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全国粮食系统劳动模范胡国萍
陈菲
一
冒着三伏天暑热,胡国萍导引我在萍乡国家粮食储备库参观,作为储备库主任的他如数家珍地一一介绍,让我看到管理有序的粮仓、看到运行有序的大米加工线、看到粮油配送的各种商品……我不仅感到新鲜,更感到亲切,因为我每天三餐食用的粮油源于斯,也就对在这里工作的员工怀着深深的敬意。
我在洁净的库区通道行走,看见粮库墙壁上大幅醒目的宣传标语:“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这是国储库粮食人的工作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说得何其好也!我不由想到《论语》所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仓廪充足,国防强大,民众则拥有充沛的信赖感。《潜夫论》所曰:“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人民是国家的基础,粮食是人民的生命。从古到今,“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乃是贯穿中国人生存的一条主线啊!
在胡国萍的办公室,我与他一边饮茶,一边叙谈,他开口便说:“我们萍乡国家粮食储备库是‘国字号’,责任重大啊!”这“国字号”三个字触发了我的思绪:他是粮储“国字号”的领头人,他的名字胡国萍中有一个“国”字,他这个充满激情的汉子有一张“国”字形的脸,这难道是一种巧合?应该说是一种机缘,时代赋予他再造粮储“国字号”辉煌的重大使命啊!
胡国萍是幸运的。他不仅幸运地接过父亲的班走上粮食系统的岗位,而且18岁的他成为萍乡粮油加工厂的职工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在半年前的1978年12月召开,他幸运地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他干打米工、榨油工、制作面条工和机修工,一干就是4年,生产一线的磨炼为他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4年至1991年,他调到萍乡粮油工业公司从事办公室工作,除履行本职职责外,他勤于思考,发奋笔耕,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大量通讯报道和诗歌、散文作品。1991年至2000年,他调入萍乡粮油贸易公司,开始在商海拼搏,市场经济的风浪让他增长了才干。
跨进新千年新世纪之际,他调往萍乡国家粮食储备库工作。他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探索中崭露头角。2007年,萍乡国储库进行了一场脱胎换骨的体制改革,对职工进行身份置换,通过考试考核返聘上岗,推行岗位聘任制和任期制,库领导班子由市粮食局组织竞聘。46岁的胡国萍展示才华,脱颖而出,走上库主任的领导岗位。这既是他的事业和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更是一个新起点。
二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胡国萍上任还未点燃第一把火,扑面袭来的是2008年初、一场50年来未遇的特大冰冻灾害,萍乡城出现停水、停电、停煤气的严峻局面,威胁着这个亿斤粮库的安全。
胡国萍意识到这是对自己的一场严峻考验,考验自己如何组织员工闯过难关。他沉着应对,适时而动,要将战胜这场大冰冻作为上任后燃起的第一把火。
于是,他带领员工迎难而上,夜以继日,扫积雪、除坚冰、查库房,哪怕寒风扑面、内衣汗水湿透,患了感冒依然坚守,连大年除夕也未回家吃团圆饭。就这样,苦干实干拼命干,宁愿自己多流一把汗,决不损坏一粒粮,他带领员工夺取了粮食保卫战的胜利。
面对白皑皑的冰雪,胡国萍刚刚松了一口气,他突然接到市抗灾应急指挥部下达的命令:要求在最短时间内,为白竺山区和上栗镇运大米5万斤,为来萍乡赈灾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和香港华光功德会等紧急加工救灾大米38万斤,为来萍乡帮助抢修电力的解放军提供军粮2万斤。
此时,储备库停电,外聘的装卸工歇春节假召唤不来,怎么办?胡国萍义无反顾地立下军令状,按时按量完成任务!
