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读书有好处,这个道理连农民都知道。”此话没贬低农民的意思,而是想说明读书的重要性。我家祖祖辈辈是农民,作为农民的后代,我自然也应该知道读书的好处。
然而,学生时代的我却与其他一部分同学一样,患有“厌学症”。究其原因,也许是还没有真正悟到“读书有好处”的真谛;也许是对学的东西提不起兴趣,尤其是那“痛苦”的过程——老师总是将所有的东西都当成“佳肴”,“填鸭”的结果便是“厌食”。
许多认知是伴随着心智的成熟才逐渐到位的,我对“读书有好处”的理解便是如此。年龄渐长,心智渐熟,对人生的感悟也渐丰,此时,就发现读书是解答许多人生疑惑的“钥匙”。于是,对读书产生了一种与日俱增的向往,直至朝夕相处、形影不离。自忖:这可能是骨子里本来就有喜欢读书的种子,只不过是到了一定的时候才开始萌芽的缘故吧!
我喜欢读书,很大程度上还因为喜好清静,“让爱热闹的去热闹,清静者自清静”。这种顺乎自然的本性,与读书需具备的性情暗合,因而,读书也就成为一种自得其乐的生活爱好和习惯,就像别的人喜欢呷酒品茗、玩牌下棋、写诗作画一般。
我读书不求名利,不图虚荣,也不是为了附庸风雅,更没有奢望“无名有品,无位有尊”的境界,纯粹是冲着兴趣和好奇。所以,尽管读过为数不少的书,但至今没有某一方面的系统钻研,更谈不上有一定造诣,只是简单地将书中的“乐点”装入自己心灵的行囊而已。读过的书也就像杂货铺里的商品,五花八门,看似“万宝全书”,却又处处“缺只角”。
读书的方法也一样,起初,我是那种“大口饮茶、囫囵吞枣”式的读书,此般读书,不但有煞风景,而且得不到所悟,即使读有所悟,难获真谛,也往往在一夜之后云飘了。天长日久,才渐渐有了心得,原来,读书如品茗,应不厌其细,不厌其缓,否则便无以得知其真实的妙处。
宋人陆象山主张:“读书之法,须是平平淡淡去看,仔细玩味,天长日久,才渐渐有了心得,不可草草,所谓优而柔之,厌而饫之,自然有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的道理。”我深知己愚,缺乏过目不忘的能耐,便逐渐取法陆象山,下“慢”功夫,“慢”中取“精”。像一首湘西民歌唱的那样——“冷水泡茶慢慢浓”。冷水泡茶似乎有悖常理,但“慢慢浓”却富含哲理。
我喜欢读那些与自己心气相投的书,而人生不同阶段的心气差异很大,因而,读的书也有所不同。年轻时,极喜欢充满阳刚的书,如军事、侦探、体育、旅游等;入中年后,则热衷于历史、人文地理、收藏、人物传记等,说来也奇怪,唯独不喜欢言情、科幻、神话类的书。每每有钟情的书到手,便会牵肠挂肚,爱不释手,恨不得立刻丢掉手头的一切,沉浸到字里行间……
我读书的习惯虽然还没有达到像素心农夫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境地,倒也有几分孜孜不倦的样子。午间休息、睡觉之前、出差路途都会与书相伴……最过分的莫过于如厕也翻书了,这种陋习屡遭质疑,但仍是一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德性,看来,书籍有时还真有“鸦片”的影子。
古人曰:“书中自有黄金屋”。所谓的“黄金”,也就是书中有知识,有经验,给人以启迪;书中有涵养,有情操,给人以熏陶;书中有智慧,有乐趣,给人以快乐……因为读书,便会有更多的思考,也会有动笔的冲动。偶然,喜欢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人生感悟爬上“格子”,一旦报纸上有自己做的“豆腐块”,心里是一种学有所得的快感。
当今走红作家麦家先生说过:“从终极意义上说,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精神回家。”人生注定是孤独的,这种感受会相伴一生,驱散孤独的方法有很多,回家可能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在我的眼里,“书籍”便是精神上的家,它带给我的温暖和快乐,会驱散一切烦恼、委屈和孤独。文字是养心的,孤独在文字面前会烟消云散。有时候哪怕拿起一本电视遥控器的说明书来读,原本烦躁的心情也就会顷刻平静下来。
古今中外,先贤们对学习和读书的好处有过不少经典的赞赏,在众多的语录中,我最信奉的是:“读书的过程就像寻找亲人的过程,当你拥有了亲人,你的生命就不孤独。”
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