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礼仪
展露形象,做个礼貌体面的人
虽说徒有其表是不够的,但是若不注重仪表的修饰,那么孩子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从表面上看来,个人礼仪似乎只是涉及个人的穿着打扮、举手投足之类的小事,而往深层次挖掘,由小事所体现出来的举止言谈同样是仪表礼仪的体现内容,因此,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懂礼仪、有教养的人,那么首先得让他有一个好的外在形象,具备得体的个人礼仪,成为一个礼貌体面的人。
怎样让孩子学会正确地审美
有人说,我们每个人就好比是一间屋子,如果把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知识储备看做房子里的布局和陈设,那么一个人的外在仪表就是房子的玻璃窗。窗子干净明亮,会让人一下子看到屋子里的美丽典雅;如果窗户污浊不堪,那么里边即使有再好的摆设都无法让人看到,反而会因此而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这也就是说,我们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得体的仪表,这样他们才能够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他们内在的美才更容易被别人欣赏和发觉。
在此需要提醒的是,我们提倡孩子注重仪表美,并非是说要给孩子穿华丽的服饰,更不是把孩子打扮得油头粉面,而是让孩子从小能够养成注重卫生,学会正确着装。也就是说,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做的是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帮助孩子养成整洁得体的好习惯。
在这一点上,诺诺的妈妈做得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她的做法吧。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诺诺就懂得‘臭美’了,比如她会偷偷地抹我的擦脸油,还会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涂我的口红。有一次,她正为自己的‘美丽’而陶醉,却被我撞见了,顿时她就有些惊恐,应该是怕我责怪她吧。
“我并没有责怪她,我只是对她说,追求美丽是每个人的权利,你懂得追求美,妈妈感到很开心。只是,只有符合自己年龄的美才是真的美,比如,你的花裙子很漂亮,可是妈妈穿上会是什么效果呢?一定是很不好看,也很不合适的,对吧?
“诺诺点点头。我继续说道,同样啊,你现在穿着打扮都要符合你的年龄才好,如果不适合自己,即使穿再漂亮的衣服、化再漂亮的妆都是适得其反的。再说了,在妈妈眼里,你是个非常漂亮的孩子,你的皮肤白皙娇嫩,你的嘴唇红艳动人,真是让妈妈羡慕呢!如果妈妈有你这样的好皮肤,也就不用涂抹这些含‘化学成分’的护肤品了……
“听我说到这儿,诺诺有些小小的得意和骄傲,我估计她心里在想:原来妈妈是因为没有我漂亮才用这些东西的呀,而且这些东西有化学成分呢,化学成分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就这样,经过我的一番引导,诺诺知道自己的做法并不能真的为自己带来美感,之后她也就放弃‘化妆’了。”
可以看出,诺诺和妈妈都是爱美的人,但在女儿“不正确”的爱美行为面前,妈妈并没有责怪女儿,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引导孩子,让她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正确的审美。这样,诺诺就会很自然地感受到美的真正含义。
可是看看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懂事,说孩子非名牌衣服不穿。其实,做父母的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孩子从小到大,自己又何曾像诺诺妈妈这样,给过他们审美观的培养和教育呢?
1.告诉孩子,不随意评价他人的外表
对于他人的穿着,不管是否“对自己的胃口”,都不要随意去评价,懂得“人最重要的不是外在美,而是心灵美”。另外,还要注意不拿别人的长相开玩笑,懂得保护对方的自尊心。
2.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个性和气质
一个孩子良好的个性和品质体现在待人善良真诚、性格活泼开朗、心态乐观积极、举止大方等方面。懂礼仪的孩子会努力让自己拥有这些良好的个性和品质,不会因为容貌出众就妄自菲薄,也不会因为长相平凡、衣着朴素而心生自卑。
3.让孩子不要受外界信息的误导
由于心智不完善,所以孩子极易受外界信息的误导,进而形成错误的审美观,因此,我们提醒家长朋友,从小我们就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审美观,争取最大限度地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快乐、健康的童年时代。
4.引导孩子尽情施展创造美丽的才能
孩子大多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如果家长能抓住这一点并适当引导的话,那么就可以帮助孩子施展创造美的才能,比如,家长可以让孩子为自己的毛绒玩具穿衣服、换衣服,同时别忘了问问他:“宝贝,你来试一下,看看怎么给布娃娃穿衣服才最漂亮呢?”接到这样的“指令”,孩子往往会立即实施,这样锻炼的机会就来了。另外,我们还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装饰品,让孩子看看怎么来摆弄会让玩具更美。其实,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审美观的培养和提升。
把衣服穿对了,才是最美的
生活中,常有家长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小孩子才多大,就知道爱臭美了,今天要穿这个,明天要穿那个的,真是难伺候!
