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14800000019

第19章 朝臣内斗匈奴乱

咱们接着讲讲赵充国平定西羌凯旋,回朝之后的糟心事。

赵老将军的性格啥样呢?举个栗子,形容一下:

您今天偶遇一群黑社会。和他们坐下聊了聊天,喝了些酒。没人会处罚你。

你今天和你领导的死对头坐一起喝了喝酒……可能你的领导再也不会正眼看你了。

前者叫法治,后者叫政治。

赵充国用法治思维,参与政治斗争,相当幼稚。

赤子之心虽可爱,却悲剧。可以说,如果赵老将军不是有幸侍奉孝宣陛下,只怕会成为第二个李广。

赵老将军有个朋友叫浩星赐(我一直觉得这名字像言情小说主角23333),他在迎接赵充国回长安的途中,就规劝后将军说:“朝中很多大臣都以为是辛武贤和许延寿出击、斩获才让西羌溃降。但其实有识之士很清楚,西羌已经穷途末路,就算不打最后那一下他们也会崩溃。将军这次写报告的时候,可以将功劳加给他们两个。而不要死心眼的写成是一系列进剿、屯田政策的结果。这才是聪明的做法,将军才会有圆满的结局。”

这绝对是好话,绝对是为了赵充国好的逆耳忠言。可惜啊,死心眼的赵充国对这类良言向来听不进去,于是乎悲剧鸟~

赵充国不仅以激烈的言辞对朋友表明自己绝不妥协世故,还把前线那点空降兵扯后腿的闹心事一股脑的向宣帝做了报告。刘询当然听赵充国的了,于是就把辛武贤将军的职号撤销,让他灰溜溜的滚回酒泉郡继续做太守了。

仗打完的时候是秋天,宣帝奖赏了有功的汉将和羌人,然后在金城设置了属国安置俘虏。这么多投降的羌人扎堆,需要有长官管理,推荐校尉的事就被提上了议程。那个时候赵充国刚好病着,就没参与选举会议。

由于辛武贤是给急于冒进的皇帝背了锅,大家伙就想着从辛家再选人替陛下还人情。丞相(魏相),御史大夫(邴吉),前将军(我没查着张安世死了之后韩增的前将军是谁接任,也许是冯奉世或者史高),车骑将军(韩增),四位府衙共同举荐了辛武贤的小弟辛汤。

结果,赵充国一听到这消息,也顾不上自己还在生病,急忙跑过去上奏,说辛汤这小子嗜酒如命,让他去管蛮夷肯定出事。可当时辛汤都已经领受符节、接受任命了。

知道老将军性子直不懂人情世故,看在他一片忠心的份上,宣帝叹了口气,改任辛汤的哥哥辛临众为校尉。

结果,好死不死,辛临众......病危。你总不能让一个卧床不起的人去管理羌族吧,这回也不管赵充国怎么在病床上扯着大嗓门反对了,四位府衙再次举荐辛汤。这一下,赵充国算是彻底得罪了辛武贤,被嫉恨上了。

事实证明,赵老将军确实一心为公才会那么讨嫌。

辛汤就任之后,果然因为多次酗酒、伤害羌人导致西羌再次反叛。索**花不大,但是也让人够闹心的了。

可怜赵充国老将军,就是因为他的耿直,才引来祸端。

辛武贤以前做破羌将军的时候,在军中跟赵充国的儿子赵卬闲聊。赵卬说前车骑将军张安世当初得罪过陛下,全靠着父亲说情才能活命。本来是说了就忘的小事,可偏偏辛武贤因为赵充国如实上报军情导致自己被免职和屡次反对幼弟担任校尉的事而怀恨在心。一封举报信就告到了刘询那,说赵卬泄露宫中机密。

宣帝因为功臣内斗那点事贼心烦,也没管那么多。就定了赵卬随意进入赵充国将军幕府,在司马府中干扰将军的屯兵计划等罪名,将他投入监狱。其实皇帝没想把他怎么样,关几天而已。再说,他也不算太冤枉,打仗的时候确实非议了一些事情。

没成想,有其父必有其子,赵卬跟他爹一样耿直的臭脾气,认定了自己被小人陷害,居然在监狱自杀了!