他与班子成员商量对策,没有电,请求紧急调来发电车;没有装卸工,库里成立应急小分队。从装卸、运输到加工,胡国萍身先士卒冲在前、吃苦耐劳干在先,140多斤重的粮包他带头扛,每天24小时三班倒,他专上大夜班,人换机器不歇,灯光通宵到天亮,从正月初一连续干到初四,硬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加工大米45万斤,运往灾区以解燃眉之急。冰冻期间,湖南醴陵的商人提出以每斤大米高出7分钱的价格垄断全部大米销售权的要求,胡国萍不为所动,断然拒绝,为市民提供大米2400吨,并且每斤比平常降价5分钱,让利于市民19.3万元。危难之中彰显粮储“国字号”的良好信誉,树立粮储“国字号”的良好形象。
由此,萍乡市委、市政府授予萍乡国家粮食储备库“抗冰救灾先进集体”的荣誉。
胡国萍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得很旺,这把火化解了一场特大冰冻灾害的考验,这把火映照着他向党和人民交出的第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
胡国萍说,他18岁参加工作一直在粮食系统干,对粮食系统怀有深厚感情。46岁时竞聘获得了一个新的平台,他珍惜这个平台,用好这个平台,光耀这个平台,使之厚积而薄发,超越而飞跃,施展个人才干,实现自我价值,决不辜负党的教育培养,决不辜负组织对他的信任与期望。
胡国萍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去践行。他深知国储库号称“天下粮仓”,乃国脉所系,民心所注。粮储“国字号”必须以“搞好粮食收购,稳定粮食市场,确保粮食安全”为宗旨,以“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为指南,确保国家粮食数字真实、品质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为此,他下大力气、花大工夫做好粮食储备这项主业。
胡国萍认为,搞好现代企业管理关键在人,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他以《萍乡国储库仓储工作精细化实施细则》为主要抓手,大力推进,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做到“七个统一”:员工着装、上下班打卡统一,管理要求统一,账账、账卡、账实数据统一,两牌五簿规范统一,粮面平整统一,仓储设备摆放统一,迎检“一口清”和仪表动作规范统一。建立“库主任——分管副主任——仓储科长——保管组长——保管员”组成的五级仓储管理责任体系,推行领导干部带班制。采取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措施,奖金福利向仓储一线员工倾斜,开展“储备库标兵”、“最佳保管员”评选、“工人先锋号”劳动竞赛、“党员示范岗”活动等。大力开展科技储粮工作,成立机构,保证经费,围绕绿色储粮、节能降耗等课题,组织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促进库点、仓房、储粮“无虫、无鼠害、无霉变、无事故”达到百分之百,推进推陈出新工作发展,轮出的陈粮常常比同行每斤高出2分钱,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胡国萍认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农民,“为耕者谋利”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他采取了如下举措:一是粮食收购时节敞开收购,现金结算,不打“白条”,不压级压价,主动延长收购时间,主动与交警部门联系,开辟粮食运输的“绿色通道”。还为送粮者提供便利,有求必应,他们说来库送粮,渴了有茶喝,饿了有饭吃,累了可以到办公室沙发上睡觉。二是创新思路,大力发展粮食经纪人队伍,采取“请进来”方式,召开粮食经纪人代表座谈会,颁发粮食委托收购证书,宣讲粮食收购政策,并且处处维护粮食经纪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走出去”办法,成立为农服务队,深入上栗县等地开展进村入户服务,宣讲农家储粮知识,发放优质服务承诺书,从而建设一支拿得出、调得动的粮食经纪人队伍,这支队伍一头连着农户,一头通往粮库,有效地化解了农民“卖粮难”与粮库“收粮难”的问题。三是帮助农民改善种植结构,提高种粮收入。主动与市农业局联手,在莲花、芦溪等县建立“订单农业”基地,与农户签订合同,推广种植优质稻10万亩,由农业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储备库以高出10%的市场收购价负责收购,直接影响和带动2.2万农户增收近千万元,也为粮库开辟了优质粮源渠道。
