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25400000038

第38章 偶然音乐与凯奇

孙学武

在作曲、演奏、欣赏各自的某一过程或其所有过程,以至这三者相联系的全过程中,引进了偶然因素手段的音乐统称为偶然音乐(Aleatori Music或Chance Music)。

音乐中的偶然因素现象,自古以来在流传下来的即兴演奏中就比比皆是,如18世纪的所谓“骰子音乐”。但是,这里讲的偶然性音乐,不管是在观念上、美学思想上、具体作法上,特别是它产生的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与过去的偶然性音乐是迥然不同的。

本世纪40年代结束跨进50年代,当以唤起欧洲战后音乐秩序复兴自居的整体序列与电子音乐,对古典音乐的冲击达到高峰时,在美国以凯奇(John Cage,1912—)为核心人物,与费尔德曼(Morton Feldman 1926—)、布劳温(Earl Brown,1926—)、沃尔夫(G.Wolff 1934—)、图德(David Tudor,1926—)等人组成了又一新集团,于1951年掀起强劲的新思潮,推出偶然性音乐。凯奇的《易的音乐》(Music of changes)、《幻想的风景Ⅳ》(I-mainary Landscape Ⅳ,1951)可以说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这一思潮,很快波及到大洋彼岸的先锋音乐领域受其影响,欧洲的先锋派作曲家们运用布莱兹的所谓“管理化的偶然性”方法进行创作,即他们所说的aleatory。这个词是由拉丁文alea(骰子、赌博)演变来的,也可以作为“偶然”意译。

凯奇其人,除接受过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影响外,还从铃木大拙那里接受了中国禅宗及易经的深刻影响,并极力反抗欧洲传统。如果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凯奇的思想观念和他的艺术行为,则不能无视他所生活的纽约艺术家聚集地的特殊文化背景。用凯奇的话说:“美国人,是由一些带有古老文化的民族汇居在一起的,但现在和自己原来祖国都已失去联系。当他们从各自传统摆脱出来的同时,也不再有一个文化象征了。”“我最感到幸运的是生活在‘文化无政府主义’的自由美国”。他以:“任何事物,若是从零开始的话,怎样做都是允许的”为座右铭。

从另方面看,他所认为的:“一个人能做到自我超脱的话,是什么都可以容纳的,而这种自我超脱的修行之道恰恰是盛行在印度、中国与日本。”这恐怕就是他从铃木大拙那里接受禅宗思想和向往东方文化的开端。他取名为《M》的第三本著作,就是源于中唐禅宗教义倡导的修心的“心”(Mind)字的英文字母大写的字头。如“心性本净,佛性本有”、“以无念为宗,以即是佛”和“‘心’可以包容万物,生万镜”、“心量广大,犹如虚空”等等,已成体系地浸透到他的思想中。凯奇非常推崇《易经》,他曾说过:“《易经》其价值,就像我常常运用的那样,不能把它限定为一种方法来受用。作为一本睿智足慧的经典,它所给予我的将六爻运用到独创性上,远不如所接受它那种种深邃的思想观念,使我得以超脱。”

《想象中的风景Ⅳ》是凯奇开始向意在表现一种音乐观念转折的作品。这部“音乐”是由24个人(演奏者)操纵12台无线电收音机,根据易的方法来拨动收音机的调频盘,随之把各收音机播出的声音掺混在一起而完成的,与此同年创作的四卷钢琴曲《易的音乐》,其灵感也是来自《易经》。他以音高、节奏、力度等音乐要素组成的64张图表为依据,用摇竹签或掷硬币的方法来选择与决定用音。不难看出他的偶然性音乐的创作思维,是受中国老庄美学思想的影响,即从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去寻求美,追求人与自然合一的无限自由境地,反对艺术中的意图性、教化性。倡导“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和“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美丑相通论。

