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舌尖效应(tip-of-the-tongue effect)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口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中称为“舌尖效应”。[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5页。]
邓丽君在一首歌里唱到:“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这便是所谓的舌尖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对某事的回忆似乎就在脑际、嘴边呼之欲出,可就是一时想不出说不上来,而且是越急着要把它回忆出来,越是回忆不出,憋得人很难受。例如考生在考场上对某个问题的答案感觉很熟悉,好像明明就在脑际盘旋,但就是想不起来,刚走出考场就一下子什么都想起来了。人们在社交场合也时常发生舌尖效应,比如见到过去的老同学或老朋友,一时怎么也想不起对方的名字,很尴尬。
这种心理现象通常是因情绪紧张所导致,但也与动机强度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效果之间并不是呈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形曲线关系。也就是说,过低和过高的动机水平均不利于活动的效果,而只有当动机保持在中等水平时,才会刺激个体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因此,一个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暂时不去想它,转移注意力,待情绪放松后,它往往会突然闪现在头脑中。
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有的采访对象面对镜头或话筒,会因为紧张而忘记准备好的谈话内容。其心理机制是,大脑出现了抑制现象,压抑了事先想要说的话。例如,有电视记者到一个有几千员工的大厂去采访,厂长是一位叱咤风云式的人物,也很愿意配合采访。可是当他站到镜头前时,却因紧张而变得语无伦次,早已想好的话也说不出来了,很是难堪。这时记者急中生智,让摄像师暂时关闭镜头,微笑着对他说:“没有关系,再准备一下。”过了一会,采访对象精神放松了许多,再次站在镜头前时言谈自然,对答如流,记者的采访得以顺利完成[牛丽红:《采访心理学在新闻实践中的运用》,《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舌尖效应在电视直播类的访谈类节目中也比较常见。像央视的《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谈话类栏目,《开心词典》、《幸运52》等益智类栏目,参与节目的嘉宾或参赛选手有时会因为情绪紧张,或者因突然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而出现舌尖效应,一时想不起来要说的内容。这时候节目主持人可以根据情况对其进行善意的提示,或者以幽默轻松的话题转移其注意力,缓和现场气氛,帮助他们找回记忆线索。(牛新权)
88.时长效应(effect of relative time)
当人处于陌生环境或令人尴尬的情境或焦虑心境时,会常常感觉时间过得比平时慢,这种现象即时长效应。与该效应相反的叫做时短效应(例如当人处于幸福、欢乐的心境时常会感到时间短暂)。
在心理学中称这种对时间的不确切认识为时间错觉。“时间错觉包括对时间的延续性、时间的新近性、时间的系列位置、时距的判断错误等。如有人把仅仅13秒的时间估计为1分钟。个体的情绪态度对时间错觉的影响最为明显,情绪愉快时时间估计偏短,反之偏长。”[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4页。]
中央电视台的《对话》栏目曾在1999年做过一期节目,叫“众说韩寒”。该节目整体给人感觉十分失败。这要归因于当时节目的定位出现偏差、主题混乱以及主持人控场能力的缺失。这样的场面使主角韩寒一直处在因自我保护而激发出的对抗情绪中。事后从韩寒的博客中可以看到,当时他对两位嘉宾及主持人十分不满,由于话不投机以及学者嘉宾高高在上的姿态和他们冗长难耐的发言,使得韩寒感觉原本只有几分钟的发言好似有半个小时之久。
当然,在采访中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比如记者与嘉宾一见如故,沟通和谐顺畅,越聊越投机,双方都会觉得采访时间过得飞快,即时短效应。在采访活动中假如记者不能很好地掌握采访、沟通的技巧,对被采访者的心理不甚了解,可能采访过程就会非常尴尬难熬,双方都感觉时间过得比平时慢了,因而很可能就会提前结束采访,不欢而散。(赵蓓蓓)
89.事后聪明效应(hindsight bias effect)
事后聪明效应也被称为“我早就知道效应”,指人们对显而易见的事情或常识往往容易忽视,只有在知道事实之后才想起它的存在,这种效应就是“事后聪明效应”。[〔美〕戴维·迈尔斯著:《社会心理学》,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曾经轰动一时的北京新兴医院的虚假广告,在《瞭望东方周刊》被揭露、报道之后,老百姓特别是受了蒙骗的受众,马上就会意识到这些广告是骗人的。有很多受骗的患者和家属事后说,其实我早就觉得这家医院不太正规,海口夸得那么大,肯定是假的[胡雪柏:《质疑新兴医院“送子神化”》,新华网北京频道,http://www.bjxihua.com/xxtyzt/1.htm,2004年8月9日。]。这就是“事后聪明效应”。