可怜赵充国都快八十岁的人了啊,居然还要承受丧子之痛。这一打击是彻底病倒了,心灰意冷的上书乞骸骨(告老还乡)。

刘询心里清楚,自己对不起人家,赐予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允许他退休。不过后来每当朝廷有关于四夷的决策,刘询还是会请赵充国回来提供意见,这时候已经没有谁敢跟老将军唱反调了。

辛武贤也吓懵了,他不过是想出口气,却闹到这个地步,肯定仕途无望。果然,虽然辛武贤以武功著名,但宣帝后来再也没有启用他担任要职。甚至就连他汉书留传的儿子辛庆忌都在宣帝朝不是很有名气。

可历史总是很有趣的,就赵家和辛家这样堪比世仇的“交情”,班固居然把赵充国和辛庆忌列为一传。不知这样的巧合,会否是天注定。赵充国和辛庆忌青史留名,排在功劳簿上也是《汉书》带来的奇妙缘分。(不过也悄咪咪的替赵老将军闹心)

甘露二年,赵充国以八十六岁的高龄去世,谥号壮侯。赵充国算是汉史甚至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老将,一生中最辉煌的战争是在他七十六岁那年打下的,却不想因此痛失爱子一蹶不振,成为他人生的落幕战。(老将军,我会永远记住你丝毫不逊于李广、廉颇的传奇[心])

赵充国的事已经够烦心了,很快就有比这更让刘询糟心的事来到。案件主角是盖宽饶,他的死也同样让许多人感到惋惜。

盖宽饶相比赵广汉是另一种性格,说不上是耿直到什么地步,却同样有点不讨人喜欢。严格来说,他不是耿直而是迂腐。(宣帝朝好多人毁在性格上,哎,果然是性格决定命运)

盖宽饶是一介儒生,很有才华。为人刚直不阿,高风亮节,一心奉公。他对于制度的改革和社会风俗的端正工作都做的很好,宣帝也将他提拔成了司隶校尉。

可他这个人呢,不仅迂腐还心胸狭窄、得理不饶人。最讨厌的是嘴上缺德,借事讥讽他人不说,动不动就能扯别的人和事上去了。宣帝本来看在他一介儒生,对他冒犯自己旨意的行为比较宽容,只是不再提拔。

可偏偏盖宽饶心胸狭窄、自命清高,非常不满皇帝不再提拔他。他自以为是到什么地步呢?举两个栗子:

他做谏议大夫、代行郎中护将的时候弹劾阳都侯张彭祖(宣帝发小)在经过殿门的时候不下车,还连人家爹一块骂,说张安世尸位素餐,对朝政丝毫没有裨益。(大哥,人家张安世暗地帮了刘询多少你知道吗?没有暗箱操作,宣帝怎么可能让霍光生前的好朋友身居高位,你动动脑子好不好)

可是经过廷尉调查张彭祖其实是下了车的,于是盖宽饶就因弹劾不实还牵扯到大臣而贬官。(我感觉他就是太迂腐,觉得除了他,皇帝就没有人才了,才会对政绩不算显著的张安世那么看不过眼)

后来平恩侯乔迁新居,请他去喝酒。人家丞相、御史大夫、将军、中两千石官员都去给许伯庆贺乔迁之喜了,盖宽饶硬是不去。最后,许广汉也是厚道人,直接自己去请,亲自斟酒说他来晚了。盖宽饶却说:“别倒多,喝多了,我会发酒疯。”[汗]

魏相知道他高风亮节,就帮许广汉打圆场:“次公酒醒时也常发疯,何须再饮酒?”(盖宽饶,字次公)其实吧,那场宴会大家都很尊敬他,以为自己卑下,用十分谦恭的目光注视着他。

可结果,这小子半道离席,直接弹劾长信少府兴起时在酒宴上学沐猴跳舞,失礼不敬的罪名。

这下可是又扫兴又得罪人,宣帝要治少府的罪,平恩侯求了好久,刘询才消气。

虽然盖宽饶的气节令人敬佩,可是他却实在是迂腐。这个毛病有人劝过他的,比如太子家中庶子王生就曾写过一封很长的书信,苦口婆心的规劝他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结果这货油盐不进,死活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摊手]

在当时,宣帝重视刑名法学,对宫中的尚书宦官比较信任,盖宽饶这个酸腐儒生偏偏往枪口上撞指责陛下轻儒重法。结果,一封奏书,要了他的命。

原文我就不贴了,很没劲。大体就是说宣帝不重视儒术,导致圣道废弛,用法律代替《尚书》《诗经》。应该多实行王道,用仁德教化百姓什么的。balabala一堆[允悲]

