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4500000002

第2章 经文解析(1)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经》的经文非常短,含义却非常深。开始的这一段话就已经告诉了我们整个修行解脱的核心与重点。

我们看到“观自在”三个字的时候,不要仅仅把这个名称当作某一个人、某一个菩萨,这样就会把“观自在”界定在狭隘的人相上。实际上,“观自在”是指你要如实地观察万事万物,观察到你的心很“自在”,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见到法、见到真理。如果你真的能够处处见法,你当下就是“观自在菩萨”。所以“观自在”不是在讲你身外的某一个人,而是说你要如实观察到很自在的程度,处处都能见法。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到像观世音菩萨一样,这也包括在座的每一位。我们修行的重点在哪里呢?这里一开始就勉励我们首先要能深观、如实观,并且出入自在。这个“观”不是个人主观的想象,不是自我意识的投射,不是用头脑去想象、去思维,而是要不带成见地深观、如实观。所以,你要把那些“所知障”放下,也就是你要把过去那些狭隘的见解、偏见、成见统统都放下,才能够出入自在。如果你仍用过去的观念、成见、知见去看,你仍用过去习以为常的思考模式去思维,你就无法挣脱自我预先设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你就会被自我虚假的信念所局限住,那你就没有办法“归零”,也就是你没法让你的“心”回归到“空”的境界上来,就无法洒脱自在。

在修行实践中,这个“观”的深度,是与“明觉”的开发紧密相关的。开发明觉的实际修行方法,我们在《四念处精华》一书中有具体的讲述,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那个“自在”,是要活在当下的。如果你觉得很苦闷、很生气,或是生起嫉妒心、嗔恨心,那是因为你没有活在当下,你是带着过去的观念、知见在看眼前的人、事、物。我们常常被自己的观念、知见,被过去的习性捆绑住,让自己不得解脱,这就是束缚。我们不能够解脱,不是因为外在的别人来捆绑我们,而是我们自己的观念、知见没有归零,没有让它自在,没有让它来去自如,一直抱着过去的观念、知见在推理、想象、思考。

所以,“观自在菩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要归零!要放下那些包袱,放下那些布袋,放下过去的观念、成见,放下过去习以为常的思考模式、判断,用一颗不带成见、没有污染的赤子之心活在当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你当下就能成为一位“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指“止观双运”去深观三法印(即深入去体会佛陀所归纳的三条法则——现象界的一切都是流动变异而存在的无常法则,一切都是非单独孤立而存在的无我法则),在灭除贪、嗔、痴诸烦恼之后而达到身心俱寂的解脱境界。当你真正开悟,真正大彻大悟,你就会体会到“照见五蕴皆空”,发现一切众生都是来自空,以空为背景,以空为舞台,然后又回归于空。因为你当下的心与宇宙本体的“空”,与无边无际的虚空相应,所以你的身见、我见、自我都消失了,自然就会“度一切苦厄”!

“行深”,是说用功很深入,解行合一,这样就会开启深层的妙智慧。当开启妙智慧之后,便能体证到“空”的奥妙,体会到佛陀所讲的究竟智,于是“照见五蕴皆空”,这里含义很深。

当你真能体会到:现象界的一切都是殊胜的“缘起”,但其本质却与“空”,与空的特征、特性都完全相同的时候,你就会看透幻相,也必然会破除身见、我见、我慢。一个真正体证到“空”的人,他一定是“照见五蕴皆空”,包括他的“自我”也都空了,他一定没有人我的对立,没有身见、我见、我慢。他的这个“我”的色身照样存在,只是他此时的心境、智慧与以前已经完全不同了。

以前还有人我相,还有教派的看法,还有很多见诤,当他体证到“空”之后,自然就“入空戏论灭”。因此,只要你真正体悟到“空”的深意,真正是“五蕴皆空”,你的身见、我见自然会消失,来到“无我”的世界。你会用“无我”的心与众生互动,此时你将体会到原来涅槃彼岸就在这里,原来“涅槃智”就是这样。因为你已经找到了彼岸,并且上到了彼岸,所以你会“度一切苦厄”,从“苦海”中跳脱出来,你的忧悲恼苦很自然地消失了、止息了。自己迈向究竟解脱了,才能协助有缘众生迈向究竟解脱,度己度人,利己利人。

