此之等,选而别之,爱而贵之,是谓军命。其有工用[85]五兵[86]、材力健疾、志在吞敌者,必加其爵列,可以决胜,厚其父母妻子,劝赏畏罚,此坚阵之士,可与持久。能审料此,可以击倍。”武侯曰:“善!”

吴子曰:“凡料敌有不卜而与之战者八:一曰疾风大寒,早兴寤迁,剖冰济水,不惮艰难;二曰盛夏炎热,晏兴无间,行驱饥渴,务于取远;三曰师即淹久,粮食无有,百姓怨怒,袄祥数起,上不能止;四曰军资既竭,薪刍既寡,天多阴雨,欲掠无所;五曰徒众不多,水地不利,人马疾疫,四邻不至;六曰道远日暮,士众劳惧,倦而未食,解甲而息;七曰将薄吏轻,士卒不固,三军数惊,师徒无助;八曰阵而未定,舍而未毕,行阪涉险[87],半隐半出。诸如此者,击之无疑。有不占而避之者六:一曰土地广大,人民富众;二曰上爱其下。惠施流布[88]。三曰赏信刑察,发必得时;四曰阵功居列,任贤使能;五曰师徒之众,兵甲之精;六曰四邻之助,大国之援。凡此不如敌人,避之勿疑。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

武侯问曰:“吾欲观敌之外,以知其内,察其进,以知其止,以定胜负,可得闻乎?”起对曰:“敌人之来,荡荡无虑[89];旌旗烦乱,人马数顾,一可击十,必使无措。诸侯未会,君臣未和,沟垒未成,禁令未施,三军匈匈,欲前不能,欲却不敢,以半击倍,百战不殆。”

武侯问敌必可击之道。起对曰:“用兵必须审敌虚实,而趋其危。敌人远来新至,行列未定,可击;既食未设备,可击;奔走可击;勤劳可击;未得地利,可击;失时不从,可击;涉长道,后行未息,可击;涉水半渡,可击;险道狭路,可击;旌旗乱动,可击;阵数移动,可击;将离士卒,可击;心怖可击。凡若此者,选锐冲之,分兵继之,急击勿疑。”

【译文】

魏武王对吴起说:“现在,秦国在西面威胁我国,楚国在南面包围我国,赵国在北面冲撞我国,齐国在东面临近我国,燕国断我后路,韩国居于我前方。这六国的军队从四面把我们包围起来,形势极为不利。我为此甚为忧虑,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吴起回答道:“要使国家长治久安,事先提高警觉是最重要的法宝。现在,您已警觉了,灾祸就离您远了。请您允许我分析一下六国情况:齐国军队很多但并不坚固,秦国军队分散而惯于自战,楚国军队整齐但不能持久,燕军善于防守但不善机动,三晋的军队虽然治理得较好但难于实际使用。齐国民性刚烈,国家充裕,君臣骄纵奢侈,而对平民百姓却不在意,政治比较宽厚,但俸禄不合理不平均,一军之内有两条心,重前轻后,因此虽然多但不坚固。打击这种军队的办法是:把它分成三段,攻击它的左右两侧,胁迫它撤退而跟踪追击,它的阵势就瓦解了。秦国民性好强,地形险要,政治苛严,赏罚有信。它的人民不尚谦让而尚械斗,所以习惯分散自战。打击这种军队的办法,一定要先显示一些便宜以引诱他们,士兵贪利,就要离开他们的将领。此时乘他们的弱点而猎取前后错落的散兵,采取预设埋伏和各种恰当的措施,就可以俘获他们的将领。楚国民性轻弱,他的地很大,但政令繁杂,人民疲惫。他的军队虽然整齐但不能持久。打击这种军队的办法是:突袭他的驻地,先动摇他的士气,轻进快退,使之疲惫劳困,而不(轻易)与他决战,就可以打败他。燕国民性诚朴,百姓拘谨但好义尚勇,缺少计谋,所以善于防守不善机动。打击这种军队的办法是:接触后压迫他,凌辱他,引他远行,追到他的后方袭扰他,他就会上疑下怕谨慎地走以为我车骑不走的道路,这样,他的将领就可以为我俘虏了。三晋(韩、赵二国)是中原国家,民性和顺,政治平平,百姓被战争所疲惫,对于兵事很熟悉,视轻他们的将领,俸禄也很微薄,士兵没有拼死的斗志,所以虽然治得有条有理,但实际上难于发挥效用。打击这种军队的办法是:用强大的兵力来恐压他,如果他前来就与他对阵,他离去就追击,使他疲倦。这就是三晋军队的情形。

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军之中一定有猛虎一样勇敢的人,力量大得扛鼎还觉得轻,腿脚敏捷得弛逐戎马尚不觉快,甚至拔敌旗擒敌将的也一定有。如有这类人物,要简选加以区别对待。爱惜和尊重他们,可说是军队的生命。对于那些善于使用各种兵器、身手健壮而又有生吞敌人决心的人,一定要进封他们的爵位等级。这样打仗时就可以取得胜利。要厚待他们的父母妻儿,劝之以赏,畏之以罚。这些都是可以巩固军队的人,是可以持久与共的。如能明确处理好这些问题,虽两倍于我的敌人也可将他击败。”魏武侯听了说:“很好。”