的确,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的孩子早已比家长们的童年时代“爱美”许多,可是,他们毕竟还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对于该怎么穿着打扮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这就需要家长多为孩子做一些指导,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怎么穿,知道怎么穿才是最合适的、最美的。
去年9月1日,聪聪到新考入的中学报到,当他看到“初一新同学报到处”的牌子时,就和陪他同来的妈妈一起朝那边走去。等到离牌子还有两三米远的时候,一个穿着高跟鞋、留着披肩发的“女士”也正走过来,聪聪微笑着对她说:“老师您好!请问我们初一(三)班应该在哪个队伍里排队?”
谁知,对方不但没有回答聪聪,还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了看他,并耷拉着脸说:“你才小学毕业,没想到眼睛就近视得这么厉害啊,看好了,我可是个学生,不是老师!”
聪聪顿时感到很不好意思,忙低下了头,这时候旁边正在排队报到的同学开始起哄,聪聪的妈妈赶紧向那个女同学道歉。
从那之后,这个女同学居然有了一个“雅号”——聪聪的老师。
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这位打扮入时的女同学让聪聪“误会”了。也难怪,在那么多穿着朴素的同学面前,乍一出现这样一个时髦女生,怎么能不让人误会呢?
我们知道,穿衣打扮虽说是“表面功夫”,但它也是给别人第一印象的重点。作为孩子,穿着就该是孩子样、学生样,如果像这位时髦的女生似的,自然会让别人觉得很“另类”。
尽管如此,这样的同学在校园中却并不罕见。总结起来,这些孩子的穿着打扮不文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不够洁净”,比如衣服脏了不及时换洗、吃饭喝水时容易把食物弄到胸前,鞋子脏兮兮,甚至臭烘烘的。
其次就是“不够整洁”,比如有的孩子穿衣服松松垮垮,扣子不系好,皮带、鞋带随便弄一下,或者歪戴帽子,或者忘了拉裤子拉链,等等。
再者就是“缺乏美感”,比如有的孩子想起什么穿什么,上公交车非要穿跳舞的小裙子,或者穿着军训时的迷彩服去参加隆重的生日宴会,或者学习大人的模样,穿不符合学生特性的奇装异服,等等。
对于这样的孩子,尚需父母及老师的教导,培养其适合学生的穿衣打扮的好习惯。
1.让孩子的衣服鞋帽始终保持整洁
不管在什么场合,衣服保持整洁是首先要做到的。在学校里穿校服,而非奇装异服。另外,所穿的服装一定要平整,而不是皱皱巴巴的,要将里面的衬衣束进腰间,并系好皮带。
2.告诉孩子穿戴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年龄
有个别孩子就像事例中的那位女孩似的,穿着打扮只顾追求时髦,而不考虑是否符合自己的年龄和身份。其实,对于这一点,家长是可以给孩子引导和监督的,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要求:
①告诉孩子在家以外的场合不穿背心、拖鞋。
②女孩穿着不要学习成年女性,不要佩戴手链、项链、耳环等饰物,更不要涂脂抹粉、化妆文身等。
③不要为了“增高”而穿带根的鞋子,孩子应多穿球鞋或平底鞋,并注意系好鞋带。
④引导并监督孩子按学校的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不留长发。
⑤让孩子注意上课时的仪表,比如即使再热也不要随意打开衣服的纽扣,更不要脱鞋“晾脚”。
讲卫生是礼仪课堂上不可或缺的知识
每天早晚都得刷牙,太麻烦了;夏天的时候可以勤换衣服勤洗澡,冬天就没必要了;衣服脏了没关系,反正妈妈会帮着洗;偶尔往地上扔点儿垃圾没什么,又没人看见,再说还有环卫工人打扫呢……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的想法,那我们只能说简直太糟糕了。其实,一个人要养成某种习惯,越小的时候往往越容易,讲究卫生也不例外。如果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本节内容一开头描述的这样,那么就请家长们帮孩子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吧!
