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门冬氨酸钾盐与镁盐的混合物,属于电解质补充药物。门冬氨酸是草酰乙酸的前体,在三羧酸循环中起重要启动作用,同时间接参与鸟氨酸循环,使氨与二氧化碳合成尿素,解除二氧化碳代谢障碍,改善肝细胞供氧。钾离子与镁离子是肝细胞生存的重要离子,有利于肝功能的改善。因此该药有改善肝功能、降低胆红素、补充电解质作用。常用于重症肝炎、淤胆型肝炎和急性肝炎黄疸较重者的治疗。
注射剂:每次10毫克,加入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每日1次,缓慢静脉滴注,重症黄疸可每日2次。片剂(含门冬氨酸钾、镁各75毫克):每次2~3片,每日2~3次,口服。本品不可肌肉注射。(四)抗病毒药
1.干扰素(IFN)
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多肽物质。目前IFN仍然被认为是抑制HBV和HCV复制最佳的首选抗病毒药物,因个体差异,其治疗成功率在25%~50%之间。IFN品种很多,抗病毒作用d~IFN>β-IFN>γ-IFN,因此临床上多采用α-IFN,例如基因重组IFNot2b(干扰能)、α-1blFN(赛若金)和α-2b干扰素(安达芬)等。
2.拉米夫定(商品名:贺普丁)
拉米夫定为新一代的核苷类药物,是继干扰素问世之后治疗慢性乙肝的重要药物,对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效果显著,其主要机制为抑制乙肝病毒的聚合酶和反转录酶以干扰病毒的复制。由于它并不能清除肝脏细胞内病毒的超螺旋型,一旦停药,病毒又有可能再度复制,因此需要长期服药,以取得持久疗效。
3.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
单磷酸阿糖腺苷是一种疗效较好,价钱适中的抗病毒药物。它可选择性抑制DNA多聚酶及核苷还原酶活性,防止DNA病毒复制。全国已经召开过几次单磷酸阿糖腺苷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推荐用法为:单磷酸阿糖腺苷200毫克,肌注,每日2次,30天为一疗程;或第1~10天200毫克,肌注,每日2次,第11~30天200毫克,每天1次。必要时休息2周再用一个疗程。并主张与胸腺肽或乙肝疫苗合用,以提高疗效。在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头痛、肌肉疼痛等,停药或减少剂量后可消失。从临床使用情况来看,其总体疗效不如干扰素和拉米夫定,但在目前抗病毒药不多的情况下,仍是一种常用的药物。
4.无环鸟苷(阿昔洛韦)
本药为鸟苷类药物,可抑制HBV—DNA聚合酶而有抑制HBV复制的作用,但治疗后病毒标志物阴转率较低,且停药后可反跳,与IFN联合应用似可提高疗效。本药毒性较低,副作用少,有黄疸者亦可应用。一般认为此药不适宜作为单一药物治疗,可与其他抗病毒药物共同使用。
用法:15~20毫克/千克体重,全日量分2次静脉滴注,连续应用3~4周,隔周或数周后可重复使用。
5.法苷洛韦(泛昔洛韦)
与拉米夫定一样,泛昔洛韦是新一代的核苷类高效抗乙肝病毒药物,有较强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效果优于无环鸟苷。泛昔洛韦是第一个作用于途径的强有力的乙肝病毒复制抑制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肝移植方面可获得近期良好效果,临床研究还表明,对干扰素无效的病例,用泛昔洛韦仍然有效。但其治疗后复发及耐药问题仍待解决。
用法:每次500毫克,每天3次,口服。16周为一疗程。
6.病毒唑(三氮唑核苷)
此系人工合成的嘌呤核苷类化合物,抗病毒机制是通过抑制肌苷酸与磷酸脱氢酶、阻断肌苷酸转变为鸟苷酸,从而抑制病毒核酸合成。
用法:15毫克/(千克·日)×60天静脉滴注,可收到使HBV复制指标下降的效果。停药后可反跳。近来主张将此药与干扰素联合应用治疗丙型肝炎。
7.左旋咪唑涂布剂
左旋咪唑涂布剂是近年来开发研制的新剂型。以药用左旋咪唑加基质所制成的无色透明溶液。左旋咪唑具有细胞免疫促进作用,能促使受抑制的T细胞转化、增殖为免疫活性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过程,诱生干扰素,增强单核细胞的趋化及吞噬作用,抑制病毒复制。故于20世纪70年代已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但由于口服左旋咪唑片的副反应出现率高,尤其是胃肠道反应比较严重,而使不少患者不得不中止用药。左旋咪唑涂布剂是改变给药途径,通过皮肤给药,经皮肤缓慢吸收而达到全身治疗的目的。据上海市左旋咪唑涂布剂临床协作组一项临床研究报告,该药对慢性乙型肝炎HBeAg转阴率为35.1%,HBV—DNA转阴率达43%,可见该药具有一定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值得提出的是本组有32例于停药后3个月随访复查,HBeAg有62.1%转阴,HBV—DNA有66.7%转阴,明显优于对照组31%和4.5%的转阴率。左旋咪唑涂布剂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有一定的抑制HBV复制作用,副作用较少。