凯奇于1952年推出的“钢琴曲”(4分33秒),可以说是不确定性音乐最突出的典型代表。1952年8月,在纽约州伍德斯托克由钢琴家、作曲家图德首次演出的这首无声“音乐”,还分为三个乐章,乐谱上只有文字Tacit(不言而喻的)。在演出的舞台上,身着礼服彬彬有礼的演奏者上台后,照例坐在钢琴前。当音乐开始,他便把钢琴盖子盖上,待到第一乐章完了时再把盖子打开,第二乐章开始时再盖上钢琴盖子,用以表示音乐区段的划分。“演奏”的时间由演奏者决定,这次首演者图德将它处理成:第一乐章是33秒;第二乐章是2分40秒;第三乐章是1分20秒;总计时间为4分33秒。这便成了这首作品的标题。音乐厅里的听众没有从作曲家和演奏者那里听到音乐,而听到的却是彼时彼地音乐厅里发出的形形色色的环境音,所有听众都陷于思索自己和音乐的密切关系中。音乐已不是由音乐家在给予,而是任人们自己去寻找,去创造这首“钢琴曲”彻底地背离了传统的作曲→演奏→欣赏的观念,所以应该说这是一首含有浓厚哲学色彩的音乐作品。

凯奇这一作品所表现出的不确定思想,其根源来自他所主张的:“希望作曲家们在作品中要尽量不参予自己的意志,而且要把音的选择控制在极少限度内。”这恐怕就是受禅宗所追求的超越有无是非、得失的自由境界,强调人的主体性的“自性”,即“自性本有清净”美学思想的影响。从他的著书《沉默》(Silence,1961)和采访他的列诺尔茨(Roger Reynolds 1934—)所写《J.Cage》(1962)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凯奇舍弃传统的数学式的作曲法,提倡偶然性音乐的主张:“音乐的本质存在于音和时间与沉默这三个契机中。音乐不是自在(ansich)的事物,而是在沉默和时间里音的自由展开。所以必须使束缚在形式、理论、乐谱的音回复到自然状态。”偶然性音乐的作曲家们认为:音乐并不是永恒不变的一种存在,是在瞬间瞬间的演奏过程中伴随着表现处于逐渐消失状态的存在。而偶然性就像古典音乐里的弹性速度(Tempo rubato)似的,从规范的必然性纲目中解脱出来。作为音乐,它是一些音的“偶然相遇”,听众是在瞬间瞬间的与音“偶然相遇”,听众与演奏者和作曲家三者是瞬间的“相遇”。对于作曲家来说,是这种“偶然相遇”的机遇设计者,音乐的偶然性意义就在于此。

伴随偶然性音乐的问世,出现了图形和图案化乐谱,通常统称之为图形乐谱(Graphic score)。它和电子音乐为表现精密的音的振动数、持续时间、强弱所构成的图形化乐谱不同,而是背离五线记谱法那种确切的定量,主要立足于根据图形便能把音像诉诸于演奏者的视觉,从而产生一种观念性的创作想象力。国际上最早使用图形乐谱的是费尔德曼,他在1950年到1951年创作的《投影Ⅱ》(Projection Ⅱ),首次采用了图形乐谱,曾受到凯奇的赞赏。从这以后到70年代,很多作曲家创造了各式各样的图形乐谱。它没有规范化的写法或读法,即便是一个作曲家也是一部作品一个样。在众多形态各异的图形乐谱中,大致上可以把它们分类为:一、全面图形化的,如毛兰(Robert Moran)的《视觉Ⅱ》(Vi-sion Ⅱ);二、五线记谱法与图形并用的,如潘德列茨基的《多型性》(Polymorphia);三、把五线谱图案化的,如斯托克豪森的《叠句》(Refrain);四、尤其甚者,是任何指示都没有,把图形解释权完全交给演奏者去自由处理音乐,如布劳温的《对开本—1952年12月》(Folio—December 1952)。

