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78600000005

第5章 职场做人要潜伏——人在江湖要会办公室处世术

眼观六路,迅速参透职场“人事江湖”

“职场”即是“江湖”,我们终日游历其中亦得、亦失、亦悲、亦喜,它对于我们是那样的熟悉同时也是那样的陌生。有人说职场亦如赌场,输赢全听天命;也有人说职场亦如战场,输赢全凭实力;还有人说职场亦如围城,输赢看心绪。职场亦如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进入一个新的环境,第一步至少得对硬件有个全面的熟悉,公司的办公室结构;公司的管理层都在哪些地方办公,一般什么时间段在公司值班;公司的具体架构是什么样的;公司内部存不存在非正式的小组织;谁是公司的主要人物或谁是公司的公认老好人;谁是交际花……弄清了这些以后向公司这些重要人物、主角级人物靠近,通过他们你能很快地融入到新公司当中,很快你也能像那些老员工一样跟公司内部的其他员工迅速熟悉并能找到在公司里的朋友,这是第一阶段,熟悉公司环境融入公司人际群。

公司里最复杂的是人事关系,尤其是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一旦跟同事处不好,就会厌烦上班,有跳槽的想法。与周围同事处理好关系,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上,不要卷入无谓的办公室政治中。很多公司里都会有老员工排挤新员工的情况,其实,新人的到来并不意味着竞争,还会给办公室里带来新的气息。如果试着幽默一点儿、风趣一些会给同事和领导留下很好的印象。

除了保证自身具备这份工作的能力外,新人还应了解公司组织人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及其他部门的负责人,尽快打进新同事的圈子,与同事和睦相处。这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新人到了单位,要慢慢地跟本部门的同事以及其他部门的同事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一点对新人能否在单位立足、顺利发展都是很重要的。有的新人来了以后,只跟周围的人说话,或者只跟老乡、师兄、师姐交往,都是不好的,还有的新人满世界乱串干扰别人,也易引起别人反感。

更多的新人与老员工交往的第一步不知如何开始,其实作为新人,虚心、礼貌、微笑、少说多做总没有错。如果不是在人际关系特别险恶的地方(不排除有恶领导领导下的恶部门),一般来说,老员工虽然在新人刚进的时候,会有欺生的现象(人性弱点啊),时间长了大多还是乐意帮助新人的。当然新人自己不能作出讨人嫌的举动,比如:乱插嘴、乱奉承、占便宜等等。

办公室政治,是一门很难的学问,新到一个公司,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这个集体,避免受到排挤和孤立。对于准白领的大学生,对搞好同事关系的“游戏规则”就要有更多的了解,才能与他们和谐相处,并从中享受到融入集体所带来的好处和乐趣。概括起来就是为人: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脸,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人。处世对上司先尊重后磨合、对同事多理解慎支持、对朋友善交际勤联络、对下属多帮助细聆听、向竞争对手露齿一笑。

对于多数初涉社会的新人来说,短时期内就在工作上作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你完全有理由不把自己的人际关系搞得乱七八糟。日本给人际关系取了一个形象而动听的名字叫“人脉”,相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一个职场新人都热切盼望的。它不仅可以带来一份快乐的心情,让工作本身注入一种享受的成分,更能提供许多有形或无形的契机,帮助你的计划在也许成功也许失败之间更大限度地倾向于前者。与周围同事处理好关系,他(她)们不仅可以帮助你、指点你、向你传授经验,而且在试用期结束时,可以帮你“说好话”。如果你的同事一致反映你这人不错,挺能干的,很有潜力,那你的试用期肯定会通过,因为他们的评价直接影响着领导作最后的决定;如果与周围同事的关系很僵,有些同事可能会在工作中故意为难你、卡你,使你试用期的工作成绩为零,还可能向上级反映你这人能力差,不爱学习等,那么你的试用期是否能通过就难说了。

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要点在于:谦虚、热情、诚恳,以交朋友的方式处理与周围同事的关系。平时多虚心请教,礼貌待人,尊重别人,对别人的事情主动热心地帮忙,不要怕吃点儿小亏,受点儿委屈。一个人的态度、理念和做事的习惯最关键。有一点要切记:切勿眼睛朝上。如果只注意与顶头上司搞好关系,而与一般同事漠然处之,别人会对你产生趋炎附势、谄媚巴结的印象,心生反感。另外,不能遇到大人物是一种样子,遇到小人物又是一种样子。势利的人常常让人瞧不起。客观地说,对上级与普通同事应该是稍有区别的,但不是势利眼,不是奴才相。而且对初来者,一个好的群众基础可能比上司的赏识更实用。

在身边的同事中,总有一些人爱说长道短、评论是非,作为新人,不可能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更没有正确分析判断的能力,因此最好保持沉默,既不参与议论,更不散布传言,也不要急于与某个人或某个圈子打成一片,以免一不留神就卷入是非旋涡。避开一些态度消极的同事,你就会感觉好一些。如果跟着掺和,别人就会把你看成没有品位、没有教养、低级趣味的人。

微言谨慎,不给别人留下找碴儿的把柄

三寸之舌虽不致招来杀身之祸,却也常常捅出娄子来。在办公室中,嘴上多个把门的,以避免祸从口出,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语言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在,一开口说话就必须很注意才行。古人的教导“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就是这个道理。身为一个现代人,每天都在不停地说话,一定要非常小心才能避免闯祸。

从说话用语及内容,就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古人多主张少开口说话,所以有“沉默是金”的说法。

但好朋友之间的秉烛而谈就不能说是长舌,这时就可以天南地北随兴地聊,不必担心引起他人的不快。

“沉默是金”之类的话,并不是告诫大家不要说话,而是希望大家不要不加节制任意发表意见。所谓“祸从口出”,乃是指朋友之间一旦关系变得亲密就容易口不择言。而每个人的情绪都是随时在变的,当心情不好时、身体不舒服时、有烦恼时、心中有所顾虑时,这时的行为表现都与平时不同。因此,即使是对于亲密的朋友,也要正确地使用词汇并注意礼节。

有人表面看起来很博学多闻的样子,即使对于自己一知半解的事,他也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但实际上他是个半吊子,那些口吐莲花的功夫只能唬唬刚见面的人,深入交往后就会令人感到厌烦。这是因为这样的人所提出的都只是主观的个人见解,并没有客观的事例及数据,谈来谈去,都是同样一些事。

还有人喜欢辩白,辩白往往是因为不想为过去说过的话负责。朋友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是它不会成为过去时,而是现在时或未来时。絮絮叨叨地辩白是规避责任或拖泥带水、鲁莽、不加反省的性格所致。如果对方是个不肯坦诚面对过错,不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的人,那就最好不要和他交往。

另外还有一项要注意的是词汇的使用。对于年长者,身份地位高的人或是同辈、同龄、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最初使用的词汇,即使日后愈来愈亲密也不可有所改变;而粗暴、低俗的词汇绝对不可使用。如果让对方觉得自己说话不诚恳,交往就很难细水长流。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很容易会因为环境或立场的改变而动摇,最好不要说让自己后悔的话。

说话是人的天赋本能,但良好的谈吐却要靠后天的练习。说话,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门艺术。言语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种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善于说话,小则可以欢乐,大则可以兴国。虽然每个人都在说话,但话说得好的人却不多,说话并不见得比写文章容易,文章写不好可以修改,而一句话说出来了,要想修改是不可能的。“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就是这个意思。

有一则流传已久的笑话,说的是一位工会主席召集五个委员开会。开会的时间早已过了,可是只来了三个人。他叹气说道:“唉,该来的没有来!”有个委员听了这话觉得很不自在,他想:莫非我是不该来的人?于是这个委员悄悄地走了。工会主席见状,又叹道:“唉,不该走的走了!”剩下的两个委员听主席这么说,误认为他俩是该走而没有走的人,于是一气之下全走了。可见,只因为说话不妥当,不但会议没开成,而且还得罪了人。工会主席的话给对方心里留下的阴影,恐怕短时间内难以去除。

