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现在的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要对外开放,要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的东西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也应该在立足本国实际的基础上,多渠道采纳他国一些颇为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现实世界中,已有许多国家为了使其国民适应现代社会,尤其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本国的历史条件和国情出发,探索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为我国高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了富有现实意义的示范。例如:在日本,其公民道德课教学方法是多样的,有讲解、讨论、看录像、演剧、唱歌、辩论等,不拘一格,活泼有趣。道德课的评估不打分,而是对学生的有关知识特点和行为倾向进行分析。在新加坡,早在几十年前,原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亲自倡导了一场“文化再生产运动”,号召新加坡人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并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种美德作为政府必须执行的“治国之纲”,积极倡导国人坚持东方价值观。新加坡政府也曾发表《共同价值观白皮书》,确立了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五大价值观,把东方伦理与西方现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统一独立的国家意识和积极进取的新加坡精神,为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2.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实现多学科交叉整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转型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学科交叉整合是指吸收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研究的成果,采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科学的方法,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促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转型。如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研究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时提出的“言必行、行必果”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原则,采用重视身教和环境习染、克己内省的方法等,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现代心理学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同时,提出了注重知、情、意、信、行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等,也渗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学原理中强调的暗示教育,主张把教育目的隐含在教育过程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等等。总之,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种学科方法的交叉整合,必将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丰富和创新。
当然,我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的研究上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模式很重视在提出基本原理的同时,设计出供教育实践者运用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策略。1996年价值澄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的拉思斯等人在《价值观与教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价值澄清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策略,此书列举了“对话策略”以及其他19种策略。而西蒙和柯审鲍姆合着的《价值澄清:师生实用策略手册》一书对价值澄清模式如何应用于学校教育的介绍则更为详尽。另外,波士顿大学“伦理与品格促进中心”提出了促进品格教育的一百种方法,等等。虽然不同的理论学派提出了不同的操作方法体系,不同的方法模式起着不同的作用,但总的来看,西方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的探究,极大地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而且,西方对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模式的建构是以理论研究为前提的,大多数理论研究又来自亲临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实践归纳基础上的实证研究。因此,理论与实践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二者相互促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操作模式的研究,从我国目前来看,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还比较严重,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我国在立足于本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积极进行本土性探究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对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的介绍和研究,探寻适合我国高校实际的方法模式借鉴之策。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魅力无比的课程。从茫茫宇宙的运行法则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如何分析到窥探有‘黑箱’之称的人脑的思维的本质、从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到个人道德修养、人格魅力形成的指点……都是青年学生所关注的领域;在这一课程中,有丰厚的历史积淀、有鲜活的现实反映;有华美的诗的韵律、有隽永的哲意的沉思……这样的课程理应让学生听得兴味盎然、沉思迷醉。”然而,现实中,高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没有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既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本身的学科建设问题,也有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问题,同时还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问题等。根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16号文件》等有关文件的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课程建设正经历着新一轮的改革创新。我们主要围绕学科建设、课堂教学及教师队伍建设等三大方面展开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动因
(一)基础性挑战:学科建设上的种种质疑
