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43600000069

第69章 大唐字典问世

裴寂看到自己这边的人,写出来的字根本就难不住李泰。不由得也有一些心慌了,毕竟如果他真的输了,要拿出的可不是一点点的钱。那可是足以让他倾家荡产的一笔支出。

裴寂敢和李泰打这个赌的原因,就是他认为这个世上,就算是当世的大儒,也没有几个敢说,能认识那么多字的。可是他真的没有想到,李泰竟然能够做到如此。

不过就这样认输,可不是裴寂的性格。他的眼珠滴溜溜一转,便计上心头。于是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皇上,并不是臣耍赖,不承认自己输了。而是臣等正如魏王所说那般,认识的字有限。所以我们写出的字,魏王认识并不奇怪。可是这样并不足以证明,魏王认识一万六千多字。”

裴寂说完之后,王御史马上出言说道:“皇上,裴宰相言之有理。除非魏王可以写出来,他所有认识的字。只有这样才可以证明魏王赢了。”

其他人听到王御史如此一说,纷纷表示让李泰将他认识的字,全部写出来。于是李世民无奈的看向了李泰。其实李世民心中也明白,是这帮人巧言狡辩。可是如果李泰不按他们说的去办,还真的难以服众。

看到李世民一脸为难的表情,李泰笑了笑对李世民说道:“父皇,众位叔叔伯伯的要求十分在理。想要证实儿臣真的认识那些字。确实需要儿臣将它们全部写出来。否则难平悠悠众口。”

“你可知道,要写出一万六千多字,所需要的时间是多久吗?朕难道让满朝文武,放弃自己的公务,在这里看你写字不成。”李世民出言对李泰说。

“父皇言之有理,岂能因为一个赌约,而耽误了军国大事。儿臣这里有一部,儿臣亲自整理出的书,儿臣为他取名为大唐字典。”李泰说完从身上取出了一本,早就准备好的字典。命太监交到了李世民的手中。

这是李泰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和李淳风共同编著的一本字典。字典之上每个文字,都标注了书写形式,拼音解读,以及文字意思的注解。

当李世民看到这本字典之后,脸上露出了喜悦之色。开口说道:“魏王所提出的标点符号,今日便在大唐推行。并且选合适的人,对现有书籍进行编录,编录的同时,在书籍中加入标点符号注解。”

李世民说完之后,命人将手中的字典交给了魏征。魏征接过字典之后,翻看了一番,不由得大吃一惊。出班对李世民说道:“皇上,魏王此举乃天下之大幸。可以让那些渴望知识的人,通过这本字典,去学习天下间的文字。臣请皇上对魏王给予重赏。”

“爱卿言之有理,有了这字典和拼音。天下人皆可快速认识汉字。毕竟简简单单的六十三个拼音字母,学习起来远比数以万计的汉字,要容易得多。”李世民同样高兴的说道。

魏征看着裴寂等人不解的表情,将手中的字典举起来说道:“魏王利用六十三个拼音字母的读音,将天下所有汉字全部标注了读音。如此一来,只需要记住六十三个拼音字母,便可知道天下间,所有的汉字如何读。同时魏王还在字典中,增加了偏旁部首的查阅方式。可以将自己不认识的字,通过偏旁部首查阅的方式走。找到这个字后便可以看到他的拼音标注。同时也就知道了这个字怎么写……”

随着魏征的长篇大论,所有人都明白了李泰这拼音的作用。只是明白了并不代表,他们已经知道如何运用。因为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认知和熟悉的过程。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掌握的。

最后李世民高兴的,赏赐李泰白银千两。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一向是钱财如命的李泰。竟然拒绝了李世民的赏赐。这不由得让众人感到奇怪,不过李世民却感觉到,李泰绝对又在动着什么心思。毕竟俗话说的好,知子莫若父。

“父皇,大唐国需要银子来发展,儿臣又其能因为自己一己之私,而占了这一千两银子。所以父皇并不用对儿臣封赏。而且儿臣还决定为父皇分忧,自费印刷字典,低价向百姓出售。”李泰出言说道。

这话听着别人耳中,绝对会认为李泰是在,为国为民为李世民分忧解困。但听在李世民的耳中,却另有一番深意。那就是李泰绝对又要利用这字典,大捞特捞一笔。毕竟自己的儿子,从来可不是吃亏的主。

“皇上,魏王殿下为君分忧,不愿接受封赏,乃是我百官的楷模。所以臣觉得,百官应该向魏王学习。而魏王立下如此大功,皇上不得不赏,否则将会被天下人,说皇上赏罚不明。可是魏王不接受,那些财物上的封赏。不如皇上在其他方面,给予一些奖励。”魏征出言对李世民说道。

“如今儿臣已贵为魏王,拥有开府仪同三司之权。手下又有魏王禁军五千,可以说已经位极人臣。所以父皇并不用再为儿臣加官进爵。只不过儿臣希望父皇,允许儿臣在大唐开设银行。”还没等李世民开口,李泰便抢先说道。

听到李泰要在大唐开设银行,不由得让李世民感到奇怪。银行这个词汇,李世民还是第一次听到。并不知道这银行,到底是干什么的,于是对李泰问道:“银行是干什么的呢?”