用法:左旋咪唑涂布剂每支5毫升含左旋咪唑500毫克,每次1支,每周用药2次,3个月为一疗程。每次涂药前先将四肢近端内侧皮肤(或两大腿部皮肤)清洁干净,然后用药液5毫升均匀涂于洗净的皮肤表面,涂药面积大一些,24小时内不清洗涂药局部皮肤,以保证药物能持续吸收。
8.聚肌胞
聚肌胞除了本身具有抗病毒作用外,最重要的是其具有很好的诱生内源性干扰素的作用。由于慢性肝炎病人常常有干扰素产生缺陷,聚肌胞可以诱导其产生,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该药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希望的干扰素诱导剂,可以与干扰素同时使用。
用法:每次4毫克,肌注,每周3次,3个月为一疗程。
(五)免疫调节剂
1.胸腺肽
胸腺肽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免疫调节剂。胸腺肽作用于T淋巴细胞,具有调节和增强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诱导的肝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肝损害程度,并能抑制和阻断HBV的复制,有文献报道可使HBeAg和HBV—DNA的阴转率分别达到50%和58.3%。目前多采取与干扰素、拉米夫定、单磷酸阿糖腺苷、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等根据病情配伍使用的方案。
胸腺肽每支20毫克,剂量为100毫克加人5%~10%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中静滴,每天1次,3个月为一疗程。
胸腺肽a11.6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1日1次,连用4天后改为1.6毫克1周2次,6个月为一疗程。
2.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
本品是应用乙肝抗原免疫绵羊,经科学饲养取其肝脏、脾脏、淋巴结并以科学方法提取的核糖核酸,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及诱导干扰素的作用,可能是分子水平的特异性免疫信息传递,使细胞分化和基因表达失调转为正常。本药对乙型肝炎有使HBV复制指标阴转,促进抗体形成,使血清ALT复原,减轻对肝细胞的损害的功能。该药毒副作用少,较干扰素经济,可供临床使用。一般报道可以与干扰素或胸腺肽或乙肝疫苗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用法: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注射液,每次2毫克,生理盐水2毫升溶解后肌注,隔日1次;也可第一个月隔日1次,第二个月每周2次,第三个月每周1次。3个月为一疗程。
3.乙肝免疫球蛋白(HBIC)
主要成分为乙肝表面抗体,常常用于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例如阻断母婴传播,防止肝移植术后的乙肝病毒感染,突发事件对乙肝病毒的预防等。亦有人尝试与其他免疫制剂联用,用于治疗目的。
注射剂,每次200~400国际单位(Iu),肌肉注射(一般选择上臂三角肌注射)。
4.乙肝疫苗
应用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效果已获肯定,但对乙肝的治疗似乎没有作用,近年来发现如果将其与免疫调节剂同时应用,则可打破患者机体免疫耐受或低下状态,有增强抑制HBV复制的作用。如猪苓多糖与乙肝疫苗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报道有效率达70%以上。此外,还有报道,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乙肝疫苗或同时注射胸腺肽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个月,HBeAg阴转率可达57.1%~71.4%。亦有与左旋咪唑涂布剂或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联合应用的报道,可提高疗效。
用法:基因重组乙肝疫苗10微克肌注,每15天1次,连续应用3个月。(六)脂肪肝药物
1.胆碱
胆碱即三甲基羟乙基羟化铵,是组成卵磷脂的成分。从肠道吸收来的脂肪,大部分暂时贮藏于肝脏,合成磷脂后,转移到其他组织。因为胆碱可以促进磷脂的合成,加速肝内脂肪的运转。所以给予胆碱可以预防和治疗脂肪肝,但必须注意,胆碱仅适用于相关的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胆碱对非胆碱缺乏所致的肝脂肪浸润或肝硬化及其他类型肝硬化的治疗作用不明显,对脂肪肝性肝硬化或其他类型肝硬化所出现的肝昏迷患者,胆碱应当禁用。
氯化胆碱(粉末),每次0.5~1.0克,每天3次,口服。