吴起说:“凡是研究敌人,(情形已明)而不需要在占卜吉凶就可以攻击的有八种情形:一是烈风和高寒时,或大清早就开始动作或夜晚还迁徙不定的,或正在破冰渡河不避艰难的;二是盛夏炎热之时,行动与休息没有调节,驱行饥渴,务求达到远的行程的;三是军队在外停留时间已久,粮食又完,百姓怨怒,祸征吉兆屡次掀起,上级也无法制止;四是军需已经完了,柴薪饲料已很少了,天气又多阴雨,想去抢夺也没有地方;五是部队不多,水源和地形均不利,人和马患疾病瘟疫,四邻国家也不来相助;六是道路遥远,日已黄昏,兵士疲劳,困倦不吃饭,卸下衣甲正在休息;七是将官能力薄弱,士卒精神不稳,全军屡起惊恐,也没有部队前来相助;八是虽已布阵但尚未安定,虽开始设营但尚未完毕,行进在山坡小径或涉渡险滩,一半已经出来一半尚在里面。诸如像这样的敌人要向他发起进攻是无疑的。还有不占卜就要避免与之作战的六种情况:第一是土地广大,人民富足而又众多;第二是君主爱护百姓,恩惠所施遍及各层;第三是赏功守信、刑罪明察且赏与刑能恰当其时;第四是依功定序,任用贤能;第五是军队数量众多,兵器和甲胄又很坚利;第六是得到四邻国家的帮助和大国的支援。凡这些方面我们不如敌人的,那就要毫不犹豫地避免(与之作战)。这就是说视情形可进就进,知道难以取胜就退。”

魏武侯问吴起说:“我想凭观察敌人外部的各种情形,就能知道他的内部情况,观察他的前进,就能知道他的停止,以决定胜负,可以让我听听这样的道理吗?”吴起答道:“来敌的模样如果是动摇的,又没有敌情观念,旗帜乱纷纷的,人员马匹在前进中不停地向后看,这样的情形我们以一攻十也会使他们手足无措。诸侯大会集时,君臣之间不和谐,防御的沟垒还没挖成,禁令都还未发布,整个军队喧哗不止,想进进不了,想撤又不敢撤。这时我们就是以半击倍,也能百战而不致有危险。”

魏武侯问一定能击破敌人的办法,吴起答道:“用兵必须审查敌人的虚实,而打击他们的薄弱之处。敌人远来刚到,军队一切安排尚未就绪的,可以攻击;已经吃完饭但还未进入战备的可以攻击;部队在奔驰狂走的可以攻击;正勤于劳务的可以攻击;没有得到地形之利的可以攻击;已经失去良机,无所适从的可以攻击;跋涉远路,走在后面没有得到休息的可以攻击;涉水过了一半的可以攻击;险道狭路之敌可以攻击;旌旗散乱动摇的可以攻击;阵势多次变动的可以攻击;将领离开了士卒的可以攻击;心里惶恐的可以攻击。凡遇这样的敌人,选择我精锐部队向他冲击,再部署兵力以继其后,迅速猛烈地攻击,不必迟疑。”

【评述】

本篇讲述对敌判断。料敌制胜是战争胜利的前提条件;居安思危、“先戒为宝”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奖优罚劣、扬长避短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方法;避实击虚、趋其所危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唯一战术。

治兵[90]第三

【原文】

武侯问曰:“用兵之道何先?”起对曰:“先明四轻、二重、一信。”曰:“何谓也?”对曰:“使地轻马,马轻车,车轻人,人轻战。明知险易,则地轻马;刍秣以时,则马轻车;膏锏[91]有余,则车轻人;锋锐甲坚,则人轻战。进有重赏,退有重刑,行之以信。审能达此,胜之主也。”

武侯问曰:“兵何以为胜?”起对曰:“以治为胜。”又问曰:“不在众乎?”对曰:“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所谓治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92],虽绝成阵,虽散成行;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

吴子曰:“凡行军之道,无犯进止之节,无失饮食之适,无绝人马之力。此三者所以任其上令;任其上令,则治之所由生也。若进止不度,饮食不适,马疲人倦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令;上令既废,以居则乱,以战则败。”

吴子曰:“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其善将者,如坐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受敌[93]可也。故曰: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吴子曰:“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圆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后之,分而合之,结而解之。每变皆习,乃授其兵。是谓将事。”

吴子曰:“教战之令,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94],智者为谋主[95]。乡里相比,什伍相保。一鼓整兵,二鼓习陈,三鼓趋食,四鼓严辨,五鼓就行。闻鼓声合,然后举旗。”

武侯问曰:“三军进止,岂有道乎?”起对曰:“无当天灶,无当龙头。天灶者,大谷之口;龙头者,大山之端。必左青龙[96],右白虎[97],前朱雀[98],后玄武[99]。招摇[100]在上,从事于下。将战之时,审候风所从来,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阵以待之。”

武侯问曰:“凡畜卒骑,岂有方乎?”起对曰:“夫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饥饱。冬则温厩,夏则凉庑[101]。刻剔毛鬣,谨落四下;戢其耳目,无令惊骇;习其驰逐,闲其进止;人马相亲,然后可使。车骑之具,鞍勒衔辔[102],必令完坚。凡马不伤于末,必伤于始;不伤于饥,必伤于饱。日暮道远,必数上下;宁劳于人,慎无劳马;常令有余,备敌覆我。能明此者,横行天下。”

