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姓睦居
俞姓定居繁衍,朱颜两姓逐渐消失,俞源村替代了朱颜村。
尔后,俞氏家族一统俞源的状况,到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前后,被一位丽水青年改变了,他就是李彦兴。据李氏家谱记载,李彦兴系唐北海太守李邕的第24代孙。李彦兴只身来俞源创业,不久娶俞涞的孙女(俞善卫女儿)为妻,成家立业。李彦兴遂成为俞源李氏一世祖,至今已传22代,历600余年。现在,李姓居户在俞源约占12%。清康熙年间即1684年前后,又有董姓人迁入,改变了俞源村俞、李一家亲的格局。俞源董姓始祖董洪定居大王岭头,到现在已繁衍了13代,历320多年。李家古居在李宅,名曰“陇西旧家”,后向南延伸至六峰山麓一带。李宅有座傍山而建的环翠楼,今存《环翠楼记》有段精彩的描述:“以有形之翠为翠,以无形之翠为翠,不是目遇之翠为翠,而是心通之翠为翠。楼高望月,心旷神怡,宇明爽恺,神仙好居,天光云彩,万象皆翠。”可惜,不到十年,这座精美的堂楼在清顺治十二年(1655)遭兵燹。始建于明万历元年的李氏宗祠,三遭兵毁,在乾隆、嘉庆年间重修后,又于同治年间毁于火灾,历经磨难的李氏宗祠,在光绪年间重建后,一直保存至今。李氏家族最知名的贤达,是贡元李嵩萃。他身为乾隆年间俞源首富,为公益事业竭心尽瘁,为蒙学立“家训阁”,为消遣建“八角亭”,为养老辟“养老轩”,其古迹至今犹存。为此,获得了邑侯雷公题赠的“急公好义”匾额。李姓家族曾一度兴盛,但还是比不上俞姓。全村现有人口中,俞姓人口十中有七,村内现存精美恢弘的古建筑,也大都是俞姓祖先所留。
第二节 俞源古村落的堪舆与选址
大凡显名的历史文化古村,在当地百姓传言或地方史籍记载中,往往是风水大师的杰作。兰溪诸葛村,始迁祖宁五公“堪天道、舆地理,上吉宅高隆上宅,聚族于斯”,按八卦图形设计村庄布局,成为一奇。与俞源同时列为全国首批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武义郭洞村,始迁祖何寿之“相阴阳,观清泉,正方位”,营造了酷似《内经图》形状的古生态村。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的安徽宏村,明朝堪舆大师何可达,根据村址地理形貌特点和优势,规划设计了牛形村落,成为独特一例。与风水巨匠刘基相关,且被称为太极星象村的俞源,自然也不例外。
俞源前身朱颜村所在地,既然能被“雅爱山水”的俞德教谕看中,必然是一块风水宝地。村东南九龙山、六峰山为括苍山余脉。
村庄四面环山,从北往西依次环列丛蓬岗、青龙山、白虎山、金屏山、九龙山、龙宫山、梦山、经堂山、李丁山、背山头、西山等,山峰最高海拔为801米。有银河溪和前宅溪,银河溪发脉于啸云坑、九龙坑和龙宫坑,前宅溪发源于大黄玲。两溪在村西汇合为俞源溪,在村口呈S形太极河向西北流出,注入熟溪,汇流武义江、钱塘江。银河溪将整个村庄分隔成前宅和后宅,后宅又分上宅和下宅。堪舆书《宅经》认为:“宅以形势为骨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俞源环村青山奇峰形成了健实的骨体,双溪绕村形成了丰沛的血脉,村北一片宽阔且平坦、肥沃的土地,是腴厚的皮肉,村周茂密的古林植被是森然毛发。所有这些都十分合乎古人对风水古宅的选址要求。
俞源村整体上坐北朝南,以笔架形的六峰山为朝山,馒头形的梦山为案山,高耸的李丁山为祖山。一般村落只有上、下水口,俞源却多一处中水口。上水口位于洞主庙前,是两条坑泉合一的上宅溪上游;下水口位于村北丛蓬外;中水口为大黄岭峡谷溪水入村处。刘基在《堪舆漫兴》中以七言诗论述了祖山、案山、朝山,其中认为:“两水夹来为特朝,朝山此格最清高。”如此说来,俞源的朝山可谓“清高”之山。《入山眼图说》则说:“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则财用不竭。”《地理大书·山法全书》也说:“去口宜关闭紧密,最怕直去无收。”对照这些要求,俞源村堪称上佳的风水所在。
