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这个退伍军人不同,我们很多人总是不能认同或相信痛苦的感觉,更不要说去耐心地审视痛苦,与它和平共处。其实痛苦就是在暗示我们眼前所发生的事情都是不该发生的。当我们的身体一产生紧缩的感觉,痛苦就出现了,它就是在告诉我们必须看一看自己在紧张什么、抗拒什么。
当我们内心的紧张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会产生痛苦的感觉。这是身体为了唤起我们的注意而利用痛苦发出的一种警示,也可以说是借由痛苦在向我们呐喊,让我们留意正在发生的那些不对劲的事。这时我们就该警惕了。从某个角度看,其实痛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看到自己在抗拒什么,让我们认清眼前所发生的事就是那份让我们紧缩的感觉。所以,我们不能只是不认同痛苦,或者把它忘记就算了,必须去留意为什么会有这种痛苦,借着痛苦去了解自己的一些真相,看看你在抗拒什么,紧张什么,然后再想能让自己消除痛苦的对策。
深刻的失落感是成长的机会
人们害怕并且习惯逃避内心的失落感,然而深刻的失落感往往是成长的机会,它可以使你更了解自己,并检验到那些你以为靠别人才能填满的洞。
——《内在的探索》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失落感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多发病”、“常见病”,人们并不陌生。有的人在某个部门工作多年,即使不是领导也有实权,一旦调离,失去了手中的特权,办事要低三下四求别人,他的心理往往就难以平衡,于是产生了失落感。还有一些退休的老同志,工作了几十年突然闲下来,心理和生理上都难以适应,常常是坐卧不宁,寝食不安,想什么都不顺心,看什么都不顺眼,这就是失落感在作祟。失落感是由多种消极情绪组成的,当原本属于我们的某种重要的东西被某种外在的力量强行夺走后,我们的内心就会产生苦恼、忧伤、沮丧、愤怒、彷徨、焦虑、抑郁、悲伤、恐惧、孤独等情绪,最严重时甚至会产生绝望、轻生、自杀等强烈的消极情绪,它们就组成了我们的失落感。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无可避免地与失落感相遇,一旦现实与我们的愿望出现了差距,失落感就会在我们心中产生。这些失落感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少的坑洞,记载着那些令我们感到失落、痛苦和矛盾的事情。强烈的失落感会使人沉湎于过去的痛苦之中,还会使人忘记如何去改变并战胜自己所面临的危机。失落感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而不是一种理智。一旦被失落感左右,我们就会在哀伤的痛苦中苦苦挣扎,不听从理智的指挥,而陷入一种消极的情绪之中。因此,每当人们在失落的时候,就不愿再想起那些让他们难过、痛苦的经历,就会选择逃避,不去寻找和面对那些让他们感到痛苦的原因,还常常会忘记了“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重大问题,最后,甚至被这种痛苦的失落感所压垮。
其实我们经历的那些深刻的失落感正是让我们自身成长的机会,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并且让我们感受到内在的那些坑洞。但是很多人出于自我防卫,不让自己去深入感受自己经历的那些失落,而这种逃避就会使他们错失与自己的本体相见的机会。因此,如果我们要重新拾回我们的本体,就必须在最深的层次上重新感受那份痛苦和失落。一旦有让我们感到失落的事情发生,我们就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审视自己,既不高看自己,也不低看自己,既要了解自己的优势,也要认清自己的不足。当我们越来越靠近那个因失落而产生的坑洞,我们就会重新经历那些有关痛苦、失落和矛盾的记忆。一旦我们认清那些让我们产生失落感的事情,被我们遗忘的本体也会重新活络起来。
逃避不能根治伤痛,要勇敢面对内心的匮乏
各种美好的体验都不会持久,除非真的能勇敢面对内心的匮乏和坑洞,并且能重新经验一遍这些坑洞。
——《内在的探索》
其实,在一生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意外和不如意的事情,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周围有不少人,他们或因工作、事业遭遇挫折而苦恼抱怨,或因家庭、婚姻关系不和睦而心灰意冷,甚至还会有人因遭受严重打击而产生轻生的念头,在这些困难面前,一个人的生命似乎总是那么脆弱和无力负荷。当我们被现实折磨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反应就是逃避,这可以说是我们的天性,也是一种本能。我们蒙上被子,希望一觉醒来之后事情就都已解决;或者决定放逐自己,背起行囊去远方流浪;或者自暴自弃地沉浸在酒精里,安慰自己说“一醉解千愁”。但是到最后我们会发现,除了死亡,我们找不到一种能得到彻底解脱的方法。
西莉亚自幼学习艺术体操,身段匀称灵活。可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她下肢严重受伤,一条腿留下了后遗症——走路有一点瘸。为此,她十分懊丧,因为害怕看见别人注视她残腿的目光,她甚至不敢走上街去。为了逃避这一切,西莉亚搬到了约克郡乡下。
