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10400000048

第48章 构建教育方法的活力(三十四)需要力度,还是韧性?(5)

沉默的螺旋的理论所诠释的是大众媒介舆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这种情况在历史长河中是不乏其例的,这个理论是可以用很多的事实予以佐证的。就在1958年社会上刮起的浮夸风中,媒体上不断地出现了水稻亩产几万斤的新闻,在这种舆论影响下,即使在当时可以说是相当民主的思想氛围中,一些专家学者参加高产田的临场验收,面对的明明是一种浮夸,是不可能的事,可有的人不得不违心地附和了,有的人不得不无奈地沉默了。有的知名科学家竟然发表文章,为高产报道戴上科学的光环,意在为大跃进增势,实则为浮夸风助虐。在当时环境下,质疑和批评浮夸风很难得到一席发言之地,实际上在当时并没有太多的政治压力,有的只是舆论的导引,却制造了科学良知的沉默。

2.沉默的螺旋的非必然性

其实,“沉默的螺旋”理论并不是一条铁的定律。

第一,新闻传播都需要寻求公平公正,以赢得人们的信赖与支持。从性质上说,如果有意识地运用政治力量施加强制性压力,或有意识地不断地重复性传播以制造舆论假象,或有意识地剥夺了人们的话语权,迫使大多数人处于沉默不语状态,不能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一种缄人之口的舆论控制,是强奸民意,是违背新闻宗旨的不道德行为。其实新闻媒体一般都会清醒地意识到,有时舆论的强势之强是以弱势的沉默为代价的。正是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增势,它可以导致强势意识的有效扩散,也可以导致强势群体的放肆无忌,从而导致极化偏失,造成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的畸变。正是一些人的沉默,有可能代表多数人意见的舆论只是假象,所反映的只是少数人的意见。可见新闻传播本身有一个公正、平衡的问题,要讲究新闻道德,注重新闻媒体的社会信誉,反对一边倒,反对有意识地制造沉默,使人们不敢发表意见,坚持公正、公平,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与人们的信赖,这是新闻媒体的生命力所在。

第二,舆论与民意也不一定是同一回事。一种社会舆论的形成可能是媒体有意造势的产物,而不一定是公众民主讨论的结果,不一定是民意的体现,人们只有在意识到新闻媒体代表公众的意见时,才会隐蔽或者放弃自己所持的不同观点,才会诉诸沉默。个人一旦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媒体宣传相左时,他需要估摸周围人的意见,如果发现周围人的意见与自己相近,而与媒体宣传有距离时,则非但不会沉默以对,可能还会强化自己的观点,而且还会用各种方法在周围的人们中凸现自己的看法,以抵制媒体的宣传。

第三,舆论面前的沉默是有复杂的内涵的。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在舆论强势面前,人们会产生更多的对自身的思想观点的合理性的审视与质疑,表现为审慎与沉默,这是需要的,也是常在现象,但其意蕴是复杂的。沉默也许是一些人弱势感受的自我表白,有可能是不满情绪的外在表征,是心理反抗的表现形式,沉默有可能只是一种无奈,而不是一种慎重,更不是一种意愿。

第四,其实在高度信息化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已经受到挑战。人们在网络上可以匿名发表意见,因为匿名可给人一种自由的快感,所以出现生活中的沉默、网络中的爆发现象。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自由发表意见,则在网络上会出现非理性的爆发,牢骚怪话、讽刺谩骂等过激性语言满天飞,这是一种反作用力。

第五,沉默的螺旋不是必然的,因为这个理论是以一切人都难以逃脱媒体的诱导为前提的,而这个论断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一方面,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是多元的,媒体是多元的,人们不会只接受单一媒体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们不都是被动的,其自主性在不断强化,会出现反沉默现象;再一方面,即使沉默也不一定是能持久的、永恒的,会出现外变量、内变量因素,并有可能出现反方向爆发。受众可以借助于民意对抗媒体,表现为冷漠、逆反,并有可能形成对抗性思潮,有道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人们会忍耐着沉默,却期待着爆发,沉默越深,爆发越烈,对抗性越强,破坏性越大。

3.沉默的螺旋的辩证性

传播学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关系十分密切的相邻学科,新闻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不能不考虑沉默的螺旋的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行中的适用性。