可是你要知道,宣帝是一个奉行汉家制度的人(“霸王道杂之”,后文会讲)。刘询这一生吃过多少苦,神文圣武、法尧善舜于他而言全是忽悠百姓的屁话!最简单的栗子,仁义礼教要有用,为毛大汉还要和匈奴死磕百年,咋不去阵前跟人家讲道理呢?呵呵。

再加上刘询当时为了赵充国跟辛武贤那点子破事也确实闹心,盖宽饶正好触到他的逆鳞。宣帝看到这样一份迂腐的上书自然是气不打一出来,说盖宽饶肆意诽谤、不知悔改。

奏书下给中两千石的官员讨论,好死不死的,执金吾是个进谗言的小人。也许盖宽饶以前得罪过执金吾,他就逮住了这个机会搞文字狱,把盖宽饶往死里整。

执金吾跟宣帝说,这小子提尧舜,那就是想让陛下禅位,犯下大逆罪啊!(这谗言进的,我都想把你从汉书里揪出来,狠狠diss一顿[哼])这时候正直的谏议大夫郑昌站了出来,规劝陛下,说盖宽饶只是忠心忧国,说话词不达意,才会被文吏诋毁。

不过宣帝和之前赵卬的案子一样,又一次犯了没耐心的错。他对郑昌的话不予理睬,把盖宽饶交给有关部门惩治。结果这孩子跟赵卬一样,是个烈性的。神爵二年九月,盖宽饶在北阙门下拔出佩刀直刭,众人都很惋惜。

哎,盖宽饶其实很有才华的。他的佩刀曾经割断襌衣下摆,亲自下基层慰问士卒,如今却用于在宫门口自刎。一声叹息,哀婉盖次公来世莫做酸腐文人。

内朝连出两起命案,把西羌得胜的喜悦冲了个一干二净。那有没有好事呢?有!

神爵二年秋天,匈奴日逐王先贤掸率领匈奴部落一万余人投降汉朝。宣帝诏命管护西域的西域都护骑都尉郑吉迎接日逐王,打败车师国的将军和郑吉一起,受封为列侯。——《汉书·宣帝纪第八》

是的,匈奴归降,多么振奋人心啊!事情还要从匈奴的内乱说起。

宣帝的外交有点像孙权——善制衡。宣帝不仅喜欢在外戚、功臣和宦官之间搞平衡、扶植新人、收老臣兵权,还喜欢对外“怀柔”和“以夷制夷”。

他总是很神奇的可以找好平衡点,让所有势力相互交织、时时掣肘,最后收归皇权,由他来乾纲独断、一统江山!(也就他这种有才华、腹黑又重义的皇帝能做到,稍有差池就容易玩脱了。其实,盖宽饶、赵广汉甚至是后文出场的杨恽,都是这种游戏模式下的bug)

匈奴内乱说起来很狗血,基本概括就是奸夫**祸国殃民的故事。

持续五十多年的车师争夺拉锯战在元康四年落下帷幕,很奇怪的是汉朝、匈奴都没怎么占便宜(这段后文讲)。但不管怎么样,咱们算是和匈奴消停了。

而匈奴的虚闾权渠单于是个亲汉派,之前因为废掉了阏氏导致前任老丈人跟西域联合反叛大汉,顺便把匈奴整的乌烟瘴气,如今终于停战,匈奴单于也产生了朝贡汉天子的想法。

刘询当然很高兴啊,他一直以来的政策就是怀柔。匈奴、西域的事情他都希望那帮蛮夷能自己解决,反叛就武力镇压(内乱更好,又有人称臣啦2333[允悲])。这次匈奴朝贡,宣帝不仅将贡献的礼物照单全收,还同意了和亲。

可惜,神爵二年,亲汉派的虚闾权渠单于病死。还记得他以前废黜的阏氏吗?她叫颛渠,是个相当作死的女反派(虽然某方面来说,她是帮我们把匈奴搞得国力衰弱的功臣[允悲])

在老单于死了以后,颛渠阏氏伙同奸夫屠耆堂(匈奴的右贤王)与弟弟左大且渠都隆奇密谋(都隆奇[汗]匈奴的人名咋都这么奇怪[允悲]),让情人坐上了单于的宝座。于是乎,屠耆堂摇身一变成了握衍朐鞮单于。

