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神父凝视着上帝,说:“40年来,我遵照您的旨意做事,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当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让我被淹死了。”
上帝微笑着说:“哦!神父,请原谅,我确信我给你派去了一条船和一架直升机,是你的固执害了你。”
这位神父固执的很可悲,的确,固执者坚持己见,缺乏变通的智慧,因而常常正邪不分,忠奸不辨。没有见识,就不能观其人,听其言,察其行,因此就不能知彼知己,不能客观、公正地判断人或事,这样势必后患无穷。
我们从小就懂得“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道理,它们无一不在说明坚持不懈带来的成功,“半途而废”的行为让人唾弃、为人不齿。然而生活中就有些事情却需要“半途而废”,即在适当的时候变通,不钻牛角尖,不一条路走到黑,是不固守一成不变的东西,这也是人生应该掌握的智慧。
有一个大学生,爱上了他的一个女教师。这个女教师虽说还只有30来岁,可结婚已经两年了。所以,这个学生对她的爱,应该说,无论如何是没有指望的。可这个学生却十分执著于自己所谓的爱情,不顾一切地追求这位女教师,做什么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性子去做,完全打乱了对方的生活,也影响了老师与丈夫之间的感情。他坚持不肯放手,依然写情书、送鲜花,执著得像个不怕牺牲的斗士,最终神经错乱,被送进精神病院治疗。
这个大学生的执著,就是一种死钻牛角尖的固执。看起来像是在对爱情忠诚,其实却是自私的爱,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固执的人往往走极端,自以为是,明明是自己做错了,却总觉得别人不对。当自己不能和别人取得一致意见时,从来不反思自己的对错,而是认为别人做错了什么。
真正的勇敢是敢于放手,真正的聪明是懂得变化,遇事不钻牛角尖。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变通,不一味地坚持自认为是正确的道路,有时换一个方向看世界,天地会更开阔。
生气不如“消”气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相信每个人都会赞同这句话,然而真正做到不惩罚自己的人却很少。
不生气真的很难。走在路上被人泼了一身水,也不知道是什么水。虽然对方一个劲地道歉,你也明白人家不是故意的,可是看着自己湿漉漉的衣服,还是忍不住生气:真可恶,怎么这么倒霉!于是一整天都在想这件事,又后悔不已:早知道就早点出门,早知道就晚点出门。结果,到头来还是在生自己的气。过后一想,真是不值得,已经被泼了,再怎么抱怨、后悔都没用,衣服还是湿的。倒不如这样想,人们常说遇水则发!这样一来,就没有什么可生气的了,回家换件衣服,重新开始新的一天。宽恕了他人,宽恕了这件事,不也是宽恕了自己吗?为什么要为一件无法挽回的事而破坏自己一天的情绪,浪费自己的时间呢?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做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或者与人争执的时候,他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后坐在田边喘气。爱地巴工作非常勤奋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房子有多大,只要与人生气了,他还是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爱地巴为何每次生气都这样做呢?
所有认识他的人,心里都疑惑,但是不管怎么问他,爱地巴都不愿意说明。直到有一天,爱地巴很老了,他的房、地也已经很广大,他又拄着拐杖艰难地绕着土地和房子走。等他好不容易走完三圈,太阳都下山了。爱地巴坐在田边喘气,他的孙子在身边恳求他:“阿公,您已经年纪大了,这附近也没有人的土地比你的更大,您不能再像从前一样,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啊!您可不可以告诉我,为什么您一生气就要绕着土地跑上三圈?”
爱地巴禁不起孙子的恳求,终于说出隐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他说:“年轻时,我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就绕着房地跑三圈,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我哪有时间和资格去跟人家生气,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于是就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努力工作。”
孙子问道:“阿公,您年纪大了,又变成了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地跑?”
爱地巴笑着说:“我现在还是会生气,生气时绕着房地走三圈,边走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我又何必跟人计较?一想到这儿,气就消了。”
现实生活中,像爱地巴那样可以做到不生气的人很少,那么怎样才能不生气呢?
1.在不幸面前,应保持冷静的思考和稳定的情绪,遇事冷静,客观地作出分析和判断。
2.要多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如书法、绘画、集邮、养花、下棋、听音乐、跳舞、打太极拳等,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3.要有自知之明,遇事要尽力而为,适可而止,不要好胜逞能而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不要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要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发火,愤怒要克制,怨恨要消除。保持和睦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邻里关系,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得到各方面的支持。
一个拥有平和心态的人,总是尽量做到自然,不必在意太多,并总能找到排解烦恼、忧愁的渠道。
狭窄时退一步,得人生宽境
生活中,当我们与他人发生争执时,要懂得后退一步。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不无道理。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广笑府》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父子二人,性格都非常倔强,生活中从来不对人低头,也不让人,且不后退半步。一日,家中来了客人,父亲命儿子去集贸市场买肉。儿子拿着钱在屠夫处买了几斤上好的肉,用绳子绑好转身回家,来到城门时,迎面碰上一个人,双方都寸步不让,也坚决不避开,于是,面对面地挺立在那儿,相持了很久。
日已正中,家中还在等肉下锅待客,做父亲的不由得焦急起来,便出门去寻找买肉未归的儿子。刚到城门处,看见儿子还僵立在那儿,半点也没有让人的意思。父亲心下大喜:这真是我的好儿子,性格刚直如此;又大怒:你算老几,竟敢在我父子面前如此放肆。他蹿步上前,大声说道:“好儿子,你先将肉送回去,陪客人吃饭,让我站在这儿与他比一比,看谁撑得过谁?”