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舆论引导是必要的,是一种社会评价方式,其目的是扶持正气、抑制邪气。社会不能处于自发状态,应该是有组织状态。有意识地创造强势意见氛围,强化主导思想意识的价值,可形成对错误思想行为的压力,有利于对错误思想行为的抑制,有利于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此,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一条在思想教育中、在舆论宣传中都可以运用的规律。

但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在思想交往中的沉默,不完全是一种认同方式,不一定是一种放弃自我,这有多种可能,或是一种无声的抗议,或是一种自卑的懦弱,或是一种真诚的无奈,或是一种对强势的蔑视,或是一种痛苦的承受。沉默有可能意味着在沉闷中不敢呐喊,面对歧见不敢争辩。总之,沉默是一种思想的表达方式,向人们传递的是一种思想信息。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的沉默意味着教的独白。受教育者的沉默很可能是教的一言堂剥夺了受的话语权,沉默并不是受者的意愿;也可能是受对教的有意冷落,不愿意对教作出积极的回应,意味着受教育者拒绝接受教育者所传示的思想信息,意味着受教育者保留自己的观点,意味着受教育者在孤独中保存自己的实力。如果人们中的大多数不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愿坦诚地表白自己的思想,则是一种对思想教育的无声的抗议。无论哪种情况都不是思想教育的应有状态。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尊重受教育者沉默的权利。在思想教育中,即使是少数人,甚至个别人,也有权保持沉默,保留不同意见,不宜搞我打你通,通不通、三分钟。受者沉默所发出的心理信息应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教育者应作出认真的解读与积极的回应。思想教育中受教育者的沉默看起来是“零”接受,却不一定是不接受,可能是后发接受,也可能是负向接受,总之都不宜粗暴对待。

在思想教育中,受者的沉默不是思想教育的追求。在今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思想教育不应该制造沉默,思想教育追求的是受体思想的活跃。假如过分地追求舆论一律,只能有一个声音,人们不敢讲话,或不愿讲话,即使不是多数人沉默,只是少数人沉默,也不应是教育者所期望的现象,这不应该是思想教育有意创造的结果。如果思想教育制造沉默,则是思想教育的异化,是对人的独立性、创造力的扼杀,其实质是思想专制。制造沉默,所制造的是人格分裂,即使发表意见也不是本意,是言不由衷;制造沉默,使人们有意见而不能释放,这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思想教育不要把人们的沉默当作自己的成功,不要为沉默的假象所蒙蔽,沉默不是自己思想的放弃,而是一种自我保护方式,而且沉默可能是一种不信任的表达方式,思想教育要避免使人沉默,更要避免沉默的深化旋转。

在思想教育中,出现受教育者长期沉默现象,这会使沉默旋转性深化,如出现反社会心理、逆反心理等。如果出现整个群体的沉默,那是思想教育的失败,如果出现一个民族的沉默,那是一种社会的悲哀,这有可能意味着逆向思潮的潜在涌动。应该有毛泽东的气魄,让人讲话,天塌不下来。因此思想教育如果出现人们沉默不言的状态,那要重新权衡思想教育与社会潮流、人心指向的吻合性问题。

在思想教育中,害怕孤立不是人的本性的全部,意识到自己属于少数人的意见时就沉默,这不是必然现象。人是否沉默决定于对施教内容的真理性感受,决定于对思想教育的动机性审视,决定于对周围社会现实状况的心理体验,决定于自身的主体性状态。一些人就是喜欢逆向思维,喜欢发表独立见解。而一些持少数人的意见的人,特别是高素质的人,喜欢有独到见解的人,总要想办法取得周围人的支持,转变成为多数人的意见,他们懂得坚信自己、扞卫自己。

因此要善于聆听少数人的意见,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对持不同观点的少数人不应该压制,因为其不同意见的表白可能是一种忠告、警示,不仅不应组织舆论群起而攻之,用舆论淹没少数人的意见,而且要给予保护与尊重,这是一种清醒。不能让少数人意见只能作沉默这种弱者的无声的呐喊,要让沉默者有机会释放自己的意见,鼓励他们讲真话,发表不同意见,即使是错误的意见也不要紧,一种正确思想难免要在思想碰撞中才能确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思想的差异或者对立的恶性旋转,而转化为良性运行。一个成熟的思想教育者要坚持自信与乐观,相信自己的思想教育的动机与目标的正义性,善于让人们打开心扉,讲出心里话,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说服力。