字为文章之衣冠,言语为个人学问品格的衣冠,有许多人穿着打扮看上去高贵华丽,但是不开口还可以,一开口则满口粗俗俚语,使人听了非常不愉快,仅存的一点点敬慕之心,也立马全部消失,这种情形并不少见。可惜的是有些人并非学问品格不好,不过是一时大意,自己也不知道改正。俏皮而不高雅的粗俗俚语,人们初听时觉得新鲜有趣,偶尔学着说说,日久便成习惯,结果是脱口而出。试想那些话在社交场上给人听见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不习惯说这种话的人,听到时会觉得难堪。

有一次,佛勒与某大银行的一位主管见面时,偶然说起他想在长岛设立一家银行,若能如愿,将来生意一定发达,前途无量。但是那位主管如何回答他的呢?他不但对这个计划不赞同,甚至露出十分轻蔑的态度说:“好啊!若是你寿命长,也许有一天你是可以在这里开设一家银行的。”说完便起身告辞。

后来佛勒先生告诉别人说:“当时我听了他的那句冷语不觉燃起万丈怒火,这是什么话!‘若是你寿命长’,不就等于说我是一个庸碌无能、怠惰成性、专等机会的人吗?这不是等于讥讽我一生一世也开不了银行吗?这样大的一个耻辱,岂是一个堂堂男子汉所能忍受的?我便立即打定主意,计划着手开设一家银行来给他看,而且非使我的银行营业额超过他的纪录不可。我真的这样做了,而且不到四年,我们银行的存款数额果然已经超过他的一倍以上!”这位主管的舌头在不经意间为自己树起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说话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诀窍,一个人只有掌握这种巧妙的方法,充分利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才能获得成就。在说话的时候要认清对方,顾虑别人的感受,坦白直率,细心谨慎。宜常谈话,但每次不可太长,说话的时候不可唯我独尊。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国。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要移花接木,还应落地生根。因为你老是说空话,放空炮,时间久了,你的话就再也没人听了,那么你也就失去了叩开成功之门的机会。切记“刀只有一刃,舌却有百刃”,舌头捅的娄子,用手是填不平的!

远离八卦,多嘴多舌是离成功最远的状态

职场第一要则——谨言慎行,尤其是不要在背后议论同事。

人就是这么奇怪,不熟的时候无甚来往,点头微笑,保持距离就是最好的交际方式。一旦熟起来,七嘴八舌,你评我讲,个个都成了八卦高手。而餐桌便是一切八卦是非的最佳发源地。餐桌上可以谈领导,论同事,听到很多你从来都不知道的秘密。让你发现原来表面上的平和融洽,内里竟是暗涛汹涌。

以为与大家相处不错的一位同事,其实却有那么多人不喜欢他;所知道的某人离职,其实背后另有原因……此类的言论,在近来连连不断的“辞职门”事件中更是愈演愈烈。

尽管大家都知道背后议论人不好,可是中国人的习惯似乎只要熟了,相处得来,就难免要讨论一些话题,交流一些想法。身在职场,领导、同事之间的摩擦碰撞似乎成了不可避免的话题。发发牢骚、抱怨本来很寻常,无伤大雅,谁工作没个不顺心,看不惯的事。可是牢骚抱怨似乎常常会由针对工作演变为针对某些人,一场八卦是非由此开始。尽管我们不希望别人同样在背后议论自己,可一旦相熟的朋友开了头,你能停下来不参与吗?理论上应该是如此,但事实中,很少有人能避免加入到一些背后议论人的队伍中。因为相熟且关系不错的人本来就有一些共同点才会聚在一起,身处这样一个小组织,别人都讲你却不参与,反倒显得你特别“不合群”了。更何况有时候你也会深有同感,就更加难免共鸣一把“八卦是非”了。

最近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教授们发现——适当说些闲话有利身体健康。当然前提是要远离那些毁坏他人名誉、进行人身攻击的背后议论。因为说闲话为欲加入到某一新群体中的人提供了一个“立足处”,让他能慢慢融入到这个新群体中;并且通过参与背后议论他人,那些有失落感的人可以感觉到自己处于一个安全的人际网络中。初听有些惊讶,细想似乎又有些道理。

究竟孰对孰错,暂且不谈。生活中的你能否做到不在背后议论他人,远离职场是非呢?

人同此心,好人品在职场会得到回报

人品是一个人真正的最高学历。现代社会,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到处都是,但才能卓越且人品过硬的人却是鲜见,每个组织都急需并努力寻找这样的人。

人品是人能力施展的基础,是当今社会稀缺而珍贵的品质标签。人品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单有能力,没有人品,人将残缺不全。能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掌握在品德高尚的人手中,它将会给团队与社会创造出无数的价值;相反,如果掌握在品德低下的人手中,它将时刻有可能会成为组织与社会前进的羁绊。

有许多人才济济的单位,也面临着动力不足、内耗严重乃至惨遭淘汰的结局。究其原因,员工人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缺乏忠诚、敬业、服从、合作的团队,往往更容易迷失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损公肥私的争斗中。众多的单位领导都认定:能力合格的人不一定是上品,而人品不合格的人就是危险品。没有人会愿意重用一个成绩合格但人品有问题的危险人物。一个人人品不好,即使有天大的才能,他也可能会在关键的时候给组织带来损失,并且,能力越大造成的损失也会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品”其实决定着整个组织与个人的方向与前途。

提高、锤炼员工的人品素养已成为当前各类单位、组织的重要使命。

人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着最后的结果。人品意义深远,没有人会愿意信任、重用一个人品欠佳的员工。好人品已成为现代人职业晋升的敬业标杆与成功人生的坚实根基。

有人认为,做人和工作是两回事,这种观念的潜台词是:一个人的品质不佳并不影响他在职场上的成功。其实,这是一种极其糟糕和错误的认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首先要做一名人品优秀的人。一个人如果在做人上很失败,很难想象他能在职场中获得成功。

事实上,对于一个职场中人而言,能力固然重要,但高尚的人品也同样不可或缺。因此,当你在职场拼搏,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好人品。品德高尚的员工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样的员工除了能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上起到积极的作用外,还能产生良好的榜样作用并带动其他员工,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古往今来,许多具有优良品德的人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推崇。社会需要优良品德,作为一个组织,作为一个员工,更是如此!

就像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是著名品牌一样,作为造物主最优秀的“产品”——人,更要有强烈的个人品牌意识。那么,个人品牌的含义是什么?个人品牌就是个人在工作中显示出的独特价值。它就像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样,要有知名度,更要有忠诚度。具体而言,个人品牌有几个特征:

第一,个人品牌最基本的特质是有可靠的质量保障。这一点跟产品品牌一样,它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在业务技能方面的高质量;另一方面是人品方面的高质量。也就是说,既要有才更要有德。一个人虽然具备高水平的工作能力,但是道德方面的水平不高,这样的人很难建立起优秀的个人品牌。

第二,个人一旦形成品牌,很多事情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就像一个企业—样,建立了自己品牌,就相当于打造了一块无形的“金字招牌”;同样,对个人而言,一旦建立了品牌,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第三,个人品牌讲究持久性。建立了个人品牌,就说明你的做事态度和工作能力是有保证的,也一定会为企业创造较大的价值,企业聘用这样的人也相对信任和放心。

如果每个人都具有优良的品格,企业无形当中会形成很大的竞争力。大家会自觉地把所有可能的成本,包括信息的成本、合约的成本、监督的成本、实施的成本,大幅度地下降;还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一个人的潜能。一个拥有高尚品格的人,并不仅仅是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而是让自己时刻与公司荣辱与共。他们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去面对每一个客户。这也正是那么多企业家强调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关键所在。

在纷繁的矛盾和冲突面前迷失自我,是初入社会的新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有些时候他们还为这种迷失感到欣慰,在某些人看来,这种迷失恰恰是成熟的标志,从此以后,他们的人生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实际上最值得投资的恰恰是人品、是自我,因为这种看似非关成就的投资,所带来的回报率往往是最高的。

拒绝偏见,公事上要抛下私人好恶

在职场中,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比什么都重要。现代人待在办公室里的时间很长,因而难免会在办公室内表露个人困扰。然而这么做并不妥当,私人的感情最好不要带到办公室。

因为当你说出自己的困扰时,往往使对方产生深刻的印象,纵使日后你的问题解决了,你的同事、上司可能仍无法忘怀,从而对你另眼相看(可能对你特别宽容、客气),遇有决策时很可能不让你参与了。

其次,你的诉苦或抱怨可能会成为对方的负担,而且于事无补。若他将你的秘密告诉别人(不管他是对你好或是有意中伤你),不但对你没有好处,还可能造成他人对你的误解。毕竟,属于个人的困扰最好自己解决;纵使和公事有关,寻求解决之道才是当务之急,与其坐而言何不起而行呢!

