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告诉我们:从学生的角度看,学习知识的目的不只是简单地掌握书本知识、追求分数和各种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更应该分析、理解并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以此养成一种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从老师的角度看,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有这样的视野、思路和方法,鼓励孩子的创造和尝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其实,世上本没有路,世上也本没有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等知识,更没有今天的学科、专业。教育本就是通过教的过程,实现育的目标。不管是中小学教育,还是大学和研究生培养,关键是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跳出书本看书本”的思维,培养学生了解知识的沉淀形成、技术发明创造的过程和方法。在知识的教与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学生则可以从更高的视角、更宽的视野,了解、学习知识和技术的形成过程,甚至仅从书本的立意、内容结构、内容组织方式等方面出发,思考关于知识的“What”、“Why”、“How”等。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更为全面地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高屋建瓴的思维方式,终身具备这种思维方法和思考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道理即在于此。
仅仅为了获得书本知识等结果的教学方式,永远培养不出创造性的人才。中小学就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如果中小学没有做到,大学也许就是最后的机会了。因为,在大学以后,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基本定型,他终身的思维习惯和思考方法也基本被固化了。
3.良好的思维习惯
(1)思维定式的形成和规避方法
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会有不同的看法。看待事物时,每个人都会根据过去积累的经验,在大脑里形成一个模型。这就是个人的思维习惯,被称为思维定式。
在个人的认知过程中,这个模型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面对事情时,这个模型自动地启动,不自觉地引导人的思维,根据认知经验进行判断,使得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聚焦视角,集中于一个点或面来认知事物。在某个时间点,人一般只能关注于事情的一面:看到他所看到的,听到他所听到的,而且大多数人会坚持认为自己的认知判断是正确的。
这种思维的聚焦,能将复杂的世界简单化,使人专注于一件事。但这种聚焦化的思维方式容易固化,并形成偏见(或成见)。稍不注意,这种固有的偏见就会越来越强化,使思维具有局限性:可能错过另外一些事实;坚持自己的认知判断而不能有效地和他人沟通;面对问题时,跳不出原来的思维框框,难以看到或发现一些创新的方法;只关注眼前而不会着眼于未来,缺乏权衡、判断和思辨能力;甚至缺乏自信,对自己的现实生活不满意。
在实际生活中,面对的情况越复杂、事情越紧急,人的潜意识经验、认知、判断和思维习惯发挥的作用就越大。这时,要转换思路、形成全面理性的判断就需要越多的思考和权衡,也就越困难。然而,当下的教育使得很多人形成这样的二维逻辑判断方式:非对即错,非敌即友,非好即坏。同样地,当下的媒体和社会思维导向,导致大多数人形成一种追求最××的习惯,如最高的大楼、最快的速度等。因此,这种价值思维导向加速了思维定式的形成和固化。“愤青”思维是思维定式的典型表现形式。殊不知,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没有标准答案,更无法刚性化地评判。
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很多新闻,查阅相关的评论。尤其是在涉及国家、民族利益和价值观问题时,“中国可以说‘不’”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们的古人还能清醒地认识到居安思危。通过六十年的发展建设,我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我们更应该深入、冷静、理性地分析和思考,并清晰地看到:在高楼大厦、高速公路的背后,我们的社会、文化、经济等领域,在先进性、有序性、结构合理性和其他诸多方面,还缺失了什么?
某城市在一交通拥堵的路口修建立交桥,设计者从单一的角度出发,在桥上设置了红绿灯,被市民戏称为“新加坡”。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各地政府常常从单一的视角出发,待老问题和老矛盾解决以后,很快又产生了新问题和新矛盾。
因此,在面对事情时,尽量多维度、多方位地思考。但是,思维的扩展比学习书本上的静态知识难多了,个人往往很难突破自己的思维模式。这时候,参与“头脑风暴”式讨论、聆听各种交流报告可能比读书更管用。交流讨论时,抛开自己先入为主的认知判断,以白纸方式当听众,广泛地听取各种正面的、侧面的和反面的声音,再综合思考,形成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在看网络新闻时,不妨看看评论,你就会发现一些理性的声音、另类的看问题角度、迥异的思维方式等,有助于开拓自己的思维空间。
对于书本上的知识,理想地说,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交流报告的某些经验性话语,也许具有醍醐灌顶的作用。错过某场普通的报告,个人也许用一生也不一定能感悟或总结出报告人的经验性话语。看足球比赛,不知何时进球,只有自始至终观看,方能欣赏那精彩瞬间。
(2)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训练
不管是中国学生,还是教育发达国家的学生,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不一样,所学的文化思想或其他知识差异较大。但是,关于科学技术、现代经济和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等专业知识,即便使用不同的语言,所学的知识却是相同的。那么,为什么在创造性、想象力、运用知识能力等方面,学生的差距那么大呢?