传统五线记谱法所提供的信息量,主要包括音高、时值、力度,还有速度、表情、演奏法等,但在图形乐谱中特别是对音高、时值的显示,与五线记谱法是截然不同的。就音高表示来看,没有绝对音高,仅仅是近似性的表示出音的运动方向和音响形态有关时值问题,不表示出各个音之间的比例关系,而是概要地把一定区段的时间表示出来。就力度的指示来看,有的有所指示,也有授权给演奏者自行解释的。至于演奏法,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囊括各类甚至意想不到的特殊奏法的多彩性,如凯奇的《软片卷音乐》(Cartridge

music),只指示奏法,而不管它发出的音响结果如何。这部作品,是用12张普通纸画的图形和在3张透明塑料片上画的图形加以重叠的方法,随之便组成了每次都不相同的演奏谱。

综观偶然性音乐,它对现代音乐的影响可以说是至深甚广。众所周知,音乐从十二平均律中解放出来后,新的创造性要求音乐创作在技法上、理论上、美学上革新,同时也意味着演奏行为的大幅度扩展,这必然导致一改传统的音乐观念。50年代兴起的偶然性,酷似现代科学使人类过去的经验、认识世界的范围出现了飞跃扩展一样,作曲家所体验的感性也毫无例外地被扩展了。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对偶然性(不确定性)音乐的评价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执一端,莫衷一是。譬如有人以“4分33秒”为例,认为听众在音乐厅听到这种音乐,就好比人们到餐馆去就餐,付了钱,而服务员给顾客端上来的竟是没盛饭菜的空盘碗,对偶然性音乐加以痛斥。同时,也有在凯奇思想影响下更走极端者,特别是在美国、德国、日本、南朝鲜有一批激进青年组成叫做“新达达主义”的国际组织,极力宣扬与发展偶然性音乐的观念。如50年代中期在美国,他们为追求新的艺术信息空间,打破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界地,加以融汇,创造出一种名为inter—media(中介)的综合艺术表演形态。它和诸如戏剧、电影的综合艺术形式不同,而是由非趋同性的和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场面、故事情节的偶然因素构成。如一次在北卡罗莱纳州以凯奇为中心的实验演出:在大厅四周,有凯奇在讲演,秋达在演奏钢琴,R.乌拉逊巴克在绘画,M.卡宁格姆在舞蹈,此外还有诗歌朗诵与放唱片以及放映电影等同时进行,造成一个在同一空间里多信息的文化艺术环境。又如60年代末,在联邦德国又创造一种多信息、多空间化的“漫步音乐会”(Wandel Konzert)形式等等。

我们还是以20世纪偶然性音乐鼻祖凯奇的观点来结束此文吧。他对美国始自艾夫斯旨在反对传统的种种实验音乐曾说过:“实验音乐的结果,是不可能未卜先知的”。

同类推荐
  • 聪明的阿卜杜

    聪明的阿卜杜

    《聪明的阿卜杜》为回族机智人物类民间故事专辑。幽默风趣的情节,浓郁的喜剧色彩,生动诙谐的语言,豪侠尚义、嫉恶如仇的品格勾勒出一组富有光彩的回族机智人物的群像,展示出回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及其朴素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 诗人在纽约(小经典系列)

    诗人在纽约(小经典系列)

    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1898-1936),20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诗人、“二七年一代”诗人群体的代表人物。他将诗同西班牙民间歌谣创造性地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诗体:节奏形式多样,词句形象丰富,民间色彩浓郁,易于吟唱,显示出超凡的诗艺。他的诗歌作品对世界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洛尔卡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诗人在纽约》是他第二个时期的最高成就。选取诗人创作中后期的代表作,包括包括《组歌》、《颂歌》、《诗人在纽约》、《塔马里约短歌》、《致伊格纳西奥·桑切斯·梅西亚斯的挽歌》、《十四行诗》。
  •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爱如山样重·深沉卷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爱如山样重·深沉卷

    本书精选了包括鲁迅、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石评梅以及布拉克、海明威、卡耐基、培根等二十位中外著名作家的亲情散文,这些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感真挚。作家们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身边亲人的琐事,写自己对亲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委婉缠绵,真切感人,从而能产生感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
  • 外国文学的朝圣之旅

