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的主要种类ABO血型
对于血型这个名词,人们并不陌生,而且一般都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也知道家庭中每个人是什么血型。血型这么惹人注意,必然有其道理,下面就围绕血型做些介绍。
根据血液存在抗原性不同的凝集原,人类的血液可分为若干类型,称为血型。从狭义说,血型是指红细胞凝集原的差异;从广义来说,血型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血液各成分的凝集原的不同。经过学者们的广泛实验研究,可将血型分别归类分成若干血型系统。在人类,已经发现有ABO、Rh、Mn等十几个血型系统,其中在医学上最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大家熟知的ABO血型系统。血型由遗传而来,出生时即已形成,除极少数白血病等患者外,终身不变。
我们先来做一个试验:准备好A型和B型标准血清。鉴定时,取一张洁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的左半边加一滴A型血清,在载玻片右半边加一滴B型血清。然后在每侧的血清上各加一滴受检者的红细胞血悬液(一滴血液与1毫升生理盐水相混合而成),轻轻摇动玻片,使血清与血悬液混合均匀,静置5分钟后,观察红细胞的凝集反应。
如果受检者的红细胞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而与B型血清不发生凝集反应,则此受检者为B型血;如果受检者的红细胞与B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而与A型血清不发生凝集反应,则为A型血;如果受检者的红细胞与两种血清都发生凝集反应,则为AB型血;如果受检者的红细胞与两种血清都不发生凝集则为O型血。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人的红细胞表面有两种抗原,分别叫A凝集原和B凝集原。在人的血清中还有与抗原相对应的两种抗体,分别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如果A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者.B凝集原与抗B凝集素相遇,红细胞就会凝集成团,不久这些红细胞又破坏解体,发生溶血。所以,红细胞上所含有的特殊的凝集原就是它的“身份证”。也就是说,红细胞上有A凝集原的称A型,有B凝集原的称B型,同时含有A、B两种凝集原的称为AB型,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称为O型。但任何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其自身红细胞相作用的凝集素。医学上,按照红细胞所携带的凝集原的不同,将人类血型划分为四类,这种划分称为ABO血型系统。
在人群中,各种血型所占的比率,各民族间有所不同。
即使同一民族,如按地区统计,各种血型所占的百分率也有出入。例如对上海汉族居民40980人的调查资料表明,o型占30.86%,A型占31.31%,B型占26.06%,AB型占9.77%。
人类除ABO血型外,尚有Bh等其他许多血型。因此,为了确保安全,输血前还要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仔细查验不同血细胞的身份证,即把受血者的血清加上供血者的红细胞,把供血者的血清加上受血者的红细胞,如证明两者都不发生凝集后,才能安全地输血。
ABO血型的发现历程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一名因车祸而大量失血的危重病人被送进了急救室,医护人员在确定了他的血型之后,立即对他进行输血抢救,一滴滴殷红的鲜血缓缓进入病人体内,病人得救了,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输血在医院里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无数的危重病人通过输血保全了生命。追根溯源,我们是不应该忘记开拓科学输血事业的先驱者们的。