【译文】

魏武侯问道:“用兵作战,应以什么为先务之事?”吴起答说:“首先要明白四轻、二重、一信。”武侯又问:“什么叫‘四轻、二重、一信’呢?”吴起回答说:“要让地使马轻,马使车轻,车使人轻,人使战轻。能明察熟悉地形,地形就会使马走得轻快;对马的饮食适时调节,马(体健力强)拉车就会显得很轻快;润锏的油充足,则车载着人就显得轻;兵器甲胄锋锐坚利,人也就不会以作战为畏途。勇敢前进(杀敌)就一定要重赏;怯懦后退(失败)就要重刑。实施这些原则要讲究诚信。如能始终掌握这些原则,那就是胜利之主了。”

武侯问说:“战争到底因为什么取胜呢?”吴起答道:“以军队治理得好为胜利因素。”武侯又问:“不在人多吗?”答道:“如果法令不明确,赏罚又不能诚信,鸣金使停止而停不住,击鼓使之前进而进不了,这样的军队虽有百万之多,用起来又有什么益处呢?所谓治军,在营内就要有规则准则,行动时就要有声威;进攻时锐不可当,退却时追也追不上;前进后退都有节制,左右移动均服从指挥;虽处隔绝状态仍能不乱阵脚,虽被冲散了仍能成伍成行;共安共危,生死与共;其成员只可集成一体而不可使之分离,只可使之发挥效用而不可使之疲惫,这样的军队投到任何地方,没有人敢于阻挡,这就叫父子之兵。”

吴起说:“一般行军的原则,就是不要违反前进和停止的节度,不要破坏吃喝的时宜,不要用尽人和马的气力。有这三点就可以担当起上级所赋予的使命。完成上级的命令,就是达到了治的标准。如果进退无度,饮炊不宜,马疲人倦而又不能宿营。这样就不能担当起上级的使命。上级的命令既然不能奉行,居于营中就要乱,用以作战就要失败。”

吴起说:“交兵的战场,是堆陈尸骨的地方,抱定必死的决心才能保存生命,侥幸偷生的就会被杀死。那些善于带兵的人,犹如坐在漏水的船中,伏在燃烧着的房屋之下;即使聪敏的人也来不及谋划,勇敢的人也来不及发怒,只有迎击敌人。所以说,一切用兵的祸害中,犹豫不决是最大的祸害;军队的一切灾乱都产生于狐疑多虑。”

吴起说:“人往往是死于他所无能为力的地方,失败于他所不精熟的事情。所以用兵的方法,应以训练告诫为首。一人学会了打仗,可以教成十人;十人学会了可以教会百人;百人学会了可以教成千人;千人学会了可以教成万人;万人学会了就可以教会全军。以我之近,待敌之远;以我之逸,待敌之劳;以我之饱,待敌之饥。既教习圆阵,又教习方阵;既教如何坐,又教如何起;如何行,又如何止;如何向左,又如何向右;如何向前,又如何向后;如何分而又如何合;如何接触又如何脱离。每种变化都要反复练习,才把兵器交给他们。这就是所谓将军的事情。”

吴起说:“关于教习作战的法规:身材矮的拿矛戟,高的拿弓箭,有力的拿旌旗,勇敢的持金和鼓,气力弱的充当给养和杂役勤务,有智谋的就当谋士。相邻乡和里之间要互相帮助,什和伍之间要互相保证。一通鼓就要整理兵器和装备,二通鼓就要练习布阵,三通鼓就要去吃饭,四通鼓就要严格检查,五通鼓就要开到大队伍中去,听到鼓声汇合,就要举起旗帜(出发)了。”

武侯问道:“军队的前进和停止,还有什么原则吗?”吴起答道:“不要面临‘天灶’,不要面临‘龙头’。所谓天灶,就是深谷的边缘(缺水之地);所谓龙头,就是大山的顶端。要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招摇在上,从事在下。将要开战的时候,要审慎察觉风的来去方向征候。如是顺风,就乘势呼喊,顺风攻去;如是逆风,就要坚持阵地,以防敌来。”

武侯问道:“养马之事有何要领?”吴起答说:“一定要使马的处所舒适,吃的草、喝的水要合适,饥饱要有节制;冬天要使马房温暖,夏天要使它凉爽;要时常给它剪刷毛鬃,更换蹄铁。要安戢它的耳目,不使它惊惶恐骇;要让它习惯于驰逐,能控御它的前进或停止;人和马要有感情,然后才可以使唤。驾车和骑马的工具,如鞍、勒、衔、辔等物,一定要完好坚牢。一般来说,马不是在服勤之末,就是在服勤之初会受到伤害。不是因饥饿就是因过饱受到伤害。如果日已黄昏而路途还远,就一定要时常上下马(给马以间歇),宁可使人疲劳一些,千万不要让马过度疲劳。要使马经常有余力,以防备敌人的偷袭。能懂得这个道理的,就能横行于天下。”

【评述】

本篇讲述治军问题。治军的根本原则是从严,从严的目标和标志是令行禁止。治军从严的另一内容是从严进行实战训练。

论将第四

【原文】

吴子曰:“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凡人论将,常观于勇,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尔。夫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也。故将之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曰备,三曰果,四曰戒,五曰约。理者,治众如治寡;备者,出门如见敌;果者,临敌不怀生;戒者,虽克如始战;约者,法令省而不烦。受命而不辞,敌破而后言返,将之礼也。故师出之日,有死之荣,无生之辱。”

