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 波兰~
Peter devoutly Christian kneeled on the ground, and asked, \"Lord, where are you going? \" Christ said, \"because you leave my people, and now I am going to Rome heavy vertical cross.\"
基督徒彼得虔诚地跪在地上问道:“主啊,你往何处去?”基督答道:“因为你离开我的子民,我现在要到罗马重竖十字架去。”
“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名人小记”
亨利克·显克维奇(1846—1916)
十九世纪的波兰像一只焦躁不安的野兽,却被沙俄统治阶级钳制在牢笼当中。当然,有压迫就会有反抗,有反抗就会有英雄。在当时的波兰,自然也少不了英雄豪杰上战场、扬志气、洒血泪。1846年,波兰东部谢德莱省的沃拉区奥克热雅村,婴儿出世了,他就是第五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亨利克·显克维奇。
说到英雄豪杰,提到他有人可能会觉得不太合适。但他确实也是一位真英雄。他出生在信奉基督教的旧贵族家庭中,但是后来衰落了。祖父和父亲都曾在波兰军团中服过兵役,他的哥哥也在法国服役,后死于普法战争。显克维奇所在的家庭是个极其热爱祖国的家族,从小受到家人的影响,显克维奇也对国家显示出了强烈的热爱。信教和爱国是主导他思想的重要观念。
由于家道中落的缘故,显克维奇只得跟随家族搬到了华沙,就读于华沙中学,考入了华沙高等学校(即华沙大学)医学系,第二年转入颇为喜爱的文学系,他想用手中的笔有力地抨击当时的社会,为波兰的独立解放做出贡献。1869年,他在《土地》、《每周评论》等杂志上开始陆续发表关于政治阶级流派的文章,开始了他一生的写作生涯。
1871年,沙俄政府正式将华沙高等学校更名为华沙帝国大学,这就表示这所学校正式受到沙俄的钳制。在他的思想里,是极度不满沙俄的。或许是他对祖国的热爱足够深,又或许他生来本性倔强。显克维奇为了表示自己对沙俄统治的不满,也为了反抗这在他看来具有侮辱性的决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退学,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学士学位。
尽管退学了,但显克维奇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爱国的红心。1872年,显克维奇担任《波兰报》记者,紧接着就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徒然》,这是一部反映大学生对现实充满失望和苦闷心情的小说,之后又出版了《伏尔希沃皮包里的幽默故事》。
1875年,显克维奇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老仆》,赢得了众人的追捧,这让他真正成为了波兰文坛上的新锐作家。
第二年,他作为《波兰报》的特派记者赴美国进行旅行采访,在此期间,他对美国的发展和波兰的处境感触颇深,写下了《美国书简》。之后,在辗转美国、意大利、法国,最后回到波兰的过程中,他灵感涌现,创作出了很多惊世之作。其中包括短篇小说《音乐迷杨科》、《灯塔看守人》、《炭笔素描》、《一个家庭教师的回忆》、《穿过草原》等。这些作品不仅是对他本人的提升,更成为了十九世纪波兰文坛上盛开的一朵奇葩,占有重要的地位。
1882年到1900年是显克维奇创作的鼎盛时期。当时波兰民族矛盾和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加剧,沙俄统治下的波兰在显克维奇笔下就成了“三部曲”——《火与剑》、《洪流》、《沃洛杜耶夫斯基先生》。这是以十七世纪波兰人民与哥萨克、瑞典、土耳其等遭到侵略时做出的顽强战斗。从而鼓舞了波兰人民,表现了波兰人民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毫无准则》、《波瓦涅茨基一家》也成为了波兰国内外备受读者欢迎的作品。