只有讲卫生的孩子才会让人看着干净清爽,也会显得孩子很有修养。这样的孩子相对于那些脏兮兮的孩子来讲,肯定更受别人欢迎。
露露是个8岁的小女生,在某小学读一年级,她的表现很让老师们头痛,比如上课折纸,折完后往地上乱丢;课间玩耍的时候,常常去招惹其他同学,还故意擤鼻涕擦到人家衣服上,有时候也往教室的墙上抹。
前段时间,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闻到一股怪怪的味道,像是土泥巴的气味儿,有同学怀疑是从露露那里发出来的,就找了个机会一探究竟。果然,同学们悄悄走近以后发现,在露露的课桌抽屉里放着一个装儿童鞋子用的小盒子,小盒子里居然有几只蜗牛,而且里面塞满了用过的废纸和零食包装等。
见到这一情景,同学们有的嬉笑着,有的则赶紧捂上鼻子,也有的同学撇撇嘴,大家一致的反映就是露露太不讲卫生了。
由于大家都嫌露露太脏,都不愿和她打交道,因此,她在班里基本上是孤家寡人,没有朋友。
或许露露这个孩子的表现有点儿极端,但是也足以让家长们警觉,为了自己的孩子懂得礼仪规范,能够受人欢迎,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整洁的环境,那么我们极有必要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千万不要像事例中的露露这样。
可以肯定,没有谁会喜欢一个邋里邋遢的孩子。一个有修养的孩子一定是讲卫生的,而那些缺乏修养的孩子在个人的卫生习惯方面往往都存在着一些小问题。比如,他们不爱洗澡,不爱换衣服,饭前、便后不洗手,腰带、鞋带松了不赶紧整理等,因此,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懂得礼仪的小标兵,家长一定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引导孩子明确讲卫生的重要性
从生活起居上,家长要及时引导孩子注重卫生。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和孩子共同制定具体的卫生规则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在“规则”中写明:不撒饭粒、饭前便后要洗手、吃水果要洗净,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及时帮孩子纠正不讲卫生的行为,使其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这样做,不但能让孩子保持干净、整洁的外在状态,而且有利于他的身体少被病菌侵扰。
2.从细节入手,引导孩子讲卫生
一个真正讲卫生的人会注重各种小细节,能够做到防微杜渐。我们会看到有些孩子虽然在家里扔垃圾很规范,但一到外边就忘了,垃圾随手就丢。对此,父母们是否想过,是不是因为孩子身边缺少丢垃圾的设备呢?因此,我们不妨在带孩子出门的时候准备好一个盛垃圾的塑料袋,以备孩子使用。再比如,我们应及时帮助孩子修剪指甲,剪完后要将手洗净并冲洗剪刀。另外,家长们还需要告诉孩子要随时备着纸巾,以备不时之需。
3.家长言传身教,做讲卫生的好榜样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的确,父母有什么表现,将直接反映到“镜子”里去,因此,为了孩子能够养成讲卫生的习惯,那么我们首先得做讲卫生的父母。只有家长以身作则,让良好的卫生习惯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孩子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从而成为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优美的体态能为孩子加分
在曾经红极一时的电影《花样年华》中,女主人公张曼玉用她那曼妙的姿态、淡淡的笑容、沉稳而平静的眼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正是她的姿态让我们看到了她所有潜藏于心海之中的波澜壮阔,而只能从她那颤动的睫毛中读出其正在澎湃的灵魂。
很显然,这是一种姿态的魅力。同样地,我们的孩子若想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优美的体态亦必不可少。它甚至比一个人的才情、容貌更具有吸引力。就像著名画家达·芬奇所说的:“从仪态知觉人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的本来面目,往往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的确如此,当我们的孩子学会用优美的体态来表达礼仪的时候,往往会比他们的语言更能让对方感受到真实、美好和生动。
或许会有一些家长朋友认为,孩子天性顽皮,生活的世界也要讲究随性、自在,这样严格要求孩子,岂不是束缚了孩子吗?其实,两者之间并不矛盾,相反,它们可以很好地兼容在一起。