粮储“国字号”是粮食储备的主渠道,这是不可动摇的一条主线。以往萍乡国储库,收购粮食最高年份数量不过7000多吨,2009年却实现粮食收购创纪录、超历史,全年收购早稻、晚稻达到26500多吨,圆满完成中央储备粮、省级储备粮和国家最低保护价收购任务。胡国萍难以忘记那年8月21日发生的事,正值夏粮收购的繁忙时刻,却发生送粮农民一拨一拨反映装卸工缺乏职业道德、故意刁难、索要费用的不良现象。胡国萍为了维护农民利益和正常的收购秩序,果断地向全库员工发出自己卸粮的号召,临时组建两支装卸队,并亲自带头装卸,男男女女齐上阵,争着干,抢着卸。这一天卸粮入库300多吨,打了一场漂亮的主动仗。
为此,市粮食局送来慰问信,《萍乡日报》头版刊出《国粮卫士》的报道。
胡国萍说,看到《江西日报》、“江西卫视”报道萍乡国储库发展粮食经纪人的实践和经验,2009年捧回江西唯一一块“全国粮食经纪人培育发展工作先进单位”奖牌,我们全库员工欢欣不已,感到恪守了“为耕者谋利”的承诺,尽到了“为耕者谋利”的责任。
四
胡国萍是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也是一个勤于实干、善于实干的人。
他意识到“为耕者谋利”与“为食者造福”,如车之双轮,如鸟之两翼。“国字号”的萍乡国储库,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必须按照“深化粮食体制改革,兴办龙头项目,推动粮食产业化经营”三位一体的理念,创新机制,广辟渠道,振兴主业,拓展实业,走种植、收购、储存、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综合发展新路,将企业引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做大做强,做优做精。他首先想到企业精神应该与时俱进,遵循科学发展观,便将原有的“严谨高效、奉献务实”调整为“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这一改更体现了进取性和创新性。
如何开拓创新?胡国萍认为,无粮不稳,无商不富。倘若只守着粮库,富不了。唯有融入市场经济大潮,在市场中有作为,在市场中占位置,延伸粮食产业链,向市场寻出路要效益。于是,他通过班子会、办公会、职代会等方式,广开言路,广纳良策,形成共识,凝聚合力。从他上任不到半年的2008年5月开始,萍乡国储库开始了拓展实业,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转型。
2008年打造萍乡市必高米业有限公司。“必高米业”为员工参股组建,依托“订单农业”和国家储备库优势,配备先进的日产120吨精制大米生产设备,填补了萍乡精加工大米的空白。优质米销往省内外,成为市场上认可的品牌。2010年创利近100万元。市政府批准为萍乡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粮食局作为改革的先进典型向全省业内推广。
2010年兴办萍乡市旺家油业有限公司。“旺家油业”系自筹资金与员工参股组建的高标准、高规格的食用油厂,拥有大型储油罐10个,储油能力100万斤,两条国际水准的自动化生产线,生产两大主导食用油产品“旺家和”、“旺家春”,立足本地,面向省内外市场。
2011年组建萍乡市放心粮油配送中心。该中心以“必高米业”、“旺家油业”生产的粮油为基础,其他类粮油产品为补充,是萍乡城区最大的粮油超市,连锁加盟店在全市形成网络。这是萍乡市打造食品药品安全城、建设放心粮油工程的一项举措,也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员工得实惠,分享改革成果。2008年以前员工月收入600至700元,现在达到月收入2000至3000元。为员工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每年组织员工外出旅游一次。员工生病住院有慰问,家庭困难有帮扶,生日祝福有鲜花蛋糕。员工们说,储备库是自己的家,家兴我兴,家旺我旺!
与胡国萍长谈后,他陪同我走进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楼,在陈列室内看到2010年6月胡国萍在北京捧着“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奖牌和他作为全国7位代表之一发言的照片,看到国家粮食局领导、江西省领导和萍乡市领导与他的合影,看到国家人力资源部和国家粮食局授予他“全国粮食系统劳动模范”、省政府授予他“江西省劳动模范”的证书……胡国萍满怀信心地说,探索没有止境,开拓未有终期,我们正在运作投资1500万元、新增仓容5000万斤的仓库扩建项目,并在思考建立辐射影响湘赣边界区域的“江西楚萍粮油集团有限公司”,让萍乡国储库插上腾飞的翅膀,再造粮储“国字号”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