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共“十五大”代表孙炎林
周流辉
在2001年7月1日的《萍乡日报》上,我找到了一篇配了黑白照片的文章——《孙炎林——有幸成为党代表》。
文中的主人公孙炎林出生于1952年5月,1970年参加工作,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9月,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报纸已经十分陈旧,发黄的照片也不再清晰,但却可以看得出他当年的精神状态和眉宇间流露的风采。如今,人还是那个人,当年他的党龄是30年,如今却已变成了40年。无情的岁月在他乌黑发亮的头发上洒下一点点浅浅的秋霜,时光的烙印已在他额头留下一道道细纹。但每次见面时,他总是精神矍铄,热情依旧。
作为一名享有殊荣的党代表,他饱含着对党的深情。
他说:“有幸成为全国的党代表,这是党组织对我的关怀。可以说,我是在党的阳光雨露下成长起来的,是党将我从一名普通工人培养成为企业的领导干部。所以,我时刻不会忘记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工作,争取为党旗添光彩。”这话看似平淡,实际上却是他对自己人生履历最为精彩的概括。
孙炎林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自幼家境清贫,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来自老百姓”。从中央办公厅干校毕业后,他到工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之后,他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从最基层走出来,最终走上了企业领导岗位。
孙炎林最精彩的人生应该是在1997年。正是那一年,他有幸以一名党代表的身份步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亲自聆听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声音。毋庸讳言,这是他人生的精彩部分。但是,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他此前所走过的历程时,我们也许会对这位朴实而又真诚的党代表产生由衷的敬意。
1993年初,孙炎林被萍乡矿务局党委任命为安源煤矿党委书记。当时,这个历史悠久的百年老矿正处于人员多、负担重、资源少、企业亏损严重的艰难境地。在这一特殊时期,他没有被困难吓倒。
他想,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就是扭亏增盈,为职工脱贫解困谋利益吗?针对现实情况,矿党委一班人决定从两个方面入手,带领矿区干部职工打一场扭亏增盈的攻坚战。
首先,他们果断提出减人增效、转岗分流、发展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开发新产品、进行企业技术改造和矿井的开拓延伸等一系列措施。接着,他大胆解放思想,积极开展以“双文明”建设一体化为核心的党务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充分调动广大干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孙炎林率领矿党政一班人,硬是凭着这种为职工谋利益的斗志扭转了安源矿的被动局面。1993年企业实现扭亏。从1994年起,该矿连续几年盈利近千万元,不仅一举摘掉了亏损帽子,而且使矿区职工的工资水平和生活状况实现了5年倍增。原国家煤炭部一位领导称赞说:“百年老矿不亏损,全国第一家。”
他所在的安源矿党委也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孙炎林在安源煤矿任党委书记期间,也是他最有成就的几年。
几年来,依据“深化改革,转变机制,调整结构,挖潜增效,强化管理,提高产能,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的战略思想,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和一系列调整改革,一个核定年产量60万吨的煤矿连续14年突破百万吨产量。1993年全员工效达到0.98吨/工,原煤材料消耗下降到17元/吨,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1以下,实现了安全生产,职工年收入有较大增长。
为提高煤炭生产,安源矿对全矿所有采掘和主要配合单位实行全方位承包,划小经济核算单位,建立企业内部买卖关系,企业生产经营实现了目标管理,矿井生产逐年步入优质、稳产、低耗、高效的佳境。矿井连续几年被中煤总公司评为“部二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全国煤炭系统生活福利管理和设施先进矿”;被江西省政府命名为“煤炭工业省级先进企业”。在“实行均衡生产,延长矿井寿命,立足长远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安源煤矿加快了四水平延伸工程建设,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完成了选煤厂浮选系统工作,变单一产品为多种产品。同时依托煤炭生产主业,进行系列开发,大搞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建立了15个三产公司和经济实体。全矿有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公司2家,500万元以上的公司1家,100万元以上的公司4家,50万元以上的6家。发展了矸石砖、化工、机电、建筑、服装、绒绣、皮鞋、酿酒、商业、餐饮、印刷等产业。共有商业网点17个,饮食网点12个,从事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的人员达2500人。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占全矿生产总值35%,改变了煤矿只生产煤炭的局面。
在经济得到稳步发展的同时,安源煤矿的党务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同步发展。矿党委开展了创“六好”区队、建“五好”班组、做“四有”职工活动,大力推行职工民主管理,狠抓班子、队伍和矿风建设,使全矿职工的生产积极性高涨,精神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变。在党内组织开展“创效益,比贡献”、“共产党员责任区”、“党员身边无事故”等活动。通过举办党员培训班、形势报告会,开展我为改革做什么大讨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一个党员一面旗”,观念一新天地宽。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转折关头,安源矿的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经受住了考验。在改革全面推行的两年中,全矿有100名优秀职工在党旗下庄严入党宣誓。有1000多份入党申请书交到了党支部书记的手中。工人们以高度的政治觉悟,识大体,顾大局,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使企业战胜了重重困难,百年老矿重新焕发青春。
“公生明,廉生威。”在安源矿工作的几年,孙炎林始终不忘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给自己定过“六坚持”、“四不争”。这种过硬的作风和实际行动赢得了职工的信任,赢来了自己事业一个又一个新高。“六坚持”,即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不搞个人特殊化,进职工食堂与大家一道用餐;坚持民主集中制,有事与班子商量,不搞家长制作风;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廉洁奉公,不行贿受贿;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搞官僚主义。“四不争”,即位置上不争高低、权力上不争大小、工作上不争主从、利益上不争多少。
他酷爱学习,花了许多时间较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中国共产党党史,先后编著和主编了《心路探微》、《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读本》,参与主编了《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在安源的故事》、《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文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史》、《企业经济学》等著作。发表了《安源工运中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探索》、《刘少奇在安源的工运思想初探》、《试论革命知识分子在安源工人运动中的历史作用》、《安源工人在秋收起义中及其前后的地位和作用》、《发展能源生产中应注重的两个问题》、《论企业精神》等论文。
他任萍矿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期间,萍矿工会曾先后被评为“全国煤炭系统先进工会”、“全国扶贫解困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群众文化、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2年是萍矿集团企业文化最繁荣的一年,职工文化空前活跃。这一年,集团公司开展了“纪念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胜利80周年和秋收起义75周年”等系列活动,为“安源股份”上市打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组织8万人参加了“安源股份之光”大型文艺晚会;参与并组织了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萍乡演出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人寿保险杯”萍矿第三届大众体育运动会;组队代表省煤炭集团公司参加江西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获得6金5银2铜的好成绩。特别是萍矿工会创办“职工扶贫基金会”的经验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并在全国推广。
担任安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后,他仍然十分注重群众工作,重视和支持工会工作,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学习型企业建设,安源股份工会连年评为市先进工会,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职工书屋建设先进单位。
因工作出色,在1998年和2003年,孙炎林又当选为中国工会十三次、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先后荣获江西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西省优秀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全国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等称号。