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2400000010

第10章 陆王心学,于心灵深处寻觅人性归宿 (2)

第一篇 第四章 陆王心学,于心灵深处寻觅人性归宿 (2)

超然物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比喻置身事外。出自苏轼的《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懂是非心,推开良知之门

在王阳明眼中,圣人的标准就是有是非之心,知对错是是非之心,明善意也是是非之心。是非之心是万世不变之理,是道德的取向。按王阳明的话说,是我们对外界变化的自然反映。就这点而言,是非之心亦是对外界的衡量判断之心。

牟宗三先生将这种是非之心形容为综合的智慧,因为它不单立脚于去自己的“心中贼”,也落脚于去别人的“心中贼”,通过各种形式的引导而使“良知”达到自然之教,开风气而成社会准则。

有是非之心,才能爱憎分明;有衡量判断,才能不为外界所惑;分明对错善恶,才知荣辱廉耻,才不会在纷繁复杂的世间丧失基本的为人之道,试想,如果一个连是非心都不具备的人,又如何能有敞亮的人生姿态?

一个小偷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但是始终下不了最后的决心,于是他找到拾得和尚。

听完小偷的一番话,拾得和尚微微一笑,说道:

“你已知所为不妥,看来心中已辨出是非。是非之心人人皆有,有所区别的不过是有人阴天见雨,有人阴天见太阳。阴天见雨是俗人之眼,一如善恶是非,心中全然是明白的,但拨不开心头之雾,阴天见太阳则是慧眼者所为,与万丈红尘中依旧能拨云见日。”

按照佛家所言,每个人都是有佛缘慧心的,所不同的是有人自在自明,而有人需要高人来度。是非之心也是如此,拾得和尚说的“是非之心人人皆有”与孟子说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一个道理。古人生而为人,受父母之教,领圣人之学,现代人又通晓古今,按理说更应该具备“是非之心”,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混淆是非,强词夺理的现实境况。一如故事中的小偷,“心中已有是非之别”,可最终还是“阴天见雨”,拨不开内心的那一层雾,一如《礼记·中庸》所言,我们能“慎思之,明辩之”,却不能“驾行之”。

一个年轻人学艺期满,准备向师父辞行,师父对他说:

“这三年来,你都学到了什么?”

“我学到了一身好功夫。”

听完徒弟的这句话后,师父沉吟片刻,说:“看来你还不能下山,再练一年。”

一年期满,师父再次问了徒弟同样的问题,徒弟的回答是:

“学到了凡事持之以恒,必有所得。”

听闻此言,师父又让徒弟仔修炼一年。一年后,师父又问了相同的问题,这回徒弟的回答是:

“武学之道,重在内养身形,外扬正道。”

“什么是正道?”师父问道。

“正道就是要承担,直面人生。尤其是练武之人,须知善恶有别,是非要分,不恃强凌弱,不可在似是而非里转来转去。”

师父终于露出了笑容,对徒弟说:“好,你可以下山了。”

这个徒弟说的“承担”二字很值得人回味再三,与王阳明所言的“破心中贼”有相似之处。在王阳明看来,所谓“破心中贼”就是去掉心中的恶,发扬人间的善,唯如此,人有是非之心自然也是顺当的事情,从而个人得幸福,推延至社会得安定。这也正如牟宗三先生说的那样:“有是非之心。才能脱离奢易的习气,不负做人的根本。”

儒音凡录

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拾得和尚:唐代天台山国清寺有个丰干禅师,一天,他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于是就把这男孩带回寺中,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寺中的僧人都叫他“拾得”。

知行合一,穷途也可出山

生活中有很多显而易见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明知很多东西无需挂念在心,却为何始终放不下?明知有些事做来并不困难,却为何迟迟不肯动手?明知阴雨降至,却为何从不未雨绸缪?在牟宗三先生看来,这无疑是王阳明所讲的“知而无行”的表现,即对于事物有充分的认知。但却没有一个实际的行动将这种认知运用起来。