在工作场合中,要注意私人感情的交流,千万别把私人感情带进办公室。不少人则会不自觉地把私人感情带进办公室。这样会使老板觉得你不专心工作,而是应付工作。

当我们遭遇失恋、家人生病、夫妻关系不和睦等危机时,很希望别人同情自己甚至分担自己的烦恼。但是,请记住:千万不要把这些沮丧、烦躁、郁闷的情绪带进办公室,带到同事那里。也不要以为你遭遇了变故,同事就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心你,你的上司应该照顾你,你的部属应该无条件地服从你。否则,当周围的人无法给你这些时,这些期待可能会带给你悲观情绪,而这种悲观情绪使你对工作不能全身心投入。

当心情恶劣时,自然想找人倾诉,但若有同事关心你的愁眉不展,切莫认为是一个放下心理包袱的好机会,因为有可能在有意或无意间,你的私人问题会被老板知道,而对你不利。例如,你正努力于升职,老板却可能因你的私事而踌躇,他会这样想:“小海正闹离婚,看来现在不是提升他的时候。”这样,你岂非白白错过良机,弄得公私两失意?

因为同事不同于你生活中的朋友,他只是工作上的搭档,对于你工作中的事情了解得更多而不是你的私人生活。人际沟通专家认为,在办公室,如果一个人老是喜欢追问别人的不幸或隐私,他往往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文思最近心里特别烦。由于她工作努力、肯吃苦,前不久被提升为设计部经理。这原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可是烦恼也来了。自从她升职以来,她觉得同事们都不像以前那样和谐友好了,以前大家有说有笑,似乎一点儿也没有隔阂。可是最近,同事们对她很冷淡,即使碰面打招呼的时候,脸上也是毫无表情。而她还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议论她,议论她的学历、议论她的工作质量,似乎在很多同事的眼里她以前的那些努力无非是在做给老板看。

由于她的心里总是想着这些,工作上常出差错。这一天,总经理问:“小文啊,最近精神这么差,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没有。”文思努力掩饰住自己的情绪。

“是不是工作上出现什么问题了?”总经理接着询问道。

文思在经理的过问下,终于把心底里的委屈统统说了出来,经理没有说什么、只是给她讲了一则禅宗大师的故事。这位大师在刚刚开始传法还没有什么大名气,受到其他法师别有用心的打压,不让他在当地佛教界有立身之地。于是他便走入民间、走向外地,广传佛法,并取得很大的成就。大师在后来的回忆中,却对这些人的做法充满感激,并说:“他们害我,其实是在成就我。”总经理在讲完这则故事时对文思说:“人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生活中被人使绊子的事到处可见,关键看你怎样对待,如果你终日耽于他们的这些手脚而松懈了自己的正事,那才叫失败呢!”

自从与总经理的这次谈话之后,文思终于又找回了自己,她不仅在日后的工作中证明了自己的出色,而且也以她的宽容赢得了同事们的好感。

在职场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他人的毁誉都一笑了之,是十分难得也是十分必要的,并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职场里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即使你深陷苦海,也不要在公司发泄太多的私人情绪,应该学会控制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控制。重要的是找出相应的对策,尽快走出这段危机。

已经踏足社会的你,要把烦恼都藏起来。在办公室,你得先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如果工作因你的情绪问题而被弄得一团糟,过去努力换来的地位,岂非毁于一旦?太不值得吧!如果一些私事令你情绪极度低落,工作又并不太忙碌,索性放一天假,处理私务或消遣一下,或许可以把情绪稳定下来。可是,工作堆积如山怎么办呢?把精神都集中在工作上,甚至超时工作,务求把工作尽早完成,当一切做妥,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或许就能胜过你的伤感。

讨好上司,让上司对你刮目相看

除了最高的老板之外,每个职员都有上司。如果你的工作完成得很好,你的业绩也不错,你的下属也很喜欢你,但你的上司可能不喜欢你,因为你只知道做自己的工作,只知道怎么管理你的下属,不注意上司怎么看你。所以,不管你是主管也好,普通职员也好,你都要懂得怎么当下属,怎样让你的上司喜欢你,器重你,提拔你。

在职场中,上司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我们在企业中的职业命运,也许我们无从选择上司,但我们有权选择自己做一个“好下属”或“坏下属”。

恭喜职场中的每一位“好下属”,因为你将会拥有越来越大的舞台而忙碌、充实地生活;同样告诫职场中的每一位“坏下属”,因为你将为了能够拥有一个舞台而忙碌、奔波地生活。生活即是一种选择,更多的朋友愿意选择前者而非后者。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好下属?这正是值得每位职场人深思的问题。

秘籍一:摆正位置,安于本分

不要过于关心上司的工作内容,不要过于注意上司的工作量,不要过于热心上司的错误,更不要与上司攀比薪酬。你最需要对其负责任的人是你自己而非其他人。

首先,要懂得摆正位置。上司就是上司,需知任何一位上司的威严都是不可撼动的,上司没有义务同时也没有必要让你知道他的工作内容,而通常他们比你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与风险,创造了更大的价值与财富。摆正位置既是做事的前提同时也是做人的前提。俗话说:筷子夹菜勺喝汤。如果非要用筷子来喝汤,看来大体上也只有两种可能:其一,喝不到汤,筷子反而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而变成废物;其二,喝到汤,经过改装后的筷子已经失去自我不再是筷子。上司升职了,下属接班的事情职场处处可见,“枪毙”了上司自己来做的倒是寥寥无几。

其次,要知道安于本分。所谓“本分”也就是本职工作。只有做好了自己的事,才有资格品评别人做的事;只有尽到了应尽的责任,才有可能被付与更多的责任;只有做好了分内的事,才有能力做分外的事。职场中我们往往认为自己所做的工作过于简单而去关注别人的工作。而简单只是事物的外表,做好需要的则是长时间的单调训练,因为熟才可生巧,巧才相对而言简单。工作中的多少过失就是因为看上去简单而造成的。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对自己都不负责的人,谁都不会赋与他更多的责任。

秘籍二:排忧解难,鼎力之柱

不要成为上司眼中无关紧要的人,不要成为上司身上的累赘,更不要成为上司工作中的绊脚石。

为上司排忧解难是作为下属的职责所在,否则对上司来说你的存在将失去实质意义。成为无关紧要的人将意味着随时可以被炒掉,成为累赘将意味着丢掉你这个包袱将会更好,成为绊脚石就意味着上司找任何机会必须把你除掉。而避免这三种结果的关键点就是你能否为上司排忧解难,助以一臂之力。

并非每一个职场中人都可以成为上司的“鼎力之柱”,但如果成为“鼎力之柱”则意味着上司对其能力的认可、倚重。被认可的同时又将继续得到更多的、优先于常人的锻炼及表现的机会。职场中的机会往往如凤毛麟角般稀有,每一次把握都有可能成为走向成功的一个支点。尽管是“神通广大”的上司也有无能为力、需要帮助的时候,团队不是一个人的,职场也不是只要一个人就可以走好的。职场虽然不是乐善好施之所,但也有投桃报李之规。

助人者多助!何况帮助的对象是有能力左右你职业风向的上司。“排忧解难,鼎力之柱”犹如职场大舞台的台面,台面搭建得越漂亮,才会吸引越多的观众。

秘籍三:深谋全局,提升价值

不要表现得鼠目寸光,不要表现得急功近利,更不要表现得自私自利。每个人都有价值,大智大勇才可能让自己增值。

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事。这句话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但往往说得出做不到。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失衡的症结所在不是智商而是利益!企业既是经济实体同时又是利益的结合体,利润是每一位上司的追逐目标,也是企业的追逐目标。不要与上司争夺利益,客观地讲他是“强者”,比你更有力量,败下阵来的注定是你,那样做就是不智之举。识时务不是懦弱而是明智,谋全局不是退让而是智慧。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也见大智大勇。