如果你希望“度一切苦厄”,你一定要酝酿前面的因缘,一定要“观自在”,而且“行深”。这里的“行”是指你能真正地、具体地、反复地去闻、思、修,而不只是听一些知见,或每天早晚课都去诵读《心经》几遍。你这二三十年来已经诵过千百万遍,如果你尚未“度一切苦厄”,尚有忧悲恼苦,尚有自卑或“我慢”,那都表示你目前无法真正地体会并达到《心经》的那种境界,表示你对于“空”还只是观念、知见上的理解而已。

因此,如果你希望“空”真正成为你的生命,希望自己与《心经》的境界真正融合,达到“度一切苦厄”,你就要能够真的“观自在”。要做到“观自在”,这就要求你的闻、思、修都深入进去,扎扎实实、老老实实地去用功。当你有了正知、正见,你才能够“行深”——深度的“止观双运”,自然就能开启智慧。当你的妙智慧一打开,体会到“究竟智”的时候,整个生命的品质就会完全不同了。

只要前面的这几个步骤能够做好,就可以一步一步地达到体证“空”,在这之后的“度一切苦厄”便会像骨牌效应那样一直倒下去。如果你没有做好前面的这几个阶段,后面那些对你而言只会是一些知见、名词、名相,你可以看得到,却触摸不到,无法实用。

所以,刚才所讲的几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你一定要真正去做到,然后才会真正地体证到“空”。

为什么我们修行了一二十年,现在仍在苦海中浮沉?正是由于缺少前面的闻、思、修的基础,你不能“观自在”,下的功夫也不够深。如果你具足前面的这些基础,然后再深度地去“止观双运”,你真的随时都会开启智慧。只要你真正了悟了真理、实相,很快就可以“度一切苦厄”,此时你的“苦海”就会消失、止息。

佛陀没有讲过人的业障深重,所以人要到来生来世才有可能成就。佛陀在《阿含经》中告诉大家:只要你能够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地深入,解脱自在真的是不待时节因缘的。只要你能够深入用功,能够脚踏实地去闻、思、修,自然会水到渠成。如果你真的能够“归零”,能够不带任何成见地深观——“行深”,你很快就可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人们一提到“空”,就认为“五蕴皆空”,所以财空、名空、利空,无论什么都是“空”。他们所体会的“空”,到后来就会变成顽空、断灭空。如果你执着于这样的“空”,你的生命就会因此失去动力、失去方向。那是因为你错解了“空”,你所体会的“空”并不是诸佛菩萨所要启示我们的真正的“空”。真正的“空”是充满着生命力,充满着活力,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佛经里讲到“空中生妙有”,就是说,如果你能真正体悟到“空”,你就会没有任何境界的阻碍,没有任何系缚而解脱自在;同时你的生命又是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你的生命会生龙活虎,会“无所住而生其心”。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是讲现象界的一切,包括所有的物质——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这里的“空”是着重从能量的角度而言,“色不异空”是指物质是由能量转换过来;在物质消灭、燃烧殆尽之际,又会释放出等量的能量回归到“空”之中。物理学家说质能可以互换,但无论质能如何互换、如何生灭变化,整个宇宙的总能量与总物质并没有增减,所以物理学家发现并提出质能互换、质能不灭定律。这里有两层含意。首先是“色”与“空”可以互换;其次,当有形的物质形成之后,物质本身也不能离开空,包括你、我、他的这个肉体也是一样。这就是《心经》所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所有物质都是来自于“空”,当一个物质形成之后,并不是说这个物质体内就没有“空”,而是“空”照样贯穿、包容着你。包括你的身体也是以“空”为背景,以“空”为舞台,你是一直浸泡在“空”之中。“色即是空”,就是说你当下的这个身心也都是浸泡在“空”之中。“空即是色”,是指如果你想看到“空”,就要先透过物质、现象界的生灭变化才能体证到。