一天,小镇上的雷诺兹老师领着一个女孩来向她学跳苏格兰舞。西莉亚为了不让他们察觉自己残疾的腿,特意提早坐在一把藤椅上,看着女孩跳舞。可那个女孩天生笨拙,一再跳错,西莉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示范——一个带旋转的交叉滑步动作。当她一转身,西莉亚便敏感地看见那个学生正惊讶地盯着自己的腿。这时,自卑让西莉亚无端地恼怒起来,她对这女孩大发雷霆。西莉亚的行为伤害了女孩的自尊心,她难过地跑开了。
故事中的西莉亚处于强烈的自卑当中,以至于无意识中伤害了别人。当一个人的心理处在最糟糕的状态下时,他只有两种结局:走向崩溃或是走向希望和光明,那就看他做出怎样的选择。有些人之所以一直困在自己的坑洞里不能自拔直至崩溃,就是由于他们选择了逃避,有的人利用花天酒地、疯狂购物等肉体的刺激和享受来逃避内心感受到的伤痛和匮乏;有的人选择离群索居、冷漠对人来武装自己。但这些逃避方式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身体上一时的欢乐与享受不可能持久,当狂欢结束或是从酒精中清醒过来,他们会被更大的空虚和伤痛包围。而离群索居、冷漠对人也不能消除他们内心的自卑,反而会将他们推向一个孤立无援的境地,独自承受所有伤痛。
如果我们能够善待自己、接纳自己,并勇敢地面对自身的创伤,克服逃避心理,那么我们就能坦然乐观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完美的人生。诚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完全接受已经发生的事,这是改变不幸命运的第一步。”当我们心中出现了坑洞,我们要勇敢接受它们的存在,并且去深入感受那种匮乏感和痛苦,坑洞才会真正消失,我们才会得到真正的解脱和快乐。
自卑的产生源于自我价值感的遗失
譬如你失去了自我价值感,在某个阶段如果你和它失去了联结,就会留下一个洞。这个洞可能被经验成自卑或低自尊,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感觉。
——《内在的探索》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见,甚至亲身经历这样的事情:当一个人面对自身的缺陷或者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和别人有差距时,往往会感到失落、消沉,乃至失去信心。我们通常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自卑,而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过自卑的心理状态。自卑像一个黑洞,会把自身所有的能量都吸进黑暗的深渊,常常为我们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引导我们走向毁灭。
面对具有如此强大负面效应的自卑,我们该如何抵抗呢?
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告诉感到自卑的自己:你没有那么差,你还有其他的优点,你可以战胜自卑……然而,面对自卑这种人类特有的心理(甚至说是通病),激励真的可以彻底治愈它吗?即使我们能够因为鼓励暂时打起精神,但我们并非能够永远避开这种情绪。等到积极的热情退去,我们可能又重新回到自我质疑的消极情绪之中。这就是所谓的“治标不治本”。当我们无法依靠外在的力量来治疗自己时,不妨换一个角度,从自卑本身来剖析这个问题。
人们在感到自卑的时候,往往会胆怯、软弱,甚至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找不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当失去了自我价值,没有坚定的自我肯定来支撑,我们就可能会因为某些不足或缺陷而失去自信。
其实那些功成名就的成功者也曾有过自卑的时候,只不过他们都克服了自卑的心结,找到了他们人生的自我价值,所以,我们现在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出自卑的蛛丝马迹,只看到他们自身价值所带来的光环和荣耀。
当然,我们的人生价值并不一定要追求这种万众瞩目的光环,你需要确定的是自我价值的存在,用价值感来对抗销蚀自信的自卑。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自卑并非不可战胜,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价值来掩盖,甚至清除自卑的阴影。
但是,我们该如何寻找自我价值感呢?
自我价值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有时我们感觉不到它,或是没有发掘它的力量。有人认为自我价值感源于别人的认同和肯定,其实这是一种自卑的表现。当没有别人赞扬或肯定我们时,我们的内心会感到失落和挫败,进而否定自己,产生难以弥补的心理坑洞。虽然有些人会因为别人的夸奖而建立信心,进而走向成功,但这毕竟是少数人。而且他们能够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具备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内在潜力,那句赞美只是点燃了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火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