吴子曰:“凡兵有四机[103]:一曰气机[104],二曰地机,三曰事机[105],四曰力机。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张设轻重,在于一人,是谓气机。路狭道险,名山大塞,十夫所守,千夫不过,是谓地机。善行间谍,轻兵往来,分散其众,使其君臣相怨,上下相咎,是谓事机。车坚管辖[106],舟利橹楫,士习战陈,马闲驰逐,是谓力机。知此四者,乃可为将。然其威德仁勇,必足以率下安众,布敌决疑。施令而下不犯,所在而寇不敢敌。得之国强,去之国亡。是谓良将。”

吴子曰:“夫鼙鼓金铎[107],所以威耳;旌旗麾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于声,不可不清;目威于色,不可不明;心威于刑,不可不严。三者不立,虽有其国,必败于敌。故曰:将之所麾,莫不从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

吴子曰:“凡战之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才,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其将愚而信人,可诈而诱。贪而忽名,可货而略;轻变无谋,可劳而困;上富而骄,下贫而怨,可离而间;进退多疑,其众无依,可震而走;士轻其将,而有归志,塞易开险,可邀而取;进道易,退道难,可来而前。进道险,退道易,可薄而击;居军下湿,水无所通,霖雨数至,可灌而沈。居军荒泽,草楚幽秽,风飚数至,可焚而灭;停久不移,将士懈怠,其军不备,可潜而袭。”

武侯问曰:“两军相望,不知其将,我欲相[108]之,其术如何?”起对曰:“令贱而勇者,将轻锐以尝之,务于北,无务于得。观敌之来,一坐一起,其政以理,其追北佯为不及,其见利佯为不知,如此将者,名为智将,勿与战矣。若其众欢(huá,同哗),旌旗烦乱,其卒自行自止,其兵或纵或横,其追北恐不及,见利恐不得,此为愚将,虽众可获。”

【译文】

吴起说:“具备文武才能的人,是做军队的将领。兼有刚强和柔忍的性格,才是用兵所讲求的。一般人谈论将领,常看重于勇敢。勇敢对于将领来说,只是应该具备的许多条件中的一条罢了。只知勇敢的人,处事必定贸然;贸然就不知道全局的利害关系,这是绝对不行的。因此将领所应该谨慎的有五个方面:一是道理,二是准备,三是果断,四是警戒,五是简约。道理就是治理多数和治理少数一样;准备就是出门就要想着碰到敌人;果断就是遇敌不怀生;警戒就是打了胜仗还要和开始作战一样;简约就是法令简单明了而不烦琐。接受上级的任务绝不推辞,打败了敌人才谈班师凯旋,这是作将领的大节。所以将领出征之日,(在心理上)只应有以死为荣的念头,不应有苟且生还蒙受羞辱的念头。”

吴起说:“一般来说,用兵有四种机(关键):一是气机,二是地机,三是事机,四是力机。全军之大,百万之师,一切部署安排,筹谋运用,全系于一人之身,这就是气机;窄路险道,大山阻塞,用十人把守,千人也通不过,这就是地机;善于利用离间和情报,用轻骑来往扰乱,以分散敌之部队,使其君臣互相埋怨,上下级之间互相责怪,这就是所谓的事机;战车和各种部件十分牢固,战船和桨橹十分结实,兵士熟悉打仗布阵之事,战马熟习于驰骋追逐,这就是力机。懂得这四种关键的人,才能当将领。还有他的威德仁勇也必须足以作部下和群众的表率,使敌人畏惧并足以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发布命令,部下无人敢违反;所到之处,敌人不敢前来挑战,得到他能够使国家强盛,失去他国家就要灭亡,这样的将领才称得上良将。”

吴起说:“凡鼙、鼓、金、铎一类,是用来威慑耳朵的;旌、旗、麾、帜一类,是用来威慑眼睛的;禁、令、刑、罚,是用来威慑心理的。威慑耳朵在于声音,就不能不清清楚楚;威慑眼睛在于颜色,就不能不明明白白;威慑心理在于刑罚,就不能不严肃。这三者如不能确立,虽然有国家,必定要被敌人打败。所以说,凡将领挥旗的地方,没有不遵照移动的;凡将领指挥的时候,没有不前进而赴汤蹈火的。”

吴起说:“一切作战的要诀,就是判知他的将领,观察将领的才能。根据情况运用计谋,就会不必十分困难而大功告成。如果他的将领愚昧无知又十分轻信,就可以用诈术引诱他;贪财好利而又不重视名节的,就可以用各种好东西来贿赂他;好轻率变化决心处置而又缺乏谋略的,可以用疲劳战术摆布他使之困顿不堪;上级很富有而又骄奢,下级贫困而又怨恨的,可以用离间的手段使之分化;进退犹疑不定,部众无所依从的,可以用震撼的办法使其溃走;兵士轻视他们的将领,而思归的,那就要阻断平坦易行道路而放开艰难险道,在中途截击而俘获他们;前进道路容易,后退道路艰难的,可引导他们尽量向前进(后退困难就更大);前进道路艰难,后退道路容易的,就要尽量与之接近,与之决战;部队居扎在低下湿洼的地方,积水不能排泄,下雨又很多的,可以用放水的办法淹没他;部队居扎在荒郊野泽、杂草荆棘丛生、环境污秽、狂风很多的,可以用火攻的办法烧死他;在一地驻扎很久没有移动,将领和士兵都很懈怠,部队没有戒备的,可以隐蔽接近袭击他。”