散播在“空”之中的能量慢慢凝聚,成为有形的物质,然后它又与“空”巧妙地配合,经过缘起甚深的变化,才形成我们当下的身体。当我们的身体形成之后,也从未离开过“空”,而是始终浸泡在“空”之中,并且与“空”融为一体。物质虽然是由能量慢慢凝聚,然后经过各种因缘而形成,但物质始终是浸泡在“空”之中的。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因为“色”与“空”是根本无法分开的。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不仅我们的身体是来自于“空”,包括我们的受、想、行、识,这些也都是来自于“空”。当地、水、火、风加上“空”,经过因缘具足的巧妙组合之后,我们的色身有机生命体才会诞生,这时“识”就会产生。有色身、有识,亦即有身、有心,有机生命体就产生了,它便能发挥生理功能,就能发挥作用。当这样的身心与外境接触的时候,就会产生“受”;有了感受之后,就会产生“想”;有了想之后,会进一步产生“行”、行动。当法界有地、水、火、风、空,有身、有心,有这样的有机生命体与境界接触,就会产生种种的心理变化。受、想、行就是众生种种的心理变化,而这些心理变化也一样是来自于“空”。

因为“空”不是你的空或我的空,能量也不是你的能量或我的能量,我们要去体悟“无我”。现象界物质的形成,从最微小的粒子到巨大的星球,都是刹那、刹那地在变化。而这些物质的形成,包括星球、植物的形成,乃至所有众生的形成,都不是当事者本身在决定,所以我们要去体悟“无自性”。譬如,波浪的形成不是波浪本身在决定,而是由整个海洋、陆地、空中的很多因缘在决定,这些因缘具足之后波浪才形成。如果波浪本身能决定它要形成、要消失,这就是有“自性”。但每一个现象界本身的形成都不是它本身在决定,这就是“无自性”。

现象界的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具足而生,缘尽而灭,都是无自性的。无自性的另一个意思就是“空性”。“五蕴皆空”就是指当下具足的色身、心识都是符合“空性”的。但“空性”与“空”不一样,“空性”是在描述现象界、色界无常生灭的变化,以及每一个现象的形成都不是它本身在决定,都是因缘具足而生,在“生”的当下也都是遵循生灭变化的原则。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一句是《心经》非常重要的核心。“诸法空相”的“空”含义很深,是说一切来自于“空”,以“空”为背景,以“空”为舞台,又回归到“空”,却不是顽空,也不是断灭空。因为生命不会消失,生命没有死亡。这不是我刻意创造、发明出一个名词,然后要说服大家去相信它,不是这样;我只是把体悟到的宇宙的真理、实相,如实地分享给大家而已。“诸法”也就是现象界的一切,这些全都来自于“空”,而且都具有“空”的特性。“空相”就是空无自性,意思就是说:一切来自于“空”,又具足“空”的性质。这里的“空”是讲本体的“空”,是讲整个法界、现象界背后的本体“空”,这个虚空是本来就存在的。而“空性”是讲本体“空”的特质——现象不断地生灭变化,而且这些现象又不是由自身所形成。现象界都是来自于“空”,又具足“空性”。《阿含经》所讲的“非缘起法”就是指这整个本体的虚空。有“缘起法”,现象界才会有生有灭;而虚空是不生不灭的,是“非缘起法”。法界、大自然的实相本来就是如此,只是众生不了解而已。如果你能够体会到此中深意,你就会达到“不生不死”。如果你真的能体会到“不生不死”,你的生命就会全然地活着,全然地绽放,而“远离颠倒梦想”。

人类其实很害怕“老、病、死”,这其中,人类最害怕的又是死亡——

生命的消失。《心经》告诉我们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知见,都是人类的错觉,那是因为人类没有正确理解生命的实相。如同物理学家所讲,整个宇宙是质能不灭的。自地球形成以来到现在,无论地球上、宇宙中的水如何变化,无论云、雨如何变化,无论河流如何变化,整个地球、整个宇宙的水量不会有丝毫增减。我们要去体会:在千变万化之中,在不断地无常生灭之中,总体始终维持不变,这就是“不增不减”。

如果你能体会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你就会看到:原来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生命不会断灭,生命没有死亡,生命只有不断地变化、变化……这就是无常法印。在生命变化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因缘组合,这就是佛教所讲的“缘起法”。整个佛法修行的核心、所有八万四千法门、所有经典都旨在协助大家去体悟这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无我”不是消极、不是断灭,而是宇宙的实相。

同类推荐
  • 道家智慧一点通

    道家智慧一点通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探寻一个哲学命题——终极拷问。我到底是谁?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宇宙究竟是什么?而这个到底、究竟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在思辨分析中锻炼着我们的思维和大脑,从而使我们产生智慧,这也是道之为道最有趣的地方。不过经过这一番思考追问,虽然没有得到答案;但是你会发现你变得豁达了,轻松了,透亮了。这就是“道”的道理。
  • 未来的男女

