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赞赏许多美德:坚毅、勇敢、宽厚、坦诚、谦逊。闪烁这种种美德光辉的行为都不止一次让我们敬佩和感动,但是,如果我问你:你最赞赏什么美德?恐怕我们大多数人会把“乐于助人”摆在第一位。
《楚天金报》报道这么一件事:武汉六中初二(6)班举办了一次“最佳男女生“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当选者是同学们公认的人际关系好并乐于助人的学生。该班班主任黄海媛告诉记者,她没有预先通知,就召开了以上述内容为主题的班会。老师先让女生们说出心目中男子汉的形象应该是怎样的。全班29名女生畅所欲言,结果发现她们的价值取向惊人相似:
男子汉应该具有宽容、有责任感、乐于助人的品质。而后男生的回答也非常一致。黄老师认为,走入社会后,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会更受人欢迎,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远比只有成绩好更能成就一番事业。
助人为乐乃中华民族之美德,每个人都应视其为义务和责任,要想别人所想,帮别人所需,看到别人有难,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而是主动伸出双手,尽自己所能,拉人家一把,帮人家一下。
要知道,帮别人,其实也是帮自己。谁敢说自己一辈子不求人?每个人不管是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会经常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需要别人的帮助,都渴望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既然每个人都会有求于别人,那么自己又为何不先给予别人呢?
助人从来就是一种美德。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讲,助人是起码的道德要求,它体现着个人幸福与共同幸福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说过,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活着,那么他的生命是黯淡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具有意义。助人是一个人的生活具有意义的外在表现,只有具备了乐于助人的品质,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值得人们尊敬的人。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历来提倡社会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助人为乐、克己奉公成为为人称道的道德行为。谁都不愿意生活在一个冷冰冰的社会,工作在一个凉飕飕的单位,都希望生活在友善、友好、友爱的氛围中,都希望周围多一些善心、善意、善举。助人为乐的人多了,就会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社会就会和谐、稳定得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一个美好的人间。
古人云:“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你要想“成”,就要先用“功”:你要想摘取树上的果实,就必须先要给树浇水、施肥;你若想在工作上干出成绩,就必须先要付出心血和汗水;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必须先要去帮助别人;你要想得到别人的爱,就必须先要爱别人。然而有些人是如此的自私,如此的吝啬,他们只想得到,却不想付出。要知道人们天生就有一种倾向,就是鄙视那些从不关心别人,无视他人利益,只知为己获利的家伙。
林肯为什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尊重的伟人之一,原因就在于他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去帮助别人,这使得他在任何场合中都能与别人打成一片。他在律师事物所的合伙人亨恩顿先生说:“在林肯先生的住所住满了人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床让给别人。然后,他自己就到店里的柜台上睡,卷一卷布当枕头,似乎谁有困难都会想到向他求助。”
当我们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谙熟了司马光砸开水缸救助同伴的故事。我们羡慕那位古代少年的机智,更赞赏他助人的美德。“助人为乐”是人类文明绽放出的灿烂花朵,“助人为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
但是,面对“当别人碰上麻烦事,你会怎么办?”的提问时,不少人却抛弃了“乐于助人”,而选择了“悄悄走开”。是的,在生活实际的答卷上也有许多同样的选择。我曾看到,一个路人滑倒在寒风冰雪里,旁边的人笑得前仰后合却无一人上前搀扶;我还曾读到,流氓闯入某校女生宿舍施暴,隔壁八名男生,一个个屏气敛声,把头缩进棉被……可悲啊,为什么我们的“知”与“行”如此背离?为什么我们最赞赏的品质,在需要自己身体力行时,却缩裹进了“明哲保身”的硬壳,如寒风冰雪,没有半点热度?
