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宁夏境内的长城上建有五大雄关,分别是西长城上的胜金关、赤木关,北长城上的镇远关、平虏关门以及东长城的长城关。胜金关、赤木关、镇远关与贺兰山打硙口并称宁夏“城防四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胜金关胜金关位于中宁与中卫的交界处,属贺兰山南端主要道口,西距中卫90里,是西长城第一城段(西沙嘴至胜金关)的终点。贺兰山至此突出一嘴,直抵黄河岸边,形似传说中的“老龙探水”,地势十分险要,形成一座天然大关,墩台就建于山巅。当时,这里被称为“山河相通,一线之路以通往来,然一夫扼之,万夫莫过”。因此关胜过金陵潼关,故名胜金关。据记载,弘治元年(1488年)、弘治六年(1493年)、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对胜金关进行了三次重新修葺。山顶设墩台,四周筑较高城墙,外侧削成绝壁。西山坡较缓,从山顶起沿山势筑关墙至山脚下,建有兵营、驿站、馆舍,驻兵扼守。又因其地三面受制,一面临河,天险可守,实属绝地。清同治四年(1865年)因战事所毁。而今,高大的墩台依然屹立山巅,四周有较高的围墙,外侧经人工削劈而成绝壁依然可见。
赤木关贺兰山赤木关,又称赤木隘口,俗称贺兰口,是西长城第二城段,胜金关至赤木关的终点关隘,位于贺兰山中部,东北距银川约90里(今日的银巴公路由三关谷地贯通),是阿拉善进入宁夏平原的咽喉要道,堪称贺兰山一大名关。据明代的《赤木关口记》记载,贺兰山绵亘500余里,较大的关口有37处,可通步兵、骑兵的就有50多处,而“赤木口犹宜入”。嘉靖十九年(1540年),经右副都御史杨守礼与总兵官任杰奏请并主持建关,明朝廷曾经拨专款白银4万两作为修关经费,可见赤木关隘当时属重点修筑建设项目。
赤木关又称三关口,所谓三关,就是从沟口自东向西设置头道关、二道关、三道关。
头道关的关墙与长城相连,山势至此稍微开阔,“溪口可容百马”,是利用原有的一条古城墙加宽筑高而成。北墙顺山梁向西北延伸,南墙迤向东南,中间为关门,关门两侧城墙拐弯处,各设一座跨墙墩台。这道关的修筑十分艰难。当时,这里是“山多砂砾而少壤土”,而修筑关墙又必须用黄土。于是,总兵官就令军士“遍剖诸崖谷,忽得壤土数处”。又因缺水,而令军士制作100辆水车,去关东北20里之遥的金塔泉运水。就这样两次才修筑成。如今关门早已不复存在,仅留一处大缺口,为银巴公路贯通之处。公路东北面仍是高山断壁,形势险陡。
西去6里之处为二道关,也为现银巴公路贯通之处。公路西侧,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头,山顶上至今尚存一座墩台遗址。地面上散布当年军卒用过的器物残片。墩台与西南的山峰之间,有较为平缓的一望之地,尚有约2里长的一段城墙遗迹。因风雨剥蚀,仅有一道土垄痕迹而已。二道关至三道关之间,东西相距4里,山谷至此越显狭窄,高山峭壁,形势险峻,属人马无法攀越的天然屏障。
三道关是两山相夹一道。这里山谷狭窄,危崖对峙,中间一路,易守难攻。过此关,即出贺兰山,进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境内。今虽已辟为大道,尚不失险峻之姿。《嘉靖宁夏新志》中记载的“石质边墙和深沟各一道”,今已荡然无存。
镇远关位于今平罗县城北40公里处,明代初年修建。关东为黄河,关西为贺兰山尽头,山水相交,最为要地,是宁夏镇北部的重要屏障。连接镇远关的边墙,于今平罗境内的归德沟之南,偏北东行,经过今大武口、武当山寿福寺以西、韭菜沟等地,至镇远关(即红果儿口)。明弘治年间,因为守边的军队调整不敷,粮食供应困难,名存实亡,至明正德初年正式弃守。此外,还有自然环境恶劣,受蒙古高原的气候影响,风天甚多,经常飞沙走石,使人100米内什么也看不见,士兵苦不堪言。至新中国成立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沙滩。在蒋介石的操纵下,孙殿英与马鸿逵为争夺宁夏,曾在这里发生过一场军阀混战。附近的麻黄沟,因盛产麻黄,土匪经常出没,劫掠经营麻黄的过往客商。
打硙口位于今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北侧,为贺兰山重要山口之一。沟口两侧沟壑纵横,左右联属,可通步骑之处甚多。明嘉靖年间沿沟谷通道咽喉处筑有三关。头道关位于今平汝铁路支线一号桥处,二道关位于二号桥处,三道关位于大武口沟与清水沟交汇处。这三关也指的是打硙口的三道关墙,到嘉靖年间已经颓圮。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打硙口改称大武口。
平虏关门也称长城北关门,位于今平罗县城北5公里处。为明代北长城沿线三大关门之一。据文献记载,初建时“十分雄伟,其上皆为堂,下各增城三面,为二堡,周回一百二十余步,徙军驻守”。
长城关也称长城东关门墙,位于今盐池县城北侧,距明代花马池北城墙百余米。明嘉靖九年(1530年),总制王琼主持修筑,底阔30米左右,高20余米。关门正中书写“长城关”三字。关门上建有关楼,高耸雄壮,上面镌有“深沟高垒”“朔方天堑”“北门锁钥”“防胡大堑”等字样。城墙上设有墩铺50座,隔3里或5里处,设置若干敌台,分设戍守兵士20人,日夜守哨。击、刺、射、蔽等兵器样样齐备,又沿长城设4道暗门。登楼凭栏远眺,朔方形势尽收眼底。关下设有市场,昔日汉族与蒙古族货物交易繁荣。数十年前砖楼遗迹尚存,今已毁没。
除长城雄关外,明代还在黄河东岸长城尽头的横城附近,修筑了一座“中路宁河台”,以护横城津口。宁河台的规模相当宏伟,台高5.5丈,周环4部,亭楼3楹,厢房4墁,前面施迤桥数级。外列堞为城,城周回90余丈,高2.4丈,缘以重门,设津吏及堠卒守卫。据记载:“登眺其上,而山岩陇坂,委蛇曲折,历历在目……诚朔方一壮观矣!”当年,这里曾经是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渡口。由内蒙古经宁夏至灵武,东去定边、榆林,南达固原、平凉,均须由此过河。客商往返,边夷朝阙,官兵过往,络绎不绝。明朱元璋的十六子朱栴,赋诗描写当时渡口的繁荣景象和黄河两岸的大好风光:“黄沙漠漠浩无垠,古渡年来客问津。”可惜的是,当年这座雄伟壮丽的关楼、津亭,今已不复存在。人们只能凭借想象,领略它们的雄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