    未来的男女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四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该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情形,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该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叶曼拈花

    叶曼拈花

    本书为一本书信集,收录了《变相的打秋风》、《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母亲的发泄》、《老年人的财产》等多篇书信作品。
  • 修心

    修心

    本书讲解了在如今这样一个繁华浮世里静心、清心、养心、修心的重要性。美好和善良的心,是人最强大的后盾,也是智慧的化身,由此,它教会我们懂得自己,善待他人,从而心性清透、人生通达,社会和谐。
  • 禅与老庄

    禅与老庄

    东西方越来越多的人醉心禅学,不像大多数西方人士已经了解的东方文明,作者认为他们接触的都是变样的禅学,对此作者抱以深深的忧虑。通过本书,作者向世界介绍本真的中国禅学,指出中国禅和印度禅的不同,并且正本清源,阐明禅与老庄的关系,强调禅是中国思想的结晶,还给禅学一个本来面目。相信用心的读者已能管窥。
热门推荐
  • 混沌祖帝

    混沌祖帝

    离奇的世界纷争,不一样的传奇。一个少年被一神秘组织称为“种子”之一。服下古种,凝聚古灵,走出荒地,踏遍苍生。……吾君心,临天下。你涟漪,伴我心。纵使你绝代天骄,也不比吾一手乾坤。斩天骄,护红颜;戮神魔,佑苍生;斩尽浮屠,吾是万物祖。一芳离奇的故事,不一样的传奇;他,强势碾压,阐述不一样的传奇;从村落走出,开始了不一样的传奇……
  • 争锋地

    争锋地

    少年秦健,身怀先天道情大圆满之体。被师尊天龙老人断定为拯救天下之人。从此无怨无悔,沐风栉雨踏上漫漫修行路。得奇遇,练神功,交知己。夷莹古陆,他独挽狂澜.威名无可阻。小琼界,他扫荡仇穴,所向披靡。崟同界方,与位面征战,名望传四方。修行路,争锋地。唯有赢者留其名。。。。。。
  • 万界帝主

    万界帝主

    第二世的到来,第二世的觉醒,也是上古异兽再次复活,又有谁,将与我并肩一战?
  • 百生祭

    百生祭

    死,意味着生;生,则意味着希望。只要天上的星星还在闪烁,就说明希望不会败给绝望,光明终将吞噬黑暗……
  • 等风吹

    等风吹

    在女主生日当天。父母残忍被杀,女主和她的弟弟逃过一劫。是静心策划复仇。还是为了自己的弟弟。微笑面对以后的生活,一切还是个未知数……
  • 替代之完美蜕变

    替代之完美蜕变

    当幻想破灭你,是否会选择坚强。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人生。
  • 战纪风云

    战纪风云

    被遗弃在外星球的男孩,生活在蛙人一家,无微不至的关照。无边的星际浩瀚,人类统治太空星系,不断与黑暗势力抗争,星际雇佣兵的实力不断增强,与太空联盟军抗衡。最先进的生化武器,丧尸,异形,生化战士进入这场无尽的战争。
  • 岂在朝朝暮暮

    岂在朝朝暮暮

    4人之间的友谊,无人能够撼动。一次穿越,4姐妹各自寻找到了属于她们自己的爱情,8个人,4段爱情,你要永远记住那份真挚的爱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妆天下之凤起沧澜

    红妆天下之凤起沧澜

    她,南黔北院郡主,自小投身戎马,只因一次听风楼拜访看了那红衣一眼,就再也无法忘记他的风姿;即便是胡杨,即便是换命也要救他一救,谁想她转身离去身后的土地却被无情的诅咒;再睁眼,无他的世界、无父母、兄嫂的国度,她该如何逆转人生?独步尘嚣,只为再见他一眼,求一个不负苍生的解释。他,听风楼红衣飒飒之楼主,许了她一生陪伴,却忘了早已辜负身后一片芳心;即便是诅咒落成之日,还是选择歌露台上;再睁眼,南坞福地,错判救命之恩,他又该何去何从?(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冷面总裁pk凌兴公主

    冷面总裁pk凌兴公主

    怎么回事?一觉醒来,她凌兴国的七公主怎么就掉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而且,还被一名冷漠的男子利用且带回了家。他,沈昊天,天翼酒店的总裁,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一颗真心。可为何自从这女人踏进他的家,一切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