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在快节奏的社会里,在民主的氛围中,因为人们的思想随着社会的现实在快速地旋转,开放性的社会生活衍生出开放性的社会心理,思想教育要因势乘便。虽然思想教育有必要创造声势,营造良性的大气候,但不应为凸现权威性而放纵排他性,有意无意地制造沉默的螺旋。思想教育要营建人人都能畅所欲言的、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局面,这才是我们的根本要求。

我们党从来提倡胸襟开阔,让人讲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教育的实质是思想沟通,然而沉默是思想交流的障碍,思想教育就是要打破沉默,使思想问题消解,使思想矛盾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不论什么人,只要不是敌对分子,不是恶意攻击,允许大家讲话,讲错了也不要紧。各级领导人员,有责任听别人的话,实行两条原则: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二,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如果没有‘言者无罪’一条,并且是真的,不是假的,就不可能收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效果。”实行三“不”主义,即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在遇到各种思想矛盾时,提倡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即使言人人殊也无妨。要采取兼听则明方针,不能为了舆论一律,不惜万马齐喑。我们党历来认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1957年反右扩大化严重地挫伤了大批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留下了祸从口出的余悸,造成不敢讲真话的不良局面,给党的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虽然已是遥远的过去,却是沉痛的历史教训,是思想教育者应该记取的。

总之,思想上的沉默现象不应是思想教育者认识的盲区,相反应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敏觉。

同类推荐
  • 分裂的西方(译文经典)

    分裂的西方(译文经典)

    《分裂的西方》围绕美国911事件以及随后美国入侵伊拉克,阐述了欧洲一体化的问题,特别提到了联合国的改革和未来。他指出,造成西方分裂的并不是国际恐怖主义的危险,而是现今美国政府的政策。该政策忽略了国际法,对联合国弃之不顾。这条裂痕已经贯穿了欧洲,也贯穿了美国自身。作者希望提醒大家注意这种差异,他以此为契机研究国际法宪法化,旨在探讨欧洲一体化的问题。
  • 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廉政箴言

    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廉政箴言

    本书从十个方面,例举前人的一些名言名句和一些相应的历史故事,收录了古往今来从名家先哲到平凡大众的至理名言、廉政体会和人生感悟,奉献给大家共勉。相信这些独具特色、富有启迪性的廉政名言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清白为官、坦荡做人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我们相信,廉政之道绝不是小问题、细节问题,而是领导干部掌权、用权的灵魂。它直接关系着我党的形象,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话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话

    本书在阐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问题时,紧密结合了农民、农民工的实际生活需要,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是一本适合农民、农民工阅读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知识普及读物。通过学习此书介绍的民主法制建设,读者可以了解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运作程序及运营模式。本书在阐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问题时,紧密结合了农民、农民工的实际生活需要,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是一本适合农民、农民工阅读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知识普及读物。通过学习此书介绍的民主法制建设,读者可以了解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运作程序及运营模式。
  • 拾掇70年的片段:我和我的祖国

    拾掇70年的片段:我和我的祖国

    《拾掇70年的片段——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反映新中国70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的文学作品集。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联合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大型征文征集活动,以“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为主线,面向全国征集相关作品。来稿以普通基层工作者为主,他们如数家珍地讲述70年来自己所观察、所经历、所思考的故事,从生活的点滴变化,透视社会的巨大变迁,生动地展现出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日益走向强大的方方面面。“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从中遴选结集出版。这是人民群众对新中国70年的一种文学性、群像性、片段性总结,更是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份饱含深情的献礼。
  • 公务员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四)

    公务员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四)

    本书内容包括模范践行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公务员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有关职业道德的案例;严重违反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等。
热门推荐
  • 天哪!谁是她孩子的爸

    天哪!谁是她孩子的爸

    面对化验结果,她目瞪口呆,她怎么怀孕了?孩子的爸究竟是谁?他?他?还是他?
  • 绝色王妃要爬墙

    绝色王妃要爬墙

    她,是二十一世纪顶尖王牌杀手,一朝身死,灵魂渡入她体。一朝还魂,她将手刃敌人。伏低做小,只为突来一击。绝美的容貌,逆天的修为。冷漠的性情,在遇见他之后,便荡然无存。他,是大陆顶尖高手,具体身份成谜。残忍弑杀,却独独把她捧在手心。两个本无交集的人,遇见后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主要收录了德育(上)、德育概述、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下)、德育的目标与内容、德育方法与途径、德育资源及其开发、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概述与特点、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等内容。作者王蕙打破原有的“教育学”逻辑思维,以教育实践需要来建构本书的逻辑思维,而不是执著于中国“教育学”的固有模式。
  • 神画画