所有知识都来源于生活,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以及建筑、经济、管理等专业知识也不例外。可以说,今天的大学,甚至中学所学的很多知识,在难度、深度上,已超越了一百年前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如20世纪发现的相对论,现在已进入了大学本科的物理教材;计算机技术的发明也不过六十多年,现在很多中学生都在学习、运用。
所有的知识都是已知的静态结果,知识的运用却千变万化,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也非一蹴而就。如学习了多年英语,但在写作时,很多学生常常不注意语法规则,更不用说将所学的单词、短语、语法等运用于口语。同样地,背得很多数学、物理的公式定理以后,学生还需要真正理解知识的含义,做一些练习题,方能熟能生巧。因此,教学不仅传授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相关的知识?知识如何形成?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方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跳出书本看书本”可以无限地延伸想象空间。我们看一部精彩的电影,除了欣赏以外,是否从整体上考虑过故事情节如何构思、电影如何策划拍摄?同样地,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部小说,是否从整体上考虑过文章或小说的立意、故事情节构思、人物角色塑造?笔者常常告诫学生:读文献时,不仅要关注文献的理论、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更应该从作者研究和发现问题的思路、分析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论上的证明或验证的过程、文章的撰写、参考文献的引用等诸多方面,学习借鉴,得到启发。
4.习惯的形成
(1)习惯难以通过授课方式形成
习惯永远没有办法、也很难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形成。这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习惯是抽象的概念,往往蕴含在处理事情的具体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形成往往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和过程。尤其是不同的人对待事情的不同态度,对习惯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习惯并非单一的,它具有全方位的立体性,涉及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2)尽早养成良好的习惯
个人的习惯,特别是生活、做事、思维等方面的习惯,从很小即开始形成。因此,越小形成的态度和习惯,不管其好坏,越是天生的、自然的。幼年形成的习惯是如此地根深蒂固,以至于很难通过后来的学校教育得到改变。伊拉斯谟曾说:“没有什么东西像在早年学习的东西那样根深蒂固。”培根也说:“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说明了这样的道理:对人的一生来说,在三岁以前,态度和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在七岁以前,主要是幼儿园阶段,态度和习惯的培养也非常关键。因而,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对习惯形成的影响大得多。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可能培养一流的优秀人才。
七岁以前,一个人还没有开始系统地学习书本知识。这时,态度和习惯的培养以生活习惯为主,如注重观察、遵守规则、守时守信、勤俭节约、克己节制等,同时也包括一些说话、学习、思考、思维的习惯。具备了良好的习惯,在中小学阶段,态度、习惯的培养转到以学习、思考的态度和习惯为主。背唐诗、学单词固然有用,但很多家长过于关注小孩背多少唐诗、记多少单词,却不关心、不注重婴幼儿态度、习惯的培养。
(3)习惯的养成要注重细节
昆体良说“先天畸形因而愚鲁不可教的人是很少很少的”,因此,绝大多数小孩的先天智力差异并不大,特别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接触了很多东西,却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很不起眼的态度、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他们在学习成绩、解决问题能力、其他综合能力、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过程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这种巨大差异正是一点点细节上的差异累积而形成的结果。所以说细节决定成败。
(4)习惯反映素质
我们总是通过个人的行为评价其素质。其实,个人素质是其道德、态度、习惯、能力等在生活、学习、工作方面的综合表现,其中,习惯是素质的表象性表现。我们甚至可以说:个人的习惯体现其素质;由多人组成的集体的习惯体现该集体的素质;由更多人组成的社会的习惯体现该社会的素质;具有相同生活习性的民族的习惯体现该民族的素质。
很多年前,我们一直认为“发达国家比我们的国民素质好,是因为他们的大学生比例比我们高”。时过境迁,当下的大学生比例已大大提高了,可我们的整体素质并未明显地好转,反而呈现恶化的趋势。很显然,在校学习再多的知识、取得再好的成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个人的素质。同样地,学校传授一些课外技能,如唱歌、跳舞、绘画等常见的中小学素质教育形式,并未抓住素质的内涵开展教育,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善一个人的素质。
(二)通用能力的改善
正如《遭遇美国教育》中所言:“中国人太习惯于在一个划定的框子里去施展拳脚了,一旦失去了常规的参照,对不少中国人来说感到的可能往往并不是自由,而是惶恐和茫然。这说明了我们的学生太习惯于老师布置任务或作业,否则,他们就失去了行动的参照坐标。”那么,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到底缺失了哪些关键能力的培养,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
其实,某个人在具备良好的态度和习惯以后,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能力、知识和技能,才能做事情,完成任务。能力又分为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全面地认识和评价个人能力,往往是很难、甚至可以说是做不到的事情。因为能力是抽象的概念,包括创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生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与人共处的团队精神以及专业技能等多方面。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人这方面的能力不行,另一方面的能力可能较强。如有些人可能因为某种不幸的原因,在听力、视力等方面存在缺陷,但往往可能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超强的能力。
能力被普遍地认为非常重要,但其培养却很难在短期内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针对“80后”、“90后”甚至更年轻学生的教育,能力培养常常被忽视。一方面,数学、物理、英语等知识容易固化而具体化,因而,以知识为目标的教育易于实施。背几个公式或定理、单词或语法,学生就会做那些之前不会做的题目,师生皆容易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训练的过程,有时甚至需要根据个人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情形,方能实现能力的训练、培养。
能力培养对老师的水平、时间、精力和用心程度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像导演一样,结合知识的教学过程,设想一些场景、设问一些情形、设计一些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然而,目前的学校教育以知识的课堂教学为主。谁都可以上讲台当老师,只要他懂得书上的知识。因此,当一个老师很简单,当一个好老师却很难。
专业能力涉及不同的专业方向,本书不再深入探讨。下面主要分析个人的通用能力。通用能力与道德、态度、习惯和价值观等紧密相关,表现在很多方面。但所有这些方面又可以笼统地归纳成为人和处世两个方面。
为人和处世的能力相互交叉,很难具体化。但它并不是简单指圆滑地处理事务,而是指沟通交流、处理事情、行动计划、决策执行、解决复杂问题等综合能力。简单地说,为人处世不仅需要行动计划、决策执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需要善解人意,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沟通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