做有“价值的人”在职场才不会被淘汰出局!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某种程度上,上司认为你有“价值”你才真的有“价值”,因为他把握着你施展才能的机会。在职场上你的价值绝不是由你自己认定的,而更多的是由你的上司来评判的,看看绩效考核的评分比重,再看看晋升审批表上的评语,其中道理不言而喻。在上司眼中,安于本分,你会拥有你的本来价值;自私自利,你将被贬值处理甚至一文不值。深谋全局、大智大勇才会让你不断增值。就像购物时人们通常都会选择物优价廉的增值商品一样,企业也只选最好的,不选最贵的。玉不琢不成器!你如美玉,而上司则为琢你成器的工匠。“深谋全局,提升价值”犹如职场大舞台的空间,空间越大,可表演的节目才越多。

秘籍四:建立信任,忠诚大于能力

不要没有立场,不要捉摸不定,不要朝三暮四,更不要疑神疑鬼。忠诚大于能力,置于四海皆准,没人愿意引狼入室。

职场需要蓄势、造势、运势,通过蓄势而去造势,通过造势最终获得运势。职场中蓄势、造势多在于己,而运势多在于上司。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何也?“信任”!纵观企业中得运势者多为上司的“心腹”。无论是同事间还是上下级间,信任是人与人共事的基础。领导越信任你,就越肯给你机会,越敢付与你任务。领导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你职业道路上的阶梯,送你、伴随你一路高升,而登上阶梯的前提就是必须“信任”你。虽然在管理中我们说:用人要疑,疑人要用!但在现实工作中,疑人非不得已而用之且能不用就不用!

在现代企业用人过程中,忠诚不等于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却大于能力。正所谓:有德有才者用之,有德无才者育之,有才无德者御之,无德无才者弃之。而所指之“德”更多的就是对于企业的忠诚。求才而遇知己!忠诚可遇而不可求,才能甚至可以被量化,而忠诚却不可能被量化。现代的企业管理可以考核一个员工的能力,却无法考核一个员工的忠诚。当“忠诚”出现在上司与下属之间时,不可避免夹杂其中的还有个人的情感,上司在有意无意间都会给予你更多的帮助和关照。

如果你要获得这样的效果,下面的八点你一定要认真地去做。

1.主动报告你的工作进度

当领导的心中往往有个不快,不知道他的下属在忙些什么,每天好像都很忙,又不好意思经常去问他。因而做下属的一定要主动报告自己的工作进度,让上司放心,不要等做完了再讲。有时小小的一点儿错误,发展到后面就会变得很大,所以早报告你的上司,错误时他可以纠正你,避免犯大错误。

作为一个下属,你有多少次主动报告你的工作进度,让上司知道,让他放心?实际上其实很少。对上司来说,管理学上有句名言:下属对我们的报告永远少于我们的期望。可见,上司都是希望从下属那里得到更多的报告。因此,做下属的越早养成这个习惯越好,上司一定会喜欢你的。

2.对上司的询问有问必答,而且清楚

做上司的经常会觉得下属回答问题的那个样子受不了。“蔡小姐,昨天下午说过的那个报表今天一定要交给我”。“知——道——了,老——总,你没看到我在写吗”?如果你的下属这样回答,你一定会非常不喜欢,甚至痛苦。而她很能干,不能因为这样就随便炒她。

如果上司问你话,一定要有问必答,最好是问一句,答三句,让上司清楚。答的比问的多,让上司放心;答的比问的少,会让上司忧虑。

回答上司的问题时,有一件小事不能随便。上司进来问我们话时,应立即站起来是基本的礼貌,很多人没有这种习惯。这一点,日本人做得很到位。日本人在问下属问题时,下属通通都是站起来马上回答。这就表示他们这种礼貌做得比我们好,其实日本承袭了汉唐文化,是学我们中国人的,但是今天他们很多地方做得比我们还要到位。而我们的下属对上司讲话不够礼貌,更不要说有问必答而且清楚了。

3.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听得懂上司的言语

做下属的,脑筋要转得快,要跟得上上司的思维。你的脑筋会不会转得比你上司快?一般不会,那你要不要去努力地学习?肯定要的。今天他能有资格当你的上司,肯定有他的一套,有比你厉害的地方。如果你去联想集团当一个副总,你的脑子会不会比柳传志还快?我想你不敢这样讲。柳传志能够领导联想,能够把联想发展成今天这种规模,肯定有很多地方值得你去学习。因此,你不仅要努力地学习知识技能,还要向你的上司学习,这样才会听得懂上司的言语。他说出一句话,你要能知道他的下一句话讲什么,也就是知道了他的言语,跟得上他的思维。如果你不去努力地学习,你的上司想到20千米了,你才想到5千米的地方,你跟他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他是没法提拔你的。

很多人都想超越他的上司,这是非常可贵的精神,但要超越你的上司,先要学会他那一套,然后再谈超越他。你连他那一套都没有学会,更谈不上超越了。因此,做下属的,要不断地学习,学习你的上司,不断充实自己,才会提升自己,获得上司的赏识和提拔。

4.接受批评,不犯二次过错

日本一家电器公司的老板准备物色一位职员去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对众多的应聘者进行筛选时,他只问一个问题:“在你以往的工作中,你犯过多少次错误?”他最终把工作交给了一个犯过多次错误的员工。开始工作前,他交给该员工一本《错误备忘录》,嘱咐道:“你犯过的错误都属于你的工作成绩,但是你要记住,同样的错误属于你的只有一次。”这说明,上司会给员工犯错的机会,但总是不希望下属犯同样的错误。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人肯定是要犯错误的,只有无所事事的人才不会犯错误。聪明人的可贵之处是能在每次犯错误之后,接受教训,及时总结经验,不犯二次过错。但一个人要能真正做到不犯二次过错,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一个人犯第一次错误叫不知道,第二次叫不小心,第三次叫故意。不要以不小心作为犯错误的借口,更不能故意去犯错误。如果你对你的上司说:“老总,您放心,这是我第一次犯这个错误,也是最后一次。”你敢讲这种话,是非常不简单的,但你要培养这种勇气和素质。

5.不忙的时候,主动帮助别人

这是一个强调团队精神的时代,公司的成功要靠整个团队。团队成员需要良好的协作,也需要互相帮助。一个人不忙时,要主动帮助他人,这是一种团队精神。在麦当劳顾客很多时,店长会去扫地,也会帮人点餐。如果有一队排得很长,其他队人很少,一定会有人说:那边的客人请到这边来。麦当劳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快速服务,做到这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员工不忙的时候,主动帮助他人。其实这一点也是美国公司的一个文化,这是人家的长处,我们需要学习。

今天你帮助别人,不仅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也是有利于你自己的良好作风,因为有一天,你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别人也会来帮你。现实中,很多人崇尚本位主义,自己不忙时,说人家忙是应该的,自己休闲也是应该的。如果一个组织里有人存在这种思想,那么这个组织就很危险,很难成为“一家人”,其凝聚力、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

6.毫无怨言地接受任务

最完整的人事规章条例,最详细的职务说明书,不可能把人应做的每件事都讲得清清楚楚,有时会临时挑出一些事来,下属会临时接受一个工作任务。假如公司一位重要的客户要过来,为表诚意,公司要派人去接他,这是临时的事情,职务说明书里是不会有的。那么被派的人如果说:“凭什么要我去?我已经下班了,当时我来时,你们没有讲过要这样做?”如果你这样去计较,你在一个组织里是很难出头的。临时的事是一定要有人做的,你要一口答应,一肩挑起,而且要毫无怨言。如果你毫无怨言地去做,你的上司会非常感激你,他即使当时不说,也会利用另外的机会表扬你,奖励你,回报你。

人不要太斤斤计较。中国有一句话:吃亏就是占便宜。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你在一个地方付出了,会在别的地方得到回报。一个公司的成功要靠全体的努力,你要毫无怨言地接受任务。

7.对自己的工作主动提出改善意见

这是最难做到的事情。如果你的上司说:“各位,我们来研究一下,工作流程是否可以改善一下。”严格说来,这样的话,不应该由你的上司来讲,而是应该由你来讲。所以每过一段时间,你应该想一下,工作流程有没有改善的可能?如果你是你所从事工作的专才,而你的上司不是,他提出了改善计划,想出了改善办法,你应该羞愧。