又如,媒体曾报道揭露的“带头大哥”事件。2006年到2007年中国股市一片红火,有不少市民跃跃欲试,却又苦于经验不足。这时网络上出现了“带头大哥”,他们竭力声称自己有内部消息,能够保证大家买什么赚什么,只要股民给他们百分之多少的提成就行,绝对保证大家稳赚不赔,迅速致富。一时间大家口口相传,“带头大哥”的名声越传越响,同时他们自己的腰包也越来越鼓。可是,许多股民却没有像“带头大哥”所保证的那样发大财,反而赔了老本。事后在接受采访时,许多股民说,他们从一开始就怀疑这些所谓的“带头人”,“怎么会天上掉馅饼下来”,“我早就知道这些是骗人的把戏”,“让人不经过努力就迅速发财根本不可能是真的”……可在没有揭露之前,他们是跟着“带头大哥”一起走的。经过媒体的披露,受众知道了事情真相之后,才恍然大悟,应了“事后聪明效应”。(赵自然)
90.实验者效应(experimenter effect)
亦称“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者期待效应”。罗森塔尔(Rosenthal,R.)曾对这种现象做过许多实验研究。他发现,在以人为受试者的许多实验研究中,实验者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实验的结果,实验者预计实验会产生什么结果,实际上就得到什么结果,这就是实验者效应。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实验者修改实验结果或有意识地暗示受试者所致,而只是由于受试者有一种希望按实验者隐蔽的意图给以反应,以博得实验者好感的自然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实验者的任何哪怕是极微妙的非言语活动,如面部表情、手势和说话的口气、声调等,都可成为受试者猜测实验者隐蔽的意图或所期待的反应之线索,从而就依此朝着实验者所期待的方向做出反应或回答。[车文博主编:《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51~52页。]
把实验者效应迁移到采访情境中可以理解为“采访者效应”,即采访对象顺着记者的意图说话,以期满足记者的期待。人们在被采访时,由于受到关注,容易出现不同于常态的表现,会去揣摩采访者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回答。例如有记者去采访一个下岗工人,问他生活怎么样的时候(特别是有社区领导在旁边时),他一般的回答是:好着呢,政府很关心,自己能过得去。可是背过身来,对自己的熟人讲的时候,他却说:好什么啊,谁管咱们呢!在这个例子里,采访对象由于受到记者的“注意”,又面对摄像机和话筒,以及记者有意无意的暗示,为了保护自己,一般不敢“胡言乱语”,而是竭力回答记者想要他说的东西,这样采访的结果,很容易影响新闻的真实性。
为了防止这种“采访者效应”,记者应当首先在采访中尽量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要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以免对被访者造成诱导性提问。其次应当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采访。如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提到的“勾推法”,就是在新闻采访中先不采访“新闻主角”,而是先采访他们身边的人,以减少“采访者效应”的副作用。另外暗访也是消除这一效应的有效方法。(车玥)
相关实验:
为了验证实验者效应,罗森塔尔设计完成了这样一项实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最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这是因为饲养员对老鼠的认知不同,所以对其饲养和训练的方式及耐心程度就不同,这样造成了最终实验结果的不同。
延伸阅读:
实验者效应也即被试效应。与被试效应相似的心理效应还有“试验室效应”、“他人在场效应”“观众效应”。这几种效应虽然称谓不同,但在有一点上是相似的,即在他人在场的情境中,当被试意识到自己被他人(或观众)关注时,往往会比单个人时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即被试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实验者的或他人的或观众的要求去做),工作效率也更高。其目的都是想给他人一个好的印象。这几种效应对活动既有积极作用,有时也会有消极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与这几种效应的内涵似乎差不多的霍桑效应。新闻传播界有的研究者曾将霍桑效应理解为,在记者采访的情境(类似他人在场)中被采访者较容易表现得比较积极地配合的姿态,其目的在于给记者(和观众)一个好的印象。这种解释可以理解为对霍桑效应的引申义,但它并不是这个效应本身的含义。霍桑效应强调的是相对于物理环境(如噪音、照明等)社会环境(像工人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对工作的满意度、自我感受到被尊重的程度等)对工人提高工作效率所起的作用更加明显。
我们在运用某个心理效应时应当首先正确认识该效应的原意,然后明确你是在哪个层面上使用的,比如是其引申义,还是仅取其某方面的意义。这样才可既保持该效应的科学性又不失呆板,体现其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