    神画画

    白丁来自仙女星系,到银河系中心来执行特殊任务。
  • 吸血鬼之雨落语殇

    吸血鬼之雨落语殇

    (玛丽苏文,不喜勿入)一个人的一生,太多选择,太多对与错。人生的旅途上,谁都不知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一路有那个自己爱的人的陪伴,已是无悔,还多求什么呢?
  • 许你浮生共深情

    许你浮生共深情

    一觉醒来,平民窟女孩变成了白富美,本以为人生就要走向巅峰。却不想……还多了个王子病病娇未婚夫。婚前:“女人,不要装模作样的来吸引我的注意力。”“女人,你恶劣的演技已经出卖了你,“我求你了……”
  • 清欢莫离笑

    清欢莫离笑

    女主莫离触电穿越,而穿越的故事正是之前所看小说,手握剧本的狗血剧情就此展开,但没想到,穿过去后,知道剧本也没用,因为一切都开始脱离了正确的轨道。原身本为男主身边死侍,武功高强,没有感情的杀人机器,却在一次刺杀行动中与未来世界女主互换灵魂,未来女主职业导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不料,穿过去的朝代为架空朝代,而且武功全不会,礼仪全都废。不过没关系,既来之则安之,看她怎样大显威力,把高冷王爷娶……咳,不是,把自己嫁过去。高能片段:楚怀瑾:“等我回来。”莫离一脸嫌弃:“等等等,不就是去皇上那里吃个晚饭嘛,怎么搞的像生离死别一样。”楚怀瑾一个冷眼过去,莫离立马换上的谄媚的表情和超做作的口吻:“等,必须等!啊,我的夫君,此去一别,我们又要半个时辰不能相见了,一想到这里,我的心就痛,我的肝也痛,我的肺也痛,我的头也痛,我哪哪都痛!啊!夫君,你出门冷不冷?要不要妾身给您拿件衣服?我看前天皇上赏赐的貂皮披风就不错,怎么样,需要妾身为您拿来穿上吗?嗯~”莫离一个媚眼过去,楚怀瑾瞬间感觉冷汗爬满了全身,他抬头看了看外面的艳阳天,心想我还是赶紧去吃晚饭吧。
  • 绘目黑的时空之旅

    绘目黑的时空之旅

    以前看小说的时候,我在想一件事,我能不能写出一本有趣的小说呢?想到就做,一支笔一个本子,我开始写小说。开始的时候,想要写的人其实就是我,我的意志,我的化身,我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以及许多许多的幻想,英雄的,冒险的,我自得其乐,写一段读一下,不满意就再写一段。因为我觉得不好看,写给自己看的小说当然是自己觉得好看的,这是怎么也骗不了自己的,后来忽然发现,写的越来越多,剧情就越来越出乎我的意料,笔下的人物是有着自己的人生的,哪怕这人生是我编出来的,但它们确实的活在小说里,有着自己的爱恨情仇,喜怒哀怨,想想后我也好笑起来,我又不是那命运,又怎么有掌握一切的能力呢?小说好看就行了,快写完了,就丢上来吧。
  • 极品萌宠:绝世妖孽妃

    极品萌宠:绝世妖孽妃

    穿越而来,身披麻袋。安天月身为最苦逼的穿越者,被家人嫌弃,被世人遗弃,落的乞讨的地步。等咱一身绝技回家,谁欺负我来着?欺负回去!“安天月,你欺人太甚!”“就是欺负你……”欺负完可是不负责的,安天月带着自己的小兽拍拍屁股离开。“主人,前方有美男”“收过来!”自家兽兽画圈圈:“可是人家的兽兽比我高。”安天月一巴掌甩过去:“你比它萌。”傲娇御兽师带着搞笑萌宠从此踏上寻找美男的不归路…
  • 慕燃洄首

    慕燃洄首

    我们往往不知道,谁得了天下。我们也往往不知道,谁才是乱世枭雄。何晓慕,吕千燃,滕沐洄,甄貘首,四个少年因为偶然机遇相遇,成为好友,浪迹天涯,但在游历过程中,他们却发现隋炀帝有一个阴谋,引起天下大乱。四人在心底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刺杀隋炀帝,挽救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