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陶器文化的分类及其序列
因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出现,和唐宋以后瓷器的盛行,中国的制陶工艺在新石器晚期到达巅峰以后,就逐渐衰落。所以,中国史前时代的陶器文化成为中国历史上关于陶器文化的主要内容。
在中国,考古学界把以陶器为主要内涵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分为几个大区,每个大区都有若干个考古文化序列,涵盖了整个新石器时代。
一、黄河流域
黄河上游
以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为代表。
主要分布在甘肃、宁夏、青海一带。其序列为:马家窑文化(包括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
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该遗址而得名。
马家窑文化是分布于甘肃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文化,其彩陶占整个陶系的20%~50%,随葬品中可达80%,而且成型与装饰技术也至为发达。
齐家文化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1924年在甘肃广河齐家坪首先发现而得名。使用骨铲、穿孔石刀和石镰等生产工具。饲养猪、羊、狗与大牲畜牛、马等。制陶业发达,双大耳罐、高领折肩罐和镂孔豆等为典型器物。已出现冶铜业,有铜刀、锥、镜、指环等一类小型红铜器或青铜器。
黄河中游
以仰韶文化为代表。
黄河流域是新石器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而中游地区,包括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四省,是我国新石器文化考古收获比较大的地区,黄河中游文化区新石器文化发展序列大致是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裴李岗文化最初于1977年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境内,发掘有遗址、村落和墓葬。聚落不大,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伴出,陶器制作较粗,该文化最突出的器物是四足鞋底形的石磨盘,可见农业已在裴李岗文化中产生。而农业、磨制石器、陶器制作是新石器时代的显著特征。裴李岗文化是黄河中游文化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
仰韶文化1921年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境内,延及汉水及内蒙南部。仰韶遗址规模较大,有的达百万平方米以上。房屋、窖穴、灰坑密布,文化堆积厚,石器以磨制为主,加工精细。长条形带孔石刀、圜形钵、小口尖底瓶等是仰韶文化代表器物。
介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间的是庙底沟二期文化,1956年发现于陕西庙底沟遗址上层堆积。属两文化的过渡期,其红陶有仰韶特征,而斝的出现又与龙山有渊源。
河南龙山文化,发现于安阳后冈中层,晚于庙底沟二期,陶器有进一步的发展,有少量”蛋壳黑陶”出土,继之发展起来的就是偃师二里头文化(一般认为是夏文化)。
黄河下游
以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又称作典型龙山文化)为代表。
包括苏北、鲁中、鲁南的各新石器文化,据发掘,其文化与中原新石器文化迥异,有其自己的文化序列,即: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
后李文化因首次发掘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李文化遗址而得名。该文化分布范围主要在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地带。陶器以红褐陶为主,红、灰褐、黑褐、青灰褐陶次之。制作工艺为泥条盘筑,器表多素面,器形以圜底器为主,仅发现少量平底器和圈足器。器类主要有釜、罐、壶、盂、盆、钵、碗、形器、杯、盘、器盖和支脚等。
北辛文化于1951年发现于江苏淮安,文化内容丰富,延续近千年,有人认为北辛文化受裴李岗晚期影响,裴李岗文化典型器物小口双耳罐曾在北辛文化出土。
大汶口文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墓地。大汶口文化彩陶色彩较多,有红、灰、黑、白等,大汶口与仰韶文化关系较为密切,葬俗也有很多类似之处,如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多人两次葬,就是受仰韶文化早期葬俗影响。同时,大汶口文化与长江流域马家浜文化也有相似之处,表明早期文化的交流融合。
山东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中部、东部及江苏淮北,继承大汶口文化,其黑陶器均为轮制,胎薄而均匀,打磨光滑,色黑如漆,是山东龙山文化最显著的特征。由于它已离青铜时代不远,个别遗址如城子崖已有城墙,有的遗址还出土原始的铜器。
二、长江流域
长江中游地区
这里所指的长江中游地区包括四川东部、湖北、湖南、河南西南部、陕南和江西、江苏一部分。在这些地区内曾发现和发掘了数量众多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中不乏重要的发现。其中以江汉地区及其附近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为代表。
这里是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保存比较多的地区。从该地区已经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资料看,早期到晚期的发展序列已基本清楚。江汉地区主要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含湘鄂两省的全部,及川、陕、豫的一小部分,包括西起四川巫山县,北达汉水上海的陕南、鄂西北和河南西部,南到湘南等广大地区。这个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为: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
大溪文化因发现于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西段的两岸地区。是长江中游的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大溪文化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普遍涂红衣,有些因扣烧而外表为红色,器内为灰、黑。盛行圆形、长方形、新月形等戳印纹,一般成组印在圈足部位。有少量彩陶,多为红陶黑彩。
屈家岭文化因1955~1957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北抵河南省西南部,南界到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西面在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遗址也发现了个别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高圈足杯碎片。分为早、晚两大时期。早期有斧、锛、凿和穿孔石耜等器,磨制一般比较粗糙。黑陶多,灰陶次之,黄陶和红陶较少。陶器表面多数为素面磨光。晚期磨光石器增加,双肩石锄是屈家岭文化常用农具之一。以种植水稻为主,家畜以猪和狗为主。出现了彩陶纺轮。
