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基本情况
近30年来,与中国改革开放相对应的是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呈螺旋上升的趋势。1978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仅为8.59亿美元,至1991年增长为79.6亿美元,13年间增长了8倍。从1991~2008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从79.6亿美元增长到2311亿美元,增长了15倍,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这一增长率超过了同期中国和东盟各自的对外贸易增长率。双方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也不断上升,据测算,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指数(G-LIIT)已从1993年的0.46上升至2004年的0.72,最高年份达到0.76。借助现有的统计数据,可以分析出这两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逐步从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
1.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总体发展水平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中国的发展水平居中上游,而东盟10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其中既有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有经济落后的国家。在此选取东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尼、马来西亚5国作为东盟国家的代表来观察1994~2003年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
以上数据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正在迅速发展,若以10年为1期,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速度的同比增长幅度是非常显眼的,虽然中国与东盟各国每年的G-L指数并不一定稳定上升但是从整个趋势来看,其产业内贸易指数的上升趋势不容置疑。
2.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总体特点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逐步从基于要素禀赋(包括技术水平)差异的传统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规模经济和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且贸易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正在形成互补性的分工。产业内贸易日渐成为中国与东盟间贸易的重要形式,而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增强。具体体现在:
第一,从总体水平上来看,1993~2004年期间,产业内贸易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根据获得的东盟国家从中国进出口的数据,对所有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得出从1993年至2004年间的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从1993年以来大体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由1993年的0.46上升到2004年的0.72,其中2000年达到最高0.76。受1997年金融危机影响,1997年指数比1996年略有下降,但到2000年达到最高的0.76之后一直稳定在0.7到0.6之间。若以0.5为界,1995年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95年后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在整个贸易权重中占了75%。
第二,从具体的产品分类来看,1993~2004年期间,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中机电产品所占比重迅速提高,已在双方产品贸易中取代了如纺织、服装和鞋类等传统出口产品的地位,成为第一大类贸易产品。其中,28~38化工产品,84~85机电设备,86~89车辆、船舶以及90~92光学、精密设备和乐器这四类产业一直保持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数字为产品分类代码),其平均G-LIIT都在0.8左右。
3.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贡献率明显高于产业间贸易,且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中国——东盟贸易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产业内贸易还是净贸易,由此进一步验证产业内贸易在中国——东盟贸易中的主导作用。从1993~2004年,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贡献率明显高于产业间贸易,且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初级产品增幅较小,制成品增幅较大,初级产品产业内贸易贡献度明显低于制成品的贡献度。以机电设备和化工产品类为例,机电设备和化工产品类的产业内贸易贡献率从1996年的0.75和0.43分别提高到2004年的15.84和4.64。2004年,除了动植物油脂、矿产品、塑胶产品、纸浆和纸制品类产业内贸易的贡献率低于产业间的贡献率以外,其余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贡献率均高于了产业间的贸易的贡献率。尤其是植物产品、精制食品、木料和木制品、车辆船舶类产品的产业间贡献率为负值,表明贸易的增加均来源于产业内贸易。可见,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模式正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将是扩大双边贸易的重要途径。
4.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中国从东盟的进口增长速度比中国向东盟的出口增长速度快,中国由贸易顺差转为贸易逆差,贸易结构不断优化。1991年,中国自东盟进口38.2亿美元,而2005年则高达750亿美元,增长了近19倍,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进口来源地。1991年,中国向东盟出口41.4亿美元,而2005年则高达553.7亿美元,增长了12倍。199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中,中国顺差3.2亿美元,而2005年中国逆差196.3亿美元。199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产品中,以初级产品、轻纺产品为主,发展到2002年则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中机电产品和化工产品名列榜首。从中国与东盟贸易商品结构看,中国与东盟制造业产品的重要性日益增长,制成品贸易比重逐年上升,初级产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比重稳中趋降,中国和东盟的贸易结构中,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多集中在制造业。近10年间,东盟的外贸商品实际上已从初级产品向制成品转化。
5.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产品结构有较大的改善,并在制造业形成了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水平分工格局
根据获得的东盟国家对中国出口的数据表明,1993年至2004年期间,东盟对中国出口的商品重要性的先后顺序发生改变,已从资源类商品转向制造业产品,出口商品结构呈现多样化。