显克维奇热爱国家,并且对古希腊罗马著作十分喜爱,在闲暇时,他经常阅读大量拉丁文的各类著作,还多次前往罗马进行实地考察。这样的兴趣成为了他创作历史小说的利器。《你往何处去》这部获得巨大声誉的作品就是得益于显克维奇常年来对十七世纪罗马帝国事件的研究。
显克维奇曾谈到:“我在入睡之前一直有阅读古代拉丁文历史著作的习惯,不仅是因为我对历史的热衷,也是因为我不想忘记拉丁文。”
他是波兰人民心中的英雄,用笔杆去挑战社会制度的英雄。1905年,俄国爆发了前所未有的革命运动,波兰华沙和罗兹等城市成为了这场革命的主要据点。在全国人民爱国热情的感染下,波兰工人纷纷罢工,拿起武器开始了对沙俄政府的反抗。然而,结果却让全世界人民对波兰感到同情,血腥的镇压出现在了波兰土地上。
在全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不幸遭遇中,显克维奇及其作品被授予了万众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天生就注定要执笔将人们的痛苦诉说给身边的上帝听。显克维奇登上诺贝尔文学奖的荣誉宝座,正是人们对英雄,对天使的尊敬,这就是存在人间的艺术。
“内容梗概”
我们整日向上帝哭诉着痛苦,上帝却像看玩笑。公元一世纪的古罗马帝国,成为了基督徒惨痛的,不愿回忆的历史。但是显克维奇却用他独特的文笔为读者展示了这一切。让人们相信,上帝并不是喜欢听我们的哭诉和痛楚,而是在告诉我们无论经过怎样的痛苦和流血,甚至惨痛的牺牲,爱始终都是要胜利的。
《你往何处去》根据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的历史事件写成,当时古罗马正被“嗜血皇帝”尼禄所统治,进行着一场罗马异教与基督教之间的激烈斗争。残暴的尼禄为了欣赏大火,便下令焚烧整个罗马城。事后还嫁祸给了基督徒,大肆追捕基督徒,并把他们押到斗兽场。尼禄还将美丽善良的基督徒丽姬娅公主裸体挂在牛角上,维尼兹尤斯勇敢地进入斗兽场,在人们一片呼吁当中,尼禄最终答应保住公主性命。
小说抨击了残暴君王的骄奢淫逸、贵族人群对底层阶级人民的专横,并表示了对广大受到迫害的人群深切的同情。
“精彩赏析”
你往何处去?是在问上帝,也是在问自己。十九世纪的亨利克·显克维奇就是有这样独特的眼光,将历史写进小说,将小说变成武器,将文字变成艺术。
公元一世纪五六十年代,古罗马出现了一位暴君,嗜血皇帝尼禄。年轻高贵的罗马青年将领维尼兹尤斯和美丽善良的基督教徒丽姬娅就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维尼兹尤斯是个血气方刚,英俊魁梧的男青年,却深受旧时代罗马传统观念影响,性情粗暴,容易动怒。作为罗马贵族上流社会的青年,他拥有自己的奴隶和地位。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看见了黎明般的公主丽姬娅。从此以后,他的脑海里,心中无时无刻不出现她天真纯洁如春天般的脸庞。他发誓一定要得到她,越快越好!
于是,他向人打听她的消息。原来,她是蛮族酋长的女儿,是那个蛮族用来做人质的公主。从此,在维尼兹尤斯的心上,这朵丽姬娅的花开始发芽生长,盛开。可是他迷恋她,却不想娶她为妻。地位这么重要自然和感情不能相提并论,他不可能娶一个类似奴隶的人质当妻子。他就像迷恋上一朵花,只是想采摘了它,而不想养活它。他对仆人这样说道:“我就是想占有她,等我玩腻了她,就把她送给我的奴仆。”
其实,这个时候的丽姬娅早已真正爱上了这位在当时盛气袭人的英俊将领。但她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只能接受一夫一妻,不可能做维尼兹尤斯的情人或者妾奴。
在一场皇帝的宴会上,善良的丽姬娅目睹了整个皇室的荒淫无度,她很忌惮这一切。这时,维尼兹尤斯坐在了她的身边,企图吻她,占有她,还对她说:“皇帝邀请你进宫,就是为了把你送给我!”
