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51400000019

第19章 阅读悸动(12)

极地”的探索者

最早接触胡杰的纪录片,是2003年9月。当时,胡杰带着《寻找林昭的灵魂》的初版,到北京小范围放映,征求意见。林昭的故事,我早就通过文字有所了解。但胡杰的影片,还是让我的心灵受到猛烈的撞击。林昭这位单纯、热情、充满理想主义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女生,因为同情鸣放中的发言者,被一锅烩,打成“右派”。高压之下,多数同道只好认罪,唯有林昭不肯为苟活而低头。打成“右派”后,她追求自由、民主,反叛专制的信念反而越来越明确和坚定;囚进监狱,没有笔,刺破手指,也要用血来书写自己思考。十年后,一颗子弹结束了她美丽的生命。她的母亲还被索要五分钱子弹费。母亲悲愤已极:国民党杀死了我的弟弟,也没有来要子弹费啊!我为什么从小灌输给她那么多的正义感,那么多的为真理献身的信念?……我害死了我的女儿!全片通过对多位知情人的采访,再现了林昭短暂的一生。

林昭的故事,经历了三个传播阶段。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初,老记者陈伟斯在《民主与法制》上首次披露了林昭的冤案和平反。第二阶段是90年代末,《南方周末》等大众传媒重提林昭,发表了一些亲友的回忆文章,林昭的舅舅、文学评论家许觉民主编了一本回忆文集,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胡杰先是作为读者,接触到林昭的故事,继而作为寻访者,试图用摄影机寻找林昭的灵魂。他的纪录片在朋友间辗转相传,开启了第三个阶段。纪录片以文字所不及的感染力,让林昭的名字走进海内外老中青几代人的心中。很多人表示:“我与林昭相识,是通过胡杰的《寻找林昭的灵魂》。作家胡发云说:‘林昭,你让一个时代蒙羞,你让所有的中国人蒙羞。……因为你的存在,这个民族再也不能纯洁而明朗地微笑’。”

胡杰深化了林昭的影响,林昭也改变了胡杰的命运。

胡杰并不是影视摄制的专业人员,搞纪录片,是“半路出家”。他生于1958年,少年习画,后当兵十五年,做到连队指导员,曾“把一个最不好的连队带成全师最好的连队”。业余,为表达对军队生活的感受,他经常使用的是手中的画笔,为此,获得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油画班进修两年的机会。他觉得“人活着,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追求,使他的画笔日益沉重,但仍觉得他感受的这个社会,用绘画表现不出来。受朋友的启发,他尝试拍纪录片了。在军艺期间他曾到圆明园画家村生活。1995年拍摄了第一部纪录片《圆明园的画家生活》。从部队转业后,到新华社江苏分社拍电视,先后完成了《远山》《迁徙》《媒婆》《在海边》《平原上的山歌》等纪录片。其中《远山》拍摄的是祁连山下小煤窑的矿工。胡杰说,“1991年写生时到过那个小镇,在镇上我见到一群群满身漆黑衣衫褴褛神情呆滞的‘野人’。他们在街上走着像刚刚来自地狱。只有眼白和白牙十分刺眼,从敞开的衣衫里才看得见他们土黄色的皮肤,他们那种最原始的劳动方式震撼了我。到1995年我有了一个小机器了,我就想要去拍一个他们的纪录片。”《平原上的山歌》纪录的是一个被拐卖到山东的女子的命运。矿工、媒婆、被拐卖的妇女、背井离乡在海边挣扎生存的人,是胡杰拍摄的主要对象。对底层的关注,已经显示了他的人文情怀。了解到林昭的事迹,胡杰决心拍一部有关林昭的纪录片。他认为:青年人有权知道林昭,应该了解和知道父母一辈的历史。单位领导受到来自上面的压力向他提出:“你是选择辞职?还是我们和你解除合同?”他选择了辞职。从此一边以给社会提供红白喜事的摄影服务谋生,一边继续对林昭足迹的寻访。在长达四年的苦苦追寻中,他经历了许多挫折。有时好不容易查询到一个远方的采访线索,因为手里没有路费,只好为挣钱而奔波。钱挣到了,采访对象却已经病逝。纪录片初版完成后,胡杰吸收了专家和朋友们的意见,又补充了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如林昭被枪杀之前,头部被罩上只能露出眼睛,不能发出声音的人造革套头。胡杰说:“拍了林昭之后,突然我纪录片视野开阔了。我发现身边全是素材。我觉得自己突然推开了一个大门,就是历史的大门,这是我们纪录片应该记录的。”以这部纪录片为起点,胡杰成中国思想文化界最受关注的纪录片独立编导。学者王康的评价最具代表性,他说:“胡杰走到了我们时代电视纪录片可能达到的极地。”