“父皇,如今天下百姓,无论经商也好,还是走亲探友也罢。都要随身携带大量的铜钱或者白银。这样就给了那些不法之徒,提供了机会。往往会出现杀人越货的情况。而这银行就是为了解决,百姓出行携带钱财的问题。”李泰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详细的说来听听,如果朕觉得可行,朕便答应你。”李世民对李泰说道。

随后李泰将银行的构造和职能,与李世民以及文武百官,陈述了一遍。其中有一些具体事宜,李泰只是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的阐述,所以让众人听得似懂非懂。

不过有一点,却让大家明白了。只要有银行的存在,便可以将钱存在银行之内,然后到异地去取出自己所用的钱。这样就解决了,出门需要携带大量铜钱的问题。不但减轻的出行的负担,更是让旅途变得更加安全。

同类推荐
  • 听到有人评价我

    听到有人评价我

    我是考研生,中国古代史,距离考试还有俩月。
  • 兼济大明

    兼济大明

    陈宪:……再穷,我也要兼济这大明天下。朱祁钰:作为朕的大股东、合伙人,居然还喊穷?正式版简介:正统十二年,瓦剌屡犯北境,白莲祸乱东南,朱祁镇在做着御驾亲征的美梦,一场大旱带来的灾民开始了跋涉……于谦、杨洪、喜宁、王振……庙堂与江湖,诗者流芳,武人歃血,共撰一篇石灰吟……一个簌簌飘雪的冬日,拥有数百年后灵魂的书生被赎出了大牢……故事,由此而启。(有个群:838413207)
  • 红楼庚子纪实

    红楼庚子纪实

    时空旅游爱好者误进红楼之后所记录的点点滴滴血泪史。娶了谁,都要伤一片的心,难啊!怪不得贾宝玉要出家呢,抄家不过是丢了身外之物,你们却是抄了我的心,让我怎么舍得回去啊!新书《偶像联盟》已发,欢迎前往。
  • 没有转正的皇帝

    没有转正的皇帝

    公元前662年八月鲁庄公薨,季友辅助公子斑即位,庆父从中作梗,不让公子斑住进宫廷,让公子斑住在舅舅家里,十月己末庆父派人杀公子斑······《左传》云:庆父不去,鲁难未已,故事就从今晚开始······
  • 换今朝

    换今朝

    30岁的田文生是一个名牌大学毕业,手中有各种证书的“优秀高材生”。然而毕业5年的田文生却一直找不到工作。人生了无希望的他却因为某些原因换得人生,他来到了一个被历史遗忘的时代,—个由大魏朝主宰的时代。人生在世不称意,愿以他生易今朝。
热门推荐
  • 我们的故事有多少

    我们的故事有多少

    无论走过多少路,看过多少风景,在心中始终会有那么一片净土留给想驻足的那个点。我希望终有一天能回到那个我们最心心念念的过往。我们的故事有多少,我等你来告诉我。
  • 一世之悲

    一世之悲

    佛,我佛,我虔心问道,苦世参佛。佛,我了却青丝。青灯古佛。佛!佛!佛!你渡世人,何不渡我!佛!佛!佛!你的慈悲,为何不施!佛!佛!佛!你说了人人皆佛,可为何,独我,要过着一世之悲!
  • 神兽养殖户

    神兽养殖户

    孟沧江本是阳城的一个小乞丐,一天他得到了一块神奇的石头,可以培育出神兽的石头,各种动物经过他一个月的培养都会获得一项神通,或飞天或遁地、或吐火或喷冰,孟沧江因此做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重大决定:放弃乞丐这么没有前途的职业,改去养殖神兽,甚至要成为一名掌门,在布满修者、修真门派的大陆上建立自己的门派。"掌门师兄,养完朱雀、玄武,该养青龙、白虎了,你养猪和猴子干嘛?"韩登提醒道。孟沧江微微一笑:"悟空,八戒,和为师取西经去!"说完骑上一匹白马飞走了,远处传来孟沧江嘹亮的歌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覆载群生天不仁,神兽养殖皆成善。"
  • 老子是土地爷

    老子是土地爷

    老子是天庭正神中央镇位真官土地大道神。嗯,俗称土地爷。
  • 此界无名

    此界无名

    一花一树一尘埃,一苍一穹一世界。此界本无名。
  • 神魔记源

    神魔记源

    他的出生是母爱的包容,他的离开是母爱的怜惜。来到另一个世界,少年皓月踏上他的修行之路,拥有半神半魔超凡体质的他,一路磨炼,嫉恶如仇,血脉觉醒,斩妖杀敌。神魔传说知身世,踏上星空寻故乡。为救生母弑神族,得知真相战魔域。
  • 契神

    契神

    契神传承,神之契约,可契约世间万物!或是生灵,或是器物,但凡此间所存在之物,皆能与其定下契约!
  • 命数引路人

    命数引路人

    万物命数皆有天定,亦皆有本我定夺,我们只是他们的引导者,只是在他们看透世间黑暗之后,仍愿他们向善的陌生人,我们决定不了他们的命运,他们的命运只掌握在他们手里。
  • 我的手机会预言

    我的手机会预言

    降职调查。女友分手。网购被骗。倒霉的事情接连而至。楚凡生无可恋,还有谁比老子更倒霉?叮!手机发来信息。“傲天集团董事长,龙傲天生命垂危,即将来医院就医,请做好准备!”“上级领导乔装视察,请注意查收!”“……”一部二手翻新山寨果机,为楚凡打开预言之路。从此逆袭,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叮!恭喜宿主喜提神级逼王称号!”
  • 公子良书

    公子良书

    她是将军府的二小姐——良书,年纪轻轻便已征战四方,杀敌无数,被世人尊称为护国公子。独拿一支长笛,杨柳萋萋,似乎一切的东西都已经得到,牵挂的人和物,弥留于心里的空白又该怎么去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