尽管丽姬娅对维尼兹尤斯心怀情意,但是当她发现维尼兹尤斯的阴谋时,为了保持对上帝的虔诚,对人格和教义的忠贞,她断然选择了离开。
找不到丽姬娅的维尼兹尤斯像发了疯一般,发誓一定要把她找回来,甚至还企图报复丽姬娅。于是,他找来自称是哲学家的小人物基朗。在丑恶的基朗不择手段打入基督教内部后,终于找到了丽姬娅。
在那个总是以武力解决问题的年代,维尼兹尤斯也采取了用武力去争取丽姬娅,不料自己差点失去了性命。救他的人恰是他想伤害的丽姬娅。在丽姬娅细心照料下,维尼兹尤斯恢复得很快,在这期间,他也逐渐发现了丽姬娅内心的美丽。但那时的他依然有着一颗奴隶主的高傲之心。丽姬娅看得出维尼兹尤斯的这一想法,再次离他远去。
当维尼兹尤斯再一次找到她的时候,由于两个人长时间没能见面,使得他们忘记了仇恨,变得更加深爱对方。而在罗马统治阶级的基督教长老们眼里,维尼兹尤斯一直苦苦追求着丽姬娅,觉得他是真心喜欢上了这位美丽的姑娘,所以对这份感情表示赞同。
在维尼兹尤斯找寻丽姬娅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曲折、痛苦的事情。通过这些体会,他渐渐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所带来的感动,这才认识到这些基督教徒们其实都是正义和诚实的,便渐渐接受了他们。
他们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也不在乎上层下层的阶级,他们平等对待对方,相互帮助。他开始渐渐地接受了基督教的平等思想,同时也发现自己不再只想着私欲的那个人,而是确实爱上了这位美丽的丽姬娅。他体会到真爱带来的高尚和伟大。就在他们享受爱情的滋润时,罗马嗜血皇帝又出了新花样来折磨人民。
尼禄为了欣赏一场大火,竟然下令焚烧了整个罗马城。这是多么荒唐和无耻的事情!但在他的眼里好像还折腾得不够!这次荒唐的举动让全国的人民愤然指责,尼禄害怕人民真的反抗,于是就陷害基督教徒,说是基督教徒放火焚烧的罗马城。
为了将民众的仇恨转移,还下令抓捕所有的基督教徒。维尼兹尤斯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用新的基督信仰审视了这件事情,激起了他对尼禄暴政的强烈反感。而尼禄则觉得这些都不足以彻底伤害基督教徒,于是把他们都抓进斗兽场,和野兽相搏惨死在斗兽场。最后,还抓来丽姬娅,将她裸体挂在斗牛的角上。
正在这时,维尼兹尤斯勇敢地跳进了斗兽场,焦急、痛苦都写在他的脸上。他祈求尼禄放过丽姬娅。场外很多群众也呼吁放过丽姬娅。尼禄害怕大家造反,于是被迫同意放了丽姬娅。
伟大的爱情终于在无限黑暗的痛苦之中,绽放了光芒。尽管结局见证了两位主人公至死不渝、坚贞不屈的爱情,但是故事中尼禄的残暴和基朗的小人作为却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正是这样美与丑的对比,才有力地显示出了伟大与卑鄙的差距。
显克维奇之所以写这部作品,也是为了向人们诉说当时的波兰。波兰被沙俄所统治,没有自由,没有公平。作者希望通过这部小说唤醒那些甘于被压迫的同胞,希望波兰人民也能像基督教徒一样在受到压迫的时候,宁可死也不屈服。
说显克维奇是十九世纪波兰的英雄,一点也不过分,他是拿着笔杆的英雄,也是为了唤醒其他英雄而存在的英雄。《你往何处去》这部小说的名字,不仅是在询问上帝到底在哪里,也是在问自己和读者,我们该往哪里去,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这就是为世界创作出完美史诗小说的英雄,第五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亨利克·显克维奇。
“名家点评”
他的成就显得巍峨高大、又浩瀚广阔,同时在各方面都表现得高尚和善于克制。他的史诗风格更是达到了艺术上绝对完美的地步。他那种有着强烈的总体效果和带着相对独立性插曲的史诗风格,还由于它的朴素而引人注目的隐喻而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