我们都知道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尽管她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至今依然难有人超越她。
在银幕上,赫本一直用自然的姿态来诠释银幕角色。在一本关于赫本的书中提到:《罗马假日》的导演在筛选演员时,曾经用戏中的一幕来测试演员:公主身着柔细华美的睡袍在一张大床上进行仰卧起坐运动。奥黛丽·赫本十分柔弱,她用双臂迎向装饰美丽的天花板。接着,她还非常自然、淘气地做了一系列的特定情节,当她做这些动作时,有一架摄影机在偷偷地对着她拍摄,可她毫无察觉。
测试的结果是赫本的姿态最令导演满意,原因无他,就在于她将一种最自然的姿态融入公主这个角色中。公主在做仰卧起坐的时候也是一个普通人,与此同时,她又是一个少女,而赫本却将这些完美地结合,塑造出了俏丽清纯、流光溢彩的公主形象。
再看一个例子。
由美国人制作的“007”系列电影中,其中那位风度翩翩的主人公詹姆斯·邦德给无数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之所以如此,不仅仅由于他英俊的外表、先进的设备以及神秘而危险的工作,而且还和他时时刻刻都表现出来的良好的体态有关系。我们看到,不管什么情况下,詹姆斯·邦德都是以一种英俊、挺拔、干练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即使在走路的时候,他也是挺拔上身、表情自然、精神饱满,给人一种积极向上、活力无限的印象。
可以说,无论是赫本还是邦德,他们的独特风采靠的并不是完美的形象,而是优雅的姿态。
体态语言学大师伯德惠斯戴尔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两个人的沟通过程中,有65%的信息是通过体态语言来完成的。体态语言的信息负载量远远大于有声语言,而且常常比有声语言更真实,它们能够表达有声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感情,比有声语言更简洁生动。
1.训练孩子的一举一动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站着的时候浑身抖动、摇头晃脑、耸肩、哈腰,有时还故意“耍帅”,玩弄打火机、香烟盒,这在外人看来是十分不舒服的。为此,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具备优雅的体态,家长就要严格监督并纠正孩子的类似行为。如果是男孩,就让他们站得稳健、挺拔,显示出男性的刚健和潇洒;如果是女孩,那么就要训练她典雅、娴静,体现出女性的柔美和轻盈。
我们相信,只要家长们时刻注意孩子的体姿,并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的孩子必定也会像赫本和詹姆斯·邦德那样迷人、潇洒。
2.让孩子知道体态是内心的“外露”
我们表达感情,一方面可以通过语言,另一方面则可以依靠内心的活动。例如,当我们把某一物品递给他人,这时候不要随手递过去,而最好是双手递上;同样,别人送自己东西的时候,不管是多小的或者多不值钱的,我们都要用双手去接。
我们还需要告诫孩子,如果去他人家中做客,不要将脚蹬在沙发的腿上,女孩儿穿裙子的话要把裙角收好,等等。要知道,仪表端庄、姿态良好,能使人精神饱满,有利于陶冶情操、增强健康,并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好的坐姿成就孩子得体之美
孩子们的一天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坐着的,因为他们要坐着听课,坐着写作业、吃饭,等等。而坐也是生活中的基本礼仪之一,它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美。
一个孩子如果有好的坐姿,那么不但会让自己的身体发育更加良好,而且还会凸显出稳重端庄、自然大方的美感。而一个坐姿不好的孩子,即便在其他方面很优秀,也难以成就自身的得体之美,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因此,我们一定不要小瞧了孩子的坐姿,拥有正确、优雅的坐姿是训练孩子礼仪的必修课程,是不容忽视的。
历史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关于“坐”的故事:
一位新上任的官员前去拜访一位身为当朝大臣的同乡。不巧的是,拜访的当天,天空下起大雨,等他到同乡家里的时候已经浑身湿透了;而更不巧的是,这位官员没在家,小官员扑了个空,不过他坚持等下去,就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三个时辰过去了,同乡还没有回来,而此时天色已晚,这位官员只好起身告辞,打算改日再来拜访。
没想到,他刚离开不一会儿,那位同乡就回来了,他询问家中仆人是否有什么事,仆人把同乡前来拜访的事说了一遍。
这位大臣看了看椅子下面的两个清晰的鞋印,顿时大吃一惊,问仆人说:“他下午就坐这里?”仆人回答道:“是呀!就坐这儿。”听到这儿,这位大臣惊喜地吩咐仆人:“快!快!快去把他追回来!我们家乡要出大人物了!”
