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药物依赖效应(drug dependence effect)
药物依赖又称药物成瘾,指的是由于服药而从心理及生理上产生了对这种药物的依赖性,不是出于医疗或是营养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嗜好。为了避免停药带来的不适躯体反应,不得不持续性或周期性地长期用药,欲罢不能。[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40页。]
药物依赖效应又称海洛因效应。药物依赖包括心理依赖和生理依赖。药物可以消除吸毒者的这种生理依赖,然而其心理依赖却难以消除。
网络成瘾就类似一种药物依赖。据调查发现,高达10%~15%的青少年网民网络成瘾,网络这把“双刃剑”正在无情地吞噬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山东男孩刘光(化名)15岁高分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上了大学之后,刘光曾经是学校的活跃分子,他爱踢足球,还作为校内记者采写了“飞利浦大学生足球联赛”的比赛新闻。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刘光开始玩网络游戏,自己没有电脑,就连续10多个小时在网吧里玩。从此便陆续开始有不及格的科目。因不及格太多了,第二年他被转为试读,但试读期间仍未通过考试。自从退学后,他就“全职”在家打游戏,从来没有和父母认真地谈过话,对自己的将来,他本能地逃避。
为网络成瘾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在网吧的事件屡屡发生。2006年6月中旬,北京某名牌大学二年级学生宋某,因迷恋网络游戏,被医生诊断为“重度网络成瘾患者”,在被父亲送到医院治疗的当晚,用玻璃碎片割腕自杀,幸亏抢救及时才保住了性命。2003年6月15日,北京某县17岁的初中学生李阳(化名),为筹集玩网络游戏的钱款,深夜潜入叔叔家,将爷爷、奶奶、叔叔等一家五口杀害。15岁的王军(化名)已有4年的“网瘾”,经常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地玩游戏,4年来,他花在网络游戏上的钱近20万元,每次当他向父母要钱而得不到时,就揪着父母的头发打。江苏省某市一位14岁的花季少女,因沉溺于网络游戏偷同学的钱被老师批评,心理扭曲的她于是仇恨老师,疯狂报复,用菜刀将老师活活砍死。天津市塘沽区13岁男孩张潇艺,因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从24层高的楼顶跳楼自尽,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面对孩子上网成瘾,有些家长非打即骂,结果导致孩子自暴自弃,有些家长企图用眼泪感化孩子,却收效甚微。网络成瘾属于一种精神障碍疾病,长时间上网在大脑诸多神经元中形成了“上网兴奋点”,这些兴奋点会使大脑对上网产生持续的兴奋,这种成瘾的病理与吸毒、赌博十分相似,也和吸毒、赌博一样很难戒断。主要症状有:强烈的依赖性、情感淡漠、人际交往范围变窄、意志力薄弱。网络成瘾和吸毒、赌博一样,是一种精神依赖病症,一旦陷入,很难自拔,只有及早发现,及早引导,才能防患于未然。但切不可操之过急,搞一刀切。最好的办法是多与孩子沟通,让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
防止这种海洛因效应的有效方法是,首先家长应对“网瘾”有正确的认识,不要对孩子正常的上网活动横加阻挠;其次要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正在增强,无端的指责会使孩子产生逆反情绪。家长还应严格控制孩子上网的时间与内容,最好在规定时间内与孩子一起玩。对自控力差的孩子,家长不宜过早为其购买独立的电脑。(杜丙辰)
112.移情效应(empathy effect)
“移情效应”,亦称“同理心效应”,就是设身处地站在交流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体验对方的情绪情感,了解其内心的感受想法。移情效应含有两个要素:一是对他人情绪的认知,亦即知觉技巧;另一个是对他人情绪的反应,亦即沟通技巧。[袁秀珍、杨六栓、孙国俊主编:《社会心理学导论》,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移情对于传播者,尤其是对播音员、主持人非常重要。一个出色的主持人,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移情:能从受众或嘉宾的视角出发,设身处地理解他们,善于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受众或嘉宾。防止不顾受众或嘉宾的感受,自顾自地提问题,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朱学勤曾在《南方周末》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是对其所参加的一期《鲁豫有约》中鲁豫的表现进行的评论。内容大致如下:凤凰卫视《鲁豫有约》邀请三人谈“1977年的高考”。那一天气温高达摄氏39度。我们应邀的三个人在京郊某仓库的一个侧室等待前一场的歌舞节目录完,这一等就是3小时。在此前两个半小时内,我们曾看见主持人的背影在场外一闪,但却没有看见她进来。我十分诧异地问:“主持人不与我们过一下,至少应该商议一下大致内容与起承转合吧?”编导略显迟疑,回答是:“这是我们主持人的风格,拍摄之前不与访谈者见面,以便保持上镜后的新鲜感。”
