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标题为什么用了“死磕”这个听起来不是很文雅的词?因为真的是“死磕”呀!数据模型与分析这门课程其实是偏理科的,对于文科背景的苗苗来说着实有些难度。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苗苗曾经因为逃过了高等数学课偷着乐了好久,有一句老话说的好,“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倒不是说数学对今后所有的工作有多重要,或者说与日常的生活多么息息相关,而是说应该勇于挑战自己,遇到困难不逃避。对于数学一直不好的苗苗来说,应了那句“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这不,十几年后的今天,苗苗在数模课上还是见识了“数学”的厉害。数模课也不是纯讲数学理论的,但它会用到一些数学的思维,或者说,理科的思维。
苗苗决定勇敢挑战一下自己,每次都坐在第一排,认真地听讲,不允许自己有丝毫地懈怠。老师是个很认真的老师,苗苗看得出,他业务也很过硬,但是老师在课上还是略带戏谑地调侃了一下文科生的发散性思维,并且对文科背景的同学学习这门课程的压力表示理解。不过苗苗并不生气,因为毕竟文科生的优势理科生还没有呢,“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些轻描淡写的话丝毫刺激不到苗苗,苗苗想用实际行动说话。苗苗觉得自己和自己比最重要,人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而不是在自己的劣势面前垂头丧气。苗苗真的使出了浑身的力气,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反复看老师的课件,还看相关书籍自学,并且用老师给的数据在SPSS软件中进行案例实操练习。
期末考试之前,苗苗按照老师的复习大纲,仔仔细细又看了一遍,最后考试得了很高的分数。不过,苗苗很清醒,她明白,自己只是个很用功的学生,在理科思维这方面并没有什么天赋,也没有什么优势。通过整个学习过程来看,苗苗是个听话的好学生,也舍得花时间和这门课程死磕,但是,她仍然感觉学得不是特别通透和扎实,很是力不从心,苗苗在别的学习过程中有过那种通通透透的感觉,然而对于数模这门课程,苗苗虽然很努力了,但是仍然没有那种感觉,也就是说,在应用过程中仍然会有问题。有过工作经验的人就有这点好处,他或她不会满足于理论上的学习,也不会为了自己在考试中得个高分而沾沾自喜,很多理论在应用到实践中的时候,还需要梳理,还需要更细致地研究和钻研,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掌握。
苗苗在研究生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也构建了模型,进行了数据分析。苗苗构建的是最简单的一元回归方程,并且在软件的应用上也就止步于SPSS,而没有再去学习其他软件,即使是这样,苗苗仍然是费了很大的劲,亲身验证了理论到实践有一定距离这个道理。苗苗在寒冬时节,因为数据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经常是急的能出一身汗。哎。苗苗想,怎么跟当初上中学的时候对着一道数学题死磕到深夜冒一身汗的情景那么类似呢?这里又要大力感谢猫熊先生,是他给了苗苗很多帮助,虽然猫熊先生也不会用这个软件,但是猫熊先生学这方面的东西不费劲,苗苗稍稍讲一下,猫熊先生可以领悟得很快。在猫熊先生的帮助下,苗苗经过了几个星期的煎熬,终于完成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有些成就感,但过程也着实是艰辛。
经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考试和应用,苗苗也更加明白了什么叫“有所为有所不为”,除了要了解自己的兴趣之外(毕竟能把自己的兴趣当成工作和事业的人是很少的,也是何其幸运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发扬自己的优势去实现经济独立,去实现个人价值,用自己的劣势去挑战自己,完善自己,恐怕才是一条正路吧。不能放着自己的优势不好好利用,去从事自己本来是劣势的工作,也不能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劣势,用逃避的方法获得一时的舒适。
苗苗想,自己应该早点想明白这些就好了,另外,死磕SPSS软件让苗苗觉得像是还清了一笔N年前的负债,心理稍稍宽慰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