魏武侯问:“敌我两军相对,不了解敌军将领的情况,我想审察他,用什么办法呢?”吴起回答说:“让地位低而勇敢的人,带领一些轻捷而善战的小部队去试探一下。小部队许败不许胜。这时,就可以观察敌人的追赶行动。有步骤、有段落、行动是有条有理的,他追击败北之敌假装追不上,他看见战利物也好像看不见,这样的将领就叫作有智之将,就不要与之作战。如果他的部队喧喧嚷嚷,旌旗繁乱,他的士兵自行前进,自行停止(缺乏指挥),兵器有的直拿,有的横放,他追击败北之兵唯恐追不上,看见战利品唯恐抢不到,这就是愚蠢的将领,虽然部队很多也可以俘获他。”

【评述】

本篇论述将帅的作用和素质要求。对将帅的素质要求主要为善于治军、有敌情观念、有战斗精神、有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的作风、善于严格要求部队;将帅必须具有正确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能力。侦察工作首要的是侦察敌军将帅的品性、素养并加以利用。

应变第五

【原文】

武侯问曰:“车坚马良,将勇兵强,卒遇敌人,乱而失行,则如之何?”起对曰:“凡战之法,昼以旌旗幡麾为节,夜以金鼓笳笛为节。麾左而左,麾右而右;鼓之则进,金之则止。一吹而行,再吹而聚。不从令者诛。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则战无强敌,攻无坚阵矣。”

武侯问曰:“若敌众我寡,为之奈何?”起对曰:“避之于易,邀之于阨[109]。故曰:以一击十,莫善于厄;以十击百,莫善于险;以千击万,莫善于阻。今有少卒卒起,击金鼓于厄路,虽有大众,莫不惊动。故曰:用众者务易,用少者务隘。”

武侯问曰:“有师甚众,既武且勇,背大险阻,右山左水,深沟高垒,守以强弩,退如山移,进如风雨,粮食又多,难与长守。”对曰:“大哉问乎!此非车骑之力,圣人之谋也。能备千乘万骑,兼之徒步,分为五军。各军一衢。夫五军五衢,敌人必惑,莫之所加。敌若坚守以固其兵,急行间谍,以观其虑。彼听吾说,解之而去;不听吾说,斩使焚书。分为五战,战胜勿追,不胜疾归。如是佯北,安行疾斗,一结其前,一绝其后,两军衔枚[110],或左或右,而袭其处。五军交至,必有其。此击强之道也。”

武侯问曰:“敌近而薄我,欲去无路,我众甚惧,为之奈何?”起对曰:“为此之术,若我众彼寡,各分而乘之;彼众我寡,以方从之,从之无息[111],虽众可服。”

武侯问曰:“若遇敌于溪谷之间,傍多险阻,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起对曰:“诸丘陵林谷、深山大泽,疾行亟去,勿得从容。若高山深谷,卒然相遇,必先鼓噪而乘之,进弓与弩,且射且虏;审察其政,乱则击之,无疑。”

武侯问曰:“左右高山,地甚狭迫,卒遇敌人,击之不敢,去之不得,为之奈何?”起对曰:“此谓谷战,虽众不用。募吾材士与敌相当,轻足利兵,以为前行;分车列骑,隐于四旁,相去数里,无见其兵,敌必坚阵,进退不敢。于是出旌列旆[112],行出山外营之,敌人必惧。车骑挑之,勿令得休。此谷战之法也。”

武侯问曰:“吾与敌相遇大水之泽,倾轮没辕,水薄车骑,舟楫不设,进退不得,为之奈何?”起对曰:“此谓水战,无用车骑,且留其傍。登高四望,必得水情,知其广狭,尽其浅深,乃可为奇以胜之。敌若绝水,半渡而薄之。”

武侯问曰:“天久连雨,马陷车止,四面受敌,三军惊骇,为之奈何?”起对曰:“凡用车者,阴湿则停,阳燥则起,贵高贱下,驰其强车,若进若止,必从其道。敌人若起,必逐其迹。”

武侯问曰:“暴寇卒来,掠吾田野,取吾牛羊,则如之何?”起对曰:“暴寇之来,必虑其强,善守勿应。彼将暮去,其装必重,其心必恐,还退务速,必有不属。追而击之,其兵可覆。”

吴子曰:“凡攻敌围城之道,城邑既破,各入其宫,御其禄秩,收其器物。军之所至,无刊其木、发其屋、取其粟、杀其六畜、燔其积聚,示民无残心。其有请降,许而安之。”

【译文】

魏武侯问道:“虽然部队车坚马良,将勇兵强,但与敌人突然相遇,秩序紊乱,行伍失次,那么,应如何处置呢?”吴起答道:“一般作战办法,白天是以旌旗幡麾为指挥,夜晚是以金鼓笳笛为指挥,旗指向左边就要向左,指向右边就要向右;击鼓就要前进,鸣金就要停止,(笳笛)吹两次就要行动,吹三次就要集合。不服从命令的就应杀头。全军都服从统帅的权威,士卒都听从命令,打仗就没有强敌可言,进攻就无所谓坚阵了。”