的确如这位大臣所言,几年后,那位拜访过他的小官员真的成了朝廷重臣,他就是曾国藩。
难道这位大臣会算命吗?当然不是!他之所以做出如此判断,就是因为见到同乡在椅子上坐了3个时辰、在椅子下留的两个清晰而干爽的鞋印,因为这必定是心性坚定、不急不躁的人才可能做到的,正所谓“坐如钉石”。
曾国藩用一副“坐相”向身为大臣的同乡看到了其坚毅的心性和沉稳的心态,而这也正是他自身素质的折射。也正是因此,他才成就了后来的伟业。因此,作为家长,如果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练就安定、沉稳的形象及将来有一番大的作为,那么就有必要从现在开始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坐姿。
1.课堂上孩子应该具备的坐姿
首先头部要正,与地面垂直,同时让腰背部挺直、身体微向前倾,两脚自然地平放在地上。
2.公共场合孩子应该具备的坐姿
在公共场合,孩子的坐姿可以较为放松一点儿,但入座的时候要稳重端庄,不可以猛起猛坐,弄得座椅乱响,更不可将脚踏在场前排的桌子上。
3.乘坐汽车时孩子应该具备的坐姿
有的孩子在乘坐公共汽车时往往会和身边熟悉的小伙伴打闹或者搂肩搭背,这样都是不雅观的。我们应该提醒孩子:乘车时,不能将身体靠在旁座人的肩上,手也不能搁在旁座的靠背上,腿更不可以跷到旁边座位的前面。坐下的时候如果不小心碰了他人,要赶紧表示歉意。
4.一些不该有的坐姿
①不要将双手乱放。坐下来后,应把双手放在大腿上,切忌将手夹在双腿之间。如果身前有桌子时,双手则可以自然地放在桌子上,单手或者双手放在桌子下面,抑或是双肘支在面前的桌子上,都是不雅观的行为。
②用脚蹬踏其他物体。就座后,双脚自然放在地上就可以,千万不要向后蹬踩椅子腿,也不要用脚在其他物体上乱蹬乱踩,这些坐姿都是非常失礼的,会严重损害自身的形象。
③对于女孩子来讲,不要两膝分开,两脚呈八字形;对于男孩子,不要让双脚脚尖朝内,脚跟朝外,呈内八字形。
④双手抱在腿上。使用这种坐姿也是分场合的,如果在家里等私人空间,双手抱腿会让人感到轻松、惬意。可是在公共场合,这种坐姿会给人懒散、不雅的感觉,所以,家长们应告诫孩子不要在公共场合使用这种坐姿。
⑤不停地抖腿。很多孩子甚至包括很多成年人都有这样的习惯。但这是不值得提倡的,这种坐姿会让他人感到心烦意乱,容易给人留下不稳重的印象。
如何让孩子“站”出健康与自信
如果询问孩子们一个问题:“你会站吗?”相信很多孩子都会“扑哧”一声笑出声来,会不以为然地答道:“从1岁多就会走路了,都长这么大了,谁不会站呢?”
