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侣胡商络绎不绝的丝绸之路,铃声悠荡的马帮在茶马古道上的清唱,甘肃厚重的道路交通文化,展现兼容并蓄、互信互惠的多元文化特征,和其他地域文化一起生发、融合,共同构成华夏文明的生动乐章。同样是路,在时光流转,人心浮躁,其承担的贸易功能消退,渐次退出历史舞台后,所受到的关注程度是迥然不同的。比起妇孺皆知、饮誉天下的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在甘肃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所发生的那些震撼和哭诉,没有被完整地聆听和书写,略显单调和贫乏。
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每遇到思路不畅时,我就背起相机,叫上朋友,在甘肃主要的茶马互市之地走一走,数次去兰州、临洮、岷县、宕昌、临潭、武都、天水等地,在嶙峋的石阶和荒草之上,心灵都有一种震撼。回去之后,像是捡到藏宝图一样,插好门栓细细地回味。每次出行都很疲惫,但带给我写作的激情,而对于前辈们来说,这却是每日的功课,他们把崇高理解为平凡,赢得了英雄一般的掌声。
本书在写法上,选择了数个发生在甘肃的茶马互市之地,在史料记载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力图还原每一个茶马之地的历史地位,介绍发生在甘肃这块神奇土地上的茶马故事,而又通俗、平实、生动,力避枯燥无味。它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零星的概览,不做主食,只是调剂;不求全面,只是节选。在优质的文化资源面前,开发的决心可能比思路更为紧迫,以及文化资源开发的布局究竟是怎样的?值得更多的人思考。
同样是路,我们和真正脚踏实地探寻其上的人,精神起点已经大为不同。无论荒山野地、断壁深崖,还是秀水青山、高山草甸,只是作为实体风景存在,而那真正激荡人心的有关人和道路的患难之情,由此生发的各种意志品质,仿佛都已经在深山峡谷中跌仆不前。听着汽车的轰鸣声,在舒展的国道线上呼啸而过,是速度带给我们便捷,也是速度将一些宝贵的品质淘汰出局,今天的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前辈们精神的远征吗?发生在边塞之地甘肃的茶马故事,到底告诉我们什么?这一切,还留待时间的询问和体悟。
首先感谢这千古传承的茶马文化精神的光照。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兰州市文联阳飏老师,从写作思路、篇章结构和语言风格上给予我具体的帮助,提出了翔实的意见和建议,他的每一句鼓励,都是我前进的勇气。
因学术水平所限,一些重要的发生过茶马互市的地方可能没有涉及,希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作为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如同黄河之滨漂流的那一尾羊皮筏子,渡的自然都是有缘人,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茶马互市、茶马古道的研究中来。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