终于,开始录节目了。我本来就因苦等而不悦,主持人却在采访中老是打断我的话头,开始还能忍,谈着谈着,遂失去控制,沉下脸怒喝:“是你谈,还是我谈?能不能让我讲完一句再插话,你还有没有礼貌?”300观众顿时惊醒,全场静寂,只听见摄像机还在嘶嘶地转。这一段虽然后来被剪掉了,但是无论对主持人还是对我们现场嘉宾来讲,都影响了情绪,并或多或少影响了节目的效果。”[《南方周末》2006年11月16日“朱学勤专栏”。]问题出在主持人(或者至少说在这次采访中)没能设身处地体谅嘉宾的处境,只强调自己的主持风格,因而引起了采访对象的反感。可见,是否善于移情是主持人重要的职业技能。在这方面有不少主持人做得不错。例如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资料,山东齐鲁电视台有个名叫“拉呱”的节目平均收视率能达到55%。这档都市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不是科班出身的“精英”主持人,而是一个已经说了十几年相声的戏曲演员。每天下午5点半他便笑眯眯地出现在背景是一面屏风的小演播室里,穿着花里胡哨的T恤衫。在他那似乎被剃刀剃成三角形的眉毛一抖之后,便操着山东口音对你说:“现在我们开拉。”[赵洪浪:《对新闻节目主持人平民化的误读》,《今传媒》2007年第5期。]用最质朴的方言,站在当地老百姓的立场,体会普通市民收看电视节目时的心情,说群众想说的话,也就是做到了“移情”,所以节目的收视率居高不下。(赵自然)
113.音节效应(syllable effect)
那些读音响亮、节奏感的词语令人印象深刻、容易记忆,这种心理现象称为音节效应。
音节效应在广告制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P&G(宝洁)打入中国市场之初,就充分地注意到了商标的发音和音节对产品形象的独特作用,特别将音节效应应用在它旗下的众多品牌之中,例如Rejoice(飘柔)、Pantene(潘婷)、Head&Shoulders(海飞丝)、Safeguard(舒肤佳)、Olay(玉兰油)、Whisper(护舒宝)、Crest(佳洁士)、Tide(汰渍)、Zest(激爽)、Pampers(帮宝适)等。
这些译名都有着简单的音节,易于发音和记忆。不但可以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而且其中还蕴涵着产品功效的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里对音节的解释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音单位。其中包含一个比较响亮的中心。”音节效应中的音节不仅指读音响亮,而且更强调词语在音、形、意三方面的完美统一。正如宝洁公司英文商标的中文译名音美﹑义美﹑形美,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其购买欲,达到销售商品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商标对商品所起的营销功能。
杨晓燕在其硕士论文中写道:
(在词语的音美﹑义美﹑形美上)首当其冲的是音美,只有首先实现了音美,才能被广为传唱,便于消费者记忆。
音美是指译名发音响亮,节奏感强,乐感十足,朗朗上口,给人以听觉上的美的享受。一般来说,应避免杜撰读音拗口或音韵不雅的字词,尽量使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许多著名商标广为人知,其读起来音韵好听、发音响亮、易记,以至咿呀学语的幼儿都能脱口而出。这样的品牌信息随其响亮的名称迅速传播,自然容易博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同和接纳。[杨晓燕:《从“宝洁”谈中国进口商标词的汉译》,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4级硕士论文。]
(赵蓓蓓)
114.异性效应(opposite sex effect)
异性效应的效果,就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其原因在于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记者采访时,我们可以考虑到异性效应的作用,男记者采访女士,女记者采访男士,往往会收到比同性采访更好的效果。前中国男足教练米卢,一般不接受媒体的采访,但只有《足球》杂志一个叫李响的女记者例外。李响2000年调任《广州日报》下属《足球》报,被派去采访米卢。米卢和李响一见投缘,两人渐行渐近,到最后发展到所有的独家新闻首先由李响发布,甚至米卢每次公布国家队集训名单,都会先于通知足协和国家队队员之前,告诉李响。以至多次出现国家队队员致电李响,询问自己是否入选国家队大名单的事情发生。李响成为了中国国家足球队随队采访记者,采写大量有关中国队征战的报道,并与她的主要采访对象——中国国家队原主教练米卢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位女记者曾名噪一时。《体坛周报》以150万元的“转会费”将李响从《足球报》挖走,当年创下有史以来国内体育记者转会费最高纪录,轰动一时。
