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汪母一回家,还没有到大门口,就看到很多熊孩子扒在自家门口,探头探脑的看着。
她一看到,就一肚子火气。这好好的安稳日子不过,造孽吆!
一大帮扒在门口的熊孩子,看到汪母脸色不好看,一个个不好意思的恋恋不舍回去了。
他们回去以后,立刻看着自家的饭菜,就没食欲了。
好想问问汪父汪母,他们再需要不需要孩子。要是需要,他们立刻就认他们当爹妈算了。
反正,他们家的饭菜,那才叫饭菜。至于自己家里的,那就是猪食呀猪食。
家里的大人也是各种无奈,好好的,怎么就开始不安生。他们家的日子,一直都是这么过过来的。
现在,常青青一个败家仔,影响的他们家也不能攒钱了。要是不给家里的熊孩子吃好的,那就要各种地上打滚。
为了安抚自家熊孩子,他们不得不去做好吃的。好吃的,那肯定是需要肉需要油的呀。
其他人家这一个个都不高兴了,他们管不住自家熊孩子,难道还不能和里正说道说道?
里正家里,一下子就拥挤了很多人。大家大致说的,都是汪父汪母现在过日子太奢侈。
而汪母回家看到三个菜,都是一律的油汪汪,又还有两个都是荤菜。哎吆,差点没有晕过去。
这是今天过完了日子,明天就不打算继续过下去了?
败家子啊败家子。
汪父原本就心里有盘算的,但是,看着常青青这么一打扮,又加上这一桌子饭菜,看着就特别愉快。
赶紧的拉了一把汪母,毕竟,他们都商量好了,以后家里的吃食都是常青青去采办。
她想要吃什么就吃什么,有一天她吃不起了,那自然就知道钱财来之不易,会学会攒钱的。
这腊肉是家里的,但是,以后吃完了,就指望常青青自己去闹腾吧。
汪母使劲了又使劲,才压下去自己的不高兴。哪怕是没有对着常青青各种开骂,但是,依旧没有一个笑影子。
常青青也不计较,她觉得她都没有埋怨汪母做饭不好吃呢。所以,谁也不要埋怨谁了。
再说了,等她刺绣卖出去,那就往家里买米买面。一定是不再一个劲的和玉米面,或粗或细‘过不去了’。
她觉得她现在看着玉米都头晕。
这不,看到汪母的不高兴,她也不敢太高兴了。原本做了新衣服的高兴劲,也是少了很多。
汪父背着常青青,也是好好的说了一通汪母。毕竟他们两口子要是攒钱,那也是会留给常青青的。
现在常青青花费的多,那也是没有办法了。
总归,她迟早要是知道家里没有那么富裕,会自己收敛的。就像是今天,吃都吃了,为什么不高高兴兴的吃呢。
汪母就是过不去这个坎,觉得他们一贯都是省的人家。现在,来了一个常青青,三天两头的让人家挑刺。
看着吧,就过了今天,很多人要说他们败家了。
汪父觉得这也没有办法了,估计常青青也是被常母给吓到了。觉得吃到嘴里的,那才是自己的吧。
要不然,就算是攒的再多,那他们两口子不是也没有吃到嘴里,还是给了别人吗?
汪母觉得汪父这是为了给常青青开脱,什么鬼话都说出来了。怎么不说常青青这是为了他们家减负呢。
呵呵,他们家的家底太丰厚了,就需要常青青来消耗。
汪父其实内心也觉得娶了这么个败家媳妇。但是,比起儿子,他觉得吧,最少儿媳妇还在跟前。
万一有一天儿媳妇也走了,那咋办?要是吃食能留住,那目前先多留一会。
要是留不住了,那有一天,别人也不会说他们两口子苛待了常青青,只会说常青青是作妖,不识好歹。
而这种内心的龌龊,汪父不想要告诉了汪母。
怕汪母以后会多心!