其实,这只能说明自然状态下人的走路和站立,这一节我们要说的是规范的站立。
我国有一句古话,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很多时候,通过一个人站立时的姿态,就能够窥见这个人的修养及文明程度。如果一个孩子站着的时候浑身不端正,双脚叉开过大或者随意乱动,那么就会给人自由散漫的印象,会被看做不雅或者失礼。
如果一个人有得体的站姿,那么就会给人健康、自信的感觉。所谓得体的站姿,包含以下几个要点:抬头、两眼平视前方、嘴唇微闭、面带微笑、下颌微收;放松双肩、稍向下压;挺胸、收腹、立腰;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双腿直立,膝和脚后跟要靠紧。不得体的站姿主要表现为:身体僵直、胸部外凸、板腰;垂肩、脊柱后凸、腹部鼓起;胸部下凹及垂肩、脊柱侧凸。此外,缩头探脑、佝偻双肩、双腿弯曲颤抖等,这些站姿都会给人留下不良印象。
郭飞就是一个没站相的孩子。在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身子摇摇晃晃,肩膀歪歪扭扭,惹得同学们都不爱答理他。
老师发现这个问题后,找郭飞谈过几次,可是他就是改不过来。后来,老师觉得他就是块“提不起的豆腐”,干脆不说他了。
直到有一天开家长会,老师有机会见到郭飞的家长,终于明白郭飞这种形象的缘由。原来,他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没站相的人,老师无奈地叹息一声,摇摇头离开了。
看得出,大人的形象会直接影响到孩子。郭飞的父亲如果有站相,那么郭飞或许也不至于如此了。其实不管男孩还是女孩,一旦站立的姿势表现出挺、直、高,那便是具有了基本的美感。
对于男孩来说,站着的时候身体的各个主要部位都要舒展开来,头部不下垂,颈部不扭曲,肩部不乱耸,胸部不含,背部不驼,髋、膝部不弯,这样他就做到了“挺”。同时,站着的时候,让脊柱与地面保持垂直,使颈、胸、腰等处保持正常的生理弯曲,这样就做到了“直”。另外,站着的时候将身体的重心提高,并且将重心放于两腿中间,就做到了“高”。对于女孩来说,站着的时候头部略微低一点儿,可显示其温柔之美;同时,挺胸让人感觉到她的自信,而且也显得朝气蓬勃。另外,女孩站立时,让腹部微收,臀部放松后突,则能体现曲线的美感。
1.需要提醒和监督孩子的站相
平时,孩子自律性不强,可能在大人说过之后遵守不了多久就忘了站立时该有的姿态,因此,家长需要经常提醒和监督孩子的站相是否正确。
我们要告诉孩子,站着的时候,要让眼光保持有神,而不要无精打采,或者懒懒地靠在墙上或者椅子上。当站着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要做到两腿自然站直,不随意摆动,不用脚尖点地,同时两臂可随谈话内容摆出一定的手势,而不要将手插入裤带里。
2.如何锻炼孩子的站姿
我们看到解放军的站姿都非常挺拔,其实他们也是训练出来的。只要下一些工夫,我们的孩子也会拥有良好的站姿。
①如果你的孩子驼背,那么可让他每天背靠墙壁站两次,一次坚持5分钟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孩子站的时候,要让他的后脑勺、肩、小腿、脚后跟4个部位都贴着墙壁。
②对于“八字”比较严重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游戏的方式和其他小朋友比一比,比如画一条直线,看看谁能踩着直线走得更远。
③如果女孩的站姿不好,可以通过让她学体操、学跳芭蕾舞的方式来矫正。另外,多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也是不错的方法。
不要让不雅的小动作令孩子“扣分”
如果把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动作都用摄像机拍摄下来,我们观看画面中的自己,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些惊讶:我是这个样子吗?我有这样的动作吗?我的这种表情不太好看哦……
这就说明,绝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些自己并不在意或者察觉不到的小动作,但是外人看来,有些动作却是有碍观瞻的,就像某些不经意的小动作会体现一个人的修养、风度一样,这些有碍观瞻的小动作会让我们的形象大打折扣。
因此说来,要想让我们的孩子更多地体现文明优雅的举止,同时避免那些让自己形象扣分的不雅动作,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杜绝这些习惯,坚决不让它们有可乘之机。
莉莉是个长相俊美、身材苗条的女生,但她毕业那年的第一份工作却找得非常辛苦。为此,莉莉曾经十分苦恼,她觉得自己在同学眼里是一个成绩不错、长相也不错的女生,为什么会找不到工作呢?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家公司工作过几年的学姐向莉莉道出了她屡屡失利的原因。原来,莉莉最初给人留下的印象挺不错的,但是她的坐姿很让人“头疼”,比如她穿着裙子,会将两腿分开很大的角度,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她的品格和修养。
听了学姐的一番指点,莉莉终于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之后,她再面试的时候,调整了自己的坐姿,很快便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可见,一个小小的动作,居然会在无意间“出卖”我们,因此,为了避免这种不自知的行为发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懂礼仪、有修养的人,那么家长就得从根本上帮孩子杜绝不良习惯。
1.杜绝孩子抖腿或者晃脚
有些孩子在坐着与别人聊天的时候,会跷起“二郎腿”不自觉地抖腿或者晃脚。殊不知,这种无意识的习惯会让别人觉得他是一个随便、缺少教养的孩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公众场合,家长们一定要告诫孩子注意这一点,千万不要让这种习惯为孩子“抹黑”。
2.告诉孩子用完餐后不要当众剔牙
出于习惯或者牙缝大、牙齿不整齐的原因,有些孩子喜欢在用完餐后用牙签当众剔牙,这种毫无避讳当众剔牙的行为是非常不文明、不礼貌的,不仅影响别人的食欲,而且会破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试想,有哪个有修养的人会在用完餐后当众剔牙呢?
