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23400000090

第90章 观念89:孝—既是义务也是权利

【老观点新鲜看】

我们把孝敬长辈,赡养父母当做一项义务来履行,却没有人想过孝也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你不把握就失不再来的权利。因为“子欲养而亲不待”,等到了无可挽回的境地,后悔药是没处买的。你尽了孝道,可以换回的还有旁人的尊敬,以及对子女的无声教育。

“丁”字文化的困境

西方社会素来以自己的十字架文化为骄傲,认为将“爱上一代”与“爱下一代”融为一体,殊不知,西方人也日益走进了一个困境,即偏重强调父母怎样去爱子女,却忽视了子女对父母的孝养,“十字”文化变成了“丁字”文化。其实,这也是目前中国面临的道德困境,这种困境的摆脱可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获得解决方法。

一代学者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一书中提到孔子对“孝”的理解,孔子说他那个时代的人不懂孝,以为只要能够养活父母,便是孝了。然而“犬马皆能有养”,即便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会喂饱它、养活它,因此仅仅养活父母并不是孝。

曾有一则故事,儿子回乡办完父亲的丧事,要母亲随他去城市生活,母亲执意不肯离开清静的乡下,说过不惯都市的生活。儿子没有勉强母亲,只是坚持每个月寄300元生活费。母亲居住的村子十分偏僻,邮递员一个月才来一两次。如今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留在家里的老人们时时盼望着远方儿女的信息,因此邮递员在村里出现的日子便是留守老人的节日。这天,邮递员交给母亲一张汇款单,这张3600元的高额汇款单像稀罕宝贝似的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每个人都是一脸的羡慕。

过了几个月,儿子收到了母亲的来信,信只短短几句,说他不该把一年的生活费一次寄回来,明年寄钱一定要按月寄,一月寄一次。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儿子由于工作缠身,回老家看望母亲的想法不能实现,本想按照母亲的嘱咐每月给母亲寄一次生活费,又担心忙忘了而误事,便又到邮局一次给母亲汇去3600元。几天后,儿子收到一张3300元的汇款单,是母亲汇来的。儿子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母亲又一次在信上嘱咐说,要寄就按月给她寄,否则她一分也不要,反正自己的钱够花了。儿子对母亲的固执十分不理解,但还是按母亲的叮嘱做了。后来,他无意间遇到了一个从家乡来城市打工的老乡,顺便问起了母亲的近况。老乡说,你母亲虽然孤单一人生活,但很快乐,尤其是邮递员进村的日子,你母亲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收到你的汇款,她要高兴好几天哩。儿子听着已泪流满面,他此刻才明白,母亲坚持要他每个月给她寄一次钱,是为了一年能享受12次快乐。母亲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

一次探望足以让老人幸福很久,父母要的其实很简单,然而就是这点愿望,却总是很难得到满足。孝不应该仅仅在于形式,空巢老人缺的绝不仅仅是钱,他们更希望得到儿女的关心与牵挂,一声问候远胜过金钱的慰藉。

愚者不懂享受行孝道的权利

当儿女已经到了能够自立的年龄,便要开始回报父母,最起码不要因为自己的发展而加重父母无谓的负担。想要继续学习,考虑一下自己的家庭状况;要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先将父母安置好。父母或许会对你说,只要对你好,我们愿意付出我们的一切,不必为我们考虑太多。如果你拿父母对你的爱,为年迈的父母套上沉重的经济、精神枷锁,又于心何忍?

曾有一位家境贫困的大学生,坚持求学,这本是好事,然而,当家庭出现变故,父亲去世,弟妹年幼,他依然坚持继续深造读研究生,母亲无奈只好去卖血。这位自私的学子遭到了许多人的鄙夷,求学的路如此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又何必系于一纸文凭?自己的深造要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他却能如此无动于衷,令人不齿。

这样的选择让这个青年陷入了道德谴责里,我们可以同情他家境贫寒,却不能原谅他自私到残酷。这样的人就算学业有成,也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连自己的父母都漠不关心的人怎么值得信任呢?

古书上有一个故事:“卫公子开方仕齐,十年不归,管仲以其不怀其亲,安能爱君,不可以为相。”意思是卫国的一位名叫开方的贵族,在齐国做官,十年都没有请假回到卫国去。然而,管仲却把他开除了,理由是说开方在齐国做了十年的官,从来没有请假回去看看父母,像这样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又怎么会爱自己的君主,怎么可以为相!