照王阳明的话说,这世上无非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完全不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到最后“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正因如此,凡事才必须要讲个“知”字。这个“知”不仅是简单的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更为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王阳明说的第二种人则恰好相反,满脑子的“苦思冥想”,却“全不肯着实躬行”,这样的人对外在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必说一个“行”,唯有“行”,“知”方能有真正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知与行相融合的自觉行为,所以王阳明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在一部老旧的日本电影里,由高仓健饰演的男主人公因为误杀而在监狱里做了七年牢,临出狱前,他给妻子写了一封信——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你是否还在等我,如果你还在意我的话,希望在我到家的时候能看到绑在窗户上的黄手帕。

几个月后,这个男人刑满释放。他的神情有些黯然,因为他不知道妻子是否还在等着自己,是否收到了那封信,或许,她早就搬走了。

正当男人这么想的时候,一辆出租车在他面前停了下来,一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他的眼前,原来这辆出租车的司机是男人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上了车后,男人的朋友告诉他,他的妻子还住在原来的家里。

在离家几百米的地方,车子停了下来,男人让朋友去看看那块黄手帕是否绑在窗户上。几分钟后,朋友气喘吁吁的跑回来向他喊道:

“在那!黄手绢在窗户上!”

没等朋友把话说完,男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往家跑去,在家门口,男人看到了面带恬静微笑的妻子。当男人问妻子为什么会一直等着自己的时候,妻子告诉他:

“这是我们早就说好的,谁也不能抛下谁。”

在这则温馨而浪漫的故事里,男人和他的妻子实际上都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做到了“知”与“行”的统一。这种“知行合一”发端于他们对彼此的承诺,谁也不能抛下谁——这就是王阳明讲的“知的本体”,即一种道德感的表现,是“真知”。正如他跟学生讲的一段话:现在的人们知道对长辈要孝顺,对晚辈要爱护,这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是自发的道德,但实际上,真正这样去做的人却少之又少。

在王阳明看来,这种“知”就是假道学。他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就像故事中的男子和他的妻子一样,这应该是最简单的知行合一的体现,但是放眼当下,或许我们又不得不发出与王阳明同样的感叹,正像牟宗三先生哀叹的那样:真生命越发稀少了。

有个人,年纪轻轻就读了很多书,在十里八乡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人们有什么不懂的事情都会上门来请教。这个年轻人尤其喜欢看古书,嘴里总是挂着圣人之言,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天,年轻人来到集市准备买一些生活用品,集市上的人多与他相熟。年轻人买完东西后,和一个来熟人聊起天来,青年人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声音也很轻,不喜欢在自己说话的时候别人打断自己,以显示其高人一等的涵养。但是在聊天过程中,这个读了很多书的年轻人却时时打断对方的话,纠正对方话里的意思,这让对方很是尴尬,没聊多久,对方借故离去。

这个年轻人与其说满腹经纶,不如说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更为确切,牟宗三先生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谈到过这种现象,他用了一个朴素但又形象的比喻——跨进门槛时像喜鹊一样欢叫,出了门槛却又像蜗牛一样缓行,甚至走一步似乎都不情不愿,说的就是像这个年轻人一样的人。

实际上,“知”并非难事,无论是圣人说的孝悌仁义,还是当今社会提倡的知荣辱,共和谐,都可以让我们轻而易举的获取“知”的养分,也正如此,“行”的意义才显得更为重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一如王阳明所言:自觉地行,也是一种可贵的知。

儒音凡录

高仓健:日本著名性格演员,生于1931年2月16日。兄妹共四人,一兄二妹,高仓健排行第二。出演过近二百部电影。其中最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是《追捕》里的杜丘一角。曾刮起过一阵“风衣竖领”的风潮。

同类推荐
  •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星云日记14:说忙说闲

    星云日记14:说忙说闲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四册。收录星云大师1991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人生三昧”、“苦乐之间”、“说忙说闲”、“人生加油站”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热门推荐
  • 春阿氏谋夫案

    春阿氏谋夫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孽流苏

    妖孽流苏

    有血缘的兄妹结为夫妻,以嗜血为人生乐趣。永城之内奇人众多,最终黑化的仁德医皇、长生不死的狐族后人、不可心怀二主的许诺族、拥有生世记忆的花岛岛主、少年容颜的四旬神医、为爱男扮女装的替身王朝领导人、没有痛感不会流血的少年,以及其甘愿委身为妻的美艳男子。无论命格多么不同,最终命数却是相去无几,落得支离破碎,残败不堪。
  • 剑纵六道