1993年东盟出口中国的前五大类产品依次是矿产品(占32.38%)、木材和木制品(占20.27%)、机电设备(占12.39%)、油脂(占8.37%)和贱金属及金属(占5.33%),这5类产品总计对中国的出口占对中国总出口量的78.74%。但到2004年,次序和比重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除机电设备占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比重从1993年的12.4%上升到2004年的48.3%位居第一外,前五大类产品依次变为矿产品(13.1%),塑料(5.9%)、化工产品(占6.32%)、纸浆和纸制品(占2.61%)。东盟对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正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且出口产品的高附加值程度有所提高。到2008年,东盟出口中国的前六大商品依次为机电类(占42.3%)、石油矿物类(占14.4%)、橡胶类(占7.2%)、油料类(占6.08%)、塑料类(占4.4%)、化学制品类(3.2%),再加上铜矿石、数码等产品,前10种主要出口商品总计占全部出口商品额的81.8%。说明东盟出口中国商品的集中度还比较高,但机电类等制造业上的集中度高于资料性产品,东盟的制造业逐渐在中国取得市场份额。
与东盟对中国的出口相比,东盟从中国的进口呈现着相对更明显的多样化,工业制成品的比例日益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进口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1993年,东盟从中国进口的前五类商品依次为机电设备、纺织品和服装、植物产品、贱金属及金属制品、矿产品,它们占东盟从中国进口总额的67.40%。到2004年,除机电设备继续位居第一,其比重从1993年的20.32%上升到2004年的50.78%,纺织品和服装、贱金属及金属和矿产品所占比重已从1993年的14.43%、10.62%和10.45%分别下降到2004年的9.83%、6.72%和4.53%。到2008年,东盟进口中国的前六大商品依次为机电类(占50.6%)、钢铁(占7.3%)、石油化工类(占3.7%)、橡胶类(占3.2%)、塑料类(占2.1%)、化学制品类(2.0%),再加上化肥、数码等产品,前10种主要进口商品总计占全部进口商品额的74.3%。
以越南为例,对中国进口的商品中,制造产品在增加,非制造业产品逐年下降。据越南《市场价格物资报》2010年2月22日报道,2009年越南自中国进口金额为160亿美元,同比增长5%。越南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械设备和零配件,进口金额为40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占自中国进口总额的25.3%;布料16亿美元,同比增长1.4%,占9.5%;电脑、电子产品及零配件15亿美元,同比增长123.7%,占8.9%。2009年越南自中国进口大幅增长的商品有:各类成品油,进口金额为13亿美元,同比增长189.2%,占自中国进口总额的7.8%;香烟原辅料,进口7500万美元,占0.5%。部分商品进口金额同比有所减少,如小麦(9.7万美元,同比减少98.5%)、动植物油(92.7万美元,减少97.7%)、奶及奶制品(19.97万美元,减少92.4%)。2009年越中双边贸易额为213亿美元,占越南对外贸易总额的17%,贸易逆差为115亿美元,同比下降8.4%。
中国对东盟出口的机电产品以家用电器、机械基础件、交通工具及零部件等为主,从东盟进口的机电产品中很大一部分是机电仪器零部件、工业整机和钟表等,机电产品已互为中国和东盟的出口优势产品,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产业内贸易的特点十分突出。2004年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金额分别达到151.7亿美元和74.3亿美元,占对东盟出口总额的57.8%和28.7%。与此同时,中国从东盟进口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金额分别达到149.4亿美元和93.76亿美元,占自东盟进口总额的53.1%和41.1%。过去10年中,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最强劲的增长来自制造业产品的贸易,其中,机械和电器设备的增长幅度最大,这些产品在中国和东盟贸易中既是主要的出口产品也是主要的进口产品,双方发展各有侧重,显示出由于产品分工和规模经济带来的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
第三节中国——东盟制造业与物流联动情况
一、制造业与物流联动的理论解析与现实需要
(一)制造业与物流联动研究综述
近年来制造业物流发展速度加快,尤其是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之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更加明显。一些专家学者就两业联动发展提出了构思和建议。陆江指出促进物流业发展,要鼓励企业主辅分离、流程再造,分立、分离、外包物流业务;支持物流企业向专业领域渗透。丁俊发认为,为促进我国物流业发展,必须加速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进程,把企业非核心业务全部或大部分外包;必须发展高端物流服务,从制造业寻找突破口。骆温平从理论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对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核心成员互动关系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
此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有许多专家学者从企业物流外包、第三方物流等方面探讨了工商企业物流外包和自营问题,以及第三方物流的价值与发展机理等。CliffordF.Lynch从物流供应者和物流需求者的角度研究企业物流外包,分析了物流外包的原因。Joel D.Wisner、G.Keong Leong、Keah-Choon提出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可以帮助企业迅速获得竞争优势,可使企业无需特别专注于供应链管理,而将更多的资源投在核心能力上。王淑云从企业物流外包的理论基础研究入手,以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物流外包采购过程管理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在物流采购合同中的应用。马士华对企业选择物流运作方案的影响因素以及企业进行物流外包和自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刘志学、徐泽勇建立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第三方物流合作博弈模型,利用最大值原理求解得出博弈双方最优的合作策略。
(二)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机理
共生的概念始于生物界。在生物界,不仅存在着环环相扣的食物链,而且也存在动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共生现象。共生又叫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一类种间关系,是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高度发展。产业融合的趋势是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动力。物流专业化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也是制造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拓展。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制造企业而言,物流并非是其核心业务,出于核心竞争优势和专业化分工的考虑,制造企业将这种生产性物流服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服务提供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另一方面,物流外包的强劲需求对专业物流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刺激了物流市场的迅速发展。这种互补型的产业融合增强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