    外国文学的朝圣之旅

    本书在重温古典的基础上,更偏重20世纪的作品,着重介绍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的作家、作品及艺术特色。以助于读者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了解西方文化精神和东方文化神韵,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感情人生,净化心灵,提高综合素质,进而重塑一种强健的精神人格。
  • 斯大林与文学

    斯大林与文学

    研究斯大林作为政治家的生平和活动的著作不可胜数,而“斯大林与文学”还是一个新课题。本书是研究斯大林文学思想和文学活动的专著。内容包括: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即斯大林的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关于文学的主要论述;斯大林领导文学的活动,其中包括他制定和实行各种文学政策的过程以及他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评论;斯大林与作家的关系,包括斯大林与老一代作家和诗人的交往,与苏维埃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家的联系,对“同路人”作家的态度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续缘楼

    续缘楼

    “你醒醒,你看看我好不好,我再也不胡闹了,我会乖乖的,会听你的话,好好修炼的……”红衣女子抱着一只染着血的狐狸失声痛哭。……“你看这又是一个故事呢,我把他们断了的缘分续上了,什么时候你醒了,我把我们的缘分续上好不好……”她看着他,仿佛他只是在沉睡,而她似乎也只是做了一个梦……
  • TFBOYS0a

    TFBOYS0a

    这段很长的路我想陪你一直走下去。—题记。结局:TE
  • 瓦尔斯塔英雄传

    瓦尔斯塔英雄传

    18世纪,在这个火枪与冷兵器并存的新时代,瓦尔斯塔的英雄们崛起了,为了重现昔日帝国时代的荣光,他们拥立了一位身负神裔血脉的女皇,在她的铁血统治之下,战争之风席卷了整个大陆……文章要素如下:【虐心警告!】史诗奇幻,架空欧洲大陆,低魔,排枪射击绅士战争,老电影译制片翻译体,人物众多,以不同人物的视角POV同步推进剧情,真实残酷的世界观。一出哥特式的罗曼蒂克战争史诗剧。
  • 青春的意义

    青春的意义

    无数个瞬间我都在想,你在就好了,结果还是我一个人熬过了所有的这些时刻,后来不用了,谢谢。我挺过了人生中最难熬的时刻,重新开始遇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爱过我们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在经历过亲情、友情的双重打击之下,女主夏唯安不再相信任何感情。然而,总有那么一个人,在你历经绝望的时候穿越汹涌的人潮来替你疗伤。
  • 妈咪太优秀

    妈咪太优秀

    丈夫另结新欢,七夜毅然离婚,出国嫁入普雷斯家族成为亚曼集团总裁,化身妖孽回国报复曾给她感情伤害的男人。看着冷冽痛不欲生的样子,面对现任丈夫弟弟热情诱惑的七夜在感情与欲望中两难抉择。且看现代强悍女子另类复仇记,左右为难,步步为营,最后寻获真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风月花满楼

    风月花满楼

    花太香,花丛辗转,恍然不知蜀道难;笑天下,恩怨几何,潇洒携美问天涯。纵情寻欢,把酒歌唱,蓦然回首处,兰舟无数。更待解语人,及盼玉生香,挥军破城,斜阳影风长,手起刀落,日没帝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
  • 奢侈态度

    奢侈态度

    《奢侈态度》作者王迩淞将其对奢侈品和时尚行业的长期观察所得,通过五十篇文章展现给读者。作者的视角从奢侈品的历史开始,延伸到奢侈和时尚市场行业的社会、人文、财经领域。从手工艺的地位到顶级设计师的魅力,从镜脚细节到巧克力制作,从爱马仕继承人到保时捷股价,作者用最宽广的视野指点奢侈品的前因后果,带给读者最意想不到的“奢侈品内幕”。
  • 混蛋你别过来

    混蛋你别过来

    紫柒:“混蛋,你别过来!”俞归:“?”“你再过来我就宰了你炖火锅!”
  • 毁灭游戏

    毁灭游戏

    生命的意义,期盼的梦境,宇宙的真相,文明的畅想,力量的追逐,向往的世界,一切被精神渴求之物都在这里,来亲眼见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