    剑纵六道

    灵元大陆,修仙之路坎坷,宁家少爷宁一,从小不能修真探求仙道,受尽十六年屈辱,被同门打成重伤,濒临死亡之际,意外发生,灵魂重合,重生大陆。誓要扭转世界法则,问剑大陆,求仙破天!
  • 志龙只因爱你

    志龙只因爱你

    明明深爱着对方,为什么要遮遮掩掩?爱就要大声说出来,别人不支持又如何,只要你还爱我,我还爱着你我不太会写简介,内容还需细读,欢迎打开浏览,收藏就更好了
  • 兵临星河

    兵临星河

    舰炮与魔法齐争辉,战歌唤醒勇士热血,小兵举起枪:进击吧,魔兽兵团!美丽狡猾的狐女,战天斗地泰迪人,神话中走出天鹅美女,锻造如命小矮人,熊人战士,俄勒芬武者,横霸天下美杜莎,潜行拟物德鲁伊,高洁神秘的精灵,力大无穷的巨人,称霸星河五色龙,钢铁之躯金属龙,异界的死亡君主,神奇的星界生物……且看流落在星河黑市的小兵嘎子,驾驶一艘战舰,唱着高亢的战歌,迎击神秘强大的魔法师,转战无尽星河,谱写一幅又一幅波澜壮阔的杀戮舞曲。有魔法,有怪兽,还有美女,恩恩,还很欢乐^-^(PS:如果喜欢本书,请点击收藏,您的收藏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 冰山男的霸气女友.A

    冰山男的霸气女友.A

    【全文免费】打架?不算什么!她莫小艺,一个就能对付十几个都没问题!她混混?no,她不是混混,她只是很厉害而已!她,有姐妹六人,个个都很厉害!打篮球?在她眼里不算什么!被泼硫酸,她咬牙挺了过去。被好姐妹背叛的她,又该将怎样?够厉害。够义气,够掘强,够坚强,偶尔会犯二的莫小艺,遇到商业奇才,一个让世人闻风丧胆的组织的老大,站在他身旁会感觉冰冷的苏昀昊,他们俩将会碰出怎么样激烈的火花?从素不相识,他就顺手救了她两次,却没有料想到,她居然踢了他一脚,还是个回旋踢....【推荐沐沐两部校园文:丑丫头逆袭:搞定恶魔校草(完结)和恶魔校草吻上瘾:赖上拽丫头(新书连载)】qq群:301028043
  • 踩路

    踩路

    从洪武建大明,恢复宋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到满清入主中原,进一步的民族融合带来的究竟是几百年的繁荣还是灾难,这显然是我们需要明晰的。而我们民族的命运又岂是仅仅此几百年所能完全;放眼世界-定格中国,我们需要一条路,这条路需要披荆斩棘踩出来!这是每一个站在中国土地上的炎黄子孙的责任!让我们一起为民族的未来思考!
  • 星际商道

    星际商道

    二十六年前,一个自称宇宙超级无敌的智慧生命“左拉”跟着葛风来到这个世界,陷入沉睡。二十六年后,“左拉”觉醒,“三无”青年的葛风着一颗嚣张,狂妄还有一丝腼腆的心,又回到了那个让他怀念和伤心的城市。男人,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带着让人无法想象的智慧,葛风开始了一段血雨腥风的道路。没有杀戮,但有比杀戮更可怕的疯狂。-------------------------------------------------------宇宙智慧分为三个层次:行星级,恒星级,宇宙级。
  • 父子状元传奇

    父子状元传奇

    该书以简朴自然的笔法描述了北宋年间东平学子梁灏、梁固父子通过刻苦学习、奋发努力,从而在众多考生之中脱颖而出、考取状元,以及从政之后忠心报国、竭力为民、反腐倡廉、严格执法、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见义勇为等等弘扬人间正气的感人事迹。故事以梁氏家族四代十几人为主线,连结北宋四代帝王、皇宫后妃、文臣武将、士工农商、三教九流等等数百余人物,突出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以及广大民众对和谐安定的企盼。尤其是对梁灏、梁固在处理与君主、同僚、亲属、民众乃至与案犯、敌寇等等诸多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与绝妙技巧,无不描写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给人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