我们党和国家虽然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专业在高校开设,并作为学科予以专门建设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在部分高校逐步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和硕士点;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师资力量逐步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史、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硕士点。1990年,中国人民大学被批准设立全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博士点。随后,上述硕士点学科逐步走向整合,原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师资力量设立的4个硕士点合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硕士点。199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硕士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合并,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是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内的一个二级学科,首批博士点院校为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到2005年,共有本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近200家,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46家。应该承认,几十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获得了较充盈的发展空间,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基础的学科建设,事实上也存在不少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关于学科及学科建设本身存在与否的质疑
马克思主义理论究竟算不算一个独立的学科?是否有必要进行学科建设?学术界和社会上对此问题的认识有许多分歧,甚至存在一些明显的误解和偏见。有相当一部分人持这样的看法,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反映的是国家意志,是政治,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和“学术”。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分属于不同学科,高校只是出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才将这些不同学科的课程组合在一起开设。因而,它最多算一个针对性很强的特殊课程群,而不能称之为一个“学科”。更何况,即便作为一个学科,其研究对象还不太明确,内涵较模糊,外延较宽泛,学科建设又从何谈起呢?更有甚者,有的人将其直接理解为德育学科,认为它仅仅是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培养和教育教学服务的学科;有的人则把其他人文社科的内容也整合进来,以此作为申报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点、博士点的突破口;有的学校在获得本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后便因人设方向,或盲目根据社会需求随心所欲地设定方向……这些理解与做法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研究方向变得极为庞杂,研究内容也不集中,研究成果更是平平。最后,既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范畴、研究体系和研究范式,在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影响力也颇弱。所以,一些人就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就算不上“学科”,更不用谈什么“学科建设”问题了。
2.关于学科的归属与功能的认识分歧
新中国成立以来,关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的课程名称,我们可以发现,可谓变更不断、归属不明。例如,一度使用过“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共同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课程名称。从这些难以一以贯之的课程名称中可以察知,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度存在学科归宿不明确的问题。
自1998年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即原称的“两课”)所依托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其归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对于这种归属,有人认为从学科内容上看,这种归属是比较合适的;有的人却认为从功能和名称上看应归属于教育学学科;还有的人认为,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同课程内容上应分别归属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伦理学、法律学、教育学等学科。由此看来,在本学科的名称和归宿上一直并未形成广泛的共识。
另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功能作用,社会各界也常存有两种片面的认识,一种是“思想政治教育万能论”,即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部任务,忽视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忽视其他教育教学环节的作用;一种是“政治理论课无用论”,即认为政治理论课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上没有用处,主张淡化或削弱思想政治教育课。这两种认识,在2005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发文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后仍然存在,直接影响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依托的学科的科学认识和评价。
3.关于学科规划、课程设置及管理体制上的规范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学科建立的时间已有20年左右。20年来,由于在学科发展思路和总体规划上都缺乏清晰、缜密的科学研究,因而造成学科点的总体布局不太平衡,学术梯队的成长速度太慢,专业学科建设上人财物缺乏,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活动更是寥寥无几,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了该学科的持续健康发展,更不用说该学科在专业支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形成综合效应了。
在课程设置上,一直都没有形成固定的课程体系,缺乏稳定性;课程内容总体比较陈旧,常不能及时反映最新研究成果;而且内容重复严重,不仅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重复,同时与相关专业课的内容也有较多重复,学科内部各课程之间也有许多重复。
在管理体制上,目前,多数高校都设有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部分高校实行混合建制,学科建设的任务由相关院系承担。
据调查,当前主要的问题是党委和行政职责划分不够清晰、规范,履行职责不到位,党政机关部门相互协调不够,学科的组织管理力量较弱等问题。此外,考评激励机制不健全,一些学校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只有教学要求没有科研要求,在教学上又是只有量的要求,缺乏质的制约,职称评聘分开和聘后管理做得不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兼职教师缺乏资格准入制度和培训提高机制。
(二)课堂状况:学分刚性与理论枯燥
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然而,就目前的总体状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还较为普遍。甚至还出现了这样一对矛盾:在学生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分刚性要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却枯燥无味之间,产生一定的冲突。
据析,社会转型时期,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大学生特别关注的是将来的就业去向,故把主要精力大多用在有利就业的专业课学习和外语水平的提高上,如果不是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硬性的学分达标要求,相当多的大学生甚至连选都不愿选这些课程;即使出于完成学分的目的选修了这些课程,一般都不太重视其本身的学习和提高,把思想觉悟、政治理论水平、人生观、道德观等的锻造与修养视作与己无关的身外之物一般。曾有问卷调查结果反映了学生厌学的状况: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很感兴趣的占1%,有点兴趣的占9%,一般兴趣的占41%,毫无兴趣的占49%,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身发展有很大影响、思想有很大转变的占7%,比较有影响的、思想有一定转变的占43%,基本没影响从来不上心的占45%,其他的占5%。具体来说,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不愿上课。在与某些高校学生的访谈中,相当一些学生都说:“其实大家来上课就已经不错了,要不是担心老师点名,来上课的学生会更少。”还有一些学生直截了当地宣称:“找工作时,用人单位看的是有没有英语四、六级证书,看的是专业课成绩,根本不会看‘两课’打多少分,只要及格就足够了,应付60分,不上课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