汪母生气的,早早就躺下了。而常青青今天看到常狗娃带回来夫子的三字经笔记,也是舍不得早睡了。
没有办法,再是嫌弃煤油灯,那也是需要晚上加个班滴。
常青青努力的对照着识字,狗娃子的确发现常青青居然比他学习的更快,就有了危机感。
常青青写了几遍,这就差不多会了。而他可是上了夫子的课,居然不会。
他赶紧的趁着煤油灯,也努力的写字。
两姐弟,学了一个时辰,才恋恋不舍的睡下。
哪怕是睡下了,常青青依旧脑子里回忆着自己刚刚学习的字。觉得很多完全是变了样子吆。
‘习相远’,‘习’字吧,完全是羽下来白的繁体字中上边的二分之一呀。那远字,除了车车旁,完全是变样。
算了,好在,她就是认识会写就行。大致意思,她早就学过了。也不用发愁再学习一遍了。
常青青甚至觉得吧,怪不得古代人学习费钱费纸费墨。这一个字,那本身毛笔写出来就不会小。再加上繁体,笔画多,更是会占地方了。
她没事的时候,还是多用树枝在地上画画,这也是省钱的一种呀。
而常狗娃那是明显的觉得,要是换做他三姐常青青去上学,那就没有其他人什么事情了。夫子估计每天都会夸奖常青青的。
不行,他觉得他一定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一定要好好学习,更加吃苦的学习。
总是要他来教常青青,不能让常青青觉得他特别无用。
常青青也不去计较,自己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了。
到了第二天,她决定早早起来,继续收拾三竹篓子鱼,然后包牛老头的牛车,去镇子里卖鱼。
常狗娃原本想这自己跟着常青青一起去。可又担心功课拉下来的更多。
一边纠结,一边咬牙,最后还是确定了,要跟着常青青一起去。最少能帮个忙的呀。
他们这去了,那他再早早回来听夫子的课也是一样的。
常青青原本是想要他继续去上学的。但是,架不住常狗娃执意要去帮忙搬鱼,那就跟着一起去吧。
毕竟,她又不是打算让常狗娃去科考。识字是最主要的。她一个人过去了,那这么多鱼也搬不动的。
汪母早早的给他们烙了饼,让他们带着路上吃。
常青青其实一点也不想带着这干梆梆的饼子。但是,汪母既然说要让他们带着,那就带着吧。
带不带是个态度,吃不吃是另一回事。
常青青都打算好了,这一次再卖了鱼,他们就买几个肉包子吃。他们两个人吃饱了,再往家里采办一些其他的布料。她要回家先自己做出来几套衣服。
这样子,也有个样式可以拿到成衣铺子去卖。总归,他们的布料不会太差,做工也不会太差,价格肯定也不会太差。
打定了主意,其他都是小事。
而他们卖了鱼,第一件事,那就是要去刺绣铺子看看。果然,人家也是消息传回来了。
特别想要和常青青合作,而看着常青青这一身衣裳,那更是激动。觉得常青青要是可以的话,可以把样式卖给他们。反正,他们这也是合作了一次,再一次也无所谓。
常青青表示,可以卖样式。但是,下一次就是要合作。而这个合作的人,肯定不是她一个小掌柜。
需要他们过来一个能直接签订合同的人。至于他们到时候不给她合适的价格,那她直接换一家合作。
掌柜一听常青青的话,就知道常青青还有很多的后续。既然常青青有货,那他们有铺子,肯定是要合作的。
常青青对这个,一点也没有感觉。反正,不是和这一家合作,那就换一家,自己的东西在,其他都不是问题。
要不是这个时代太乱,她不敢自己独自开铺子,说实话,她是宁愿自己开铺子的。
但是,没有合适的背景,这种乱世中,她宁愿求安稳。
常狗娃完全是惊呆了,觉得自己三姐肯定是一直都在常母跟前藏拙。要不然,这么有本事,哪里需要嫁入汪家。
自己这么有手艺,肯定是能嫁入一个更好的人家。现在啊,幸好她二婶子常母不知道,要不然,肯定是来汪家闹。
要是沾惹上了他二婶子,真心的,一般人肯定是要掉一层皮的。现在换了他三姐常青青,估计会旗鼓相当。
只不过,他们都是常家人,这么闹腾是不是不好?
