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在一天天向外扩展。前几年一片荒凉的北三环路,如今已高楼林立,花木葱茏,成为不少人羡慕的好地方。
我们的宿舍楼坐落在北三环马甸桥和安贞桥之间。进城,或向西经马甸桥走德胜门大街,或向东经安贞桥走安定门大街,都要饶个不大不小的弯儿。倘若公共汽车方便守时,原也没有什么不便,可是,至少在我们刚搬来的那两年间,北三环路上的公共汽车是不能信赖的。有一次去天津,我提前两小时离家,没想到,在家门口就等了四十多分钟,结果误了火车。
后来,不知是哪位富于探索精神的同仁,在宿舍楼后面发现一条可以直奔鼓楼无需绕远的小路。骑车的自是方便,乘车的顺着这条小路走二十多分钟,也可以乘上当时的8路汽车,直接进城。很快,这条小路就被我们公认是进城的最便捷之路了。
美中不足的是,这条路上有一段一百多米长的南北小街,叫双旗杆,土路,路边没修下水道,平日居民们将垃圾放在墙脚,将污水泼在街心;若是雨季里,更是泥泞不堪。什么时候,这条小街能铺上柏油路面呢?我们都盼着。
记得是1986年夏天,推土机开来了,压路机开来了,喜欢打扑克的筑路工人也开来了。他们离去时,一条黑亮平整的柏油路出现了,两旁镶边的红砖红得那么耀眼,在两旁破旧的住房衬托下,它像是一件奢侈品。
我们走在双旗杆新修的柏油路上,自然欣喜异常。那条进城不必绕弯的小路,也变得十全十美了。
可惜,好景不长。
似乎是在柏油路的黑亮尚未褪尽的时候,小街南端忽然抛下几块厚厚的铁板—不知是哪个单位开始在这里破路动工了,行人车辆只能在铁板上穿行。地下工程竣工后,地上无人收拾,十几米柏油路,重又变成坑坑洼洼的土路。
雨季一到,原来隐约觉得不大顺眼之处,也暴露出来。当初,为了使小街与两端衔接的路面取平,柏油路铺筑得太低了,远低于两旁保护房基的泥土。每逢暴雨,泥土便随着雨水流淌到路上,再由行人和车辆带到路中间。一个雨季下来,柏油路的大部分路面已被泥土遮盖。而且由于柏油路渗透性极差,雨水、雪水、各家泼出的污水都拌和着浮土积存起来,久久不干,夏天腥臭四溢,雪后处处浮冰,反倒不如从前的土路好走。
前不久,不知哪个单位,由北向南,又在小街底下施工。其结果是,几乎一半的柏油路面被卡车拉走了。
昨天我从小街经过,又见一伙工人在小街残缺不全的身上开凿了。这次,是由东向西。不再有人愤慨。大家习惯了,漠然了。仿佛就应该这样,国家花了钱,派了工,给老百姓干点儿好事,却由一帮败家子儿把它随意毁掉。
在北京市政工程部门的图表上,双旗杆早已铺上了柏油路,可是,柏油路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