8.想得到的利益让上司为你争取

不要在领导面前直接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如果你喋喋不休地向领导提出物质利益要求,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在感情上他会觉得压抑、烦躁。如果“利益”是你“争”来的,领导会认为你是个“格调”较低的人,觉得你很愚蠢。如果你的领导是个糊涂虫,与他争利益反而会把你的功劳一扫而光,“利”没有得到“名”也会丧失。最好的办法是让领导主动地给,而不是你去“争”。

不吝赞美,可以鄙视“拍马屁”但不能无视

“拍马屁”,不是说无谓的奉承,而是要真心赞赏上级的才华与能力。任何人都喜欢被欣赏、被尊敬,上级也不例外,光靠拍马屁是不会真正得到上级的赏识的,但是如果你有能力,有实力,在适当的时候拍拍上级的马屁,真心诚意地表达对上级的钦佩,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为职场人,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的老板也是人,老板也不可避免地会有喜怒好恶的情绪,老板也会不开心,老板也会气愤,老板也会做错误的事情。那么,怎样发挥自己能力的最大化,让自己的最优化的建议能被老板采纳,这才是我们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

作为人才,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自己仅仅只是下属。下属,应当对老板怎样的态度,说怎样的话很重要,不要谋求一时之快,让自己后悔万分。以能力降伏老板是可行的,可是,如果能够在能力之外,再有为人的风范和处世的宽容,那是不是更好呢?这种人才是不是能力更强呢?

人才就应当不断地提醒自己一定要谦逊,不要居功自傲。你要相信,中国13亿人,在某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多了去了,对于老板来说,多谁不多,少谁不少。很多人看不起拍马屁的人。可是在特定场合的拍马却可以消除隔阂,缓解紧张的气氛。

电视里有个职场专家在高谈阔论:所谓“马屁”是语言中的钻石,我们要学会赞美别人。阿黄对此一脸不屑,抄起遥控器就要换台,说:“我就最看不上溜须拍马的人了,耍嘴皮子!”

自打进了职场,耿直的阿黄就一直在这个问题上耿耿于怀——办公室里吃劲儿的活儿都是他干的,可领导却偏偏青睐另一个“能力低下”的家伙。“不就因为他会拍马屁吗!”阿黄愤愤不平又无可奈何。

爱听奉承话是人的天性,虚荣是人的弱点。当一个人听到对方对自己的吹捧和赞扬时,心里会产生一种莫大的优越感和满足感,自然也就会高高兴兴地听从对方的建议。许多有为的人更是如此,如钢铁大王卡内基,他就喜欢别人的恭维。

当面赞扬他人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从“气色不错”到“这个发型很适合你”,或者“你的企划非常棒,对我很有启发”,甚至是一句“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鼓励,都会让对方感觉到被关注,无形中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

同级别的人还好办,如果赞美的对象变成了上司,对一些人来说,就成了天大的心理障碍了:“拍马屁”的恶名是万万担待不起的。可上司也是人哪,高处不胜寒,一个领导者,甚至会不可避免地对一个总是夸赞他的手下产生好感甚至依赖感。就拿A的上司来说,平时自己独处一间办公室,跟下属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再加上本身就长得一脸威严,年纪又跟大家拉开了档次。整个团队,除了那个“能力低下”的家伙之外,别人对他从来都是摆出一副不苟言笑、公事公办的阵势。这种时候,就算你的业务能力再出众,想必也敌不过非常到位的“马屁”给上司带来的那点儿小温暖吧。

这样的“马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领导的尊重,对领导的赞美,其实是对他某些行为的一种鼓励。在职场上这也是一种能力,它起到的另外一种作用就是管理上级。但前提条件是,管理者对人有很好的判断能力,能够清楚拍马屁者的真正动机。

有一位著名的新闻记者曾经这样说洛克菲勒:“倘使有人称赞他的家庭经济,这位石油大王常会乐不可支,同时,他又喜欢听别人说他对慈善事业和办学校是如何地热心。当他听到这类话时,他会马上非常兴奋。有一次,我赞美他向学校里一群小孩子所发表的谈话,他立刻感到高兴极了。”而面对钢铁大王卡内基,只要你恭维他某一次的演说词是怎样地有益和怎样地动人,就很容易引他回答平时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如果对着卡内基赞美他的商业领袖才能,绝不会使他产生兴趣,这些在他听来反而会觉得你没有诚意。然而家庭经济和公开演说却是他们的虚荣点。

如此大名鼎鼎的人物可说是见的世面多了,一般要请他作演讲或出席一个什么会,简直八抬大轿都无法请得来,但一席不要钱的吹捧便能顺利地解决问题。同样,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事实上,任何人碰到他人的溜须拍马,都会轻飘飘起来,即使表面上掩藏,内心深处也美滋滋的。深谙职场心理学的员工就是要抓住人们的这个特点,作点儿不花钱的投资,日后自会看到效果。

投其所好,掌握对待不同上司的不同方法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社会大了,你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类型的上司。每种上司的个性脾气各有不同,那么职场中人是否懂得和不同个性的上司相处呢?

知识型老板

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修养都比较高,因而,和他们相处实际上比较容易。但有些方面也需多加注意。知识型老板十分好学,所以他们比较喜欢好学上进的人。作为下属,要勤奋好学才行。老板才会对你的表现表示赞赏,从而留下好的印象。不学无术的员工,知识型老板一般不会雇用,即使在无意中雇用了这种人,他也会对之没有任何好感,甚至有可能予以解雇。

知识型老板本身具有较高修养、知书达礼,故而他们也会要求职员具备这种素质。在与老板相处时,务必表现出谦逊的态度。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当老板下达某项指示时要洗耳恭听。不能显得漫不经心,让他知道你对他的话很看重,每字每句都记下了。

当老板和你讨论某项计划时,你要多听少说,弄清他的真正意图,然后据此诚恳地表示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绝对不能在老板还没有说话的时候,你就开始一股脑儿地大谈特谈自己的想法,这样只能引起他的不快。

当老板对你提出批评时,你要勇于接受,这样他会觉得你是个能成大器的人。

知识型老板最反感不接受他人批评的人。如果某职员受到批评后像被咬了一口似的暴跳如雷,老板对他就不会有好印象。和知识型老板相处,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千万不可莽撞行事。在知识型老板看来一个有出息的员工应该在工作中理智,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该做的事情应该做到什么程度才好。对于毛手毛脚、情绪化的职员,知识型老板会感到很头疼。他认为这种人其实什么事都干不成,不足以担当重任。而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因此,在平时就保持清醒头脑,坚持适度原则,是与知识型老板相处的重要技巧。

内敛腼腆型老板

曾有心理学家分析指出,内向型的人比外向型的人更常使用电子邮件。所以,如果你的上司是较为内向的人,相对于面谈或听电话来说,他可能更喜欢读电子邮件,并以此方法与属下沟通。如果你想给看惯了普通黑白邮件的老板来点儿惊喜的话,那就多花些时间学习制作富有新意的彩色动画电子邮件吧。当你要与上司谈一件重要的事时,别用电子邮件,而要通过面谈来表示你的诚意和决心,一起吃午餐是个很好的方式,既不会受到其他同事的干扰,又能和上司作最直接有效的沟通。

火爆型老板

脾气大、爱发火的上司,大部分属于那种工作作风泼辣,雷厉风行的人。他们把完成工作任务看得很重,在这方面稍微有一点儿使他不满意的地方,就有可能被训斥。那么该如何与脾气大的上司友好相处呢?