我们对父母尽孝,一方面是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的心灵找一份最安全的归属。功利地说,我们尽孝可以在外人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我国是一个尤其重视孝道的国家,一个对父母关怀备至的人无论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而另一方面,我们对父母尽孝也给自己的孩子做出了榜样,到自己老态龙钟之时,孩子们也才会自然地对你关怀有加。所以,懂得孝的人既是道德高的人,也是智商高的人,反之则令人唾弃和鄙夷。

同类推荐
  • 教师公文包-师德休养

    教师公文包-师德休养

    本书分新世纪的教师形象,漫谈师德建设,师德建设的内容,教师心理素质四部分,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进行了探讨。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忠心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忠心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

    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

    本书反映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县委和公社领导顺应农民群众的生产要求,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率先搞包产到户的自觉尝试。
  • 好故事教出好孩子

    好故事教出好孩子

    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而每个故事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本书360多个哲理小故事,分别从勤奋好学、自强自立、志存高远、诚实善良、团结友爱、宽宏仁爱、机智勇敢、忠诚守信、谦虚谨慎、乐观向上等多方面为家长提供素材,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进行针对性教育。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写作教学心理学

    写作教学心理学

    本书包括:“写作教学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写作教学心理学的实验与探索”两编共十二章内容。
热门推荐
  • 暗夜杀手:白日学长很撩人

    暗夜杀手:白日学长很撩人

    还没开学的时候顾清伊就惹上了他!在家楼下,有人送了他一盒巧克力,于是脑回路不正常的顾清伊把他们当成了秀恩爱的一对,一桶冷水泼下,“听说下雨天和巧克力更配。”他淡定扬唇,派人下去查询这个敢泼他水的二货杀手,发现那枚二货所在的杀手团队竟是他准备吞并的!于是他就费劲心思筹划着让那二货当他“手下”……很久很久以后,某女听到这件事,冲身边的他大吼,“你以为这是玩球球大作战阿!”/小番外:千景奕带着被驯服后的终极二货骑马,马受到惊吓差点冲出护栏,他大喊,“媳妇,你快勒马!”“我快乐你MB~!”(新文开坑欢迎跳,学长高外冷内热限时仅售998,买伊送奕)
  • 忆淮城往事

    忆淮城往事

    穆昕不知道父母是谁,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去世,不知道他们为何去世,不知道为何这天下如此之大他却独自一人,他只想安安静静地活下去,但树欲静而风不止,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他究竟能够相信谁?他究竟能够依靠谁?刀尖上舞动之人,没有那么多选择。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浮世万千他得她

    浮世万千他得她

    听闻,世间行走着一女子,不明来历,不明身份,不见其容颜,只知其名为岫。但凡有女子魂魄入了岫境,其灵不散,便能唤出岫,为其了结心愿,而后,魂飞魄散,不入轮回。有人说,岫是邪。也有人说,岫是善。
  • 旅梦寻殇

    旅梦寻殇

    穿越乐趣多?这是谁说的?她一个好好的文艺女青年居然穿越成了包子脸的正太!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爱萝莉搞养成,大婚当日却被自家师兄深情告白并打晕带跑?我可是男人呀!傲娇萌宠又摇身一变成为妖族新进首领,我这个主人要不要去欢乐抱大腿呢?更多感人而又欢乐情节请进入本书详细了解(^人^)
  • 脱变的蔓延

    脱变的蔓延

    简介:四次的投胎轮回,不同的变化,体验了四次人生!第一次投胎轮回到平凡家庭,第二次投胎轮回到富裕家庭,第三次投胎轮回到贫困家庭,第四次投胎到最初原来的她,至于之前到底发生什么事,她又为何经历四段宿缘,四段的剧情内幕又将如何发展结局….请耐心阅读!
  • 西游之中得长生

    西游之中得长生

    待到那一日,我必将身披袈裟,手执道剑,语化魔音!!!
  • 神宙1

    神宙1

    脚踏万里枯骨手握青光神剑所过之处横尸千里血染长空回首以物是人非唯有一声轻叹
  • 其实可以不爱你

    其实可以不爱你

    我不是一定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在澳洲的八年,没有你,我过得很好。即便我现在喜欢你,那一年后呢?十年后呢?总有一天,我会不喜欢你的。即便到死那天我还喜欢你,可那又如何?你就不遗憾吗?我的遗憾事可多了,其中之一就是喜欢上你。
  • 一切尽头

    一切尽头

    世界有尽头,人亦有尽头。那亘古不灭的执念,也终将走向尽头。而何时是尽头,何处是尽头?
  • 一千公里的爱情

    一千公里的爱情

    十七八的年纪,本来应该是懵懵懂懂,但是为了一千米以外的他,不断的尝试挣钱,为了就是有一天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