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小时候,很多小朋友会唱这首儿歌,而且很多是母亲教会孩子唱的。
有的母亲一边教孩子唱一边问:“小子,你娶了媳妇会忘了娘吗?”
小男孩听了母亲的话,有些不好意思,说:“我不要媳妇,就要娘!”
当娘的听了这话,就呵呵地笑着,在儿子的脸上亲一口,说:“你娶了媳妇,就不听娘的了,听媳妇的!”
小男孩脸就憋得通红,说:“就不听媳妇的,就听娘的。”
娘就问:“如果媳妇不干怎么办?”
小男孩攥紧拳头,说:“她不让我听娘的,我就打她。”
别说等到娶了媳妇了,农村人一说媳妇,女方要八铺八盖,就是八床褥子,八床被子,快够一辈子用的了。还有“三转一响”,三转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是收音机。
女方提的条件基本上是不能讨价还价的,实在穷不起的才会和媒婆商量见面礼能不能少点,“三转一响”能不能不转不响,说过日子用不着这个呀。
当娘的坐在炕沿上抹眼泪,儿子这会身上的火气正大,敞着怀,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忍不住地还会冲屋里嚷一声:“娘,你再不答应,人家要和我分手呢!”
一个小子十家问,一个闺女百家求。在农村找媳妇,是上赶着女家的事,特别是漂亮些的,用媒婆的话说,托人说媒的快踢破门槛子了,你不同意人家提出来的条件,同意的还多着呢,然后就说出李老汉的小三,要不就是张老汉家的老二,一个个都是在当地响当当的大户人家,在院子里转圈的儿子听了,就好像打着灯笼也求不到的婚姻大事要吹了一样,就跑进屋去,说,娘,你们再想想办法呀!
同意了前面的条件,后面还有条件呢,分家过日子,还要三间正房。
农村人从生孩子起,就开始操扯盖房,一个儿子一套,所以农村人显老,三四十岁就像小老头小老太太了。
没能力盖房子的父母,为了儿子结婚,就搬到下房去住。下房是放柴草或者放牲畜的地方,冬不挡风,夏不遮雨的。碰到脾气好的儿媳妇,还让走一个大门,碰到婆媳不顺眼的,就让婆婆公公在下房上另开门。
就是这样,还经常吵架。
我记得有这么一家,父亲死了,母亲也上了年纪,干不了什么活了,三个儿子就轮流管,一人管一个月。有一年快过春节了,我看到老三扶着他娘往老大家送,喊半天,老大就是不开门,老三冲院子里嚷一声:“哥,娘我放到你家门口了,我走了呀!”
老人坐在大门口的石礅上,瞅着三儿子说:“小三,娘小时候最疼你了,快过年了,你把我往你大哥家送,是怕我跟着你吃好的呀!”
三儿子哪里有空听这个,转身就走了。
回到家后,媳妇已经炸好了油饼,两口子一边笑一边吃,正吃呢,老大又把娘送了回来,兄弟俩在门口就吵起来了,老大说:“你这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东西,娘跟了你一个月,你他娘的天天让娘吃糠咽菜,刚送走,自己就吃上油饼了,也不怕噎死你个****的?!”
一吵一闹,就有街坊邻居来劝架,三儿媳妇,抹了一下嘴巴上的油,说:“让乡亲们评评理,说好的一家一个月,娘在俺家一天也没少待呀,谁让你赶上过年了,你对娘好,你七个碟子八个碗的让娘吃呀,你咋舍不得哩!”
老大说:“要送也不该今天呀,还差一天才是二月呢?”
三媳妇就指着老大的鼻子说:“你还识数吗,谁不知道一三五七八十腊呀,三十一天永不差呀,你二月份才多少天,少二三天呢,今天送你就沾了两天的光了!”
老人还有个女儿,嫁在了本村,听到娘没人管了,就风风火火地跑过来,扶起正坐在地上哭的老娘说:“娘,快别哭了,今天先到我家去吧!”
老人把头倚到女儿的怀里,委曲地说:“小三家炸的油饼,老大家包的饺子,他们都不想让我吃一口,娘这辈子算是白疼他们了。”
女儿把母亲抱得更紧了,说:“娘,回家我给你炖肉吃,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老大和老三跳着脚冲着妹妹的背影嚷道:“有能耐接走了就别送回来。”说完,老大转身走了,老三“咣当”一声关上门,就听三媳妇说:“快吃,油饼都快凉了!”
门外看热闹的人有的叹着气说:“说是养儿防老,老了就没人待见了。听说村北宝生他娘死时,想吃个鸡蛋,宝生那个畜生说吃什么鸡蛋,吃了还想带棺材去呀!”
另一个人则说:“宝生他娘死了,宝生折腾欢了,哭死过去好几次,边哭边说。娘呀,你怎么这么狠心呀,说走就走了,扔下儿子不管了,儿子再也没有娘了。”
“走喽!”小孩们可没心思听大人们瞎摆话,唱着儿歌回家了:“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