脾气大的人往往性格比较急躁,一点就着,一碰就响。与这样的上司相处,你要了解他的性格特点,同时要理解他,他不是与你过不去。你呢,就像面对着一堆易燃易爆品,要切实管好火源,认真做好本职工作。领导交代的事,不拖延耽搁,办事利索些,工作前作好各种准备。当遇到这样的上司发火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硬着头皮洗耳恭听。正确则接受,不对则事后再找机会说明,这比马上辩解,火上浇油要高明得多。领导正在火头上,最容易受情绪的支配,很难冷静地分析问题和听取意见,许多人正是在一怒之下做出许多后悔的事情。所以,你必须明白,向情绪尚处于激动状态的领导所作的任何辩白都是徒劳的,而且会适得其反。

—般情况下,人们发完脾气后,都会有些后悔和自责,许多领导还会为自己不能“制怒”而懊悔。下属可以利用适当时机,规劝领导,讲明发火对同事和对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正因为领导此时已经懊悔,所以他会接受下属的规劝。

如果上司的业务能力不如你,而你想让上司接受你的某项计划时,不妨动动脑筋,想想说服上司接受你的计划的办法。在环境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在办公室跟上司展开激烈的争辩,应该在下班后请他到附近的餐厅喝杯咖啡,在轻松的环境下,把你的计划委婉地提出来。要知道,任何一个上司都不可能容忍下属当众冒犯。所以,你最好要照顾到上司的面子,当众维护他的形象。时间长了,他自然会对你产生良好的印象,甚至会与你成为好朋友,你的一些好建议也容易得到上司的接受。

含糊型老板

有的上司布置工作时含糊笼统,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既可理解成这样又可理解成那样,前后互相抵触,下属根本无法操作和实施,一旦你去做了,他就会责怪你说他的要求不是这样,你弄错了。对这样的上司,在接受任务时,一定要详细询问其具体要求,特别在完成时间、人员落实、质量标准、资金数量等方面尽可能明确些,并一一记录在案,让上司核准后再去动手。在执行的过程中,还要多询问,以免你做“无用功”。有的上司在你请示工作的具体指标或要求时,他却“哼哼哈哈”,没有明朗的态度,或只说“你看着办”等。那么,你为了避免日后的麻烦,要想方设法诱导他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可采用提示法,如“你的意思是……”,让上司续接。或者给出几个答案,让上司做选择填空。如“你的意思是……,还是……,或者是……?”当上司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答复之后,你立即重复几遍加以强化,也可进一步延伸:“如果这样,我就应该先做……再做……是吗?”

工作狂型老板

有一种上司工作极度狂热,没日没夜加班。这类上司往往认为自己是天下最能干的人,加上精力过剩,热衷于工作,而且希望下属也都和他一样变成“工作狂”。面对这样的老总,最佳对策就是甘拜下风,不断向他请教,令他永远感觉到你是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努力工作,并取得成就的,这样还可以得到他的赏识。

装内行型老板

有些上司明明自己对业务不懂、外行,但却装懂、装内行,处处想显示自己,不是横插一手,就是瞎指挥。面对这样的上司,可分别对待。如是重要的、带有原则性的问题,下属可直接阐明观点,或据理力争,或坚决反对,不能迁就,即使正面建议无效,也要想方设法迂回前进,否则就等于是拿老板和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倘是无关大局的一般性问题,下属则可灵活应付,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和矛盾的激化。

恐吓型老板

还有一类上司通常认为要不断威胁下属,才能让他们服服帖帖地干好活儿。

对这样的上司,你必须常常让他感觉到你的存在价值。尤其当你预感到他将会对你恶语相向时,你必须事先就想好回敬的话。当然,更重要的是不要被吓倒。

疑神疑鬼型老板

有一类上司整天怀疑自己的下属偷懒不干活儿,所以在办公室经常导演“警察抓小偷”的游戏。遇到这样的上司,最好的办法则是每天(至少是每周)给他一份报告,明白告诉他你今天都做了哪些工作,以打消他的疑心,从此他放心你也安心。

多谋少断型老板

而面对多谋少断的上司,往往是已经定好的决策,只要别人提出一点儿修改意见,就能让他一次次改变初衷,底下人就要不断地重新来改。其实,你只要让他不感到有失身份的前提下,大胆地和他商讨一些决策,帮他痛下决心,再设法让他在各种文件、报告、报表上签了字,他就不能再随意更改了。

小人型老板

有一类上司,专爱在下属之间挑拨是非,制造矛盾,还爱在别人面前打你的小报告,搞得员工之间关系紧张。像这样的情况,就要员工之间先把话说开,确定是上司在搞鬼,再想办法对付他。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这种差劲的“小人型”上司,绝不能碍于情面而一味忍耐,一定要找准时机,当面揭穿。

遵守规矩,不要越出制度的“安全岛”

在丛林般的办公室里,一旦你不慎“失足”,就会犯下难以挽回的错误。你的越界行为也许可以侥幸一时,但越出制度的“安全岛”,就是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开玩笑。

在工作中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就像去碰触一个烧红的火炉,一定要受到“烫”的惩罚。这种惩罚所具有的三个特性,可以说令每一个职场人都敬而远之,望而生畏。

预先示警性:火炉摆在那里,要让大家知道碰触则会被烫。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有一个健全的长效机制,只有立足于正反两面的引导,使人自觉地去行动,管理机制才能发挥其优越性。

即刻性:当某人碰到火炉时,立即就会被烫。火炉对人,不分贵贱亲疏,管理制度也应如此,不分职务高低,适用于任何人,一律平等。

彻底贯穿性:火炉对人绝对“说到做到”,不是吓唬人的。执行和落实惩罚制度虽然会使人痛苦一时,但绝对有必要,否则,公司的制度、领导的权威何在?

验证性:用手触摸热炉,毫无疑问地会被烈焰灼伤。谁若明知企业有相关规定,还要以身试“法”,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公平性: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没有所谓的特权人物。

在海尔集团,所有的工作人员走路都必须靠右行;在离开座位时,必须将椅子归位即要把椅子推进桌洞里,否则,都将被罚款。

在蒙牛集团,不仅工作人员自己不得在厂区吸烟,还得保证你带来的客人也不能在厂区吸烟。如果有客人在厂区吸烟,是谁带来的客人谁就要因此而受到罚款,因为任何一个工作人员都有义务去提醒其客人不能在厂区吸烟。有一次,蒙牛老总牛根生的客人在厂区吸烟了,牛根生照样交了罚款。

在联想集团有这样一条规定,凡是参加20人以上规模的会议,迟到就要被罚站一分钟。这是关键性的一分钟,否则与会者就会拖拖拉拉的,8点的会议可能到了9点都不能开始。第一次被罚站的人就是柳传志原来的老领导。这位老领导被罚站的时候,紧张得出了一身汗,柳传志就对他的老领导说:“你先在这儿站一分钟,今天晚上我到你家里给你站一分钟。”而柳传志本人也被罚站过三次,其中有一次是因为他被困在了电梯里,但照样被罚站,因为迟到就是迟到,不论因为什么理由都不能被免罚。

《史记·循吏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楚昭王的国相石奢,在一次巡访中,恰好遇到了杀人事件。于是,石奢就去追捕凶手,等追上一看,发现竟然是自己的父亲。石奢放走了父亲,但把自己囚禁起来。因为,在石奢看来,以处罚自己的父亲来树立自己的政绩,是不孝;而废弃法度纵容犯罪,又是不忠。而忠孝两全之策,就是放了自己的父亲,再接受国家对放纵罪犯之人的惩罚。所以,尽管楚昭王不降罪于石奢,石奢仍然以死来明志,最后自杀而死。

楚昭王出于对石奢的仁爱不愿意杀石奢,但石奢明白,此例开不得,在国家法律执行的过程中,一旦有了第一次例外,那么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长此以往,国家的法律就会形同虚设。

一个国家的法律是如此,一个企业的规章制度也是如此。只有对任何人都严格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才能在企业全体员工的心目中形成一种强烈的观念: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一个任何人都不可触摸的热炉,这样才能产生热炉效应。因此,如果你侵犯了权威,触犯了公司的制度,那么,任何一个希望公司正常发展的上司都会对你不客气地惩罚;同时,即使你的越界行为暂时没有被严厉的上司了解,正所谓纸里包不住火,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办公室环境里,迟早会被别人发现秘密,被人抓住把柄的处境有多么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了。

公司有一负责电脑硬件维护的员工职务不高,但资历很深。他常不遵守公司的制度,对同事态度比较恶劣,喜欢占公司的小便宜,如把私人打的电话费拿来报销等,让公司很头疼。此人工作中业绩虽不突出,但也没有什么大错。

每个公司常常有这样的人存在。他们有的极度自我,难以相处;有的倚老卖老,藐视管理者的权威;还有的贪图蝇头小利,时时想着揩公家的油等等。这些员工不断挑战公司制度的底线,扰乱工作秩序,导致团队工作效率下降。一方面,这些人的不良行为可能会让其他员工仿效;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人不一定受惩罚,其他员工便可能会产生敌视、愤怒的情绪,继而对整个工作环境产生影响。此类“头痛员工”难道不会成为公司老板和管理层的“眼中钉”吗?