一个能成就大事的人一定是一个胸怀开阔、乐于助人的人。我曾听说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抱着柴禾的人坐在寒冷的夜里,对着一只因缺柴而熄灭的大火炉叫道:“你什么时候给我以温暖,我什么时候才会给你添加柴禾。”殊不知,你先不给火炉添加柴禾,火炉怎么会给你温暖?我们都应该记住必须为自己需要的东西首先付出,然后才能得到回报。如果别人不对你微笑,你就不妨开始笑着对别人问好;如果你想得到金钱,你就应该多多给予别人金钱。人际交往的最高原则是“施大于受”。
我认为,乐于助人有如下好处:
一、乐于助人,助己成功
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开车参加一个重要工作的面试。当他在路上行驶时,他突然发现前面有一辆车子由于轮胎漏气而抛锚了,一位中年妇女从驾驶室里出来,一脸沮丧地等待救援。
他的良心使他停下车来,他帮她换了轮胎,然后才开车赶赴面试。等他风驰电掣地赶到面试地点,他已经迟到了20分钟。他想没有希望得到这份工作了,然而,当他填好求职表走进人事部主任办公室时,却异乎寻常地立刻被录用了。原来,人事部主任就是他在路上帮助换轮胎的那个女人!
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费城,在一个阴云密布的午后,由于瞬间的倾盆大雨,行人们纷纷逃进附近的店铺躲雨。这时,一位浑身湿淋淋的老妇,蹒跚地走进费城百货商店。面对她狼狈的姿容和简朴的衣裙,所有的售货员都对她心不在焉。
这时,一个年轻人诚恳地对她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老妇人莞尔一笑:“不用了,我在这儿躲会儿雨,马上就走。”老妇人随即又心神不定了,不买人家的东西,却借用人家的屋檐躲雨,似乎不近情理,于是,她开始在百货店里转起来,哪怕买个头发上的小饰物呢,也给自己的躲雨找个光明正大的理由。
正当她神色迷茫时,那个小伙子又走过来说:“夫人,您不必为难,我给您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门口,您坐着休息就是了。”两个小时后,雨过天晴,老妇人向那个年轻人道谢,并随意地向他要了张名片,就颤巍巍地走进彩虹里。
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公司的总经理詹姆斯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将这位年轻人派往苏格兰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并让他承包自己家族所属的几个大公司下一季度办公用品的采购订单。詹姆斯震惊不已,匆匆一算,只这一封信带来的利益,就相当于他们公司两年的利润总和。
当他迅速与写信人取得联系后,方才知道,这封信是一位老妇人写的,而她正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詹姆斯马上把这位叫菲利的年轻人,推荐到公司董事会上。毫无疑问,当菲利打起行装飞往苏格兰时,他已经成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那年,菲利22岁。
随后的几年中,菲利以他一贯的忠实和诚恳,成为“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左膀右臂,事业扶摇直上、飞黄腾达,成为美国钢铁行业仅次于卡内基的富可敌国的重量级人物。功成名就的菲利为全美国的近100所图书馆,捐赠了800万美元的图书,用知识和爱心帮助更多的年轻人走向成功。
无独有偶,前任挪威驻中国大使石丹梧的夫人杨二车娜姆之所以能够在在事业和爱情上的一帆风顺,也是因为她的“乐于助人”。
杨二车娜姆是一个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泸沽湖畔的摩梭乡下女孩,娜姆初到美国留学时,生活很拮据。她白天学习音乐和英语,晚上就在一个小餐厅里当服务生。那天,一个面露憔悴、凄苦神情的老人,因为躲避外面的狂风走进餐厅,所有的人都漠视他,甚至有人看他衣着寒酸,要赶他出门。只有娜姆心生恻隐之心,她知道有很多美国老人晚年都很孤独凄凉,于是,她搬了一把软椅让老人休息,并自掏腰包为他要了饮料。为了让老人开心,还专门为他点唱了中国的民歌,并热情邀请他参加中国留学生的聚会。渐渐的,老人笑逐颜开了。
两个月后,这个老人递给娜姆一封信和一串钥匙,信里装着一张巨额支票,娜姆惊愕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