可看着常青青的架势,一点也没有觉得要回去拉拔一下娘家。整个人都是特别忙活的要过好汪家的日子。
看来,自己二婶子一家子,肯定是伤害了常青青太多。让常青青整个人一点也不感念他们的养育之恩。
哎,仔细一想,要是换做了他,被自己母亲直接给卖给一个死人,明知是火坑还往进去推,估计也是不会再想帮他们了。这么一想,又觉得常青青也是被逼无奈的。
常青青可不知道常狗娃内心戏这么多。
她就是单纯的依照原主的记忆,根本就没有想到常母一家子。毕竟,上一辈子,知道原主死,都没有和常家有联系。她就想这自己这一辈子,也不用管常家了。
哪里想到,跟前冒出来一个常狗娃,这一下子就要和常家牵扯上了。要是如此,那她肯定是会后悔。
她一点也不想和常家牵扯上。毕竟,原主连常家这一家子想都不想想一下。
她一个做任务的人,肯定是越是给自己增加麻烦越好的。
两个人又忙活的买了一圈,觉得需要自己先做几套小样出来,要不然,没法给别人交差。
当然,这小样,也是照着狗娃子和自己的身材来做。毕竟,这个小样,以后说不定他们两个人可以直接穿。
至于汪父汪母,那好说,直接也回家买布料。粗布一套,细布一套。这样子,在家,出门都有衣服穿了。
常狗娃看着常青青花钱,连眼皮子都不眨一下。哎吆,内心那叫一个慌张啊。觉得自己三姐,这真的是不过日子了。要不然,换个人,肯定是要攒下来的。
但是,当着外人的面,他肯定是不会说自己三姐的。
他们现在花的钱,那也就是卖鱼的钱。只要他们每天早晨起来去捞鱼,到了第二天早晨再来卖鱼,就有银子了。
常青青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非要银子,大洋纸币之类的,一概不要。
但是,对他来说,不论是什么,只要能买东西就好。
两个人先是找了一个小摊,吃了一碗馄饨,每个人又加了两个包子。常青青要是一开始,肯定以为自己吃不完。
但是,事实就是那么打脸,她不仅是吃完了,还吃的碗见了底。而看着常狗娃还没有吃饱,她又给了他一个包子。
除了布料,就是彩线。两个人买了一圈,就愉快的回家。而常狗娃为了怕人家闻到肉包子味,都贴身藏包子。
常青青表示,自己回家以后,肯定是再说什么也不吃那包子了。
内心嫌弃的一匹。
怎么说呢,因为内心安定了,不再像刚来的那么慌张,她现在还是有心思看看周围的景色了。
这一路往回去走,常狗娃也是会偶然告诉她一声,这是什么村子,村子里有什么大事。
常青青就那么津津乐道的听着,而牛车头,也是听着感兴趣。再说了,一来二去的,他也和常青青两个人熟悉了。
他们两个人早上一般还能包车,挺好的。他也会顺带的把他知道的,告诉他们两个人一声。
常青青觉得这也算是一个故事,以后要是有机会了,那肯定是要当一个‘盗字者’,把现代好看的书籍内容贩卖到古代。这样子,他们也是一大笔钱钱。
因为她想了又想,觉得没有背景,讲真,她就算是和人家签订了合同,还是要看人家的人品道德底线位置。
要是遇到一个没有什么道德底线的人,只要能给她一些设计费用,就算是特别不错了。
指望这些个设计费用,就能找到汪琪,也估计是做梦。所以,安全起见,还是最好卖书。
任何时代,那肯定都是有大把看闲散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