3.提醒孩子不要当众抠鼻子、随地吐痰等
有的孩子无所顾忌,当众抠鼻子、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现象时有发生。他们不知道,这些不文明的习惯都会让自己的形象丢分。作为家长,在这方面有监督的责任和引导的义务,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类似不良习惯,就要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4.严禁孩子说脏话、暴粗口
有些孩子由于受到家人或者周围环境的影响,当遭到侵犯或者感觉不如意的时候,会开口骂脏话或者暴粗口,这种行为是应该杜绝的,它会让别人觉得这是一个缺乏教养的孩子。因此,家长们应严加防范,坚决杜绝。
让孩子摘到微笑这朵礼仪之“花”
有人说,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表情。还有人说,让这个世界灿烂的不是阳光,而是微笑。不妨看看,我们生活的周围,那些最受人们欢迎的往往都是爱笑的人,因为任何人都不会去讨厌一个用甜美的微笑迎接自己的人。
俗话说,没有人会对微笑的表情“免疫”。由此,微笑的功效可见一斑。所以,请父母告诉孩子:想获得同伴的赞同,想得到同伴的帮助,想赢得同伴的友好态度,那么就向对方微笑吧!有了微笑,孩子与小伙伴之间的距离会自然拉近;即使有了矛盾,也会因为微笑而化于无形,让大家重新恢复友好的关系。
可以说,微笑在文明礼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笑是绽放在孩子们脸上的礼仪之花。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友好的眼神,不但传达着同学、朋友之间真诚的友谊,使他们更加团结坚强,还会令别人感到这个人很有修养。
一个远离闹市的小镇上住着一位很富有的人,虽然这个富翁很有钱,可他并不快乐。
一天,这个富翁无精打采地在路上走着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小女孩。只见小女孩用天真无邪的眼神望着这个富翁,并且给了他一个非常甜美的微笑。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这个富翁看到小女孩如此清澈的微笑和纯真的面孔时,心中的阴霾立即烟消云散,豁然开朗起来。这个富翁心里想到:为什么要不高兴呢?能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微笑该有多好啊!
第二天,这个富翁决定离开这个小镇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与快乐。临走前,他给了这个女孩一笔巨额财产。镇上的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都觉得非常奇怪,便纷纷问这个小女孩:“你和这个富翁认识吗?”小女孩摇了摇头。“既然不认识,那他怎么会无缘无故地送你这么一大笔钱呢?”小女孩天真地笑着回答:“我什么都没做,也什么都没说,我只是对他微笑而已。”
或许这只是一个传说故事,但却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一个简单善意的温婉笑容换来了意想不到的巨额财富,这不能不让人惊叹微笑的魅力。
故事中小女孩天真无邪的微笑点燃了富翁生活的热情,唤醒了富翁的理想和追求。对于富翁来说,小女孩的微笑带给自己的精神财富远比自己给予小女孩的物质财富重要得多。
喜剧大师斯提德曾这样说过:“微笑不花费什么成本,但却创造了许多的价值。微笑使接受它的人变得富裕,而又不使给予的人变得贫瘠。微笑在一刹那间产生,却给人留下永恒的记忆。”
可以说,微笑是无价之宝。那么,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及更美好的人生,家长朋友们就引导孩子去摘下微笑这朵礼仪之花吧。
1.用微笑的表情面对孩子
每天早晨醒来,家长都用最灿烂的笑容跟孩子说早上好;拥抱孩子的时候,都以最满足的笑容跟孩子说“妈妈爱你”;对于孩子取得的成绩或者付出的努力,都要微笑着表示赞扬和鼓励。
只要让孩子经常看到爸爸妈妈的笑容,那么他就更容易保持好的心情,有了好的心情,就会逐渐习惯在任何场合下都将笑容挂在嘴边,无形中便习惯了以笑脸迎人。
2.引导孩子要笑得自然而真诚
我们知道,微笑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皮笑肉不笑。只有自然的笑才最亲切,因此我们要告诉孩子,不要没笑装笑,不要强颜欢笑。例如,捂着嘴笑,会让人感觉很不自然;吸着鼻子冷笑,会让人感到阴沉;扬起嘴角来只笑“一半”,会令人感到虚伪。因此,我们要提醒孩子,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要假笑、冷笑、怪笑、媚笑、怯笑、窃笑、狞笑等;要始终记住,微笑是给对方展现的一种礼节和尊重,如果不注意程度,则会适得其反了。