推而广之,倘若你在公司中不慎“触雷”,那么你就很容易被上司归入到不好的一类中。比如说,你在上司要求加班的时候,依然按照往常的时间早早下班,去享受闲暇生活,即使你只是比别人早走了半个小时,在被人打小报告的时候,你的错误就会被夸大,而你往常努力工作建立起的好形象就会突然倒塌。制度就是这么无情,它不会在乎你曾经有多么优秀。在丛林般的办公室里,一旦你不慎“失足”,就会犯下难以挽回的错误。总而言之,越出制度的“安全岛”,就是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开玩笑。

智猪博弈,小心变成办公室唯一的“智猪”

很多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态度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其结局必然是整体利益受到损害。尽管人们只希望自己的行为对自己无害,并不想对他人有利,最后却造成了“双输”的结局。

在博弈论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

实际上小猪选择等待,让大猪去按控制按钮,而自己选择“坐船”(或称为搭便车)的原因很简单:在大猪选择行动的前提下,小猪也行动的话,小猪可得到1个单位的纯收益(吃到3个单位食物的同时也耗费2个单位的成本,以下纯收益计算相同),而小猪等待的话,则可以获得4个单位的纯收益,等待优于行动;在大猪选择等待的前提下,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小猪的收入将不抵成本,纯收益为-1个单位,如果小猪也选择等待的话,那么小猪的收益为零,成本也为零,总之,等待还是要优于行动。

“智猪博弈”故事给了竞争中的弱者(小猪)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在博弈中,每一方都想方设法攻击对方、保护自己,最终取得胜利,但同时,对方也是一个与你一样理性的人,他会这么做吗?这时就需要更高明的智慧。博弈其实是一种斗智的竞争。作为一门学科,博弈论就是研究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影响行为的一种学问。或者准确地说,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学问,因此也有人把它称为“对策论”。

某大学公开招聘两名教授,姑且称之为A教授和B教授。一个是教经济学的,一个是教会计学的。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有两人获得机会,A和B之间接下来的事,又是一个有关“智猪博弈”的演绎。

会计学教授的工资是5000元/月,而经济学教授的工资是3500元/月。A、B两教授具有相同的学历背景——会计学硕士,同时又都有经济学的教学经验,A教授的会计学教学经验优于B教授。

依一般人的想法,知识就是金钱,知识越多,工资越高,A教授理所当然地会获得会计学教授职位。这就是我们这些聪明人的天真之处,殊不知现实并非如此。

因为B教授知道市场行情,而且知道目前不可能有新的竞争者加入。因此,在与教务主任谈判时,极力否认自己具有经济学的教学经验,甚至说如果让他去讲授经济学会误人子弟,与其这样,自己宁可不要这份儿工作。

而A教授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一开始就和盘托出,甚至大谈特谈自己的经济学教学经验。事情到此为止,我想每个人都看出了门道,学校不可能重新招聘,而两个教授也都不可能随便丢掉到手的美差。最终的结果就是B教授获得了会计学的教授职位,而A教授只好退而求其次,教授经济学。

在我们的企业中,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所以每次不论多大的事情,加班的人总是越多越好。本来一个人就可以做完的事,总是会安排若干个人去做。这时,“三个和尚”的现象就出现了。

如果大家都耗在那里,谁也不动,结果是工作完不成,挨老板骂。这些常年在一起工作的战友,对对方的行事规则都了如指掌。“大猪”知道“小猪”一直是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而“小猪”也知道“大猪”总是碍于面子或责任心使然,不会坐而待之。

因此,其结果就是总会有一些“大猪们”过意不去,主动去完成任务。而“小猪们”则在一边逍遥自在,反正任务完成后,奖金一样拿。

“智猪博弈”用句通俗的话来形容就是“枪打出头鸟”。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就是在企业中,不论国企还是民企或是外企,在企业内部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小团体。套用组织行为学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存在各种非正式组织。而每一个团体都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

这时,每个团体都会推选出各自的代言人。这些代言人是为集体利益(如争取加薪或增加福利等)作出积极行动的领头人。但我们这时会发现,被推选为代言人的总是那些胸无城府、意气用事的人。

然而,群体活动的最大受益者“小猪们”则永远躲在幕后。活动成功了,他们可以毫发无伤地优先分到一杯羹;如果失败了,他们也可以发表一通与他无关,他是受害者之类的演讲,让“大猪”成为永远的牺牲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懂得智猪博弈对于个人并非是件坏事。

实际上,作为一个有理性的人,谁都不愿意甘冒风险而为他人带来好处。如果是这种情况,智猪博弈便无法形成。在智猪博弈的模式中,要摆脱大家都无法生存的困境,就要让双方的期望值不同,然后由一方作出现象上的让步。实际上,让步的这一方,只是在表面上看起来是谦让了。但他不是无原则无目的地让步,绝不像孔融让梨那样是出于道德心,而是出自理性的盘算和对期望值的估计,然后才采取看似让步的举动。这样一来,别人看来你是让步了,因为表面上是如此的,而你在不违背自己意愿的基础上,打破了困境,实现了自己的期望。这看似愚蠢,实则聪明至极。

在智猪博弈里,利用他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求利益的智者是最大的受益人,因为他不必付出什么劳动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关键就在于如何让对手心甘情愿地按照自己的期望去行动。

曲线沟通,行走职场最灵验的沟通术

不管是曲线沟通,还是直线沟通,本质上都是沟通,只是沟通的技巧和方式不同罢了,关键是要适当运用,要分情况看环境,不能一概而论。用好了能让你在职场上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否则,会影响你与上司和同事的关系。

一个职场新人在自己的博客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我去年毕业后进入了这家公司,在市场部工作。我顶头上司是位女经理,平时待人随和。她让我起草一个标书,投标一座写字楼的装修工程。接到任务后,我既兴奋,又紧张,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独自制作标书,稍有闪失就会影响竞标成功。加班加点,日夜不停,一周后我终于完成。怀揣这20多页的标书来到女上司办公室,经理粗略阅了一下,然后说:“标书先放这里,你先回去吧。”

标书制作得怎么样?她满意吗?这些我都没有底儿,心里反而更加忐忑不安了。第二天早晨,上司那边仍然没有反应。我知道以前也有这种情况,同事做的标书交到上司那里没有了任何音讯,最终结果是被否决了。正在我胡思乱想时,一个经验丰富,也是我们部门资格最老的男同事过来关切地说:“小秋,你的标书做得怎么样了?需要我帮你看看吗?”我赶紧把自己备份的标书拿给他。他用红笔在标书上作了大量修改,有些数据和资料作了重新修正。用了整整一个下午,我俩又把标书重新做了一次。当我再次把标书送到上司手中时,我注意到她的脸上有一丝笑容闪过。后来,我们公司竞标成功,在庆功会上,上司表扬我标书做得好,立了很大功劳。

我心里更加感激那位男同事了,后来我主动约请他吃饭。饭局中他告诉我,其实是经理让他帮助我的,并且告诉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和完善。男同事最后说:“可能是经理怕直接告诉你会打击你的积极性吧,所以采取了这种‘曲线沟通’方式。”此时,我才恍然大悟,对经理充满了敬意。

人与人的交往如果能不发生碰撞、矛盾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了,舌头还有被牙齿咬的时候,可以说每个营销员迟早都会碰到与顾客的摩擦,处理得好,那些摩擦矛盾可能很快会烟消云散,处理不当则会招来许多麻烦,乃至影响整个工作的进展和效率。

人际问题方面处理的好坏是门艺术。其实人在三十岁之前,很多人际关系的处理都是难以令自己满意的,每天晚上回到家里常常会自责,自我检点,今天自己对这个人说话为什么就不能态度更好一点儿呢,更耐心一点儿呢?为什么就不能采取另外的方式?