现在媒体的工作很多都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靠团队共同完成。在这些小团队里,如果性别单一,往往容易出现报道风格同质化的现象。比较之下,男女都有的团队会优势互补,更有效率。可见,媒体管理人员要注意本单位内的性别结构的优化组合。尤其是领导班子的组建,不怕其成员个体有弱点,就怕某种弱点高度集中以致成为群体的弱点。性别单一,容易造成心理相容性低、互相掣肘、矛盾丛生的局面。反之,若性别比例比较均衡,媒介内部的心理结构就会比较平衡、比较合理。(杜丙辰)
115.音响效应(audio effect)
音响指多种声音所产生的效果。用音响效果营造某种特定的情境,从而唤起人们某种情绪情感,如兴奋、怀旧与悲愁等,此即音响效应。
很多情况下,音乐以其节奏可以在舞台上制造某种特殊氛围,例如欢快、紧张、肃穆、恐怖、喜庆等,从而起到烘托主题和激发人们的情绪,情感的作用。在传播活动中,使用音响效果最多也是最成功的媒介,非广播莫属。比如2002年4月各地广播电台在宣传党的十六大时,由于充分利用音响效应,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十六大报道期间取得了很高的收听率,其早间播出的节目《这里是中国》受到社会和广大听众的一致好评。是什么使得此次报道如此成功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王晓晖曾撰文总结了其中的奥妙。他认为十六大期间的报道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均属于成就报道和深度报道;二是全部为广播专有的音响报道。
如何运用音响来表现“成就和深度”?如何使听众从“入耳”到“入心”?这成为当时节目制作者思考的焦点问题。因为广播节目的成功与其音响效果的巧妙运用是密不可分的,因而节目组最终认为成就报道要以“变”字为中心,通过“变”达到一个说服式的结论,即让听众“入心”。而“变”这一带有动感的词恰恰是广播音响的一个优势:客观上讲,自然界万物的声音均是流动的、线性的;主观上说,人的听觉也是流动的。由此,在做成就报道的时候,他们强调了三个合一。
首先就是动态与静态合一。比如单纯说小水电给农民带来种种好处,无异于报告式的讲话稿,在听觉上是僵滞的,会使听众感到非常疲倦。因此在音响组合中,他们采用通过一个事件中所有人与物的流动声音来表现变化。比如《奋进》中的一篇报道《小水电点亮西部山区》,就完全采用了动态报道的形式,无论在事实上还是逻辑上,音响都丝毫没有停顿感,一气呵成。记者首先选择的是一个动态事件——一个小山村通电了的欢呼场面和奔走相告声;接下来,是动态的人物和关联物体声——随着记者的话筒进入一个又一个农家,问答声,碾米机转动声,农民笑声,村长的介绍声……依次进入报道。一个小事件的种种现场声音,完全展示出了大事件——农村小水电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动态声音直观地表现出大主题,这就很好地避免了传统的“报告”式的报道,使听众不再觉得昏昏欲睡,反而是怀着极大的兴趣从这一系列丰富感人、富于变化的音响效果中切身感受到了党的利民政策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好处。
第二个合一就是指现场与背景合一。音响报道必须使人身临其境,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起听众的情绪。《安居》一节中,为了表达北京金鱼池居民回迁时的兴奋心情,放养金鱼的现场音响,表达《安居》工程的深刻意义。潺潺的水流声、金鱼入水的噗噗声、居民们的欢笑声,这所有的声音不仅进入了听众的耳朵,也深深印在了听众的心里。他们听到的,就是正在发生的事!通过现场音响效果,听众可以与现场的居民更好地“共情”,感其所感、乐其所乐,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也就体现出来了。
第三个合一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合一。以往的音响成就报道几乎全部为一问一答式,记者在其中充当了提问的角色,甚至是明知故问的角色,经过后期剪接出来的作品,人为痕迹浓,音响时空与人物转化生硬,听上去有很重的“涩感”。在此次党的十六大报道中,一些记者介入到报道事件当中,充当的已不仅仅是提问者、报道者,更多的是亲历者、介绍者,使整个报道像一组连续的长镜头,画面感强,产生出很强的纪实性。有时候,被采访对象反而充当了报道的角色,极大地激发出当事人的参与欲望[王晓晖:《声音构画十六大——大型报道的微观思考》,《青年记者》2002年第10期。]。
通过这次成功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出,音响效应的作用着实不可小觑。其实不单单是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也可以从中借鉴经验,把画面与音响效果更好地结合起来,就可以使得观众更加准确地领会到节目制作者或剧中人物的情感,传情达意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赵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