武侯问道:“如果敌众我寡,怎么办?”吴起答道:“要与他避开平坦开阔的地方,将他打击在阻塞的路上。所以说:以一击十,最好是在阻塞的地方;以十阻百,最好是在险要的地方,以千击万,最好是在险阻的地方。现在有少量部队在险阻的路上,突然鸣金击鼓,敌军虽然有很多,也没有不惊慌失措的。所以说,运用大部队一定要利用平坦的地形;运用小部队务必要利用险要的地形。”

武侯问说:“敌人部队很多,既威武又勇敢,背后依托大山险阻,右边是山,左边是水,沟深垒高,并以强弓硬弩防守着,后退如山移动,前进如风雨来临,粮食也很多,与他持久对峙困难,怎么办?”吴起说:“这个问题很重要啊!这不是专凭车骑等力量能解决的,要靠圣明之人的谋略才能解决。要准备一千乘车和一万匹马,并配备一定比例的徒步兵士,分成五支军队。各军自成一路,五路军成五路,敌人一定会困惑,不知如何部署。敌人如想坚守,巩固阵地,就要立即派遣间谍,以观察他到底如何打算。他听从我们的话,退兵而去就算了。如果他不听我的话,杀了我们的使者,烧了我们的书信,那就要分五路军作战。如果战胜了也不要追赶;如果不胜更要急速撤回。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以一部假装失败,按秩序而走,与敌接触时要乘机快打,一部分在前面故意纠缠,一部分包抄断绝他的后路,另外两路秘密行军,或左或右地袭击他。这五路部队交替使用,一定有强大的战斗力,这就是打击强敌的办法。”

武侯问说:“敌人接近我而想跟我决战,我们想撤退但退不了,我部士卒也很恐惧,如此怎么办呢?”吴起回答说:“应付此种情况的办法,如果是我众他寡,可分几个部分打击他;如敌人数量多而我们的数量少,就要想方设法来对付他,对付的办法是不会没有的,再多的敌人也总是有办法制服他们的。”

武侯问道:“如果和敌人相遇在溪谷中,附近的地形险要,敌人数量多而我少,对此怎么办?”吴起答道:“如丘陵、山谷、深山、大泽等地,一般应赶快脱离,不要慢吞吞地。如果在高山深谷中与敌人突然相遇,一定要先击鼓呼喊而进攻,首先使用弓弩,一边射一边俘虏敌人。慎重地观察敌人的情况,敌人一乱就要攻击他,不要犹豫。”

武侯问说:“左右都是高山,地形很狭迫,突然遇见敌人,要向他进攻又不敢,要撤走又不行,对此怎么办?”吴起回答说:“这称为谷战,部队很多也没有用。选募我部队中能干的人,与敌对阵。以轻骑和锐利的武器放在前面,我方的战车分布和我方的骑兵部署,隐藏在四周。周围几里路以内看不见部队,敌人必然坚阵以待,不敢擅进,也不敢轻退。这时,我再出旌列旗,使部队行出谷口占领位置,敌人必然害怕。我用车骑向他们挑战,不让他们得到休息,这就是谷战的办法。”

武侯问说:“我和敌人在水很大的沼泽地相遇,车轮和辕都被水淹没了,战车和马匹都有被水吞没之势,部队又没有准备舟楫,进不得,退不得,对此怎么办?”吴起答说:“这就是水战,战车和骑兵没什么用了,可暂放一旁。此时要登上较高的地方看看四周,一定能看清水势。知道它的范围和深浅,就可用奇计战胜敌人,敌人若越水,就乘他过了一半时袭击他。”

武侯问说:“一连很多天连绵阴雨,马陷泥潭,车被阻止,四面受敌,全军都很惊惶,怎么办?”吴起答道:“凡战车,遇阴雨就要停止使用,晴天才可使用。所以要选择地势高的地方,避开地势低的地方。要使用战车往来驰骋,或进或止,一定要根据道路的情况。这样,敌人有所行动时,一定能追逐他的踪迹。”

武侯问道:“如果凶残的敌人突然来了,掠夺我的庄稼,截取我的牲畜,那么如何是好?”吴起答道:“狂暴的敌人来时,一定要考虑他比较强悍,最好是守住不要应战。日暮的时候他必然要撤离。他的装载一定很重,心里也一定很惶恐,必然想很快撤回去。这样,一定会有脱节的地方;我们追而击之,就可以消灭他的部队。”

吴起说:“一般进攻敌人或围攻城池的办法是:打破城池以后,各单位要先占领他们的公署,控制他们的各级官吏和行政秩序,没收兵器和物资。部队所到之处,不要砍伐树木、拆毁房子、掠取粮食、宰杀牲畜、焚烧财富,以显示我无残暴之心。凡有请求归降的,要允许并安抚他们。”

【评述】

本篇讲述战场应变和战场指挥。战场指挥的最根本条件是令行禁止。要求指挥员具有高度灵活应变的能力,要求部队有势不可当的战斗精神。战场指挥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利用地形地利。吴子还特别指出要善于利用俘获敌人的武器装备和粮草供应。

