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模式的独特的实践品格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艺术欣赏、艺术技能的学习,通过课外的艺术活动等,能够训练和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将自己的创意付诸实施,在实践中获得更深的感悟和创造的灵感。这正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所必须做的。尤其是在长期“单向人”的培养模式下而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人文素质低下、创新能力缺乏的理工科大学,开拓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创新模式,将其摆在重要的地位,给予其足够的关注,势在必行。
(二)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创新模式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教育学的“人格本位”理论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因此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创新模式遵循主体性原则就是尊重教育对象——全体学生主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主体性内涵有三: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主动得到发展。
(1)面向全体学生。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大学生的素质。福禄培尔说得好:“让每一个学生在某一艺术部门成为一名艺术家,这不是目的;让每一个学生在一切艺术部门成为一名艺术家,这更不是目的。因为两者本身是不能成立的,尽管前者对每个人来说在一定关系上也许是可以这样说的。一个特定的目的应当是使每个人按照各自的本质充分地、全面地发展起来,使他能够从人的本质的全面性和全能性上去认识人,特别是……要使每个人懂得观察和鉴赏真正的艺术作品。”[福禄培尔.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71—172.]在开展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创新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应遵循艺术素质教育的发展规律,艺术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一个学生艺术审美修养的基本的素质教育,而不是针对少数学生、提高他们的艺术技能的职业培训教育。它是普及性教育而非选拔教育,它是注重学生发展的教育,而不是淘汰性教育。在艺术教育实践中,努力培养全体学生的艺术兴趣,带动最广泛的学生群体参与到艺术活动与学习中来,艺术活动与学习绝不是少数艺术特长生的专利。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的教育,也是面向整体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面对我国高校的专业化教育及目前还存在的专业化的培养模式,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创新模式应避免陷入以往教育的窠臼。
(3)让每个学生主动得到发展。既然艺术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都贯穿了主体性,艺术作为形象、感性的东西,只有将其内化于受教者主体才能达到艺术教育的效果,才利于审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创新模式首先要关注学生主体。无视学生主体的个性差异、生活环境、时代特色,就很难打动学生,无法达到其内心的升华,这样的艺术教育是徒劳的;其次,要将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主体,而非被动的承受者,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倾听他们的思想,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建立平等、互助、互动的师生合作关系。为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在这样一个自由、平等、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中,更有利于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实践性原则
教育过程的实践性原则是指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要侧重于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创新模式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教育,艺术与活动是不可分离的。在此过程中,审美欣赏、审美创造以及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操作性和体验性的有机融合是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在活动中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在制作中学习和训练是艺术教育教学的规律之一。
而对理工科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学生而言,应用性的人才的培养目标注定了实习、试验、实验、作业等实践活动是他们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学习中的实践与艺术学习中实践正是不谋而合。因此,团学活动模式成为理工科大学生专业学习与艺术学习的平台,在实践活动中能够达到专业素质与艺术素质共同提高的目的。
3.审美性与学术性原则
艺术素质教育的审美特性决定了其内容应注重美的艺术品的选择。而大学的科学研究的本体功能也决定了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模式应注重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
(1)教育内容的审美性原则
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模式应以艺术美的特性成为大学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其在活动内容的把关上,自然要注重审美性。选择那些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于一身的优秀的艺术作品,能给予学生无穷的意蕴和至高的境界,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净化灵魂,提升人生境界。反之,低俗的艺术甚至导致学生误入歧途。
(2)教育内容的学术性原则
大学作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基地,它注重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给予大学生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应注重其内容的学术研究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
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模式所体现的学术研究应表现在对文化的思考上,包括:艺术对当时时代的文化所起的积极意义、艺术家的思想以及创作受到当时哪些思潮和哪些伟大人物的影响,在学术上有哪些交叉,艺术作为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在思想上、精神上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东西等,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术研究能力。在活动组织方面,学校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形式多样的设计大赛、讨论会,来开阔学生的思路,促进了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