前面说到的小秋公司中的女经理就是这样,作为一把手,她的一言一行,旁人都会更在意。也许那位女经理在三十岁以前也常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被动,但经过岁月和经历的磨炼,她慢慢学会了如何把待人的问题处理得更好。她深知,如果把人都弄得不高兴的话,什么事情都很难办好。这里的这种忍耐和绕弯态度,其实就是所谓的“曲线沟通”,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也是一种社交能力和个人成长的逐步完善。这种曲线沟通如果引用到营销员与客户的关系中来,我想一定可以避免一些摩擦所导致的僵局和麻烦。

曲线沟通,就是在保持“和气生财”这样一种关系状态的基础上去创造各种进一步沟通的可能。殊不知,任何形式的沟通其根本前提就是“和”。懂得曲线沟通并且有过“曲线沟通”经验的人就会知道,有时候你退一步了,看着吃亏,其实不然。“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之后,一些奇迹发生了,那些占了便宜的顾客,再次来见你的时候心里可能反而变得忐忑不安起来,有了难为情或者不好意思的感觉了,而此时,有了好的气氛,才是你与之展开真正沟通的大好时机。

与曲线沟通相反,就是那种性格一根肠子到底的人,这种人很多见。人们往往对这种直来直去的性子赞赏有加,甚至将他们与那些阴谋诡计者作比较来夸奖。这在传统的人际关系上无可厚非,但在现代更为复杂严峻的人际关系中这样的直率似乎有点儿跟不上形势和要求。因为,现代人的流动和关系都比过去广泛和复杂了,如果把“直率”一成不变沿袭下来,不懂一点儿曲线沟通的艺术,恐怕常常要与人发生碰撞。

同类推荐
  • 知道点简单的人生哲理

    知道点简单的人生哲理

    人生不是在逢场作戏、走马观花,去仔细聆听,耐心品味,等你知道了这些简单的人生哲理,并能够把它消化于内,运用于外,就能够把生命的高度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此时,你的人生之路会豁然开朗。知道一些简单的人生哲理能驱散走人生中的浑浑噩噩,理顺人生中的千丝万缕。抬头瞭望,征途漫漫,哲理在心中,路就在脚下。本书就是将人生的哲理、感悟与生动的故事集于一体,从这些文章里我们能读到智者的睿智、学者的思索、长者的淡薄。这里没有闻而生厌的说教,没有长篇大论的道理,它教我们用一种简单的思维去化解复杂的纷争,用一个简单的心境去面对复杂的人生,简单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 影响人一生的习惯

    影响人一生的习惯

    本书全面阐述了人一生要养成的成功习惯、工作习惯、思考习惯、说话习惯、生活习惯,提出了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和窍门,内容涵盖了人生的方方面面,主题选择具有时代感和生活性,对实际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一位哲人说过:“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想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在人生中取得成功,就要在各个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当你翻开本书,了解了这些重要的人生习惯后,再根据书中的指导,持之以恒地去培养好习惯,改正坏习惯,相信一定能收获高效能的工作和高品质的生活,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改变。
  • 良好的教养

    良好的教养

    良好的教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用一生去培养。有教养的人能约束自己的行为、言谈,与他人和谐共存;无教养的人则以自我为中心,蔑视仪与规范。教养的人会在不经意间展示良好的风落;无教养的人则虚伪、做作、为人表里不一。有教养的人对待金钱、生活、娱乐有着正确而成熟的态度;无教养的人则虚荣、放纵而媚俗。
  •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

    人人都有小情绪,每天在喜怒哀乐忧思中不断转换。情绪虽小,力量却大。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坏脾气,无疑成为一件意义非常重大的事情。本书将结合不同类型的负面情绪,来解读各种情境下的坏脾气。通过反面的案例来揭示坏脾气的消极影响,通过正面的案例来提供管理情绪的成功经验。在此希望诸位亲爱的朋友,有朝一日能成为有良好修养的情绪掌控者。
  •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财富故事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财富故事

    本书精选数十个关于财富的故事,它们蕴藏着许多哲理和智慧。通过阅读这些故事,读者可以轻松领悟财富的真谛,学习获取财富的方法,把握好人生的财富。
热门推荐
  • 情之沧爱之殤

    情之沧爱之殤

    21世纪梦离珞买了一本大陆史书意外进入书中世界,穿到凤阳国琉城城主刚被庶姐害死的小女儿琉璃沧身上,她才不会任人宰割,看她如何整治恶人光芒露现,谁说她是丑女和废材?一个特殊身份使他必须利用她完成大业,只有得到她,才能拥有最强大的力量统一大陆进攻异世界,他和她来自同样的世界,当得到了她的一切,把一切都罢为己有,却嫌她碍事不止一次置她于死地,在她单纯和无微不至的爱面前,他不知内心已经妥协。当她知道了这一切实在无法原谅,欺骗自己,野心勃勃,为了让百姓远离战争,同样让他为欺骗自己的感情付出代价,她不顾腹中胎儿,拿着他送她的一把剑和他决一死战,他不想要她的命她却撞上了他的刀,“呵呵,没了她得了天下又如何”
  • 这个警官不柯学

    这个警官不柯学

    重生到柯南的世界,成为了一名警察,但每天想的却不是维护公平正义,而是在整天都在想怎么才能找到超能力者。面对火海中的月光奏鸣曲,他第一个想到的是,这是不是有人在搞邪恶祭祀……
  • 陌路上的回忆

    陌路上的回忆

    青春一路走来,其中掺杂着五味,不乏有失落,迷茫,挫折,失败,快乐,选择,希望等等,这一路走来的旅程只有自己能够明白,无论在任何时刻,都要了无遗憾的继续行走下去,为这一场不一样的旅行精彩而活。我们都曾经叛逆过,失落过,甚至迷茫过,花季,雨季,青春必走的那条路,处处留着我们不规则的脚印,直至到了而立之年或者不惑之年,甚至更晚,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后悔哪些事没做,哪些事做晚了。我们都是人生的过客,坐什么样的车,走什么样的路,路上所遇到的景色都是不同的,却总是有那么点相似之处。
  • 山外仙

    山外仙

    天地争大权,圣人惶惶,仙人又该如何寻觅......千年风花,万年雪月,楼外青山仙外仙。
  • 大唐狄公探案全译·黄金奇案

    大唐狄公探案全译·黄金奇案

    本书是《大唐狄公探案全译·高罗佩绣像本》之一种,一个地方官吏的非正常死亡,牵出跨国走私黄金、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大案要案。书中处处设悬,处处惊心,一个个看似独立的案件在主线索上既游离又缠绕,失踪案、杀人案、军火案,案案勾结;佛门弟子、巨商富贾、烟花女子、独居处士,谁无隐情?最令人惊讶的是书中还设置了一个类似基因变异的人物,似从古老的《山海经》中走出——既渊源流长又亮人眼眸。更有那冤死者的鬼魂,游荡在县衙大堂内外……当狄公揭开谜团,让读者为之一振时,作者笔锋一转,那谜团重又露出诡异的笑脸。
  • 太平洋之外的你

    太平洋之外的你

    逃婚来到海外,希望能够避避风头,可遇到一逗比怎么破~在线等,急!
  • 有一种幸福叫做四叶草

    有一种幸福叫做四叶草

    他们,是中国当红少年偶像组合,她们,只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三个女孩,但她们却误打误撞闯进他们的心,无数女孩爱了整个青春的三个男孩,但是那幸运的三个名额只有她们拥有。“什么?你...你喜欢我?”米童一脸惊讶的看着眼前这个无数少女宠爱的人儿,“是啊,很意外么?我会照顾好你的!”男孩满心期待,期待着女孩的回答。“对不起,我有喜欢的人了,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好。”女孩说完头也不回的转身就走,只留下孤独的人儿留在原地。自己喜欢的女人却爱上了自己的兄弟,在心爱的女孩和从小玩到大的兄弟间,他又会如何选择?
  • 愚蠢至极

    愚蠢至极

    一个不屈的灵魂...或是,一根硬骨头?大概就是一个烂俗又清新脱俗的重生穿越文。
  • 何其有幸得你倾慕

    何其有幸得你倾慕

    当你成为我的救赎,当我以为一起都会朝好的方向发展…缘分从儿时起便已注定,但事实却不遂人愿这是一个关于人性与爱情的故事先甜后虐,不会让您失望的!快来叭!
  • 重生之江南怨

    重生之江南怨

    上一世,她是江南白府娇滴滴的大嫡女,温柔可人,遇到未婚夫后更是做起了贤妻良母的打算。怎料渣男被人惦记,自己也被妹妹,继母联手杀死。这一世她重生为人,做苦女,做丫鬟,看她如何逆袭,斗继母除妹妹,逼得渣男生不如死,扮猪吃老虎,赢的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