恰当运用手势语言,展现孩子的礼仪风貌
相信家长朋友们都知道,在人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肢体语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肢体语言里,手势语言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更便捷地向对方传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还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修养。
毫无疑问,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懂得礼仪规范的人。那么,要想实现这一目的,除了前面提到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性格展现等,还不要忘了恰当运用手势语这一点。
俗话说:“心有所思,手有所指。”可以说,手的魅力并不亚于眼睛或者其他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手势所表现出来的含义非常丰富,所表达的感情也非常微妙复杂。比如你用拍手掌来表示称赞,用拱手来表示谢意,用举手表示赞同,用摆手表示拒绝等。可以说,一个人摆什么样的手势,可以从中体现出什么样的含义。换言之,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恰当地运用手势来表达情意,那么势必会为他的形象增添魅力。
彭彭刚刚升入初一,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很多老师都认识他,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啊,彭彭在小学的时候就是个演讲“高手”,特别是他在演讲过程中手势语运用得恰到好处,早已在相隔不远的小学和中学之间传遍了。
初一年级的班主任孙老师得知彭彭分到自己的班里,感到非常开心,因为大家都认为彭彭是个难得的“好材料”。
面对老师的夸赞和周围人投来的欣赏的目光,彭彭轻轻地摆手以示谦虚,或者双手合十来表示大家对自己的喜爱。
通过短暂的接触,让老师们越发明白了,彭彭的手势语不光是在演讲中表现得好,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恰如其分啊!
可以看出,小小的手势语让年幼的彭彭受到了如此多的欣赏和关注。对于这一点,恐怕令很多家长羡慕不已。其实,如果进行恰当的引导,你的孩子也可以具备恰当使用手势语的能力,那么他也就可以像彭彭一样赢得大家的欣赏和喜爱了。
1.手势不宜过多,动作不宜过大
手势语虽然能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但并不表示越多越好、动作越大越好。
因此,我们应该告诫孩子,在运用手势语和别人打招呼、致意、告别、欢呼、鼓掌的时候,都应该注意其力度大小、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不可过度。在此,我们以鼓掌为例来说明,我们知道,鼓掌是表示欢迎、祝贺、赞许、致谢等礼貌的举止。而鼓掌也是颇有讲究的,鼓掌时的标准动作应该是用右手掌轻拍左手掌的掌心,不要为了掌声大而使劲儿鼓掌,另外鼓掌的时候不应戴手套。虽说人们都喜欢热烈的掌声,但如果为了热烈而让自己“忘形”可就有性质变化之嫌了,弄不好成了“喝倒彩”、“鼓倒掌”,让人感觉这是瞎起哄,是失礼的行为,也是缺乏修养的表现。
2.让孩子知道使用手势要入乡随俗
因为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不同,在不同的国家,相同的手势也会存在不同的意思,甚至会出现意义完全相反的情况。比如,比较常见的竖起大拇指的手势,在我国以及许多别的国家,都是“真棒”、“干得好”等表示赞同和支持的意思;在澳大利亚,如果竖起大拇指并且上下摆动,就相当于在对他人表示不敬,很容易被当地人误解而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在北美,竖起大拇指表示要求搭便车;在德国和日本,竖起大拇指多用于计数;在德国,大拇指代表“L”,而日本则表示“5”;在尼日利亚等地,竖起大拇指是一种非常粗鲁的行为,需尽量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