以后,胡杰又陆续完成了《我虽死去》《东风农场》《我的母亲王佩英》等纪录片,每一部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共鸣。《我虽死去》的主角是原北京师大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她在1966年8月被学生打死,丈夫王晶尧坚持几十年追问真相,讨还公道。《东风农场》的主角是在这个农场劳教的一群“右派”。他们有的是曾经荣获功勋奖章的革命战士,有的是满腔热忱的归国华侨,有的是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的知识青年,因为提了几条意见,或什么话都没说,就被打成“右派”,在劳役、酷刑、饥饿、疾病中,像“会说话的牲畜”一般挣扎了二十多年。《我的母亲王佩英》记录的王佩英又是一位思想的先觉者。她的先觉性不同于林昭有理性的深入思考,而体现为难得的清醒认知和坚持。她认为,三年自然灾害及其后果,毛泽东是要负责任的;打倒刘少奇是不公正的;“文革”中,她拒绝参加早请示晚汇报,被视为思想反动,关进精神病医院。医生在病案中写道:她没有病,生活能自理,头脑很清楚。王佩英最终作为思想犯与遇罗克同时被杀害。她的悲剧是,当多数人尚在蒙蔽中,少数人为了生存选择说假话时,她飞蛾扑火一般执著坚持着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这几部纪录片,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历史中选取了容易被遮蔽的沉重个案,体现着传承记忆的使命感,形成了一种凝重的叙事风格,在中国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中自成一家。

和同时代其他独立导演相比,胡杰的纪录片历史感强,信息量大,思想线索清晰。为了再现作品的历史氛围,他经常运用一些过去的影像和声音资料。这些资料当时是为着政治宣传目的而制作,但剪辑到他的纪录片里,能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话语方式,比如有关土改、反右、大跃进、“文革”的影像资料。有那个年代生活经历的人看过之后,不免引发更沉重的思考;对没有那段历史经历的青年人来说,感受到的是震惊和荒诞。他不喜欢运用长镜头,不让观众因节奏沉闷导致思绪的停滞,而多用蒙太奇形成较快的叙事节奏,以较大信息量引发观众的思想共振。他往往依据思想立意的需要剪接素材,比如面对《东风农场》右派群体:他们每个人是如何被打成右派的?他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遭受毒打的?他们身边的难友是以什么理由被活活折磨死的?在五花八门的非人折磨中,他们靠什么想法维系着生命的信念?后来的知青又是如何改变了对他们的认识?平反后,他们每个人是如何想的?胡杰的叙事方式,完全是为着思索的进程来剪接,他不在乎有明显的编辑痕迹。

胡杰的作品在技术上也曾引起专业人士的质疑。他想再现的历史,往往因为当事人已经去世多年,留下许多空白的缺环,只好以导向性的发问、议论和配以画面旁白的方式加以弥补。这种旁白和主观议论,以及渲染精神情绪的背景音乐是否必要,确实是一个学术问题。业内主流的学术观点是:纪录片应当以材料说话,呈现客观的真实,力避拍摄者主观的意志,排斥导向性的旁白和评论。因而许多导演喜欢运用长镜头,以弱化编辑的痕迹。胡杰对批评意见有所采纳,但他为突出自己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主观表达和强调是避免不了的。在《寻找林昭的灵魂》之后,他的旁白与抒情已经减少了许多,而对象征物的强调,仍在运用。比如《我虽死去》,王晶尧的120照相机就曾被反复强调,成为历史见证的象征。

胡杰的作品,在社会上受欢迎的程度往往高于影视专业圈内。我多年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特别需要有一些影视作品帮助年轻学生进入历史的现场。其中,胡杰的纪录片教学效果一直是最好的。我的感受是,社会需要胡杰的纪录片,时代需要胡杰这样的电影人。

2011年

同类推荐
  • 秦少游诗精品

    秦少游诗精品

    《秦少游诗精品》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秦观的古近体诗选注本,由黄思维选注。全书收诗近百首,把秦观诗作“清新妩丽”与“严重高古”两方面的风格特点都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书中注释甚精,另有“总说”栏介绍诗作背景,并作总体介绍。又有“辑评”栏集录古今评语,以供读者参考,是一本上佳的古典文学普及读本。
  • 北京时间的背针

    北京时间的背针

    对于当下有些年轻诗人来说,写作好像变成了对经验的复制和对技艺的迷恋,而不是对才华的激活,才情的释放往往被认为是青春期写作的佐证,一旦越过了这一阶段,某种更为稳固的风格,也许会被诗人们自己认领。安然诗歌的谱系,似乎并不属于这样一种写作的传统,她力图在多元的美学接受和自我训练中不断地靠近心目中的诗歌殿堂。她看似依靠才华和天赋在写作,可实际上,她仍然潜移默化地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她迷恋词语的奇幻组合,但总有一种深情暗藏其中,似有却无,若隐若现。她是一个很难被捕捉的诗人,我们也无法在既有的范畴内给其定位,这种漂移感源于抒情者的唯美气质。
  •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介绍了胡适,20世纪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大师之一。其文章,开一代风气之先,影响至今;其治学,严谨,实际,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其为人,自由独立,不满足于现状,敢说老实话,认真地做事,严肃地做人。他的笔下,描绘着理想中的家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他的灵魂激荡、影响了中华百年……李慎之说:20世纪是鲁迅的,21世纪是胡适的。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每个人都需要一位“胡适”先生,发出震撼心灵的呐喊,指导并引领我们寻找日渐远去的思想光芒。
  • 古郡奇观:永德仙根漫笔

