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喜欢旅游,每一次外出,我总会想方设法挤出点时间,领略一下异乡的风土人情,顺游当地的风景名胜,尤其是古迹。每一处古迹除了自身吸引人的故事外,还有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那就是随处可见的“墨宝”,而那些盛名在身的古迹,更是“墨宝”累累。历史上“到此一游”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们,可能是因身临其境而雅兴大发的缘故,或题匾,或撰联,或作诗……便有了一种别致的“景点文化”。而绝大部分景点的管理者,绝不会浪费这类资源,将众多的“墨宝”归编起来,印刷成册,让游人们带回家,细细品赏,同时,又获得可观的收益。
不知何时起,喜欢“墨宝”的我,陆续发现那些广昭天下的名作,居然也会出错,惊叹之余,往往是经人点拨,方解个中奥妙。
初次见到此类错字的是在杭州西湖的湖心亭,此处的石碑刻有屡下江南的乾隆皇帝手书的“虫二”两字,这两个似错非错的字,让游客们一时摸不着头脑,思来想去,难解其意,倒有知情者告白:是乾隆皇帝故意将“風月”两字的外边去掉,以赞美此处“風月无边”。简单的诠释,让我不得不佩服乾隆爷的奇思妙想了!
有一年,在山东出差,顺游天下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曲阜孔府。未进大门,便能看到孔府大门正中上方悬挂的蓝底金字“圣府”匾额。门两旁明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上书“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联中的“富”字少了上面一点,宝盖头变成了秃宝盖,下联中的“章”字写得极不规范,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
最有文化的地方怎么会弄出这么个文化笑话?我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大声招呼导游。导游似乎并不感到意外,介绍说:这是最有文化的错字,此两错字是书写者纪晓岚故意所为,寓意为“富贵无头”“文章通天”,一下子就体现了孔府这个非常门第的身份。我听后连连叫绝,悔不该自作聪明,顿觉自己的肤浅。
“明”字写作“眀”字可能是景点上最多出现的错字之一。南京的明孝陵、成都的武侯祠、济南的大明湖等等都有它的踪迹。据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多在清代,由于清代文字狱盛行,许多文人不敢直书大明王朝的“明”,担心惹“反清复明”之祸,但又绕不过此字,故有人将“日”易为“目”字,其他人也纷纷跟着“睁眼写错字”。于是,就有了众多的“目月”字。但有一处例外,即成都武侯祠的横匾——目月良千古,此处的“目”代替“日”是一种智慧,“目月”代表的是一双慧眼,大致是指“明君之明重在识人、识势。”诸葛亮正是有这种眼光的人。
有的错字是书写者的“有意错”,蕴含自己的感慨和忠告。江苏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左边的“风流宛在”匾额系清代两江总督刘坤一为追念大文人欧阳修所书。欧阳修在扬州主政期间业绩骄人,但生性风流,闹过不少韵事。刘坤一把“风流宛在”中的“流”字有意少写头上一点,而在“在”字的右下角添上了一点,意思不言而喻,希望“风流少一点,实在多一点”。如此,极富哲理的“有意错”,也折射出欧阳修当年行为上的不检点,以告诫后人。
类似的“有意错”有时也充满人性。历史上,康熙与后来的乾隆一样,都是喜欢到处留字的皇帝。在杭州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观鱼,那块“花港观鱼”碑便是康熙的御笔,碑上繁体的“鱼”字下面只有三点,明显少了一点,按理,康熙爷绝不会连“鱼”字也不会写吧!原来,旧时四点代表“火”,鱼在火上烤,不就成了“烤鱼”吗?三点水,鱼在湖中,便可潇洒地畅游了。如此看来,“不杀生”也多少体现了康熙慈善的一面。
久而久之,后来当我在国内一些著名景点见到“错”字时,不但见怪不怪,而且更易撩起兴致,推敲其中的奥秘。看来,此类错字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表达的是一种意境、一种艺术,也许,它更能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吧!
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