1665年的一天,英国解剖学家查理·苏卫尔看到一条小狗出了意外,失血过多,小狗濒临死亡。查理·苏卫尔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可能拯救小狗生命的方法。他尝试着将一条健康狗的血管间接地与那条奄奄一息的小狗的血管相连通,过了一会儿,奄奄一息的那条小狗神奇地起死回生了。查理·苏卫尔的这种使濒临死亡的小狗体内的血液得到补偿的有效方法,使人们第一次认识到在不同个体间输血是可能的。这个300多年前的实验为后来的输血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668年,法国医生丹尼斯看到一名17岁的男孩因长期发烧而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便把少量新鲜的羊血缓缓注入他的体内,这个患病的孩子十分幸运地活了下来。丹尼斯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给人输血的人。不久,一名年轻的妇女恳求丹尼斯把性情温顺的羔羊的血液输入到她那性格暴戾的丈夫的身体里,以改变她丈夫的暴戾的性格,但是很不幸,就在丹尼斯为这名男子输入羊血时,悲剧发生了,这名男宁的心跳加快,痛苦万分,最后在一阵歇斯底里的狂躁后死去。丹尼斯医生因此被指控为“过失杀人”而入狱,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用输血方法为人治病了,输血研究一时陷入了僵局。
直至19世纪初期,输血问题又有人开始研究。英国医生布伦德尔研究了历史上的输血案例后发现,同种动物之间的输血大都获得成功,异种动物之间输血则几乎全部失败。因此,他认为必须给病人输人血。1818年的一天,布伦德尔接收了一位难产的孕妇。在孕妇生产时突然发生了大出血,孕妇的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孕妇的生命,善良的布伦德尔给这位孕妇输入了一名健壮男子的鲜血,孕妇转危为安。
布伦德尔成功后,输血成为挽救危重病人的手段。人们发现,输血成功的概率大约是1/3。有的人输血后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轻者休克,重者丧命,这是输血失败的主要原因。但是,人们不清楚红细胞凝集的原因,曾千方百计地用多种化学药品防止凝集反应的发生,可是均不见效。
解开红细胞凝集之谜的是美籍奥地利病理学家兰德斯泰纳。
兰德斯泰纳,1868年6月14日出生在奥地利首都、音乐名城维也纳。他的父亲是一位着名的法学博士。兰德斯泰纳没有迷上音乐,也没有迷上法学,而是从小爱上了医学。因为在他家附近有一所医学学校,少年的兰德斯泰纳放学后常到这所学校去玩耍,但胆子很大,看老师和学生做医学试验、解剖尸体他一点也不害怕。逐渐地他对医学有了兴趣,便常从医学学校借来一些医学书籍看,他特别爱看那些有插图的书,他读这些医学书觉得像读故事书一样有趣。
1885年,兰德斯泰纳考入了维也纳大学,踏入了医学的殿堂。刚开始时,他感到十分兴奋,觉得,自己学会了很多医学知识。不久,兰德斯泰纳就发现自己原来掌握的那点知识犹如沧海一粟,于是他开始发奋学习,认真观察标本,动手解剖人体。6年过去了,兰德斯泰纳成为了一名有丰富压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医学博士。这时候他可以去工作了,但他不愿做一名普通的医生,立志要在医学研究上做出大成就。为了日后研究的需要,兰德斯泰纳又专程到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拜师学习化学知识。
1897年,兰德斯泰纳开始致力于血清学的研究。他立题新颖,探索深入,10年间共发表了175篇论文,其中最伟大的成就是看到了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并证明这是血清反应的一种表现,进而发现了人类的ABO血型系统。
1900年的一天,兰德斯泰纳把一个人的红细胞与另一个人的血清混合时,看到了红细胞凝聚在一起,成为一簇簇不规则的团块。即使用力振荡,这些成簇成团的红细胞也不能散开。他把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的凝集反应。这种红细胞凝集是血清反应的一种表现。兰德斯泰纳认为,红细胞在异种血清的作用下发生凝集反应,是因为红细胞表面含有一些抗原性物质,他把这种物质称为凝集原;而血清中则含有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统称为凝集素。如果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遇到了与它相对抗的凝集素,则会发生一系列抗原抗体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经过多次试验,深入调查,兰德斯泰纳发现了在人类的红细胞中,主要含有两种不同的凝集原,分别称为A凝集原、B凝集原;在血清中,也有两种凝集素,分别称为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他把红细胞中含A凝集原的血液,称为A型血;把红细胞中含B凝集原的血液,称为B型血;同时含有A、B两种凝集原的血液,称为AB型血。
Rh血型