    古郡奇观:永德仙根漫笔

    本书从14个方面描述了永德仙根的历史及人们对仙根的崇拜,抒发了作者对仙根的感情,是一本散文随笔。
  •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是李银河一生的读书心得,其中包括观影和阅读的心灵感悟,结合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写成的心灵物语,其中有十余篇文章被博客首页推荐,每篇的文章中,李银河都融入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性学观,对理解李银河的爱情和人生都有画龙点睛的意义,她与王小波为什么终生无子,李银河怎么看待出轨,怎么看待性欲等等,李银河的一生靠阅读支撑,选择阅读时候,也是谨慎异常,每本书和每部电影都堪称经典,这也是亮点之一。
热门推荐
  • 盘谷序

    盘谷序

    方忆凡一直搞不懂,自己的姻缘为何如此不顺。在被前任渣男无情嘲讽之后,她仍然抱有着对真挚爱情的向往,但却始终没有找寻到适合自己的那个人。因为她不知道的是,有些人,此生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等待另一个人的到来,就是为了来续前世未了的姻缘。这是一个相互扶持,对抗偏见,共渡难关的两世虐恋及千年等待的故事,望大家可以在这个故事里体会不一样的人生信念。
  • 魔法少女变异危机

    魔法少女变异危机

    “莫名”穿越到异界,少年一时间有妹有房,可却因记忆问题而破识破,顿时演变成悲剧。为挽回一切,少年想给妹妹准备生日宴会,因缺钱不得已女装前去应聘,半路上意外救下一只野生的萝莉,被错当成大姐姐……在各种“巧合”下,少年意外成为一名魔法少女。与此同时,一连串的意外也接踵而至,一类专门针对魔法少女的变异病毒更是突然爆发,整个希望小镇逐步地陷入混乱与无序……另类烧脑文,前期有点小黑暗,后期大治愈,入坑需谨慎。
  • 朝来暮雨晚来风

    朝来暮雨晚来风

    讲述一个中国经济发展中曾经黄金十年的地产行业里职场斗争故事,她,从一个无名小辈,历经职场洗礼、拼搏奋斗,最终走向成功。在事业奋斗的路上她曾经迷蒙,苦闷,徘徊,性好曾经有他相伴,但她终究还是难以抉择。
  • 从伏天氏开始打卡

    从伏天氏开始打卡

    “喂,装逼很累的!能不能给瓶可乐啊?”系统:“可以,甚至可以多给你一瓶”“喂,我脚起泡了,能不能给辆摩托啊?”系统:“当然,法拉利都没问题。”“喂,你可不可以不要票啊!”系统:“不行,你想都不要想!”“喂,我给你票,给我来个核弹行不行?”系统:“当然不行,我是原则的!”“那两张呢?”……………“三张?”……………我在异界喝可乐,你要不要来?
  • 都市之时间掌控者

    都市之时间掌控者

    退伍特种兵林峰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时,一场奇遇发生了。曾经被认为是无用的黑色珠子成了他命运的转折,一次传承让他获得了这世上最神秘的时间异能。“我不是侦探,但我会比侦探更牛!”“我不是狠人,但我会比狠人更狠!”“别让我看你不顺眼,因为你会死的很惨!”“对了,我真的是一个好人!”看着纷纷远离自己的伙伴,林峰很是无辜地说道……这本书已经完本,路过的道友们麻烦收藏一下新书吧,《绝世霸王》下面有直通车,可以去看看,收藏推荐
  • 犹太人做人经商的智慧全集

    犹太人做人经商的智慧全集

    本书通过“为人处世篇”、“生活教育篇”和“经商谈判篇”等三部分详细分析了犹太民族的智慧。
  • 末日翻译官

    末日翻译官

    什么?让我当星痕翻译官?别逗,老子可不会给人翻译星痕文字!缺钱了?低价收购星痕垃圾,捣鼓捣鼓高价出手!缺装备?星痕拍卖仪入手,直接星河走私!缺小弟?不怕,一水牛逼科技笼络人脉!老子是星痕翻译官,在末世,让我亲自告诉你多学一门外语有多重要!
  • 万道天印

    万道天印

    茫茫天地,诸强争霸!谁能够问鼎至尊无敌?一个少年从卑微崛起,踏着一个个强者,血战诸天!【签约未果,弃坑。】
  • 黑夜无暖阳

    黑夜无暖阳

    我只想说,这部作品不会有很好的结局,但是故事中的人物,不论是清和还是顾安,亦或是剧中别的小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存在。
  • 名门绝恋:第一千金

    名门绝恋:第一千金

    最可笑的人生,最悲惨的人生,从天堂到地狱。。。。。原本高高在上的总裁被最亲的人出卖,从此落难,摔崖,毁容,失忆....都说苦难使人成长,你们拿了我的全部都要给我还回来......最后"本小姐宣布:单身快乐!男人们都靠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