话音刚落,父亲与儿子交换了一个位置,儿子回家去烹肉煮酒待客;父亲则站在那个人的对面,如怒目金刚般挺立不动,惹得众多的围观者大笑不止。
故事很可笑,却深刻地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退让,这样才不会因小失大。
退让不是一味地忍让,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向前。如果对峙的两人都能这么想的话,双方自然不会踩到彼此,彼此之间的道路就变宽了,两人也便能够保持稳定的关系,或甜如蜜、或敬如友,总好过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就因为在一些小事上发生了争执,列夫·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的友情曾中断了17年。
1878年,托尔斯泰在经历了长期的内疚和不安后,主动写信给屠格涅夫表示道歉。他写道:“近日想起我同您的关系,我又惊又喜。我对您没有任何敌意,谢谢上帝,但愿您也是这样。我知道您是善良的,请您原谅我的一切!”
屠格涅夫立即回信说:“收到您的信,我深受感动。我对您没有任何敌对情感,假如说过去有过,那么早已消除--只剩下了对您的怀念。”
一场积聚多年的冰雪终于化解了。不过,此后不久,另一件事又差点使他们的关系再次陷入危机。幸运的是,吃一堑长一智,他们这次都知道如何避开了。
这一年,在托尔斯泰的盛情邀请下,屠格涅夫到勃纳庄园做客。有一天,托尔斯泰请客人一起去打猎。屠格涅夫瞄准一只山鸡,“砰”地开了一枪。
“打死了吗?”托尔斯泰在原地喊道。
“打中了!您快让猎狗去捡。”屠格涅夫高兴地回答。
猎狗跑过去之后很快便回来了,但却一无所获。“说不定只是受了伤。”托尔斯泰说,“猎狗不可能找不到。”
“不对!我听得清清楚楚,‘啪’的一声掉下去,肯定死了。”屠格涅夫坚持说。
他们虽然没有吵架,但山鸡失踪无疑给两个人带来了不快之感,仿佛二人之中有一个说了假话。可是,这一次他们都意识到不应再争执下去,便把话题转向别处,尽量在愉快的消遣中打发时光。
当天晚上,托尔斯泰悄悄地吩咐儿子再去仔细搜索。事情终于弄清楚了:山鸡的确被屠格涅夫一枪打中了,不过正好卡在了一枝树杈上面。
当孩子把猎物带回来时,两位老朋友简直开心得像孩童一般,相视大笑。
可见,人与人出现矛盾时,正确的做法应是互谅互让,而不是用争辩的方法去处理。
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尤其是在与人讨论、交谈时,对于别人的见解,我们不应轻易否定,即使其见解与你相左。如果能够做到理解别人、体贴别人,那么就能少一分盲目。
要善于发现别人见解的正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多角度地看问题,就会发现固守自己的思维定式,有时显得多么的无知和可笑。因此,无论何时都要注意,别听到不同的观点就怒不可遏。通过细心观察,你会发觉,也许错误在你这一边,你的观点不一定都与事实相符。
在人际交往中,让步是一种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它不是懦弱、失去人格的表现,而是一种修养。
让步其实只是暂时的退却,为进一尺,有时就必须先做出退一寸的忍让。
主动让“道”是一种宽容,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较强的相容度。相容就是宽厚、容忍、心胸宽广、忍耐性强。
曾有一位青年与长辈发生争执,结果不欢而散。后来,他说:“真希望这件事情从未发生过。假如我稍微有点警觉性,觉察到他对这个话题多么敏感,很可能就会婉转地说:‘我们看法不同,那也没什么。’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不愉快。”
凡有争论,双方几乎都各有言之成理的论点,因此,如果你显然无法令对方改变心意,对方也显然无法说服你,就应该立刻罢手。切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以免造成无法补救的伤害。
想避免出现僵局,一种有效的办法是说句“我们两人都是对的”,然后再转向比较安全的话题。
不管什么情况,无谓的争执简直就是浪费时间。道路狭窄时退一步,即得人生宽境。只要能避免徒劳无功的争执,人人都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