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高校中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热潮。由于模式本身所具有的典型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使它易于在实践领域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因而很快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中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作为一种教育存在,学界对它的探究,主要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回归生活和回归学生这两大主题展开的。21世纪对于高校和学生而言,都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纪:多元社会、信息时代、全球化……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随着我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入,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至思维方式上,势将继续出现重大变迁,这无疑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模式带来深远影响。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21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深入思考革新其实践模式的有效策略,以便从总体上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走向。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的改革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客体之间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形式联系起来的,这种手段和形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载体。目前,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化趋向,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互联网为典型代表的途径载体也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状况,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家庭与校园同样也与复杂的社会环境合力难聚。因此,有必要从这些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的改革创新作一番反思和探索。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尤为重要的途径载体,但为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凸显其特殊重要地位,将在第三节中单独进行分析论述。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校园文化:价值中立与理想虚无
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社区里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和这些价值观能够从物质、制度及精神层面上呈现出来的亚文化形态。校园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大学作为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情操、荣辱标准、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它的形成以精神文化为指导,精神文化通过制度文化来表现。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表层文化,如校园布局、校园景观等等。
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我国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尚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它们已然构成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改革创新的一个重大挑战。
1.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明显的重硬件、轻软件现象
当前,各高校都在做“大”上扩张,“象牙塔”从繁华的闹市纷纷迁至近郊的地方,圈起一大片土地,建起一座座现代化的楼宇——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公寓、休闲广场等,硬件上的确面貌一新,但多数给人的感觉是追求奢华、缺乏个性,在最为关键的软环境建设(如校园制度文化、大学精神等)上却显不足。不少高校,甚至都不能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时的新奇心理和对学校情况了解的“相对空白点”,及时进行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校史教育等,让学生产生适度的自豪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增强适应性。
2.校园文化活动整体层次不高,即时性、功利性现象颇为突出
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娱乐型的内容多,启迪型、思考型的内容少;各种社团名目多,而真正具有内涵和吸引力的少;校内活动多,而能拿出去的东西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较低造成的,不能接近甚或略超过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难以适合大学生的口味。这也是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原因。而且,即使开展了文化活动,也存在颇为明显的即时性、功利性现象。如有些高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着节日时活动一哄而上,平时则活动寥寥的现象,或者活动只注重表面,仅仅追求轰动效应,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至于学生从活动中是否获益、受教育程度如何、是否有必要建立长效机制并长期开展下去等等,这些问题却往往缺乏应有的重视。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政治活动大多缺乏积极性,2/3的学生认为,这些活动大多是“搞形式、走过场”;特别对与自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集体活动更是缺乏热情,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倾向。这样的活动与我们要追求实现的教育目标是有距离的,与高雅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求也是有差距的。
3.一些校园文化中还包含有粗俗成分,价值导向模糊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某些社会非主导文化、流行一时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都给校园文化带来了不少的冲击,“吃喝风”、“赌博风”等在一些高校仍有一定的市场。1997年始高校并轨收费后,新的“读书无用论”、“厌学风”在校园中频频掀起。大学生就业状况近几年来呈现整体紧张态势,高等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使得许多学生心态失衡,21世纪大学校园里的书桌似乎已不再平静,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似乎也不再让人们感觉新奇和不可理解,价值观迷失、理想虚无似乎成为部分“90后”大学生精神面貌的某一侧面。
有一首校园里曾流行过的《新木兰诗》可以作为部分大学生的生活写照:“嘻嘻复嘻嘻,学习当儿戏。问汝何所思,问汝何所依?吾亦无所思,吾亦无所依。大学成现实,长吁一口气。玩乐和衣食,费用父母给。工作何所依,溜须拍马屁。大学四年时,趁机玩如意。胸中无大志,一切为自己。谢绝谈主义,专演爱情戏。挑肥拣瘦吃,穿着时髦衣。混完四学时,其余玩处去。上课翻杂志,下课抄情诗。晚上电影院,梦中鸳鸯戏。知识在贬值,管他二十一。人生只一次,不玩待何时!若问其中秘,何须把头低。权力和金币,我就是上帝!”