复方胆碱胶囊,含重酒石酸、胆碱、蛋氨酸、维生素B12、肝粉等成分,每次1~2粒,每日3次,口服。
2.肝乐(DADA)
是二氯醋酸二异丙胺与葡萄糖酸钙的复方制剂。具有解毒、改善肝功能和抗脂肪肝的作用。
片剂,每次40毫克,1日3次,口服。
3.肌醇
肌醇与人体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的转移等过程有关,能促进肝脏及其他组织的脂肪代谢。肌醇为磷脂的组成成分,它与脂肪酸、磷酸等结合可合成肌醇磷酸,而起去脂作用。由于还与胆固醇代谢有关,能防治由高胆固醇食物、生物素、四氯化碳等引起的脂肪肝。对脂肪肝而伴有高脂血症者比较适宜。
片剂,每次0.5~1.0克,每天3次,口服。
4.东宝肝泰
由蛋氨酸、重酒石酸、胆碱和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组成,主要通过蛋氨酸、重酒石酸、胆碱的亲脂、趋脂而达到防止脂肪在肝脏内的沉积,用以治疗脂肪肝。
片剂,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
5.力平脂(非诺贝特)
力平脂是第三代苯氧乙酸降脂药,它通过抑制3一羟甲基戊二酰基一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降低肝细胞内胆固醇浓度,从而促进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合成增加、活性提高,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特异性结合,吞饮进入肝细胞内使分解代谢增强;力平脂还通过抑制甘油三酯及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增加脂蛋白脂解酶的活性,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从而降低甘油i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力平脂降低肝脏对高密度脂蛋白的异化作用,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尤其适用于糖尿病伴有高脂血症者。
胶囊剂,每粒含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合成抑制剂即非诺贝特100毫克。每次100毫克,每天3次,2~3月为一疗程。
6.肝得健
含有大量亚油酰磷脂酰胆碱,其胶囊含有重要磷脂(70%为亚油酸)300毫克、维生素B16毫克、维生素B26毫克、维生素B66毫克、维生素B126微克、烟酰胺30毫克、维生素E6毫克。肝得健可以使脂肪细胞退化,脂肪细胞减少50%以上,是脂肪肝的常用药物之一,临床无并发症和副作用。
胶囊剂,每次2粒,每天3次,口服。
7.脂必妥
脂必妥主要成分为红曲等天然药物,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调整脂类代谢紊乱等功效。
片剂,每次3片,每天3次,口服。疗程1~2月。
(七)胆石症药物
1.羟甲烟胺
本品为胆汁分泌促进剂,兼有保肝及较弱的抗菌作用,适用于胆囊炎、胆管炎、肝炎、肝性黄疸、胆石症的治疗。本品尤适宜于伴有胆囊炎症时使用。
片剂,每次0.5克,每天3次,口服。
2.熊去氧胆酸
本品能选择性地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减少胆汁胆固醇的分泌,降低胆汁胆固醇的饱和度和增加胆固醇在胆汁中的溶解,使胆结石溶解。适用于X线照射阴性的胆结石(x线不显影,多为胆固醇结石)的治疗和预防。对胆色素结石、混合型结石及x射线照射阳性的胆结石无效。孕妇、胆道闭塞、重症肝炎者忌用。
胶囊,每次250毫克,每天2次,早、晚餐时分服。配合低胆固醇饮食。对有结石者,需要坚持服药半年至一年,溶石率20%~30%。
3.鹅去氧胆酸
胆固醇结石的溶解剂,适用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X线照射阴性的胆结石。毒副作用较熊去氧胆酸大,孕妇、肝炎、肝硬化、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胆道感染、胰腺炎、肾功能不全者及X射线照射阳性的胆结石禁用。
片剂或胶丸,每次250毫克,每天3次,口服。出现腹泻后改为每次250毫克,每天1次。
4.利胆醇(苯丙醇)
为较强的胆汁分泌促进剂,能增加肝脏血流,松弛胆道口括约肌,促进胆汁排出;也可以促进消化,排除结石,降低血胆固醇;可减轻恶心、腹胀、腹痛、厌油等症状。适用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炎等的治疗。偶有胃肠道反应,减量或停药后消失;胆道阻塞性黄疸者禁用。
丸剂,每次0.1~0.2克,每天3次,饭后服用。
5.羟甲香豆素(胆通,利胆素)
能促进胆汁分泌、解痉止痛。适宜于胆囊炎、胆道感染、胆石症、胆道手术后综合征的治疗。
胶囊,每次0.2~0.4克,每天3次,口服。(八)抗肝纤维化药
1.秋水仙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