在俞源人看来,俞氏宗族的兴旺发达,主要缘由是村庄风水好。尽管这种观念明显偏颇,但有利于增强族人对故土的依恋性和归属感,有利于宗族的团结与生存。现代建筑学泰斗梁思成,也如此说:“风水等中国思想精神,寄托于建筑之上。”俞源的祖先就是凭着自身对环境风光的审美观和选址定居的风水观,青睐朱颜村这片土地,但它也不是完全合乎古代风水学要求的。正因为如此,他们将自己的生活希望和风水理念,贯注到改造俞源生态环境之中,贯注到与众不同的“太极、星象”营造之中。以现在的科学常识来看,人们目前还难以完全解释村庄布局的“旺丁兴族”功能,于是往往只以“迷信之说”、“无稽之谈”评述之。至少,俞源祖先名贤的村落风水观,在相当程度上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子孙的生活信心,使他们持之以恒地改造环境,在原有水土基础上,创造出一个宜耕宜居的洞天福地。
第三节 古村落的兴盛与衰落
一、古村落隶属关系的演变
武义县始建于唐天授二年(691),传武则天执政时,新设郡县均冠以“武”字,因县东有百义山,故以武义名县。后改名武成县,唐天元年(905)复名武义县,隶属处州府(丽水)治。明景泰年间,今丽水地区西部发生了较大规模的矿工起事。平息后,朝廷为了加强对这一山区的控管,于景泰三年(1452)将丽水县西面的三乡设为宣平县,俞源隶属于宣平。清末,实行区庄制,宣平分为六区,俞源属原宣平县集贤区。1930年改村称镇属第4区,1935年后设俞源乡,1949年6月武义解放,设俞源乡。1956年成立俞源农业社。1958年,宣平县不单独建制,原属宣平的柳城、桃溪划属武义县,俞源村属跃进人民公社俞源管理区。1959年又并入永康县,1961年恢复武义县,原宣平县被分成两部分,南下乡区划并入丽水市,俞源村所在的北上乡区划属归武义县,建立俞源大队,属俞源人民公社。1985年成立俞源村委会,辖17个村民小组,隶属俞源乡,现在俞源村是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现有村民730多户,2000余人口。其中,俞姓约500余户,约占总人口70%以上;李姓约90余户,约占12%;董、潘、林、陈、周等26姓总共约占18%。
二、俞源古村落的百年兴盛
自元朝至大元年(1308)俞涞出生至清末的600年中,俞源的发展变迁,大致经历了三个兴盛期。它的阶段性基本上是由国家政局的兴衰变化决定的。元末明初,从俞涞成年至永乐年间约100年,由俞涞及子、孙二代,创造了俞族第一个兴盛期。俞涞谙文墨,喜交社会贤达。受他的教育和影响,四个儿子也同样精通文墨,善于吟咏。他们与刘基、宋濂、章溢、苏平仲等一代名人结为布衣之交,使俞源成为当时婺处两州的一个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其间,民居建筑从俞涞定居的前宅,向溪流东岸扩展,形成上宅、下宅等片区。更引后人赞叹的,还不在于此期所建的民居,而在于一大批公益性建筑。元末,俞涞捐建了村西的利涉桥和村东的康济桥。康济桥现已扩建为公路桥,利涉桥则形貌如初。人们看到这蛮石古拱桥,往往会脚底痒痒,禁不住轻步上桥,感觉一下祖先足迹的余温,设想当年俞涞携刘基赏桥吟诗的情形。
明洪武七年(1374),俞涞四子为17年前逝世的父亲建了孝思庵;洪武年间,还建造了迎玩堂、皆山楼、崇本堂、团峰亭、静学斋等,使俞氏家族成为初具规模、文化设施齐全的名门望族。同时,俞族的科举人才也有了可喜开端。仪字辈的俞冲,永乐年间考取经明行修,征辟为福建邵武府教授;俞涞孙俞继祖,则由刘基推荐为南京锦衣卫镇抚,后由其儿子俞擎世袭,出任山西晋府典仗。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至成化十年(1474)的50余年,历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五代,俞源未曾建过堂楼,孝思庵毁于景泰三年(1452)的战火;明成化十年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长达90余年中,只在成化年间建造了急公好义宅和李家大厅。可见,这是俞源文化发展和村落建筑处于低潮的时期,由此可以推断,这一时期是俞源发展史上的一个衰落期。毁孝思庵的战火,是今丽水地区西部发生大规模的矿工起事燃起的。