励士第六

【原文】

武侯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起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武侯曰:“致之奈何?”对曰:“君举有功而进飨[113]之,无功而励之。”于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上功坐前行,肴席兼重器上牢[114];次功坐中行,肴席器差减;无功坐后行,肴席无重器。飨毕而出,又颁赐有功者父母妻子于庙门外,亦以功为差。有死事之家,岁使使者劳赐其父母,著不忘于心。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于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武侯召吴起而谓曰:“子前日之教行矣!”起对曰:“臣闻人有短长,气有盛衰。君试发无功者五万人,臣请率以当之;脱其不胜,取笑于诸侯,失权于天下矣。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115]狼顾。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今臣以五万之众,而为一死贼,率以讨之,固难敌矣。”于是武侯从之,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此励士之功也。先战一日,吴起令三军曰:“诸吏士当从受敌车、骑与徒。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故战之日,其令不烦,而威震天下。

【译文】

魏武侯问说:“严格刑罚、明确奖赏,如此足以取得胜利吗?”吴起回答说:“关于严明的事情,我不能尽知详细情况,但不能只依赖这点(是可以肯定的)。凡发号施令,要让人乐于去听;兴师动众,要让人乐意去打仗;战场交兵,要让人甘心去效死,这三项,才是国君所应依赖的。”魏武侯说:“怎么才能达到这样呢?”答说:“国君择有功的人用宴席慰劳,对没有功的人员给予勉励。”于是,武侯在庙廷中设席位,分三排,宴请士大夫。头功的坐前排,宴席的质量是兼有贵重的器皿和上好的食物;次功坐中排,宴席的质量和器皿稍差;没有建功的坐后排,席上无贵重器皿。宴罢出门,又在庙门外对有功人员的父母妻子儿女给以赏赐,办法也是根据功绩大小分等级。有人死于国事的家庭,每年都派人赏赐慰问其父母,以表示国家没有忘记他们的心愿。这样实行了三年,秦国出兵抵近西河边境,魏国的人士听了,不等官员下命令,穿上甲胄向敌人进击的达到上万人之多。魏武侯召见吴起,对他说:“你前次说的教诲行之有效啊!”吴起答道:“我听说人有短长,士气有盛衰。国君您如果调动没有功劳的五万人,我请求率领他们去与敌人作战。如果战而不胜,我就要被诸侯耻笑,失谋于天下了。但现在假设有一犯死罪的贼潜伏于荒野之中,有一千人去追捕他,也没有不前怕狼后怕虎的。为什么呢?怕这个悍贼出其不意地伤害自己。所以,一人舍命,足可威慑千人。现在臣用这五万多像死贼一样(拼死)的军队,率领他们讨伐敌军,敌人当然是难以抵挡!”于是,魏武侯听从了他的建议,另外拨给他战车五百乘,马三千匹,终于打败了秦国五十万人的大军,这都是励士的功效。开仗的前一天,吴起命令全军道:“各官长和兵士都要利用战车、骑兵和步兵作战。如果战车没有捕获敌人的战车,骑兵没有捕获敌人的骑兵,步兵没有捕获敌人的步兵,就是打破了敌军也都没有赏赐。”所以打仗这天,下达的命令虽然很简单,声威却震慑天下。

【评述】

本篇讲述部队纪律和奖罚。吴子强调要建立自觉纪律和激励机制。关于激励,吴子提倡国家(君主)要对官员和将帅按战功行赏。

《吴子兵法》总评

《吴子兵法》是一部与《孙子兵法》齐名的兵法著作,据史料分析,很可能是魏晋以前的《吴起兵法》流传下来的部分内容。

吴起(前440—前381),战国初期人。他不但是著名的军事家,而且是著名的政治家。吴起出生在春秋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一带),最初在鲁国为将,后侍魏,辅佐文候、武侯25年,对魏国的富国强兵极具效绩,以后又到楚国为令尹,辅佐悼王实行变法,精兵简政、明法审令,使楚国逐渐富强起来。悼王死后,吴起遭楚旧贵族残酷杀害。

吴起作为军事家,用兵经历和实战经验均比孙武要多。他在鲁国时曾大破齐军;在魏国防守西河期间,“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均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在楚国为相时,“并使将兵”,有“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的战绩。

同《孙子兵法》一样,《吴子兵法》也颇受古今中外军事家重视。早在北宋年代,《吴子》就被定为《武经七书》之一。日、英、法、俄均有译本。

《吴子兵法》六篇:“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前三篇为上卷,后三篇为下卷,是吴起与魏文侯、魏武侯讨论军事问题的记载。

《吴子兵法》同《孙子兵法》相比有其特点和发展:一是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对战争实质问题有初步论述,把战争发生的原因归结为“争名”“争利”“积恶”“内乱”“因饥”五种,指出战备和国家安危关系极大,提出“内修文德,外治武备”,重视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则守己固;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己胜。”二是主张慎战,《吴子兵法》指出“五胜者祸”“一胜者帝”,这些都表现了《吴子兵法》在战争观上的进步。三是治军从严,强调“令行禁止”指出“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四是对将帅素质有更具体的要求,“将之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曰备,三曰果,四曰戒,五曰约”。五是强调激励机制,强调自觉纪律,建议国家(君主)对有功之人直接实行论功行赏。六是在阵地的运用上,强调积极利用地形条件为己方服务:“用少者务隘。”尤其是对水战的论述,更是孙武所未涉及;吴子在对兵士的训练和运用上也有独到见解,主张按兵士的特点组编“练锐”,这已经很像后来战场上出现的突击队之类的组织了。