虽然,大学是一个古今中外各种价值观念都可能交流激荡的地方,但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角度来说,打造和谐校园的首要任务也理应是确立正确的校园价值观、弘扬高尚的校园精神。大学是社会良知与理性的凝聚之所在,如果从这里走出来的人极其缺乏社会使命感,不具有基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应有的理想信念,不能够超越时空沉思过去、批判现在、昭示未来,甚至连是非黑白、真假好坏、善恶美丑都不能分辨清楚,那么,大学教育的价值就难以得到体现。
(二)社会实践:重形式轻意义
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有着重大的意义。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这种实践式、体验式的教育,美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大学提供给学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项目,形成了系统的实践式教育模式,有效地发挥了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近年来,我国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也是予以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6号文件》中指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这是富有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的决策。以此为指导,各高校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延伸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如课题调研、暑期辅导、素质拓展夏令营等等。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磨炼了艰苦奋斗的意志,道德品质、思想觉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当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实践教育尚未受到足够重视
实践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实施方法,应该落实到每个学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关调查表明,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参与的广泛性。即使组织了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常常把精力主要集中在某几类社会实践活动上,重视对某几支小分队活动的开展,而对面上学生个体的实践活动却缺乏具体有效的指导,这是不符合对全体学生进行实践教育的要求的。相当多的学生都反映学校提供给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甚少甚至没有,并且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不重视或重视不够。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不够重视的重要根源就在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真正摆正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关系,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教育的观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学生素质的高低依然主要以理论学习、考试成绩及校园表现为标准。当然,这种不重视的最直接表现常常是实践经费缺乏保障。
实践教育的实施一般需要高额经费的支持,特别是假期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实践活动,需投入的经费更高,而学校用于这方面的开支是有限的,一般只限于少数学生参加,而且就地就近进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本应是“大众化的实践教育”变为了部分学生骨干“精英化的实践教育”。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对社会实践也持消极应付态度。
当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流。随着就业方式的进一步转变,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大学生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因此,相当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主要是为了适应这一要求;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参加不参加社会实践都无关紧要,因为用人单位一般不会对此展开调查。另外,还有许多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困难,比如实践单位不太合作、被访问的人不愿讲真话说实情、实践经费没有保障等,于是就认为“社会实践根本没有什么意义,不如直接找人盖个公章省事”。
2.组织实施中“形式主义”问题突出
在组织实施的具体过程中,高校社会实践存在着十分明显的重形式、轻意义倾向。当然,这种“形式主义”的产生与对社会实践本身的认识是密切相关的。归纳起来,组织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乏创新。许多高校把社会实践活动当成是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当成评奖获优的机会,未能切实领会到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有效教育载体的真正意义,因而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工作方式。高校常常只是组织大学生到社区或基层去散发一些传单资料,做一点简单的知识宣传,组织几次志愿者活动,如此等等,很少对活动的形式进行创新,更少对实践内容加以丰富。结果当然是难以发掘社会实践活动内在的教育功能,更不要说赋予社会实践活动以凝聚力和吸引力了。
第二,机制不全,管理不善,缺乏规范。在许多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并未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没有形成有序的工作规则,没有专职的指导教师,没有完善合理的活动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方式,绩效评定机制也不规范,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第三,实践基地的系统建设尚待大力加强。基地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深入开展的保证。然而,目前相当多的高校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上存在相当大的空白,许多高校在实践活动中都存在“打一枪,换一炮”的问题。学校各院系根据本单位专业特点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的,更是屈指可数。没有较长期的实践基地,就没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第四,实践活动缺乏纵向联系,缺乏校际间的资源整合和经验交流。高校的实践活动多数是以本校为单位,很少有学校与学校间联合组织的实践活动,不利于资源以及经验的整合与共享,限制了社会实践进一步深化。
第五,监督和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许多高校对外热衷于申报社会实践的奖项,对内则尚缺少对学生的有效的社会实践监督、考核评价机制,这也直接影响到实践教育的实效性。缺少有效的监督、考评,势将不能激发起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导致一些学生的简单应付。正如有学生所抱怨的,参加实践活动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事,实践活动很认真深入,也不会得到什么表彰,没有什么意思!
(三)家庭、高校与社会环境:合力难聚
根据社会统计资料分析,改变人思想的信息25%来自正统教育,75%来自周围环境。周围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有着极大的影响。
青年时期是人的社会化完成的关键时期。社会化的基本内涵,要求青年通过接触社会,不仅掌握文化知识,获得生活技能,而且熟悉社会规范,从而在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方式上使自己成为一个“社会人”。大学时代正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加速期。然而,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教育环境并不理想,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界一度流行“5+2=0”这样一个公式,意即5天的学校教育加上2天的家庭与社会环境影响,学校教育的效果便等于零。也许这个判断并不完全准确,但它的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之间教育合力难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