石家河文化为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而得名。此地有一个规模很大的遗址群,多达五十余处。该文化已经发现有铜块、玉器和祭祀遗迹、类似于文字的刻划符号和城址,表明它已经进入文明时代。陶器大部分为黑色,不过也有不少红色的陶杯和陶塑,是该文化的一大特色。
长江下游及杭州湾地区
主要以太湖平原——杭州湾地区为中心,包括江苏、上海市和浙江北部地区。根据已经发掘的遗址的地层与器物资料,初步可以划分为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和良渚文化三大考古学文化。其中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滨文化时代相近。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夹炭陶是河姆渡文化特征之一。绳纹釜始终是河姆渡文化最主要的炊器。河姆渡文化的陶器阶段性特征表现非常明显。
马家浜文化因浙江嘉兴县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包括浙江吴兴邱城、桐乡罗家角、江苏吴县草鞋山、常州圩墩等遗址。墓葬盛行俯身葬,有些尸身头骨用陶器覆盖。马家浜文化时期,江阴的原始先民处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期,这个时期,先民们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开辟农田,种植水稻,并烧制陶器,过着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家畜饲养和渔猎的经济生活。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1936年被发现,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在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又发现反山、瑶山、汇观山等遗址。
陶器以黑陶为特色,制作精美,有的甚至涂漆。良渚文化时期最先进的的陶器制作方式是轮制,黑陶豆盘的形状有圆形和椭圆形。良渚文化时期炊器大多是鼎。玉器非常发达,种类有珠、管、璧、璜、琮、蝉。其中玉琮个体大,高达18~23厘米,上面雕刻圆目兽面纹,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品,被誉为“玉琮王”。形状为内圆外方,与古代的天地相通思想相吻合。玉器上刻有似神似兽的神人形像和神人兽合一的形象,它们可能是当时人们的崇拜对象。玉器上的纹饰除神人兽面图像外,其他出现最多的图案是鸟。
三、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辽河流域
中国东北地区的辽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有查海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新乐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和富河文化。
查海文化因发现于辽宁省阜新县沙拉乡查海村而得名。遗址自1986年以来进行过六次发掘。查海遗存的内涵特征十分鲜明,属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以直腹罐、鼓腹罐和斜腹罐三类为主要器物组合。
兴隆洼文化因1982年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而得名。主要分布在辽河流域和大凌河流域。陶器均为砂质陶,基本不见泥质陶。陶色分红褐、灰褐和黄褐三种。皆手制。胎壁厚重,火候不高,质地松软。
新乐文化因发现于辽宁省沈阳市北郊新乐遗址下层而得名。与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晚期的年代接近,属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
陶器以夹砂红褐陶最多,约占全部陶器的90%以上,泥质陶的数量很少。陶器火候较低,胎质疏松,但胎壁均匀,造型规整,可能已使用慢轮制陶。
新乐文化出土的石器中有石斧、石锛、磨盘、磨棒等农业生产工具和谷物加工工具,说明当时已有了定居农业;较多的细石器和石镞、网坠的发现,反映渔猎经济仍占较大的比重。
红山文化因1935年首先发现于现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赤峰市红山后遗址下层而得名。在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发现有许多红山文化遗址。分布范围大体北起内蒙古昭乌达盟的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南到辽宁朝阳、凌源和河北北部,东至哲里木盟与锦州地区。属该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红山文化发现的遗迹有房址、窑址、大型石砌祭祀遗址、“女神庙”遗址、积石冢群和石砌围墙遗址等。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并有骨器与角器。叶形石耜在各种石器中数量最多,是主要的生产工具之一,也是一种最富特征性的农业生产工具,是红山文化的标志之一。陶器以砂质褐陶和泥质红陶为主,并有少量泥质灰陶与黑陶,均为手制。
小河沿文化因1977年发现于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乡的南台地遗址而得名。多数学者认为小河沿文化是从红山文化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化。分布范围与红山文化大体相同。其中心区域在老哈河流域。已发掘的同类遗址有翁牛特旗的石棚山、敖汉旗的石羊石虎山,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石器基本都是磨制,器形有斧、锛、带孔石铲和石球,并有少数琢制的石铲和石斧。陶器的陶质以夹砂褐陶为主,其次是泥质红陶,也有一些砂质与泥质黑陶和泥质灰陶。陶器的制法有手制和慢轮修整。
富河文化因1964年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马林左旗林东镇的富河沟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于西木河以北的乌尔吉伦河流域。已发掘的还有林东的金龟山和南杨家营子等遗址。
生产工具有细石器、大型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骨器。细石器数量较多。陶器均为砂质灰褐陶与黄褐陶,火候低,质松软。皆手制,以泥条盘筑为主。器形以大口深腹筒形罐的数量最多,占全部陶器的90%以上。
辽东半岛
辽东半岛及其沿海诸岛,现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有较明显的文化序列,分别为:小珠山下层文化——小珠山中层文化——小珠山上层文化。
小珠山下层文化属新石器早期文化。大连地区和小珠山下层同期的遗址,还有大长山岛上马石(下层)、獐子岛沙包子、庄河黑岛北吴屯、普兰店碧流河塔市屯、旅顺北海王家屯等多处。这一时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由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房屋由穴居变为方形圆角半地穴型。出土的石器仍以打制的石器为主,有尖状器、刮削器、石网坠等,磨制的石器有石斧、石刀、石锄和用于粮食加工的石磨盘、石磨棒等。出土的陶器胎质较厚,种类较少,压有装饰性的席纹、之字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