握衍朐鞮单于是个十足的昏君+暴君,反正什么事加速亡国他就干啥,于是把人民群众给逼反了。这里面,就包括了今天的重头戏——日逐王先贤掸。

先贤掸是个爱民如子的好人,却因为得民心而成为了握衍朐鞮单于的假想敌。朝阳群众虽然都希望先贤掸能跟伊尹、霍光似的把那个上位的奸夫给废了,然后自己做单于。但是,先贤掸并不想搞得生灵涂炭,他只想要免其迫害。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名垂青史的决定——率领其部属数万骑归顺汉朝。

日逐王归汉,是汉匈关系史上很重要的一笔。匈奴的高级贵族率领治下百姓集体投降汉朝,说明刘询的“怀柔”政策取得了重要实效。

日逐王跟宣帝上书表示自己要带个一万来人投降,不知真假,宣帝心里也犯嘀咕。这个时候,派谁去迎接先贤掸他们就变得尤为重要。

于是乎,又一个朝中新贵,甚至可以称为大汉英雄的人物——郑吉,闪亮登场!

同类推荐
  • 我的系统是黑猫

    我的系统是黑猫

    这是一个铲屎官在汉末斗智斗勇的故事。………………本书书友群:332645341。欢迎加入。
  • 三国之杀死聪明人

    三国之杀死聪明人

    三国的传奇和游戏,经久不衰,本书避开了众所周知的大人物,特别精选了能引起广大读者好奇的人物和事件。众多的聪明人在这个舞台上展现才华。但客观规律早就证明了成功必须有失败来陪衬,失败的下场就是人生的终点——死亡。
  • 大唐演员

    大唐演员

    武行出身的替身演员程明,第一次在《薛仁贵》中出演程咬金,谁知却意外来到初唐年间,成为了程咬金的四儿子程怀英。好吧,程怀英就程怀英吧,但是有一个极品老爹,程明表示压力很大。且看程明如何演好程怀英,谱写出一曲盛世大唐之歌。
  • 永恒的丰碑

    永恒的丰碑

    本书记述了任山河烈士陵园内的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内容参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六十四军军史》、《解放宁夏回忆录》等资料。
  • 项羽之兵锋

    项羽之兵锋

    一阙垓下悲歌,至今荡气回肠。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争鸣,历经百年的战乱,这便注定了,秦末的那场纷争不可能那么简单。冥冥之中,注定的只是一场惊天的巅峰对决。由于是基于历史记载的故事,我也得尊重历史,可能不是悬念重重。但还是希望能让你看到,这个不一样的项羽,还有我眼中的那个时代。书名本来想取名为《兵锋》,可惜被占用了。目前暂停注意:本书非穿越
热门推荐
  • 超能进化

    超能进化

    时间流失并不是消亡,而是留存,以时间为轴配以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就构成四维空间。思维空间存在在过去,同时也保存在人的记忆里。因此它是可以被人进入并被利用的一种资源。纪骁峰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作为秘密情报人员,他拥有强大磁场力,植入意念或截取死去之人的记忆……
  • 双间事

    双间事

    人和鬼之间的那些事。(不想了,想多了容易秃头)
  • 五胡十六国之晋纪

    五胡十六国之晋纪

    东晋年间,天下大乱,晋国皇帝权势日渐趋弱,而由四大家族之一的桓氏控权,把持朝政,而以司马晞为首的太宰势力与之抗衡,并设计一场阴谋,将初入乱世的刘群祖涣周成婴三人卷入其中,宫廷之争风起云涌。同时,余下的四大家族“琅琊王氏,陈留谢氏,谯国桓氏和颍川庾氏也参与其中,朝野大变。”另在北方处,一代天王苻坚弑杀苻生登基,重用汉人王猛,邓羌、弓蚝等猛将,先后吞燕灭凉夺代和兼并仇池,收服乞伏司繁部、铁弗匈奴刘卫辰部、姚襄部和吐谷浑并派吕光兵发西域,一统北方,与南方的晋国隔长江而峙,最后陈兵淝水,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厮杀。桓王谢庾四大家族、乞活军、白毦兵、九黎蚩如、黑白无赦、绣衣直指等江湖势力并入纷争中。燕国名将慕容恪、慕容垂兄弟命运几何。流亡慕容幼贵族又有何举动。北府兵兵主谢玄、晋国第一剑客桓伊、剑神宇文归、九黎蚩如、三邪剑等诸多高手轮番出阵,各为其主,天下即将格局大分。葛洪、鲍姑、姚苌、慕容垂、桓玄、刘群、祖涣、周成婴、谢安、谢玄、拓跋珪,碎奚、独孤没根及刘卫辰等人的命运也随之变动,一场乱世悲歌动人上演,桃花源处,罗浮山上,一切都烟消云散。
  • 染韶华