同类推荐
  • 冰心文选·佚文卷

    冰心文选·佚文卷

    本书分三辑收录了冰心的文章,包括《甲午战争》、《我所见到的蒋夫人》、《我眼中的宋美龄女士》、《日本的风景》、《纯白的婚礼》、《我自己走过的路》等。
  • 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

    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

    本书概述了从“五四”到建国三十多年的文学思潮、理论、社团、论争史等,统称现代文学运动史。这部文学运动史稿,对每一个时期发生的文学运动的起始、过程、终结,都运用了翔实的资料作了尽可能完整的陈述。以期给读者提供有关事件的真实的来龙去脉。
  • 替全世界去仰望

    替全世界去仰望

    关于文艺、青春、三观、岁月、热血、路上和文字的事——写给所有挣扎着老去的年轻人。
  •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散文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散文

    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散文,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福楼拜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福楼拜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热门推荐
  • 传习录(中华经典藏书)

    传习录(中华经典藏书)

    王阳明是明代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并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传习录》是王阳明门人弟子所记录的王氏讲学言论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论学书信的汇编,包含了王阳明思想的哲学体系及基本主张,是研习王阳明心学的最基本的作。其与孔门的《论语》相似,为“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书对《传习录》原典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从各个角度阐发蕴藏其中的真理,以便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传习录》中所包含的智慧,从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 离子综合症

    离子综合症

    可能平平无奇,或许心思稚嫩,只是想把属于00年代的开始平淡的讲述…
  • 懊憹门

    懊憹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夏天夏星星宸

    夏天夏星星宸

    莘辰仰起了头,如水一般的月光立刻温柔地洒落在她白皙的小脸上,于是,她尚显稚气的面庞便蒙上了一层晶莹剔透的光芒。她的眼睛,闪亮如黑夜灿烂的星光。“我爸爸说,让我带你回去。”莘辰的声音在寂静的山坡上响起,她的目光静静滴凝视着不远处一颗高大的榕树,高高的粗大的树杈上,依稀可以看到一个人影。他听到了莘辰的声音,但是,他没有动。周围一片虫鸣,淡淡的青草香在莘辰的鼻息间弥漫,就像是妈妈泡的水果茶一样清新。时间一点点地流逝……莘辰感觉到自己的腿有些僵硬,她等累了。然而,树上的少年还是没有下来的意思。她有些委屈地抬起头,想告诉那个人,她真的已经很累了。然而——
  • 那无限的世界

    那无限的世界

    数千年前神庙中的子弹壳,远古壁画上的飞机,神秘穿越上亿年的少女,非洲原始丛林中的八卦阵……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有和种关联?被命运纠缠不清的一群人,将何去何从?
  • 修真界一朵奇葩

    修真界一朵奇葩

    什么最赚钱?房地产!什么最坑人?还是房地产!且看一个小小房地产业务员,是如何在异界占领土地,化废为宝,赚尽天下奇珍异宝的。想要建立山头,自立门户吗?我们这里有最好的福地,保证灵气浓郁,修炼起来比嗑药还要夸张!害怕敌人攻打山门吗?我们这里有上古洪荒时期的防御大阵,保证大罗金仙来了都得铩羽而归。你还在担心渡劫的问题?买一个天劫专杀阵符,拿回去只要用一次,保证五百年内再也没有天劫出现!对了,顺便请各位掌门看好自家的地……
  • 我的系统能攻略一切

    我的系统能攻略一切

    无敌攻略系统,不仅能帮宿主攻略修炼上的问题,还能攻略各种困难。三阶实力的我如何杀死四阶妖物天玄蟒?攻略:1.准备秘制雄黄酒。2.击杀一头三阶妖物青纹鹰,搜集精血。3.不让天玄蟒靠近水域。4.攻击时,先洒雄黄酒激发它的凶性,再洒青纹鹰精血破它的防,最后不断攻击它的七寸处。注意事项:多走位,多运动,别死站在一个地方。如何打造一件灵器?攻略:1.以三百公斤的力道锤打陨铁九百九十九下。2.浸泡在-5℃的泉水中三小时四十五分零九秒。3.迅速浇上金线蛇的精血100克。……系统在手,攻略所有!“系统,我怎么才能娶到战王府府主最爱的小女儿?”攻略:1.学会诗词歌赋和画画。2.比惨。3.成为战王府中的一名家丁……
  • 一生中,伤不起的痛

    一生中,伤不起的痛

    那年夏天初相识,此生魂梦为你牵······只是一次不经意的邂逅,只想装着什么都不知道,却不曾想,爱情一旦在心底发了芽,便只能为一个人而疯长·····无谓春去冬来,无畏风吹花落·····
  • 冠军和你可兼得

    冠军和你可兼得

    常欣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真的喜欢上了陈思彦,看着那个曾经连校服都会穿反的男孩,为自己穿上了新婚的西装,她才明白,原来她....
  • 侠岚之清风荷韵

    侠岚之清风荷韵

    侠岚后续,重点讲爱情。侠岚的脑残粉们,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