明朝中期嘉靖年代,由于科举入仕众多和兴建大规模的俞氏宗祠,呈现出一个比较短暂,但奇峰独傲的鼎盛期。嘉靖年间,俞族可谓科举隆盛,人才辈出。如:进士俞大有,任礼部观政;贡生俞英,任建德县学谕;岁贡俞世美,授江西宜黄县令;间贡俞瓒,出仕四川富顺主簿;贡生俞款,担任山东青州左卫经历;俞施,官授礼部铸印儒士;贡生俞昭,任山西代府审理;武举人俞彬,任温州黄华关把总……短期内涌现如此之多的骄子,俞源村名声骤隆。
俞氏家族在隆庆元年(1567)动工兴建婺处两州规模最大的家庙——俞氏宗祠,于隆庆六年(1752)竣工。为俞氏宗祠题赠“壬林堂”匾额的,竟是当朝丞相严讷。
自嘉靖之后的明后期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和崇祯五代,以及清前期的天命、天聪、崇德和顺治四代,长达近百年的时间,俞源俞氏家族的发展又处于低谷。其间,仅建筑一座声远堂后堂;俞氏宗祠的两廊两庑和前排门楼,则兵毁于顺治年间;科举入仕情况也大不如前,明末清初的60多年中,仅出一名岁贡,没有人入仕。
第三个兴盛期,为太平盛世的清朝中期,历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代近200年。此间,俞氏富户大兴土木,竞相建筑厅堂大厦。形成为俞源古建筑群的现存建筑物,大都建于这段时期。不妨罗列一下主要的民居建筑:康熙年间,建造了声远堂、六峰书馆;乾隆年间,建造了上、下万春堂、裕后堂、遗安堂、家训阁、养老堂、厅下楼等;嘉庆年间,建筑了高座楼、真贞楼、谷仓楼、书厅楼,修复了俞氏、李氏两座宗祠;道光年间,建造了精深楼、七星楼、六基楼、青峰楼、金层楼,并重修了俞祠和洞主庙。所建民居全部雕梁画栋,精致坚固宽敞明亮,至今雄姿不减。上述四朝,虽经历了清康熙十三年(1674)的耿精忠兵灾,但丝毫不伤俞族元气,除了康熙与乾隆之间的雍正当政的13年中没有作为,俞源俞氏以及李氏家族,在上述200年内都获得了相对持续的迅速发展。
而到了道光之后清代末期的60余年,俞源便极少有新的建筑物出现,太平军临村时还毁了思忠厅、上宅厅和李祠。至于后继的民国年代,就鲜有像样的民居建筑落成了,也就是说,道光之后,是俞源经济文化发展的消退期。
“源之深者其流长”,然而,古俞源的辉煌终于告结,留给后人的则是一处有特殊魅力的古生态文化经典遗存,一个以古建筑群著称的历史文化名村。
三、俞源古村落的战乱破坏
俞源地处括婺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数百年来,战乱也曾给俞源古村落带来深重的灾难。
俞氏宗谱载,万历四十二年(1614),古堇吴从周拜撰的一篇谱序中说:“……俞嗣……是隐其德,不仕者三叶。至第五世敬一处士涞者,因地利藉世,资业擅素封者存康济。时元政衰乱,盗贼蜂起,因命四子纠集民兵保卫郡邑,又尽出其所积以赏卫士,卒赖保全。”其意是说:元末国家动乱时,山寇肆行,至正十四年(1354),俞涞组织民兵武装保卫郡邑,从而使得村落得以保全。
明景泰年间,今丽水地区西部发生了较大规模的矿工起事,战火殃及俞源。谱载:“明景泰三年(1452),山寇入境,人皆逃散,焚屋劫掠,宗祠东西二厅尽毁,谱牒散失。”孝思庵遭受破坏,寝庙东西二厅尽毁。寝庙东西二厅,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才得以重建。
清顺治十二年(1655),祝融司晨旱寇为虐,民罹其困。第二年盗贼四起,老幼逃窜,房屋毁烬,毙于锋镝,陷于饥饿者百余人,宗祠前厅与两庑及戏台均遭毁坏,至嘉庆十六年(1811)才得以修建恢复。“清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叛乱,遍地若狂,踞府坐县,民不堪命,家囊殆尽,堂室萧条,谱牒散乱”。咸丰十一年(1861)五月,太平军李仁寿部占领永康,各乡民团拼命顽守,太平军时进时退。八月太平军数万人在天安萧大富率领下,占领县城。同治元年(1862)四月十一日,占领武义。谱载当时太平军势众“不知其几十万数,合邑乡村,此往彼来,无处不到”,“清咸丰十一年,同治元年,广西流寇蔓延两浙,蚁聚两岁之久,烧毁厅堂两所(俞思忠厅与上宅厅),被掳者、殉难者30余人”。(谱载广西流寇指太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