在介绍ABO血型系统时已经说过,在人类方面已发现有ABO、Rh、Mn等十几个血型系统。其中,在医学上最有重要意义的是ABO血型系统,其次便要属Rh血型系统了,至于其他血型系统,因为它们的凝集反应较弱,一般不甚关注。关于ABO血型系统前面已经做了一些介绍,下面要谈的是Bh系统。
除了在ABO血型中谈到的抗原以外,人类的红细胞还可含有另一种抗原,称为Rh凝集原或称Rh因子,而与其相应的抗体就称为抗Rh凝集素。凡是人血中的红细胞表面含趾凝集原,能和抗Rh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的为Rh阳性;红细胞表面不含Rh凝集原,不能和抗Rh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的为Rh阴性。抗Rh凝集素天然形成的极少,它主要在输血或女性妊娠时产生。
在我国各民族中进行普查的结果表明,在汉族和其他大多数的民族中,人口的99%为Rh阳性,只有1%左右为Bh阴性。但是,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其Rh阴性的百分率较高,如塔塔尔族为15.8%,苗族为12.3%,布依族和乌兹别克族均为8.7%等。
Rh血型的临床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一个Rh阴性的人,他的血清中本来不含抗Rh凝集素,所以第一次接受Bh阳性的血液时,是不会发生凝集反应的。但当这种含有Rh凝集原的红细胞被输入体内后,即能引起免疫反应,从而使这个Rh阴性的人血清中出现了抗Rh凝集素。以后如再次输入Bh阳性的血液,就会发生凝集反应。因此,临床上给患者重复输血时,即使是输入同一供血者的血液,也应重新作交叉配血试验,以避免可能由于Rh血型不合而引起输血事故。
2.趾阴性者还可因妊娠而产生抗Rh凝集素,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Bh阴性的母亲孕育了Rh阳性的胎儿(因为胎儿的父亲是Bh阳性)造成的。如果这个Bh阳性胎儿的红细胞或其所含的凝集原,通过胎盘血管进入母体,使母体的血清中出现抗Rh凝集素,则此抗Rh凝集素可以通过胎盘再透回胎儿血液,从而引起胎儿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而溶血。此外,如果这位趾阴性的母亲曾经接受过Rh阳性血液的输血,血清中已有抗Bh凝集素,则Rh阳性胎儿的溶血反应就可能更加严重,甚至可引起胎儿死亡。
由于以上两种情况的存在,因此对Rh血型的检查,特别是在Rh阴性占人口百分率较高的民族中,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输血
输血是抢救急性大量失血的一种最有效措施,对于大量出血者如能迅速及时进行输血抢救,则能直接补充血量以恢复正常血压,增加血液供应,常可转危为安。另外,对于慢性贫血的病人,少量输血则能加强患者机体的造血机能。
输血与配型
输血有这么多的好处,但不能盲目地输血。输血时除严恪选用健康血液外,还必须注意供血者与受血者间的血型是否适合,如果受血者接受了不合的血液,就会引起严重后果。例如供血者血型为A型,受血者为B型,输入后A型红细胞就会发生凝集或溶血反应。这时,受血者将出现头痛、脚闷、恶心、严重寒颤、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显着下降等症状,并可能迅速发生休克。倘若受血者在麻醉情况下被输入血型不合的血液,还会出现紫癜与全身性渗血,由于麻醉着的受血者不能主诉所感到的不适,所以往往贻误抢救而致死亡。
上面说的反应主要是由于输入的异型红细胞在受血者血管内迅速发生了凝集反应,继而溶解并释放出一些凝血物质,于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具体说来,血液中的红细胞内含有某种凝集原,血清中含有相应的凝集索,如果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遇到一种同它相对抗的凝集素,就会发生凝集反应,使血细胞凝集成团,继而引起红细胞的溶解。
为了预防血型不合引起输血反应,输血前必须检查供血者的红细胞是否会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如前所述,O型血红细胞不含凝集原,A型血含凝集原A,B型血含凝集原B,AB型血含凝集原A和凝集原B;O型血的血清含凝集素抗A和抗B,A型血含抗B,B型血含抗A,AB型血既不含抗A也不含抗B。因此,假如供血者血型含凝集原A,而受血者血清中含抗A,那么,红细胞就会发生凝集反应。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血型相同者之间可以互相输血;AB型没有凝集素,可以接受其他各血犁的血,被称为“万能受血者”;O型没有凝集原,可供给其他各血型的受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