4.开放性原则
开放型社会要求公共艺术教育系统应具有开放性。公共艺术教育的开放性是指,一方面,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应与社会艺术教育环境、家庭艺术教育三者相结合,在教育内容上与学生的日常艺术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在教育形式上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入生活。如参加社会艺术活动等,都是开放性的体现。
另一方面,加强国际交流,公共艺术教育与国际接轨。现今开放的社会,相互交流和借鉴是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公共艺术教育加强国际交流是其发展的关键。国际交流的途径包括一般留学进修、参观考察、访问演出、学术研讨等。当然,交流是相互的,要做到“高层次的走出去,高水平的走出去”。目前而言,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国际交流渠道和形式并不多,并且大多局限在相对肤浅的层次上,这些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以求改进。
5.融合性原则
科学与艺术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虽有区别,但又统一。思维学认为只有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共同开发,才有益于创新思维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和情商理论也认为,人的主体结构中,仅仅拥有科学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艺术素质教育所培养的能力是人必需的,且两者的融合才能让人全面、和谐、完整地发展,才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模式的开展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成为必然。
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模式实施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艺术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措施,让科学与艺术两者互相促进,平行发展;另一方面,在教育方法上,应互相借鉴,互相转移。在第二课堂活动安排中,要充分运用在第一课堂上学到的美学基础知识、艺术基本技术和艺术鉴赏评价技能,突出各种不同类型教育活动的交叉和渗透。
三、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创新模式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
(一)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创新模式的方案
1.项目设置
(1)“红歌传唱”比赛(以小组为单位)
(2)参观艺术素质教育基地
(3)读一部经典艺术著作(交读后感)
(4)讲一个著名艺术家的故事(竞赛形式)
(5)“我热爱艺术”主题团日设计大赛
2.活动要求
(1)辅导教师对实验班的第二课堂团学活动要做到长计划、短安排,要提前写出活动计划,使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2)辅导教师应本着学中有乐、乐中求学、学有特长的思想,讲求活动实效。
(3)辅导教师要坚持育人与活动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辅导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使学生的实践技能,从低到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活动内容
4.活动学时与分数
(二)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创新模式的评价
为检验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模式的实际开展效果,客观公正地评价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创新模式的效果,确保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模式取得实效,特制定本考核评分细则。
1.考核评分细则
(1)“红歌传唱”比赛(2分);
①以小组为单位,此项评分由组长负责评定。先在组内成员中比赛,参与者可获得基本分(总分的60%,即1.2分);
②学生自荐或小组推荐,参加以班为单位开展的传唱比赛,联络员初审,参与者可获得加分(总分的20%,即0.4分);
③课题组终审,评出的优胜者颁发校级荣誉证书,同时获得该活动的满分(2分)。
(2)参观艺术素质教育基地(2分)
①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参观艺术教育基地活动,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内每个成员都应积极参与,将观后感交到组长处。然后小组讨论,拿出几篇优秀观后感。上交观后感者计1分,未上交者计0分(此项评分由组长负责评定);
②每个小组评出的优秀观后感以班为单位上交到联络员处并组织开展评比活动,课题组成员担任评委,综合评定,参与活动的同学计1分;
③最后由课题组综合评定出优秀班级,颁发校级荣誉证书。
(3)读一部经典艺术作品(2分)
①参与活动,撰写读书心得,即可获得基本分(总分的60%,即1.2分);
②联络员初审,根据“心得”的质量酌情加分(占总分的20%,即0.4分);
③课题组终审,评出的优秀读者颁发校级荣誉证书,同时获得该活动的满分(2分)。
(4)讲一个著名艺术家的故事(2分)
①按时到场,认真听报告,即可获得基本分(总分的60%,即1.2分);
②上交心得体会,联络员根据其质量酌情加分(总分的20%,即0.4分);
③联络员综合评审心得体会,优秀者可获得该活动的满分(2分)。
(5)“我热爱艺术”主题团日设计大赛(2分)
①参与活动(即交了设计方案的学生)即可获得基本分(总分的60%,即1.2分);
②联络员初审,根据方案的质量酌情加分(总分的20%,即0.4分);
③课题组终审,给评出的优秀方案作者颁发校级荣誉证书,同时获得该活动的满分(2分)。
(6)上述五项活动结束后,每个学生上交一份活动总结,该总结可为学生争取加分机会,直到分加满为止。
2.奖励设定
以上活动评奖名额按实验班班级或学生人数的20%设定。
3.上交活动资料
(1)A4纸、Word格式、电子文档。
(2)标题用黑体三号加粗,正文用小四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2磅。
(3)最后注明:×××年级×××专业班级××名字。
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
团学活动创新模式的实践
一、开展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团学活动创新模式的实践
大学生渴望了解社会,喜欢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可根据这一特点,通过团学活动实施艺术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艺术知识,感悟艺术的意义和美好,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如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红歌传唱”比赛、参观艺术教育基地、读经典艺术作品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关爱与付出,体验和感悟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