    染韶华

    既染韶华,便不负韶华。昨夜雨疏风骤,今早便已是寂寥萧瑟。晨起,落叶还沾染着湿重的水珠,推开窗子,就感知秋来了,他也应该回来了。
  • 龙魂邪尊

    龙魂邪尊

    “她曾是我的全部。”嘶哑的。“但他们带走了她。”忧伤的。“和她一起带走的还有我的友善与仁慈!”痛苦的。“他已经铸成大错。”冷漠的。“因为现在的我只剩下一颗冰冷的心。”咬牙切齿。“怀疑是他们的温床,恐惧是他们的食粮,这些卑鄙的可憎之物,让这个世界枯萎.....”阴冷的。“但他们终究被我亲手毁灭。”冷笑的。【段更了那么一段那么长的时间,先跟书友说声对不起,这次不会了,尽管更新不一定会很快,但是坚持会写完,谢谢各位在段更后依旧在支持,江湖感激,会以更好的质量回报给大家..........】
  • 龙凤斗

    龙凤斗

    父衰弟幼,她不得不担当起治理国家的重任。三年时间国富民强,却不得不忧虑朝中老臣压制后辈、后继无人之险。灵机一动,擂台招亲,文争武斗胜出者有望东床驸马的宝座。一时间人才辈出,喜煞皇姝。他文可夺魁,武可争雄,俊逸脱尘,却是来无影去无踪,愁煞娥眉。几次徽服私访,终觅到其踪迹,但留下桀骜不驯的他也非易事,尊贵无比的皇门娴姝也不得不耍一些小伎俩,在这一还一报的智斗中,却是情怀暗开。强国侵扰,国危民困,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然而结局却是她万万想不到的……
  • 重生:军魂永驻

    重生:军魂永驻

    他是一个孤儿,四岁被领养后就被扔进了残酷的训练营,哪里除了为了活着就是战斗,可是当他成了最后一个活着的人的时候,却也成了生命结束的时候,领养他的人将他派去完成一个根本不能完成的任务,而他也在那次任务中死了,明明他就已经死了,可是却活在了世界的另一端,他成了一个小小的养猪兵,憨厚热情的一个小伙子,开始了他从未经历过的军旅生涯,结识了一个又一个以命换命兄弟,收获了完美爱情,完整了他的亲情梦
  • 方麓集

    方麓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叹花喻

    叹花喻

    谁的执念,超越远古洪荒?谁的执念,穿透六道轮回?前生,你为九重仙,我为九幽魔,无关正邪,无关生死,我愿为你逆了朗朗乾坤。前世,你为济世救人的花神,我为煞气缠身的妖星,不畏墮仙,不畏入魔,我选择舍我护你。你说,神魔两立,必有一伤,你我相遇不过恩泽一场。我笑,我宁自绝,也决不伤你,若你我二人必有殇殒,那人也必将是我,而不是你。你说,你我本是性情薄凉之人,何谈情深缘浅,情深不寿。我笑,你是我亲手播的善缘,你我之间怎能称得上情深缘浅,无论善果还是孽债,我自承,倒是你欠下了一笔不小的情债,这债你怕是生生世世也难以还清。今生,无论前方多么艰难险阻,会踏过多少荆棘,我决不放开你的手,一人独活,决不!!!
  • 错生花

    错生花

    苏浅浅五岁时,在胡子叔叔和胡子阿姨的婚礼?认识了陈子昂。他送她的第一件礼物是一束满天星。“哇!满天星!”“你叫苏浅浅吗?我叫陈子昂,很高兴和你一起见证胡子叔叔和胡子阿姨的婚礼!”“恩?我也很幸运!”“你很喜欢满天星?”“恩!”苏浅浅对这束花儿爱不释手。“苏浅浅,你真好看!”“啊?”“我喜欢你!”原来,真正的第一次,是在那天,不过是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